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优化虾壳粉调味料的配方工艺,以100目虾壳粉为原料,结合感官评分值及电子鼻检测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优化分析,探讨食盐、白砂糖、麦芽糊精、柠檬酸的添加量对虾壳粉调味料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虾壳粉调味料的最佳配方(占调味料的百分比)为25%食盐、10%白砂糖、8%麦芽糊精以及4%柠檬酸。  相似文献   

2.
樊佳欢  叶颖  毛伟杰 《食品工业科技》2018,39(17):193-198,252
以蛋白质的水解度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设计实验,对章鱼内脏酶解工艺进行优化,在最佳酶解条件下,以感官得分为指标,添加盐、糖、胡椒粉、姜蒜粉优化海鲜调味调配方,并以玉米淀粉填充,经浓缩和干燥后配制成味道鲜美且理化指标、卫生指标均达相关规定标准的海鲜调味料。实验表明:胰蛋白酶酶解章鱼内脏的最佳酶解条件为:底物浓度10%、酶作用浓度(E/S)2.5%、温度40 ℃、时间8.0 h、pH8.0,此条件下水解度高达37.81%。章鱼内脏海鲜调味料的最佳配方为:海鲜风味基料15%,盐35%,白砂糖14%,胡椒粉3%,姜蒜粉4%。  相似文献   

3.
文章研究了海盐风味复合调味料的配方设计,以感官品评得分为指标,研究了海盐、白砂糖、味精、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粉4个主要因素的添加量对海盐风味复合调味料感官品评的影响,并利用正交试验优化了海盐风味复合调味料的配方,确定了海盐风味复合调味料的最佳配比为:海盐13.0%、白砂糖38.5%、味精8.5%、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粉3.0%、鸡肉粉7.0%、酱油粉5.0%、麦芽糊精25.0%,在该配方下海盐风味复合调味料的感官评分达到97.85分,风味、口感最佳。  相似文献   

4.
为得到更科学、客观的评价结果,采用模糊数学感官评定法与响应面法结合,研究番茄调味酱的最优配方。制作过程中,复合调味料按3%干辣椒块、2%味精、5%辣椒粉、0.1% 5'-呈味核苷酸二钠,4%蒜丁、4%姜丁、3%白醋、3%酱油、5%白砂糖调配,并添加辅料花生碎5%,选择原味番茄酱添加量、植物油添加量、盐添加量、豆豉添加量4 个影响因素,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到最佳工艺配方。结果表明,最优工艺配方为:原味番茄酱添加量21%、植物油添加量37%、盐添加量1%、豆豉添加量9%,在此条件下,番茄调味酱感官评分预测值为8.60分,验证试验得到实际感官评分平均值为8.54±0.02分;与理论预测值相比,其相对误差为0.68%。理化和微生物检测结果显示,番茄调味酱的各项理化及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此试验结果为番茄调味酱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白鲢鱼糜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和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曲面法(Box-Behnken设计),以感官评分值及凝胶强度为评价指标对即食鱼饼加工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工艺配方优化为鲢鱼糜180g、冰50g、玉米淀粉15g、盐9g、肥膘15g、卡拉胶0.4g、TG酶0.9g。定型条件50℃水浴定型30min后成型;水煮条件95℃水煮7min;油炸条件175℃过油30s;调味料100g鱼饼中调入鸡粉0.5g、白糖1.3g、辣椒油10g、孜然粉0.7g;灭菌条件121℃灭菌9min时。制得的即食鱼饼风味协调、鲜甜,肉感强,感官评分达到4.71分。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研究富含抗氧化因子扇贝风味酱的配方。以扇贝基础酱为原料,产品感官评分为指标,考察了黄原胶、三氯蔗糖、扇贝蛋白酶解液、花生油、调味料汁、料酒对扇贝风味酱品质的影响,通过正交优化实验以产品感官评定及其抗氧化性为指标,确定适宜配方。结果表明:扇贝风味酱的适宜配方为:黄原胶0.30%,三氯蔗糖0.15 g/kg,扇贝蛋白酶解液11%,花生油5%,调味料汁14%,料酒1.5%,此条件下扇贝风味酱感官评分达8.24分,DPPH清除率达82.01%,还原糖(0.397±0.002) g/100 g,氨基酸态氮(0.414±0.003) g/100 g,总酸(0.601±0.002) g/100 g。  相似文献   

7.
以面包硬度和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玉米酵子、水、白砂糖、盐、黄油和鸡蛋蛋液用量对酵子面包品质的影响。通过单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选定对面包硬度和感官评分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分别为水、白砂糖和鸡蛋蛋液用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原理,设计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试验设计,确定最优配方。试验结果表明,玉米酵子面包最优配方为:以面粉重量为基重,玉米酵子8%,水48%,白砂糖22%,盐1%,黄油15%和鸡蛋蛋液22%。经验证,采用优化工艺配方制作的玉米酵子面包硬度为280.944 g,感官评分为87.15,与预测值相符。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小龙虾副产物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问题,以小龙虾加工后水煮液为原料制备复合型小龙虾水煮液调味料,并对产品的营养与风味成分进行分析。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复合调味料工艺配方。向经过美拉德反应后的小龙虾水煮液中加添加食盐2%、味精2.5%、白砂糖15%、柠檬酸0.8%进行复配得到的调味料感官评分值最高。复合调味料表观为红褐色,虾香味浓郁,无不良气味,口感鲜咸,分布均匀。复合调味料含能量876 kJ/100 g,碳水化合物48 g/100 g,蛋白质4 g/100 g,脂肪含量为0,钠含量886 mg/100 g。游离氨基酸含量7.48 mg/g,其中含有37.3%的呈甜、鲜味的氨基酸;呈味核苷酸中肌苷酸含量最多,为26.35 mg/100 g,其味道强度值大于1;鲜味强度值为0.70 g MSG/100 g。挥发性风味物质有22种,包括烷烃类(7)、酸类(7)、芳香类(2)、酮类(2)、醇类(1)、酯类(1)、吡咯类(1)和吡嗪类(1)。复合型小龙虾水煮液调味料具有独特的风味,可为小龙虾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绿茶粉、马铃薯粉和山药粉为主要原料,研制茶味浓郁的特色饼干。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Plackett-Burman试验研究影响主次因素,采用Box-Behnken试验确定产品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影响感官评价的主次顺序为无盐黄油马铃薯粉绿茶粉山药粉鸡蛋白砂糖;产品最佳配方为以低筋面粉质量为基准、绿茶粉9.85%、马铃薯粉25.63%、山药粉50%、白砂糖40%、无盐黄油42.45%、鸡蛋30%和纯净水10%,此配方下制得的饼干感官评分为88.23。  相似文献   

10.
以新鲜鲢鱼为加工原料,研究其重组鲢鱼粒关键加工工艺。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方法进行试验优化。结果表明,该重组鱼粒赋味最佳配方为:白砂糖添加量为1%,葱姜蒜添加量为2%,食盐添加量为1.9%,感官评分为93.7±0.4;此外,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原理,以硬度值及感官评分为响应值,运用响应面法确定重组鲢鱼粒复配胶最佳组成比例为魔芋胶添加量0.2%,卡拉胶添加量0.1%,明胶添加量0.075%,重组鲢鱼粒的硬度为(20.31±0.12)N,感官评分为96.9±0.34。该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误差小,可用于重组鲢鱼粒加工工艺研究感官评分及硬度指标的分析与预测。  相似文献   

11.
徐锦  李明元 《中国调味品》2012,37(2):76-78,100
文章研究了川味休闲鱼干的加工工艺,探讨了腌制配方、干燥条件、调味配方对鱼干品质的影响,并对产品进行了感官评定和理化指标测定等.结果表明:鱼条的最佳腌制配方为食盐1.0%,白砂糖3.0%,料酒1.0%,味精1.0%;鱼条干燥条件为温度50℃,干燥4h.鱼干的最佳调味料配方为食盐0.05%,味精0.8%,胡椒粉0.2%,花椒粉0.6%,辣椒粉1.0%,孜然粉1.5%,植物油8%.并采用121℃高温灭菌15 min,对鱼干的软化具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对火腿肠中添加泡菜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泡菜火腿肠的最优配方为猪肉40%,玉米淀粉6%,泡菜6%,白砂糖2%,食盐1.5%,大豆分离蛋白3%,复合磷酸盐0.5%,卡拉胶0.4%,香辛料0.4%,味精0.4%,异抗坏血酸钠0.1%,亚硝酸钠0.01%。  相似文献   

13.
为弥补郫县豆瓣缺乏在固体调味料方面应用的缺陷。将郫县豆瓣烘干粉碎以后经过造粒技术开发出郫县豆瓣颗粒,利用模糊数学结合响应面法优化得到郫县豆瓣颗粒最佳配方,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进行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结果表明,郫县豆瓣颗粒最佳配方为玉米淀粉添加量10%、含水量6.5%、豆瓣干粉添加量15.5%、食用盐25.0%、味精34.5%、麦芽糊精1.0%、白砂糖5.5%、食品用香精香料1.50%。在此优化条件下,郫县豆瓣颗粒的感官评分为90分。GC-MS分析结果表明,郫县豆瓣颗粒共检出82种挥发性香味物质,其中醇类23种、酯类9种、酸类10种、醛类24种、酚类6种、酮类7种及醚类3种。郫县豆瓣颗粒作为一种新型固体调味料,可以为菜肴提供酱香汁香。  相似文献   

14.
贾庆超  梁艳美  张杰 《中国酿造》2021,40(3):195-200
以鸡枞菌、牛肉和豆豉为主要原料,植物油、食用盐、五香粉、白糖、葱姜蒜等为辅料制作牛肉酱,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首先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对影响酱品质的主料和辅料配方进行优化,然后以主料、辅料和淀粉为3个因素,采用响应面法对五香鸡枞菌牛肉风味酱配方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最佳风味酱配方为鸡枞菌30.0%,牛肉26.7%、豆豉23.4%、植物油7.1%、葱姜蒜4.4%、白糖2.2%、食用盐2.8%、五香粉1.5%、淀粉1.9%。此优化条件下,感官得分为92.97分。鸡枞菌和牛肉香味浓郁,色泽较为鲜亮,酱体浓稠适中,营养丰富,方便即食。该产品的亚硝酸盐含量为2.3 mg/kg,所有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5.
以紫苏粉为主原料,添加辣椒粉、孜然粉、茴香粉、蒜粉、食盐等辅料,研制成一种具有特殊风味的紫苏复合调味酱.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紫苏复合调味酱的最佳配方及生产工艺,结果表明紫苏粉15%、辣椒粉3%、食盐8%、孜然粉2%、茴香粉1%、大蒜粉1.5%、小麦淀粉5%、白砂糖2%、食用油35%、黄原胶0.15%、白芝麻5...  相似文献   

16.
低糖佛手果脯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三次真空浸糖并逐次增加糖液浓度加工低糖佛手果脯的生产工艺,对真空浸糖相关工艺参数运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进行研究。真空浸糖最佳工艺参数为:真空浸糖的真空度0.06MPa。糖液浓度梯度40%、50%、60%,单次浸糖时间3.5h,浸糖温度30℃,浓度为70%的香料水,3%食盐和0.1%甜蜜素对真空浸糖半成品进行调味后制得低糖佛手果脯。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研究了以牛骨酶解液为反应基液,添加氨基酸、还原糖,经美拉德反应制备生成牛骨香汁,并进一步添加香辛料制备生成香骨酱的工艺条件,利用感官评定及美拉德反应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酶解液中添加0.2%的半胱氨酸与2%的木糖,在120℃下美拉德反应4 0 min形成香骨汁效果最佳,并将其浓缩4倍后风味更佳。在浓缩香骨汁中添加2%的食盐,4%的淀粉,各0.1%的干辣椒、白胡椒、黑胡椒、干生姜、花椒,各0.05%八角、孜然、咖喱粉,形成香骨酱风味最佳。  相似文献   

18.
采用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结合响应面法对五香卤味即食豆杆的调味配方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最佳调味配方为食用盐添加量0.5%,红油添加量8.0%,五香油添加量0.1%,丙氨酸添加量0.2%。在此最佳调味配方条件下,五香卤味即食豆杆呈浅红色,带光泽;咸淡适宜,有五香风味;油料较均匀,无明显破损;五香卤味香气较明显,不刺激,模糊数学感官评分为(87.91±0.62)分,其质量指标符合相关标准。此试验结果为即食豆杆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Cumin is a seed spice belonging to the family umbelliferae. Cumin and value added products from cumin are used in food flavoring and perfumery. Cumin contains volatile oil (3–4%), cuminaldehyde, the major active principle, which is present to an extent of 45–50%. Cumin and value added products from cumin, viz., cumin oil and oleoresin are exported. Cumin powder forms the main component of many spice mixes and curry powders. Cuminaldehyde is an important phytochemical and possesses many health benefits. Alcohol and water extract of cumin are reported to possess many nutraceutical properties like antiallergic, antioxidant, anti-platelet aggregation, and hypoglycemic. Cumin and value added products from cumin can be a good source of nutraceuticals with many biological activities. Incorporation of cumin into food products will have the benefits of a flavorant and nutraceutical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present review, the chemistry, processing,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cumin and its component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0.
以新鲜南瓜为主要原料,以天然香辛料、白醋、白砂糖、食盐等为调味料,并对调味料液、南瓜沙司的配方进行了优化试验,通过综合制品的风味、色泽、组织状态等品质指标得出:南瓜浆添加量为30%、黄原胶0.15%、变性淀粉3.5%、调味液添加量为25%时,南瓜沙司的综合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