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浮选法是提纯菱镁矿的重要方法,在浮选体系中矿浆中的金属离子对菱镁矿与脉石矿物的分离有较大的影响。综述了金属离子对菱镁矿中脉石矿物石英、白云石及滑石的可浮性影响,分析了金属离子对菱镁矿中脉石矿物的影响途径及影响机理。在菱镁矿的浮选过程中金属离子主要是通过改变脉石矿物表面的润湿性、Zeta电位及形成金属络合物吸附在矿物表面抑制浮选药剂与脉石矿物作用等三种方式改变脉石矿物可浮性。金属离子对菱镁矿中脉石矿物可浮性影响可以通过改变浮选药剂种类、添加药剂与金属离子发生络合或沉淀等方法消除。   相似文献   

2.
金属离子对蓝晶石可浮性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董宏军  毛钜凡 《非金属矿》1996,(1):27-29,40
作者研究了Al^3+、Fe^3+、Ca^2+、Mg^2+4种金属离子对蓝晶石-油酸钠体系浮选行为的影响。认为金属离子在矿物表面的吸附或沉淀,对矿物的浮选行为有重要作用,进而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了金属离子的吸附沉淀百分数(PAP),并用PAP成功地解释了金属离子对蓝晶石浮选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铅离子活化对矿物浮选行为的影响及机理。经典的活化浮选理论认为:铅离子羟基络合物或氢氧化铅沉淀是有效活化组分,铅离子组分(Pb(OH)~+和Pb(OH)_2(aq))优先吸附在矿物表面活化矿物表面位点,有利于捕收剂吸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铅离子组分与捕收剂组分反应形成金属—有机配合物(PbCollector),其在矿物浮选过程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并在捕收能力和选择性方面体现了极大的潜力。总结阐述了铅离子活化的经典理论及新进展,将"金属离子配位调控分子组装"引入矿物浮选过程中金属离子活化或抑制领域,为全面理解金属离子对矿物浮选行为的影响提供参考,并为新型金属有机配合物浮选药剂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从晶体化学角度出发,对层状硅酸盐矿物晶体表面性质各向异性进行了深入剖析,系统总结了层状硅酸盐矿物的晶体结构及其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各向异性。通过对表面断裂键密度、表面能、表面荷电性、润湿性、吸附性等表面化学性质的各向异性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层状硅酸盐矿物与浮选剂的作用机理,也可为设计和筛选高效的浮选药剂以及制定经济合理的选择性磨矿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矿物浮选试验、沉降试验、动电位和DLVO理论计算,考察了羧化壳聚糖在蛇纹石/镍黄铁矿浮选体系中的聚集/分散作用,研究了羧化壳聚糖对颗粒间的分散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蛇纹石颗粒通过异相凝聚罩盖于镍黄铁矿表面上,降低镍黄铁矿表面疏水性能,影响其可浮性;羧化壳聚糖消除了镍黄铁矿与蛇纹石颗粒间异相凝聚,提高镍黄铁矿/蛇纹石体系中镍黄铁矿的浮选回收率。在pH为8.5时,羧化壳聚糖对镍黄铁矿/蛇纹石颗粒间的分散作用显著,并且强于羧甲基纤维素;荷正电的蛇纹石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在荷负电镍黄铁矿表面影响其浮选,羧化壳聚糖加入显著改变蛇纹石表面电性,使镍黄铁矿与蛇纹石颗粒间由静电吸引变为静电排斥,表现为异相分散,从而提高镍黄铁矿的浮选回收率。   相似文献   

6.
黏土矿物属于层状硅酸盐矿物,其中高岭石、蒙脱石是两类最为常见的脉石矿物,是矿物浮选分离的重大挑战之一。从黏土矿物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分析了其对浮选的影响及其机理,并综述了常见的黏土处理方法及其机理。由于黏土矿物的表面电性,当其分散在水中时会水化膨胀并剥离成为片层,组成不同的聚集体,改变矿浆流变性质从而影响浮选。黏土还会与其他矿物颗粒相互作用,造成细泥罩盖和机械夹带,影响精矿品位。为消除黏土矿物对浮选的不利影响,可采用预先脱泥、高剪切调浆、超声预处理等物理方法和添加黏土抑制剂、使用电解质溶液等化学方法进行处理。对黏土矿物在浮选中的影响和处理方法进行总结和展望,有利于为含黏土的矿石浮选理论及工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氧化锌矿石结构和共伴生关系复杂,表面性质相似,浮选分离难度较大。氧化锌矿中有用矿物异极矿或菱锌矿在浮选过程中难以与含钙脉石矿物方解石和白云石有效分离。因此,对异极矿、菱锌矿及其含钙脉石矿物的表面性质以及其与浮选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可为其高效浮选分离提供理论基础。系统介绍了异极矿和菱锌矿及其含钙脉石矿物表面性质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矿物的表面断裂键、表面润湿性、表面能、表面电性、表面溶解性等,并评述了矿物表面性质与浮选之间的关系。其中,表面断裂键决定矿物暴露面的活性位点;表面润湿性决定矿物天然疏水性;表面能与矿物吸附药剂能力有关,吸附能越负,药剂与矿物表面的相互作用越剧烈;在浮选过程中,带与矿物表面相反的电荷的捕收剂容易通过物理吸附导致浮选;有用矿物表面溶解的金属离子会活化脉石矿物,导致浮选分离困难。最后,对氧化锌矿物表面性质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镍黄铁矿浮选中抑制剂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蛇纹石对镍黄铁矿浮选的影响,解释了几种常用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六偏磷酸钠和水玻璃主要通过生成亲水性的配合物,改变蛇纹石的表面电性而起分散和抑制作用;羧甲基纤维素主要通过氢键有与蛇纹石表面的金属离子发生化学吸附而起絮凝和抑制作用;提出了在镍黄铁矿浮选中选用抑制剂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
刘秉锋  郭小飞  代淑娟  苏馨 《金属矿山》2020,49(12):136-142
在菱镁矿浮选体系中,金属离子对矿石中碳酸盐矿物和含硅矿物的可浮性会产生较大影响。综述了金属离子对菱镁矿石中的碳酸盐矿物如菱镁矿、白云石和方解石,含硅矿物如石英、滑石和蛇纹石的可浮性影响,分析了金属离子对碳酸盐矿物和含硅矿物可浮性的影响机理。金属离子能够通过多种物理化学吸附方式改变矿物的部分表面性质,进而影响矿物的可浮性。为消除金属离子对菱镁矿浮选体系产生的不利影响,通常采取添加适当调整剂和设计新型高效浮选药剂等方法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刘秉锋  郭小飞  代淑娟  苏馨 《金属矿山》2021,49(12):136-142
在菱镁矿浮选体系中,金属离子对矿石中碳酸盐矿物和含硅矿物的可浮性会产生较大影响。综述了金属离子对菱镁矿石中的碳酸盐矿物如菱镁矿、白云石和方解石,含硅矿物如石英、滑石和蛇纹石的可浮性影响,分析了金属离子对碳酸盐矿物和含硅矿物可浮性的影响机理。金属离子能够通过多种物理化学吸附方式改变矿物的部分表面性质,进而影响矿物的可浮性。为消除金属离子对菱镁矿浮选体系产生的不利影响,通常采取添加适当调整剂和设计新型高效浮选药剂等方法来实现。  相似文献   

11.
金属离子对红柱石的吸附与活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董宏军  毛钜凡 《有色金属》1996,48(2):35-39,24
研究了Fe^3+、Al^3+、Mg^2+、Ca^2+四种金属离子在红柱石上的吸附行为及其对红柱石可浮性的影响。发现Fe^3+对红柱石-十二烷基磺酸钠浮选体系具有活化作用,而Al^3+、Mg^2+、Ca^2+三离子对红柱石的浮选起抑制作用。认为金属离子吸附在矿物表面上是其具有活化作用的前提条件。提出用吸附沉淀百分数(PAP)表示金属离子对矿物的活化能力,PAP越大,活力能力越强,PAP小到一定程度,  相似文献   

12.
金属阳离子因其活性易生成一些新产物,抑制、活化某种矿物而影响浮选过程。磷矿浮选中,大量钙镁离子的存在会显著影响浮选,浮选效果变差。通过添加钙镁离子浮选试验,接触角、吸附量的测定及傅立叶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Ca2 、Mg2 离子会显著降低胶磷矿纯矿物的回收率,原因是在碱性矿浆中,钙镁浓度太高时,易生成氢氧钙(镁)的溶胶或沉淀,吸附于矿物表面,致使矿物表面有效成份油酸络合物减少,捕收剂吸附量降低,疏水性减弱,胶磷矿浮选效果变差。  相似文献   

13.
典型金属离子对闪锌矿浮选行为具有显著影响。总结了闪锌矿浮选矿浆体系中金属离子的来源,综述了Cu2+、Pb2+、Fe2+、Fe3+、Ca2+、Mg2+、Zn2+等金属离子对闪锌矿浮选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根据金属离子本身的性质和浮选环境的不同,其作用效果和作用机制也有不同,分析表明金属离子是通过取代、吸附和覆盖的方式对闪锌矿可浮性产生影响。展望了金属离子在闪锌矿浮选中的应用前景,并提出了闪锌矿与金属离子作用机制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淀粉对红柱石矿浮选分离过程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手选纯矿物浮选试验和实际矿石验证试验, 详细研究了Ca2+, Mg2+, Fe3+, Al3+等金属离子对红柱石-十二烷基磺酸钠体系浮选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 淀粉是红柱石浮选中实现红柱石和黑云母及石英分离的有效调整剂。通过测定动电位考察了淀粉在红柱石及其主要伴生矿物黑云母和石英浮选分离中的作用效果和机理。结果发现, 添加淀粉后, 红柱石、黑云母和石英矿物表面Zeta电位都发生了改变。淀粉对红柱石的伴生矿物黑云母及石英有明显的去活作用, 其去活的原因可能是取代和与金属离子生成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萤石、方解石等含钙矿物表面吸附位点同为钙质点, 导致脂肪酸、羟肟酸等常用氧化矿捕收剂对它们的选择性较差, 针对该问题提出利用含钙矿物阴离子的差异性来设计金属离子配合物捕收剂的思路。利用Ce-BHA配合物对萤石与方解石质量比1 GA6FA 1的人工混合矿进行一次粗选浮选试验, 最终可得萤石精矿CaF2品位78.92%、回收率74.77%, CaCO3品位11.08%、回收率24.23%, 分离效果良好。与单独使用BHA作捕收剂相比, 浮选精矿CaF2品位提高约26百分点, 回收率提高约50百分点, 表明该配合物捕收剂对萤石的选择性好。通过量子化学计算了多种镧系金属离子与苯甲羟肟酸(BHA)的作用情况及其在萤石、方解石表面的吸附行为, 结果显示最佳的配合物捕收剂组合为Ce-BHA, 与纯矿物浮选试验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6.
矿物浮选造成了大量淡水资源的消耗,利用海水选矿是解 决淡水资源短缺的一个有效途径。目前,海水选矿只应用在干旱缺水的沿海地区,不同地区不同矿床的矿 物存在基因特性差异。海水对矿物浮选的影响与矿物的基因特性密切相关,利用基因矿物加工技术研究两者之间 的关系有重要意义。综述了海水选矿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介绍了海水对浮选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包括海水对矿物界面水结构、矿物颗粒和气泡的性质、颗粒与颗粒间、颗粒与气泡间相互作用的影响。指出海水对 矿物浮选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海水能够减小气泡尺寸、增强泡沫稳定性及减弱矿泥的罩盖从而对矿物浮选产 生有利作用,然而 Mg2+、Ca2+离子在高碱度的矿浆中水解生成亲水性的羟基络合物或氢氧化物沉淀黏附在矿物表面 造成矿物表面疏水性下降,又会抑制某些金属硫化矿物的浮选。选择合适的浮选药剂能够削弱海水对浮选的不利 影响。关键词  相似文献   

17.
随着锡石富矿资源的不断开采与利用,锡矿资源逐渐趋向于“贫、细、杂”,细粒锡石的回收利用成为选矿领域的重要难题。浮选法是实现微细粒锡石有效回收的重要技术手段,而浮选捕收剂是决定锡石浮选效果的重要因素。矿石碎磨阶段、调浆等过程中,因介质磨损、设备腐蚀、矿物溶解、回水利用、人为添加等原因,浮选矿浆体系中存在一些金属离子,促进或阻碍捕收剂在锡石表面吸附,进而影响锡石浮选。系统性地概述了锡石浮选中几种常见金属离子分别对苯甲羟肟酸、脂肪酸、膦酸类捕收剂捕收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理解金属离子对锡石浮选行为的影响及采用金属离子调控锡石浮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磷矿资源是磷肥生产的主要原料,磷矿浮选过程中矿浆溶液含有大量的钙镁离子,钙镁离子改变矿物表面性质,导致含钙盐类矿物相互之间浮选分离的难度增加。通过矿物表面微观形貌、矿物表面接触角和捕收剂在矿物表面吸附量等分析方法,得到如下结论:钙镁离子对胶磷矿的浮选影响显著,对白云石的浮选影响微弱,钙镁离子在碱性介质中生成了碳酸盐沉淀或溶胶,粘附于胶磷矿的表面,改变了胶磷矿表面的疏水性,导致了胶磷矿的可浮性下降;但并未粘附与白云石的表面,呈自聚状态存在于矿浆中,对白云石可浮性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