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介绍了大连轻轨列车制动系统所采用的主要组成部件,针对各个部件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其在制动系统中所起的作用作了详细的介绍,着重阐述了大连轻轨列车在制动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制动方式,以及这些制动方式的控制原理、实施方法及其对车辆的制动所起到的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新一代八轴机车制动系统平台的开发和集成,并对风源系统、制动控制系统、基础制动装置的控制原理、主要部件的功能和技术参数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目前电梯制动系统试验的实际状况,分析了电梯曳引条件与曳引机制动能力对电梯制动性能的影响,阐述了制动系统试验的评价方法。通过算例,分别讨论了曳引条件变化、机械制动器制动力变化与制动试验滑移距离的关系;并揭示了曳引条件与机械制动力综合作用时对制动性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4.
丁锋 《内燃机车》2003,(7):13-16
快速轨道车辆制动系统具有起动制动快、制动距离短等特点,因此在控制系统中引入微机控制技术。动车与拖车之间通过混合制动信号互相沟通。制动过程中,根据制动要求,优先使用动车的电制动,拖车空气制动作为补充。停车过程中,实施保持制动。  相似文献   

5.
简述了水轮机电气制动原理,阐明了控制电气制动力矩的必要性,详细分析了电气制动力矩的控制理论,提出了电气制动力矩的变化及控制过程分为2个阶段的观点,并描绘了实施电气制动过程中制动电流和制动力矩随转速变化的特性曲线。  相似文献   

6.
针对内燃调车机车制动系统应用现状,开发的空-电混合制动系统不同于动车组和城轨车辆的混合制动,HXN6型机车的试验及运用考核结果表明具有动力制动优先、空气制动自动补充的调车机车空-电混合制动系统方便了司机操作,实现了能量回收,降低了机车的维护保养、运用成本,发挥了动力制动节能、环保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制动系统是安装于摩托车上保障驾驶员行驶安全的至关重要部分,因此各国的摩托车企业就制动系统结构及性能的改进进行着不断的努力和尝试,同时,关于摩托车制动系统的检测方法和限值要求也在不断地趋于完善和严格.本文就目前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摩托车制动标准及法规进行了归纳总结,同时对目前世界上两大主要制动试验方法和限值进行了分析比较,并...  相似文献   

8.
何长明  梁胜  黄强 《内燃机车》2012,(3):13-17,26
简要介绍了原东德EDK300/2型60 t铁路起重机空气制动系统和基础制动装置等,研制出一种适合于铁路起重机的制动系统。对其改造方案、具体结构和计算分析进行了阐述。经改造后的制动系统能够满足运营要求。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出口孟加拉内燃动车组制动系统原理及构成.详细介绍了FBO接头原理、特性及管路系统的主要部件,具体分析了安装工艺,并阐述了FBO接头制动管路系统泄漏试验.  相似文献   

10.
电梯的起动,在安全条件得到保证,信号明确需要响应处理的要求下,指令发出起动运行,影响电梯起动性能的主要因素在于起动加速度和起动力矩。相对应,电梯的制动,在安全条件得到保证.信号明确需要响应处理的要求下,指令发出制动运行,影响电梯制动性能的主要因素在于制动减速度和制动力矩。  相似文献   

11.
发动机辅助制动作用及其对汽车制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发动机辅助制动作用的产生机理,建立了发动机辅助制动作用的数学模型,作为应用,对一台排量为1.8L的四缸四冲程汽油机进行了仿真计算,还就发动机辅助制动作用对整车制动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汽车直线制动性能的分析和计算方法,考虑车轴依次抱死之后的制动工况,引入了轮胎滑移率等影响因素,建立数学模型,用制动减速度与制动管路压力的函数关系描述汽车制动性能特征,并应用MATMB软件对具体车型进行了仿真计算。为在汽车制动性能分析中综合考虑人机工程的因素提供了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3.
制造高性能的混合动力电动车的关键是其各个子系统的协调工作,以及各个子系统之间检测参数的共享,因此对各个子系统之间通信的实时性和信息共享性具有较强的要求。本文主要研究基于CAN总线的混合制动能量回馈系统,采用SAE 1939协议,搭建了CAN总线整车控制网络,系统根据工况将总制动力矩按不同比例分配为能量回馈制动、机械制动和ABS制动,实现最优制动。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 CHA3A1型无人驾驶混合动力调车机车制动系统的配置和主要部件的参数、功能、特点.  相似文献   

15.
曹国炳 《内燃机车》2014,(2):1-4,44
通过对国内外轨道交通装备制动技术现状分析、比较,提出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动系统的不足之处,并建议我国制动技术将标准体系、系统平台、微机技术、基础制动技术、部件可靠性、先进技术应用等作为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赵全福  王振宏  魏宏 《内燃机车》2015,(1):12-14,38,5
介绍了装备微机控制制动机的机车空气制动与动力制动联合控制的要求,以及现有装备JZ-7型制动机的机车空气制动与动力制动联合控制的现状。根据JZ-7型空气制动机的特点,设计开发控制电路,满足新的联合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刘向宇  尹星  陈翠梅 《内燃机车》2011,(1):40-40,48
针对GK1C型机车一起列车管不充风的故障,通过监控制动系统和机车制动系统相结合,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将故障进行了彻底处理。  相似文献   

18.
胡彬  黄强 《内燃机车》2006,(2):24-27
通过对NS100GA-5型铁路起重机制动系统的提速改造,研制出一种适合于铁路起重机的制动系统。对其改造方案、具体结构和计算分析进行了阐述。经过动力学试验,证明该制动系统能够满足提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套新型有效的发动机辅助制动装置——发动机制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探讨发动机制动的特点和使用条件,并经过不断摸索和实际操作,总结出一套规范的适用于商用车服务站推广的发动机制动间隙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从铁路运输生产实际出发,针对目前国产内燃、电力机车制动系统存在的不足,研究了一种可对机车制动状态进行实时检测控制的微机控制装置.提出了该系统总体设计思路,介绍了其主要特点、组成、工作原理和主要技术参数.该系统采用AT89C51单片机控制,通过对机车速度信号、制动缸压力信号、单元制动器状态信号、机车运行工况信号的采集处理,实现机车制动状态的实时检测显示,用语音报警提示司机可能发生的机车动轮弛缓等非正常情况,预防事故蔓延和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