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赵海燕  赵晓西 《工业建筑》2011,41(6):146-149,108
结合上海自来水市南有限公司广元路泵站迁建工程基坑围护工程的实践,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对基坑变形的发展及对周围环境进行监测和控制,由于施工方案根据时空效应理论采用了分层分区的开挖方式,减少了无支撑的暴露时间,监测结果论证了在基坑开挖的过程中时空效应理论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结合工程实际,介绍了"中心岛抛撑"式围护结构在大面积深基坑逆作法施工中的应用。通过对基坑开挖方案进行研究,确定了基坑的分区、优先开挖的位置及施工工艺流程。同时根据基坑监测报告及现场情况,对部分区域的底板中心岛与抛撑体系进行了优化。最终的监测数据显示基坑变形处于受控状态,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复杂环境下深大基坑工程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坑工程紧邻地铁车站,开挖深度与开挖面积均较大,周边环境复杂,变形要求高.基坑围护工程采用地下连续墙加二道支撑的方案,分层分区、限时开挖支撑,信息化施工,保证了基坑的顺利开挖,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4.
对于地铁隧道上方开挖的基坑工程,如何控制下卧地铁隧道变形是保证既有地铁隧道结构安全的关键问题。以重庆江北嘴国际金融中心基坑工程为例,考虑原方案在开挖组织中施工进度缓慢对基坑、隧道结构的不利影响,从优化开挖程序、机械配合方案、缩短基底暴露时间的角度进行安全保护方案的局部优化,采用分层分区不分段同步开挖和机械设备配套施工开挖基坑土石方,进一步优先保障轨道安全。  相似文献   

5.
上海世博片区绿谷一期深大基坑工程紧邻越江双线盾构隧道,基坑环境保护要求高,基坑采用分区方案实施。以PLAXIS3D有限元软件建立基坑与邻近隧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土体采用HS-Small小应变本构模型,对基坑分区开挖的过程进行了动态模拟。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表明,采用HS-Small小应变土体本构模型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能较好地模拟基坑的变形以及基坑开挖对邻近隧道的影响;分区施工方案通过减小单个基坑的规模,充分利用了基坑的时空效应,起到了很好的变形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陈彪  吕小军  钱德玲 《工业建筑》2011,(Z1):465-469
对于环境条件复杂的基坑工程,基坑的变形控制是保证基坑施工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对苏州软土地区的地铁换乘车站大型深基坑的变形特性进行了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考虑土与结构的共同作用以及土体分层开挖和支护结构分区施工,经过有限元建模和计算,成功得出在分步开挖各个阶段中的连续墙的变形、支撑轴力和基坑周围地表沉降等计算值。并且将它们分别与实际监测值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计算值和实际监测值吻合较好。说明采用的数值方法可以有效预测基坑开挖过程的变形性状,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一定的指导,有助于完善基坑工程风险性评估的安全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7.
对于邻近基坑的地铁结构保护问题,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加强基坑自身支护体系、优化开挖方案等被动控制措施,此类方法缺乏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对控制隧道变形的适时性和主动性,且会造成基坑造价提高、工期延长。以某邻近地铁结构的大面积基坑工程为例,分析了基坑施工中地铁结构的变形规律,进行了注浆对土体及隧道水平变形主动控制的试验及应用实践。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对几种隧道变形控制方法进行了对比和评价,并进行了注浆方案的优化研究。工程案例以及数值模拟结果均表明基坑分区分期开挖、分仓开挖、加强支护体系等被动控制措施具有较大局限性,而适时注浆主动控制隧道变形技术较为经济有效。在注浆策略上,多排孔注浆时"近距离、多孔位、小方量、由远及近"的注浆方案优于"远距离、少孔位、大方量、由近及远"的方案。主动注浆控制技术具有成本低、工期短、适时控制隧道变形等优点,条件适当时明显优于分区分期开挖等被动措施。  相似文献   

8.
张建全 《建筑施工》2022,(2):258-260
以超大面积基坑工程为载体,利用分区分块开挖的思路,对无栈桥板情况下的基坑开挖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在紧邻地铁和场内施工条件狭小的情况下,优化基坑开挖施工方案,保证基坑施工顺利实施,并从施工进度、安全等角度进行评价,为今后类似工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宁波某软土深基坑临近保护等级较高的顶管电力隧道,基坑采用分区施工的方案来控制基坑变形影响。借助MIDAS GTS NX有限元软件建立基坑对邻近电力隧道的三维计算模型。对基坑分区开挖的过程进行动态模拟,获取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围护桩、周围土体、电力隧道变形结果,并与实测结果对比。研究表明,宁波软土地区深基坑,采用分区施工的方案,能起到很好的变形控制作用,采用HSM土体本构模型能较好反映土体应力-应变关系,基坑开挖对邻近电力隧道变形影响与实测数据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控制单侧深基坑施工对紧贴地铁车站的变形影响,保护地铁车站的结构安全,以某紧贴地铁车站的深基坑工程为背景,采用三维有限元法数值分析手段,动态模拟了该深基坑工程的施工全过程,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较为一致。然后在此基础上,针对深基坑的多种施工方案进行了系统的三维数值模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下伏地层为岩层的深基坑工程,深基坑单侧分区开挖相比不分区开挖能减少地铁结构的变形,虽量值较小但其总体上减小的规律依然存在;地铁车站结构底板竖向变形近基坑端大于远基坑端,认为地铁车站结构的遮拦作用对于岩层地区依然适用;基坑采取分区开挖措施和及时进行靠近地铁侧的基底反压措施可有效抑制地铁车站结构的变形。  相似文献   

11.
为积累滨海地区基坑设计与施工经验,基于深圳市某滨海交通综合改造工程基坑,对滨海复杂地层深基坑开挖方案进行优化研究。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基坑三维有限元模型,结合工程实测数据,研究不同的分区、分块、分层开挖方案下基坑开挖响应规律,分析不同开挖卸荷方式对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基本吻合,基坑开挖方案优化设计后,墙体最大水平位移为19.5 mm,相比原开挖方案,围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累计降低达55.8%。文章提出的基坑开挖优化设计方案可为滨海地区深基坑开挖提供有益的借鉴与指导。  相似文献   

12.
以某城市地铁软弱地层条件下附属工程连续基坑施工为背景,介绍了在附属工程风亭分为3个小基坑同期实施工况的复杂条件下,基坑分区开挖施工方案。对基坑开挖过程进行介绍,并通过监测手段进行验证,最终得出结论:在软弱地层条件下,附属工程同侧多基坑施工前,需加强对基底的加固措施,防止因基底变形导致的周边围护结构同步变形;多个连续基坑同时施工时,需加强监测数据的同步管控,如轴力值、地表沉降、墙体竖向位移、墙顶水平位移、周边建筑物沉降等,并对其趋势进行数据分析,减少软弱地层下的变形突然加剧,为后续同类型软弱地层条件下的连续多基坑施工提供案例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紧邻深圳地铁11号线既有隧道上方的深圳机场卫星厅基坑工程为背景,采用Plaxis 3D软件对基坑的实际施工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在此基础上,对基坑开挖引起的下卧隧道变形进行了研究。研究了不同"分层分段"基坑开挖方案对隧道变形的影响,分析了转换梁和转换板结构对地铁隧道变形的控制效果。计算结果显示,在基坑施工中,合理利用空间效应的跳仓法开挖和施做转换板结构可有效控制隧道隆起。  相似文献   

14.
处于繁华市区的深基坑,场地紧邻周边建筑设施,为了不影响这些建筑与设施的正常使用,基坑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变形控制。上海某工程基坑处于软土地基中,开挖最深处达22m。复杂的环境条件对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变形控制提出了很高要求。土方开挖之初,根据基坑自身特点,以变形控制为核心,考虑各影响因素,结合基坑开挖过程数值模拟,制定了分阶段分区域的土方开挖方案,并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局部调整,保证了基坑工程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何婷婷 《江西建材》2023,(7):158-159+162
文中以某高层住宅项目基坑施工为例,通过基坑支护方案的制定,基坑变形控制技术的应用,实时监测基坑变形情况。结果显示,预应力钢绞线配合钢梁支撑体系可对支撑力进行动态调整,有效控制基坑水平位移变形,采用分区、分层开挖施工方案,可对大、深基坑的变形进行控制,增强该类基坑施工的安全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根据城市内部发展建设的实际需求,提出了在复杂环境下深基坑开挖的安全风险控制技术。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基坑开挖、支护及监测方案。各类施工监测数据表明基坑分区分层开挖、施工穿插进行以及五轴施工的科学使用可有效控制施工风险,减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缩短施工日期,在城市建设中带来巨大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市政技术》2017,(2):151-154
以密涿高速公路现浇框架地道桥下穿京沪高铁高架桥工程为背景,采用ABAQUS数值模拟软件对地道桥相邻基坑同步施工过程进行了模拟,并与实际施工的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证明了数值模型的有效性。在此模型基础上,模拟了相邻基坑先后开挖对高铁高架桥墩变形的影响,证明了合理的基坑开挖顺序对桥墩变形控制的有效性,为施工方案的选择提供了一定依据,并为类似的工程积累了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8.
超大型深基坑开挖过程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软土地区某中心岛顺作、周边逆作的超大型深基坑进行分析,计算中假定土体为横观各向同性体,考虑土与结构的共同作用以及土体分层、分区开挖和支护结构分区施工.将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进行比较,表明考虑土体为横观各向同性体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可以较好地模拟开挖过程基坑的变形特性.分析了分层分区开挖和支护结构分区施工对基坑维护结构变形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层分区开挖对基坑变形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上海五坊园三期基坑工程为依托,开展了两组不同开挖分区方式的基坑开挖离心模型试验,通过测定不同开挖分区和支护方式对应的基坑围护结构变形规律及周边地层变形规律,探讨了开挖分区和支护方式对基坑开挖扰动效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开挖分区工况下围护结构变形均随开挖深度的增大而增加,墙后地表沉降呈现勺子形分布并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开挖分区工况对围护墙的内力变形影响较大,分区开挖有效控制了围护结构以及坑外土层的变形,后期开挖基坑对先期开挖完成基坑的地下连续墙弯矩和变形影响较小。先期较大面积开挖产生的弯矩和侧向位移均大于开挖面积较小工况的值,且较小分区面积对于远处地表沉降约束较好。  相似文献   

20.
某工程基坑位于膨胀土地区,基坑开挖后出现严重变形。经过对基坑变形进行分析,发现本工程未按预定施工组织计划施工,对地质情况认识不足,地表水下渗且曾发生地震。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从地质条件和设计施工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加强变形监测,采取分步开挖回填、反压卸荷等措施,有效控制了基坑变形,确保了施工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