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两步法和β-淀粉酶法分别测定饲料蛋白质体外消化率和淀粉糊化度,探讨了粉碎、调质和制粒对二者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饲料调质前的蛋白质体外消化率与粉碎粒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而淀粉糊化度受粒度影响很小;调质使蛋白质体外消化率和淀粉糊化度增加9%~12%和11%~15%,二者的增加值与粒度也呈负相关;制粒使蛋白质体外消化率和淀粉糊化度进一步增加2%~3%和3%~5%.对于蛋白质体外消化率,原料性质和粉碎贡献率为82%~83%,调质为13%~15%,制粒为3%~4%;对于淀粉糊化度,原料性质和粉碎贡献率为52%~56%,调质为30%~38%,制粒为10%~14%.  相似文献   

2.
饲料粉碎粒度与蛋白质消化率的体外消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为了初步找出不同原料不同粉碎粒度与消化率的关系,本试验采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复合处理法,分别对不同原料的不同粉碎粒度试样进行体外消化试验,测定出不同原料不同粉碎粒度的蛋白质体外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5种原料(玉米、麸皮、豆粕、棉粕、菜粕)的消化率随粉碎粒度的减小而增大,而且消化率与粉碎粒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但是随着粉碎度的减小,60与80目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饲料粉碎粒度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提出了微粉碎、超微粉碎、最佳粉碎粒度的概念,总 了粉碎粒度的研究结果和相关标准,并对饲料原料与产品的粉碎重量几何平均粒度与粉碎筛片孔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微细粉碎与分级技术在面粉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和论述了面粉粒度与其蛋白质含量的关系,微细粉碎与分级技术应用在面粉加工中所具有的特点,适宜的分离设备和亟待解决的其它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原料粒度、入模温度对仔猪生长性能和消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 2× 3因子试验设计 ,研究饲料粉碎粒度和调质温度对仔猪生长和消化的影响。试验结果 :(1)随着饲料粉碎粒度的下降 ,粉碎机产量快速下降 ,电耗急剧上升。 (2 )饲料粉碎粒度下降 ,制粒入模温度提高 ,使颗粒饲料淀粉糊化度提高 ,粉化率下降。 (3)饲料粉碎粒度为 6 80 μm、制粒入模温度为 6 5℃时 ,颗粒饲料的质量较好 ,仔猪的日增重达到最大 ,营养物质消化率也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6.
关于无筛粉碎的粒度及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周向农@陈辅佐¥新疆农科院农机化所关于无筛粉碎的粒度及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周向农陈辅佐新疆农科院农机化所1引言粉碎粒度是评价饲料质量和粉碎机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它不仅影响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率,而且对机具的粉碎效率、能...  相似文献   

7.
生产大豆分离蛋白过程中,为了提高蛋白质回收率及生产效率、控制微生物,需要对低温脱脂豆粕进行粉碎。对比研究了干法粉碎与湿法粉碎豆粕工艺,确定了最佳工业化生产的湿法粉碎粒度。在豆粕湿法粉碎粒度为100目时大豆分离蛋白生产过程中的蛋白质回收率提高到78.9%,凝胶硬度提高了18.7%,弹性提高了4.6%,咀嚼性提高了17.8%。这对扩大大豆分离蛋白应用范围,提高产品性能提供了重要支持。  相似文献   

8.
控制鳗鱼饲料微粉碎粒度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鳗鱼饲料的粒度有严格的要求,通过粉碎工艺的研究,利用国产设备,完成了令人满意的鳗鱼饲料粉碎工艺和生产。  相似文献   

9.
预混合饲料是粉碎或所需粒度的微量添加剂和载体的均质混合物,用于强化配合饲料和蛋白质维生素添加剂。它是由同载体(如麸皮)均匀混合的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抗菌素、酵母制剂等成分所组成。在配合饲料厂要保证在配合饲料中加入20—30种不同的生长促进剂是很困难的。因  相似文献   

10.
选用1.0、1.5、2.0、2.5和3.0 mm筛孔孔径的筛片粉碎得到粒度为432、505、637、717、805 μm的豆粕,然后制成粉状配合饲料和颗粒饲料.对豆粕及不同粒度基础配制的粉状配合饲料和颗粒料分别进行胃蛋白酶-胰酶体外模拟酶解法测定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筛片孔径从1.0 mm扩大到3.0 mm,豆粕粉碎样品的粒度也从432μm增大到805 μm,筛孔孔径与粒度间具有线性关系(P<0.01);选用浓度为70mg/mL胃蛋白酶和16 mg/mL胰蛋白酶进行体外模拟消化,随豆粕粒度的增加,豆粕、粉状配合饲料、颗粒料体外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消化率均随豆粕粉碎粒度的增加均呈现降低.豆粕和颗粒料的体外消化率随豆粕粉碎粒度减小呈线性提高(P<0.01),但粉状配合饲料消化率随豆粕粉碎粒度的变化未出现明显的线性规律(P =0.443、P=0.113).505 μm组和637 μm组均可得到较高的消化率,但考虑到加工成本问题,637μm可作为豆粕在仔鸡颗粒料最适粉碎粒度,即2.0 mm为制作仔鸡颗粒料的粉碎机筛片最佳筛孔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