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提高DC-DC电源的瞬态响应能力,提出一种新的电荷泵结构.该电荷泵由主开关电源模块和低压差稳压器(LDO)模块组成.主开关电源模块在稳态和瞬态响应时均处于工作状态;LDO模块由功率管、误差放大器和反馈环路组成,稳态时功率管关断,降低系统的功耗;当负载电流突然变化,引起输出电压变化时,LDO模块启动,其提供的充/放电电流达到理想值,使负载电流迅速恢复,将输出电压箝位在一个设定的阈值内.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电荷泵在负载电流的变化较大时,可以很好地改善系统输出电压的瞬态响应,避免电压过冲.  相似文献   

2.
低压差(LDO)线性稳压器结构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LDO的负载瞬态响应,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LDO电路结构,该结构提高了系统的带宽和转换速率,从而使LDO的负载瞬态响应和负载调整能力也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3.
瞬态电压抑制贴片二极管(TVS)是利用PN结反向击穿特性进行电压箝位与分流浪涌电流,以抑制与消除电路系统中瞬间电压的一种实现保护功能的二极管。其具有响应速度快、瞬间耐流高等特点。常用瞬态电压抑制贴片二极管外形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4.
架空传输线在间接雷击作用下负载浪涌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传输线在雷击作用下浪涌的分析计算对电力线路的保护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是电力系统电磁兼容研究的重要内容。文中引用了典型的雷电回击电流模型,先由傅立叶变换求得回击电流的频谱,根据传输线在外电磁场作用下的电路方程及相应的求负载端响应的BLT(Baum,Liu and Tesche)方程,在领域内求出传输线在间接雷击作用下负载端浪涌电压;然后,由傅立叶反变换求出负载端浪涌电压的瞬态解。分析了雷电落地点、雷电通道电流的传播速度及大地电导率等对负载浪涌电压峰值的影响。研究表明,大地电导率对浪涌电压的峰值和极性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王君  李斌桥  高静 《电源技术》2016,(3):662-665
基于0.5μm工艺设计一种带软启动电路大摆幅输入电压的线性稳压源(LDO),为解决高电压输入时LDO输出节点的瞬态过冲电流问题,设计一种在缓冲器的输出端加入MOS开关的软启动方案,提高电路的安全可靠性。通过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电路在输入电压10~40 V变化,其线性调整度为7.5 m V@30 V,输出5 V稳定电压,负载电流范围0~10 m A,输出电流1~10 m A,瞬态变化时负载调整度为12 m V@9 m A。电源电压上电时间为1 ms时,LDO的输出过充电流不超过6 m A。  相似文献   

6.
谢国栋 《电世界》2004,45(4):34-35
是通过浪涌保护装置(SPD)进入负载的残余电压或允许通过电压。浪涌抑制装置用分流和钳压来削弱或抑制瞬态电压浪涌。给定尺寸的浪涌抑制装置只能引导一定量的能量,如果电流改变,钳位电压也改变。浪涌抑制装置采用了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MOV),它是一种非线性电阻。因此,必须知道所  相似文献   

7.
《电源技术应用》2000,3(12):47-47
德州仪器(TI)近日宣布推出四个系列的LDO稳压器件,它们集成了多项重要的功能,包括大电流输出、低的“输出/输出电压差(LDO)”以及快速的瞬态响应时间。此外,新器件采用了体积小、散热特性非常好的表面贴装技术。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现有回击模型在架空线路防雷性能计算时与实际情况分歧极大的问题,首先根据传统回击模型考虑线路杆塔与雷击通道以及杆塔与大地之间的反射,分析了杆塔对其电流分布及浪涌响应的影响,然后通过实例计算雷击电力杆塔雷击电流分布及其浪涌响应,总结出雷击通道回击模型以及杆塔电流分布的变化。分析表明,输电线路杆塔高度越高杆塔顶部浪涌响应越大,而杆塔波阻抗越小杆塔中入射雷电流越小,且最终相应地影响输电线路防雷性能。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雷击浪涌进入变电站二次设备的途径,对比了常用的浪涌保护器(SPD,Surge Protective Device)的浪涌骚扰抑制特性,如响应时间、残压水平、浪涌峰值电流、寿命等,然后对微机保护设备的各个端口进行浪涌响应特性试验.最终的结论是,根据IEC标准,各个端口施加的浪涌电压水平及源阻抗不同,而且端口电路的响应也不同,所以各个端口所需要的浪涌防护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0.
《四川电力技术》2007,30(1):18-18
为解决现有回击模型在架空线路防雷性能计算时与实际情况分歧极大的问题,首先根据传统回击模型考虑线路杆塔与雷击通道以及杆塔与大地之间的反射,分析了杆塔对其电流分布及浪涌响应的影响,然后通过实例计算雷击电力杆塔雷击电流分布及其浪涌响应,总结出雷击通道回击模型以及杆塔电流分布的变化。分析表明,输电线路杆塔高度越高杆塔顶部浪涌响应越大,而杆塔波阻抗越小杆塔中入射雷电流越小,且最终相应地影响输电线路防雷性能。  相似文献   

11.
微机型保护设备浪涌骚扰的测试及抑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浪涌实验中浪涌骚扰的特性。并且通过对一些常用的浪涌保护器(SPD,SurgeProtectiveDevice)的浪涌骚扰测试,把它们的浪涌响应时间、残压水平、浪涌峰值电流、寿命等关键技术性能作了比较。然后,在一个微机保护样品的各个端口施加了浪涌骚扰,测试了响应特性。通过结果的分析,找出了各个端口相对于浪涌的敏感位置,并且给出了合适的浪涌防护方案。最终的结论是,根据IEC标准,各个端口施加的浪涌电压水平及源阻抗不同,而且端口电路的响应也不同,所以各个端口所需要的浪涌防护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功耗大、二次浪涌和功能不动作是传统限制浪涌电流方法的缺陷。提出了一种限制浪涌电流的新方法。最新的浪涌电流限制器件——KJH浪涌电流限制器,限制浪涌电流仅比正常工作电流峰值大1~2倍。特别适合要求严格的工业系统和军事系统。  相似文献   

13.
指出内置式限制浪涌电流方法的局限,提出了一种外置式限制浪涌电流的新方法——交流型KJH浪涌电流限制器,浪涌电流仅比正常工作电流峰值大1~2倍。该产品特别适合于用在系统和设备上,也可以作为交流用电器的软投切设备。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浪涌实验中浪涌骚扰的特性.并且通过对一些常用的浪涌保护器(SPD,Surge Protective Device)的浪涌骚扰测试,把它们的浪涌响应时间、残压水平、浪涌峰值电流、寿命等关键技术性能作了比较.然后,在一个微机保护样品的各个端口施加了浪涌骚扰,测试了响应特性.通过结果的分析,找出了各个端口相对于浪涌的敏感位置,并且给出了合适的浪涌防护方案.最终的结论是,根据IEC标准,各个端口施加的浪涌电压水平及源阻抗不同,而且端口电路的响应也不同,所以各个端口所需要的浪涌防护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5.
光纤电流测量仪于1991年12月在郑州通过鉴定。电力系统正向大容量、高电压发展,目前高压交流输电系统用电流互感器测量电流。由于互感器体积大,价格昂贵,绝缘要求高,尤其是巨大的浪涌电流会引起互感器铁芯饱和及磁滞损耗,引起次级波形失真,对很有价值的瞬态量得不到真实而精确的测量。  相似文献   

16.
为避开供电系统瞬态过电压和浪涌电流对接触器的危害,提出了采取低压自适应型接触器分相控制方法。介绍了低压自适应型接触器的主要构成及工作原理,重点介绍了电压和电流过零点数据采集技术的主要特点。经试验表明,低压自适应型接触器可以使接触器的触点在电压过零点时闭合、在电流过零点时断开,从而极大地减少电气触点磨损,延长接触器的电气寿命。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对单相不控整流器浪涌电流进行计算分析的方法。这种方法考虑了滤波对浪涌的影响,推导出了浪涌电流的数学表达式。仿真验证了该公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对雷击浪涌电流测量进行了理论分析及各种测量方法的对比,提出了一种基于霍尔效应原理的非接触式测量雷击浪涌电流的方法,该方法可测量高达200 kA的电流。  相似文献   

19.
首先介绍电网中所用的快恢复二极管正向浪涌电流测试原理及方法,试验研究器件有源区结构、阳极区杂质补偿及载流子寿命控制方式对正向浪涌电流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采用低阳极发射效率有源区结构的器件所能够承受的正向浪涌电流等级低于常规有源区结构器件;提高阳极区杂质补偿注入剂量能够提高二极管正向浪涌电流;与全局寿命控制方式相比,采用局域寿命控制方式制备的二极管具有更强的抗正向浪涌电流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针对超级电容器瞬态响应性能特征搭建一套超级电容器瞬态响应测试技术平台。利用固态开关、罗氏线圈电流传感器、高速数据采集装置和计算机等组成测试平台,并对平台进行调试、校准、测试及验证其可靠性,实现对相应超级电容器的瞬态特性分析和数据研究的功能,形成超级电容器瞬态响应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