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省水利信息化发展考评工作始于2008年,并于2009年进行了2次评估,但存在一些不足,为此对水利信息化评估体系作进一步研究。依照《广东水利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要求,参考国内外相关的信息化评估体系,根据广东省水利信息化当前发展现状,分析广东省水利信息化评估体系的3个组成部分:水利信息化指标体系、评价模型、评价信息系统的建设内容,并对指标体系、评价模型进行具体设计。  相似文献   

2.
以“金水工程”规划提出的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为依据,构建以综合指数法为基础的水利信息化发展程度评估指标体系,并提出相应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根据2006—2010年度中国水利信息化发展报告的数据,采用均权法、专家赋值法、熵值法及两两结合的指标权重赋权方式,对代表流域、东部、中部和西部的4个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信息化发展程度进行评估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可客观表达各部门水利信息化发展的程度与趋势,而不同权重计算方法对评估结果的影响并不敏感.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丹阳市水利现代化建设评价体系建立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分析了丹阳市水利现代化建设,以江苏省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为指导,采用TOPSIS法对指标权重进行分析,构建起丹阳市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4.
以马鞍山市水利发展为例,在系统总结水利现代化内涵和主要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成果,针对马鞍山市水利发展实际,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构建了"5大指标体系、18项评价指标和1项评判指标"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5.
陈军强 《人民珠江》2011,32(1):52-54
通过分析研究国内外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各类评估方法,结合国内各地区水利信息化发展现状及未来需求,提出一套适合我国各地区水利信息化建设要求的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用以评价某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某区域的水利信息化发展水平,从而有效指导各地水利信息化工程的建设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开展水利信息化项目后评估,对于提高水利信息化工作的科学决策和管理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充分结合水利信息化项目的特征,参考国内工程项目后评估的常规做法以及水利信息化评估工作的最新研究成果,探索后评估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和方法,研究构建具有一定通用性的水利信息化项目后评估指标体系,为水利信息化后评估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水利国库集中支付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基本指标体系、管理监督指标体系和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水利财政资金国库集中支付评价指标体系,对深化水利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制度,健全预算执行管理运行机制,规范水利资金使用管理,提高水利资金使用效率,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水利信息化发展评价系统采用J2EE三层体系架构,从下到上可依次分成系统信息支撑层、系统应用层及系统总控层,包含评价范围、评价管理、评价结果、统计分析、系统管理五大功能模块.系统较客观、科学的评价各地水利信息化发展的水平,并能正确地引导和规划各地水利信息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鬲经纬 《陕西水利》2023,(8):113-115
为准确评价水利信息化发展水平,基于我国水利信息化指标构成和年度水利信息化发展报告,采用AHP—熵组合确定各指标权重,构建水利信息化评价模型,利用该评价模型对某地水利信息化发展程度进行评价,结果为良好,评价结果与区域实际情况较为接近。研究结果对科学评价水利信息化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科技成果评价是科技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能够准确反映科技成果的产出水平与应用价值,还能引导其增加有效供给,促进社会经济协同发展.文章基于国内外科技成果评价体系研究现状,创造性地为科技成果评价引入公益视角,明确公益性科技成果的定义与特征,并以水利行业为例,分别构建公益导向的水利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和软科学科技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表明:公益性指标是评价公益性行业项目成果的必要标准,公益导向的科技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加强对公益性成果的科学评测,实现科技成果由供给到公益性转化的良好对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