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鲜卑族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对后期各北方民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装饰艺术作为鲜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鲜卑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固化的艺术活化石。文章主要运用文献综述、图片作证及考古三种研究方法,以鲜卑游牧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金银器、陶器以及壁画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装饰艺术手法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初步探讨其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尝试多视角、多维度地传承优秀的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传统装饰艺术文化,为现代设计提供多层面的设计素材。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2)
作为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契丹族始终在辽代各项政策制定中占据主导地位。虽然受到汉族儒家文化及境内各民族杂居交往所带来的诸多影响,但依旧在婚姻中保留了许多本民族习俗。婚姻问题不仅可供后人管窥辽代社会及政治生活的缩影,也为其境内各民族间融汇交好提供了舞台。作为婚姻生活的主角之一,契丹女性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悠扬的马头琴曲、深沉的蒙古长调,讴歌着奔驰的骏马、雪白的羊群,谱写着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歌颂着游牧民族的家园,马背民族的天堂。从兴安岭到阿尔泰山的蒙古草原,天高地广,水草丰盛。自新石器时代中国北方草原文化的孕育,到夏商时期草原文明雏形初备,到宋元时期草原文明鼎盛,直到清代晚期草原文明停滞衰退,几千年中这里一直是草原民族繁衍生息的故乡。东胡、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和蒙古等民族次第承接,声名显要,相继成为中国北方草原的主人,并以其智慧、勇敢、勤劳创造出了特有的草原文化。  相似文献   

4.
蒙古族家具是蒙古族文化宝库中最重要的物质载体之一,其内容多样、题材广泛、造型独特、装饰丰富,多方面展示了蒙古族的民族生活、民族交流、宗教信仰等文化特征。作为反应北方游牧民族生产与生活的重要载体之一,蒙古族家具极具研究与挖掘价值。本文通过对蒙古族家具形制特点意匠进行研究,总结出蒙古族家具的设计策略,以此为基础进行蒙古族家具的设计实践,以达到对蒙古族家具设计的实践创作进行指导和弘扬蒙古族优秀文化的目的,进而更好地发展蒙古族文化。  相似文献   

5.
刘文卿  刘大平 《中国园林》2020,36(1):140-144
辽代契丹行营是中国北方典型的古代游牧景观,行营的空间布局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通过解读《辽史营卫志》、明摹宋本《胡笳十八拍》画卷、辽代墓葬壁画以及吉林乾安春捺钵遗址群考古报告中的契丹游牧行营空间意向,阐述契丹行营游牧景观的要素构成特点。同时将行营景观空间解构为游牧空间单元、游牧空间组团和游牧空间社区3种形式,并整理对应的车帐、营盘和聚落空间图式语言。分析辽代游牧行营景观空间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与自然环境的紧密依存关系,解读其人地关系特点对当代草原游牧文化建设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赵青  张麒 《古建园林技术》2012,(1):27-29,I0001
自契丹入主中原,辽国建立,辽和宋在对唐风的传承上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契丹作为文化较为落后的少数民族,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大量汲取了唐代文化而逐渐崛起,而唐文化的豪放特质也正好符合了契丹民族的个性。与此同时,作为从属于汉民族的宋人,同样  相似文献   

7.
自古以来,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巨大威胁,历史上各朝代都非常重视北部边防的建设。明初,为了抵御蒙元残部的不断骚扰,  相似文献   

8.
蒙古包——古老的毡帐建筑艺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蒙古包古老的毡帐建筑艺术呼和浩特市文物处张晓东我国北疆大漠南北,蒙古草原,自古以来一直为游牧民族繁衍生息的地区。赖以辽阔的草原,以游牧狩猎为生存手段,逐水草而迁居,为适应这样的生活习俗,北方游牧民族创造出一种可随时搬迁活动的毡帐居住建筑,根据本地区的...  相似文献   

9.
喻维国 《建筑创作》2003,(11):112-125
《营造法式》编修于北宋。北宋时,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都得到很大的发展,在很多方面都超越了前代。被世界公认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就有三项——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出现于北宋。但北宋国力太弱,武功不够。受北方的辽(契丹族)、金(女真族)以及西夏(党项族)的侵扰不断,加上政府官员腐败。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11):121-123
辽金时期,松原成为契丹、女真等族的居住区域。在前郭尔罗斯县、扶余县、乾安县、长岭县都发现了大量古遗迹和墓葬。松原地区契丹、女真人服饰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同该地区优越的地理环境、经济活动、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有着密切的联系,也使松原地区契丹、女真人的服饰文化具备了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9,(5)
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中国历史文化,其中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更是重点研究对象之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也亦然,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种文化又是在彼此传承、互鉴的过程中完成的。本文准备从北方少数民族王号文化方面、体制文化方面、文字文化方面和习俗文化方面等四个方面对北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3,(1)
蒙古族素有"马背上的民族"之誉称。如果说北方草原是蒙古人的历史摇篮,那么矫健的蒙古马不仅是蒙古人最为亲密的终身伙伴,更是蒙古人创造历史文化的主要功臣。蒙古族被誉为"马背上的民族",蒙古人对马深厚的情感完全体现在装饰及美化马鞍上。游牧民族文明的历史和光荣重重铭刻在马鞍上。蒙古族马鞍声名远扬、闻名天下,形成了蒙古族独具特色的马鞍艺术。1988年锡林郭勒镶黄旗乌兰沟出土的元代"卧鹿缠枝牡丹纹金马鞍"是研究鞍具艺术的极其珍贵的遗存品。  相似文献   

13.
东北地域在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经历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统治、日俄战争和抗日战争,出现了大量的人口移动,在这片土地上,聚集了本土的满族、游牧的蒙古族、山东移民以及朝鲜族移民,从最初的被流放之地到日本建立的伪满洲国,作为我国东北区域的防守国门,东北地区具有重要的军事作用。复杂的民族关系,孕育出独特的区域特色与文化特色。该文通过对人口的迁移演变进行梳理,对这段特殊历史孕育出的特殊的"亚文化"进行研究,探索其乡村聚落发展历程与独特的空间特色。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4,(3)
在雁门关一阵狂风暴雨的马蹄嘶鸣之后,鲜卑作为北方游牧民族的一支正式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自东汉始,及至两宋,鲜卑文化跟汉文化,经历过冲突,对立,融合,直到最后朔归同源,在这个纷繁复杂的过程当中,尤其以南北朝时期,拓跋鲜卑的改革最为紧要,也可以说是这个时期的民族融合真正打通鲜卑文化和汉文化的桥梁。本文通过类比法,举证法,从大文化观和大历史观的角度剖析了鲜卑文化在南北朝时期对民族大融合的推动作用,论证了鲜卑文化对整个历史时期众多民族文化融合的过程当中所代表的积极意义和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辽金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契丹和女真建立的政权,高丽是朝鲜半岛上出现的封建国家。在长达三百多年的关系史上,辽金与高丽展开过频繁的文化交流。本文主要从语言文字和艺术、礼制和习俗、佛教、文学方面对双方文化交流作一介绍并进行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新疆少数民族传统居住文化的构成因素来浅谈游牧民族居住文化的转型和所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3,(17)
蒙古族传统服饰是中国少数民族服饰中的一枝奇葩,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服饰文化的重要代表,受到了学者的长期关注。随着内蒙古草原游牧生活方式逐步向定居方式转变,传统蒙古袍逐渐退出大部分牧民的日常生活,蒙古族服饰的民俗文化背景已日渐模糊。内蒙古自治区高校的服装专业凭借优势的地域文化资源,在教学中进行蒙古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将会使蒙古民族服饰在今后的发展中更加丰富多彩,进而对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图瓦人属北疆古老游牧民族之一,跨境生活以及小族群的属性使得对他们的研究和调查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文化意义。基于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相关研究,选取我国三个保存相对完好的图瓦人草原聚落为研究对象,系统建构了“空间”“地缘”“文化”三大聚落景观基因系统并对其进行多尺度识别、配对、解译,分析目前聚落中的基因异变现象,对异变基因进行修复、改善。旨在梳理完善当前传统民居景观基因谱系划分的理论和方法,丰富我国的传统聚落基因库,并为游牧民族草原聚落基因信息链修复及景观基因区域识别提供可靠辩解的图谱借鉴依据,为保护和发展牧民定居聚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3,(10)
马家窑文化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甘肃马家窑的彩陶文化无不与当地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马家窑文化遗址的分布与河流流域的人口分布成正相关。甘肃共有内陆河流域、黄河流域、长江支流流域三个流域,其中黄河流域有黄河干流、洮河、湟水、渭河、泾河五个水系,内陆河主要是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流。历史上这一地区大多受到西北游牧民族的影响,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这一地区的文化延续了游牧民族豪放、粗犷的特性,彩陶的造型以及纹饰无不透露出彪悍、粗犷的民族风味。  相似文献   

20.
正蒙古包是游牧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和居住模式,它伴随着游牧民族走过了漫长的历史年代。传统蒙古包的种类通常由毡子、帆布、木材、玻璃钢等材料制成。缺点是耐久性差、使用功能单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蒙古包已无法满足人们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为此,河北宏京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北宏京")结合传统蒙古包的特点,研发了集使用功能、民族文化、美观大方与经久耐用等为一体的"未来石"装配式蒙古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