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其住宅楼为2个单元,从18层(通廊板顶标高为50.8 m)开始至25层(通廊板顶标高为70.4 m),在2个单元楼梯间外墙之间设置了1条悬空消防通廊,为混凝土结构.通廊长5.4 m,宽1.55 m.该通廊距地面50 m范围内无任何混凝土构件,为了保证悬空通廊梁板模板支设、混凝土浇注的施工及安全,在17层处对应通廊顶板梁处设置了1座钢平台,作为支撑18层混凝土通廊梁板模板支设的操作平台,顺利完成了50 m高空的消防通廊施工.  相似文献   

2.
某高层办公大楼为地下2层、地上21层,建筑面积22000m2,建筑高度92.4m,为一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大楼内设有消防水系统(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淋灭火系统)、报警系统(火灾自动报警,消防广播、消防联动)以及疏散指示、应急照明、防排烟、CO2气体灭火等诸多系统.在这里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主要从技术、经济上大楼内的消防给水系统(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淋系统)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广州珠江新城西塔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情况,并探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和解决措施,为今后250m以上的超限高层建筑消防设计提供工程实例及依据.  相似文献   

4.
某年秋天的一天上午,在一栋高层的11楼消防连廊上,一个小孩子的头伸到了连廊栏杆的外面,邻居急忙把小孩子抱回来.原来,老奶奶带小孙子在连廊上看风景.老奶奶回家倒了一杯水的时间,就发生了刚才的一幕.虽然是有惊无险,但根据现场查看,该楼为17层,共2个单元,每个单元设1部电梯,每层通过消防连廊加天井的形式相连.消防连廊的主要作用是连接相邻2个单元,作为第二疏散通道,在紧急情况下疏散逃生使用;第一疏散通道是每个单元的楼梯.该连廊不锈钢栏杆高度6层以下为1.05m,6层以上为1.1m,栏杆间距为0.11m.  相似文献   

5.
范中飞 《建筑施工》2012,34(3):200-202
沈阳某高层住宅工程,建筑高度87.2m,在19层-29层设置了室外消防连廊,消防连廊结构面标高为53.5m,29层处消防连廊梁底标高为82.3m。针对高空结构施工的这一技术难题,采用了施工钢平台的技术处理措施,确保了高空中结构施工的安全和质量。该技术实施效果好,经济又实惠,可为以后类似结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技术、经济和管理上以《甘肃日报》报业大厦为例,比较说明三种不同消防给水系统的选择.对于建筑高度不大于100 m的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竖向分区采用减压阀分区方式最好.  相似文献   

7.
焦绍怀 《广东建材》2005,(11):65-66
1工程概况。某大厦建筑平面呈扇形布置,造型优美,立面气派.设计最大半径为118m,最大弧长为84.47m,长82.19m,横向跨度18.6m.每层建筑面积为1476m^2.设计地上12层,地下1层,地下室为半埋深,设有消防水池,水泵房及发电房,平战兼用。  相似文献   

8.
北京某高层建筑消防给水设计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青 《山西建筑》2008,34(15):168-169
结合北京某建筑高度为249.9 m的高层建筑消防给水设计实例,介绍了该楼的室内消火栓系统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探讨了该高层建筑消防给水设计的特点,以使高层建筑室内消防更安全、更经济。  相似文献   

9.
厦门市文化艺术中心消防设计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厦门市文化艺术中心是由总建筑面积1.2×105m2的两幢大型钢结构工业建筑改造而成,如此大规模钢结构建筑作为公众聚集场所使用,其消防设计在国际上尚无先例可以借鉴.以此建筑消防设计审核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为例,对大型改造工程,尤其是高大空间公共建筑的消防设计重点解决的问题,包括应用性能化分析和评估理论与技术成果对安全疏散、防火防烟、火灾探测和自动灭火等消防设计可行性,进行了验证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3月16日,在杭州消防主题公园,“消防金刚”“霄霄”正式入驻消防主题公园,成为杭州消防部队新的形象大使。早在2010年的8月10日至12月17日。杭州市公安消防局联合了装置艺术家周峰,用一辆报废的32m消防云梯车和一辆报废的泡沫水罐消防车,经过119天的紧张制作,纯手工打造成了消防车装置艺术作品“消防金刚”“霄霄”。“霄霄”长4.69m,宽3.21m,高13.38m,重23.8t,胸膛是车头,大腿是保险杠,脚就是轮胎。  相似文献   

11.
超高层建筑防火设计问题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参考规范对超高层建筑,尤其是40层(约150m)以上的建筑进行防火设计时遇到一些与建筑安全使用、有效救援相左的问题。以一幢超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为例,从消防登高面、避难层设置、客梯疏散和应急响应预案的编制等方面入手,探讨和解决超高层建筑设计中的问题,力图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地保证并提高超高层建筑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调研国内外规范及实际工程钢结构防火保护情况。以某机场航站楼大空间建筑为例,通过CFD计算火灾时屋顶钢结构温度,建议对8m高度以下的钢结构柱进行防火保护,耐火极限不应小于2.50h,8m以上高度可不进行防火保护。并用数值模拟分析钢结构力学性能,用经验公式计算火羽流温度,对该建议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许多国家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公路隧道火灾事故,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因此,火灾工程分析方法在国际隧道防火设计上的应用越来越普遍。通过引入可维生环境的设计概念,当隧道内发生火灾时,利用纵向通风模式达到满足隧道内人员疏散逃生要求的目的。厦门翔安隧道是国内第1条大断面海底隧道,全长约9 km,海底隧道长5.95 km。本文首先分析了厦门翔安隧道的特点,然后引入了国际上常用的进行火灾工程分析所使用的可维生环境概念,最后对该工程进行了火灾模拟分析。假定隧道内发生火灾的最大释热量为30 MW,分析后发现设计单位采用的2.5 m/s临界风速不能满足火灾工况下的烟控要求,烟气有回流现象发生。因此建议临界风速由2.5 m/s提高到3.0 m/s,确保烟气能被有效控制以保证隧道防火安全。在纵向风速为3.0 m/s的情况下,分析了火灾发展不同时刻的可维生环境参数,确保隧道内人员能安全疏散,从而提升厦门翔安隧道烟控、消防、防灾系统的整体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14.
高压单相流细水雾灭火系统研制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细水雾灭火以其高效、环保的特点已经成为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哈龙替代技术之一。浙江大学流体传动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功研制了高压单和流细水雾灭火系统,采用激光相位多普勒粒子测速仪(Phase Doppler Particle Anemometer,PDPA)测量了喷雾参数.并参照国际标准进行了细水雾灭火实验。实验结果显示,系统喷出的雾滴属于一级细水雾,雾云的电绝缘性和驻留性良好,灭火迅速有效。  相似文献   

15.
王健  丁红雨 《城市建筑》2014,(18):237-237
运用 FDS 模拟在特定机械排烟量下地下商场发生火灾时,观察不同细水雾喷头间距对火场烟气的控制影响。分析得到,在5 MW火灾功率下,排烟量60 m^3/(h·m^2)时,喷头间距2.0 m灭火效果较好,对大空间消防设计中喷头间距3.0 m更经济。  相似文献   

16.
从着火房间内外压力分布及烟气流动规律出发,分析加压送风与烟气蔓延之间的关系,并由此导出打开加压部位时,能够有效地阻止烟气进入疏散路线和避难场所的平均风速范围约为2.0m/s~2.5m/s,此值远大于《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条文说明中推荐的风速范围0.7m/s~1.2m/s,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设计应综合考虑火灾区域烟气的有效排放。  相似文献   

17.
篷房具有临时性及易装拆的特点,耐火性差、消防设施欠缺、火灾隐患多。篷房外应设置避难场地;安全出口应结构坚固,疏散通道应谨慎使用坡道;应注重照明设备、电气线路的耐火性能并设防火保护设备。篷房灭火设施轻便易操作。采用膜材料作为篷房的围护体,当膜熔融性好且无滴落物时有利于排烟和人员疏散。  相似文献   

18.
国家博物馆大广场中庭烟气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依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国家博物馆大广场中庭设计排烟量需达到160万m^3/h。笔者利用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方法对国家博物馆中庭内的防排烟系统进行分析设计,确保火灾时中庭内烟气在人员疏散完毕之前不会达到危险状态。结果表明,在消防设施正常工作的务件下,51万m^3/h的排烟量可以将中庭内的烟气控制住,保证人员的安全疏散。  相似文献   

19.
曲阜孔子文化会展中心作为曲阜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由三片叶形花瓣(东展厅、西展厅、北展厅)和圆形花蕊(会议中心)组成。总建筑面积约12万m2,主要功能包括会议、办公、接待、餐饮等,体积庞大、功能复杂。从工程的消防硬件设施、施工管理、使用管理等各个环节入手,对建筑防火措施、建筑灭火措施、建筑电气预防措施、建筑防排烟预防措施做介绍。  相似文献   

20.
对直径2.5 m的甲醇和异丙醇池火发展过程、冷却保护和泡沫灭火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异丙醇池火的发展较甲醇池火迅速;采用冷却水保护储罐罐壁能够显著抑制池火的发展和热辐射;受燃液表面和火焰的破坏作用,灭火泡沫释放至燃液表面后需经历一定延迟时间才能对池火产生影响,该延迟时间随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的增大而缩短;推算出直径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