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探索内蒙古白音华煤田褐煤降灰的可能性,对该煤田褐煤干燥过程中产生的褐煤粉煤进行小浮沉试验和捕收剂条件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浮选降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煤田褐煤煤泥具有分选降灰的可能性,当浮选精煤灰分为18%时,精煤产率为70%,精煤可燃体回收率为84.31%,此时该褐煤属于易浮煤;当浮选精煤灰分<15%时,精煤可燃体回收率为65.04%,此时该褐煤属于中等可浮煤。该试验说明褐煤煤泥可通过浮选降灰提质,为褐煤脱硫降灰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
对灵石煤泥的可浮性进行了评价,并对该煤泥可浮性差的潜在原因进行了分析。采用药剂乳化的方法,利用实验室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作主体分选设备对其进行选别,结果表明,对该难浮煤泥进行乳化柴油浮选柱选别可以显著的降低捕收剂用量,提高精煤可燃体回收率。乳化柴油浮选柱选别是处理该难浮煤泥的有效途径,用药量少,浮选指标好,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燕家河选煤厂的原煤洗选比例,降低动力煤洗选下限,基于实验室浮选试验,在生产现场进行了煤泥浮选工业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浮选尾煤灰分为64.43%,浮选精煤产率为61.60%,浮选精煤可燃体回收率为79.03%,收到基低位发热量为22.63 MJ/kg,浮选效果非常理想;浮选精煤掺入电煤销售,可显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以开滦钱家营矿区高灰难选炼焦煤泥为研究对象,在煤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磨矿解离试验,探究了不同磨矿条件对矿物解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煤泥中主要赋存有高岭石和石英等矿物杂质;煤泥细粒级含量较高,并且灰分也高;煤泥中间密度级含量较高,煤与矿物杂质多以连生体形式出现;球磨较棒磨更易使矿物发生解离,但粒度分布不如棒磨均匀;对精煤产率影响最大的是磨矿时间,对精煤灰分影响最大的是磨机转速;球磨过程中产生的孔隙数量比棒磨的多,说明球磨粉碎效率更高,这与筛分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难浮煤泥浮选时精煤灰分高,尾煤灰分低的问题,分别进行浮选入料粒度组成,密度组成和分步释放实验,分析粒度组成、密度组成对浮选的影响和煤泥的可浮性。煤泥浮选实验结果表明:一次浮选的精煤灰分高,产率低,尾煤灰分低,很难满足生产要求,需采用二次浮选工艺。在入料性质相近的条件下,灰分为10.50%时,二次选比一次选精煤产率提高3.37%,尾煤灰分增加2.50%,浮选完善指标提高3.38%。工业生产表明:精煤灰分相近条件下,二次浮选比一次浮选的精煤产率、尾煤灰分和浮选完善指标分别提高了5.78%,3.20%和4.93%。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不同能量输入条件下的煤泥浮选过程,以唐山矿区高灰难选煤泥为研究对象,将煤泥浮选过程分为调浆和浮选两个阶段,分别进行了调浆和浮选不同转速下的浮选功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调浆过程和浮选过程最优的转速均为2400r/min;随着调浆搅拌转速的提高,精煤灰分和可燃体回收率先增加后减小;随着浮选功耗的增加,精煤灰分先增加后减小,精煤可燃体回收率逐渐增加;过低的搅拌强度不利于煤泥的矿化,而过强的搅拌会影响泡沫层的稳定。根据矿物可浮性的变化,对浮选过程中的能量需要进行分配,用最低的功耗获得较好的浮选指标。  相似文献   

7.
针对包头矿区高灰难选煤泥浮选精煤灰分偏高的问题,在实验室条件下,分别对煤油用量、浮选机刮泡时间、煤泥调浆时间、浮选柱降灰性能及0. 5 mm粒级原煤磨矿-浮选条件进行探索,对比不同条件下的煤泥浮选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高灰细泥和连生体的非选择性上浮是浮选精煤灰分偏高的重要原因,磨矿-浮选可使煤泥取得更好的浮选效果;在试验条件下,当磨矿时间为0. 50 min时,高灰难选煤泥浮选后可获得灰分为14. 98%、产率为61. 02%的浮选精煤。  相似文献   

8.
太原某选煤厂用煤油作为捕收剂处理焦煤难选煤泥,煤泥脉石结构复杂,煤油针对性差,浮精回收率仅为65%左右。本文利用矿物自动分析系统(AMCS)对该难选煤泥脉石矿物组成和结构进行分析,以植物油和烃油为原料,研制了有针对性的新捕收剂。新捕收剂实验室浮精回收率达到88.7%,工业应用达到78%,解决了该厂精煤回收率低、煤油易燃易爆的问题。同时新捕收剂来源广,价格低,可再生,对于国内难选煤泥浮选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煤泥浮选效果,以蒲县能源有限公司选煤厂的浮选入料为研究对象,采用高剪切调浆技术对其表面进行改质处理,然后进行煤泥浮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要求精煤灰分为10%时,与常规浮选的浮选指标相比,在调浆转速为2 000 r/min、调浆时间为2 min的条件下,精煤产率增加约8个百分点,精煤可燃体回收率提高7个百分点,柴油用量节省45个百分点,煤泥浮选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马爱鹏 《煤》2021,30(4):95-97
为了解决高灰细粒难浮煤泥浮选精煤灰分高、药剂用量大等问题,采用煤油、煤油与油酸二乙醇酰胺(ODEA)复配作捕收剂进行浮选试验。结果表明,煤油-ODEA捕收剂能改善煤泥浮选效果,当矿浆浓度为90 g/L、起泡剂用量为150 g/t、煤油-ODEA捕收剂(复配比10∶1)用量为250 g/t时煤泥浮选效果最佳,精煤产率为68.36%,尾煤灰分为60.24%,可燃体回收率为83.26%,相较于煤油捕收剂分别提高了13.9%、14.61%、18.03%,复配捕收剂用量减少56%左右,实现了提高煤泥浮选效果和降低生产成本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孙村煤矿选煤厂根据生产中存在的原煤煤质变化大、现有的生产能力不足、设备老化等问题,对原煤系统进行改造升级,利用原动筛车间增加了重介浅槽排矸系统,通过合理的设备选型与工艺布置,既减少了投资成本,又提高了选煤厂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商品煤备查煤样的保存与管理,是煤炭企业商品煤质量监督工作的重要环节,本文研制的专用备查煤样桶及橱,配合有效的管控措施使用,能确保备查煤样在一定期限内,真实再现当批商品煤质量和全水分。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古书院矿选煤厂末煤系统改造工程所涉及的原煤煤质分析、重介车间厂房布置及工艺、煤泥水浓缩系统、压滤及控制系统等方面的内容,并重点阐述了改造后的末煤跳汰系统、浓缩和压滤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结合出口煤品牌管理实践,从开展技术创新、优化品种结构、加强质量体系建设等方面,论述了东滩矿选煤厂在实施科技创新、锻造出口煤品牌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充分利用煤炭资源的有效方法——粉煤成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世诚  孙庶 《煤炭技术》2002,21(2):35-36
本文对粉煤成型在充分利用煤炭资源方面的意义做了概括性的阐述 ,对粉煤成型的概念、任务及工艺分类等方面也做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山西焦煤集团的整体概况及发展目标,重点探讨了煤炭检验在煤质管理中的应用,指出煤炭检验在山西焦燥集团煤质管理中可发挥预防、控制、监督、服务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加强营销人员的煤质专业水平、发挥煤质在合同中的重要作用及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市场竞争力等方面,探讨了煤质技术在煤炭市场营销中的应用,指出完善的煤质指标、合理的煤质奖罚、妥善解决煤质纠纷、规范供需双方在煤质方面的合约、约定双方认可的第三方检验机构等可强化煤质技术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确保煤炭市场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运煤设备滞煤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熊乃松  秦强 《煤矿机械》2001,(12):55-56
分析滞煤产生的原因 ,并结合潘一矿的工作实践 ,介绍对滞煤现象的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织金煤田文家坝一矿的井田概况,指出该矿位于织纳煤田阿弓向斜构造单元内,属织金煤电化一体化基地配套建设矿井之一,其主要含煤地层为晚二叠世龙潭组。同时依据地质勘查成果,对井田含煤地层及煤的物理性质和工业分析、有害元素及工艺性能等煤质特征进行了分析及探讨,认为该井田煤类为无烟煤,挥发分产率低,固定碳含量高,属中高-高热值煤,具有动力用煤及煤炭气化等方面的用途。  相似文献   

20.
煤矿企业在采矿之前,首先要对其技术和工艺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确保整个过程的安全性以及合理性,从而有效提高整个工作过程的安全程度。基于此,本文将对煤矿井下的采煤工艺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