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立足于城市规划的空间规划途径,将城市生态安全作为应对城市空间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整体性对策,通过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增补,厘清城市生态安全的概念及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空间模型,分析城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的特点,研究城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的定量分析方法以及格局优化、干扰分析、预案研究等空间规划途径.首先以文献综述的方式梳理了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概念、特点及城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的主要内容与原则,而后又针对4种研究方法列举了一些案例研究及目前我国研究的动态.  相似文献   

2.
立足于城市规划的空间规划途径,将城市生态安全作为应时城市空间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整体性对策,通过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应用,厘清城市生态安全的概念及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空间模型,分析城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的特点,研究定量分析方法以及格局优化、干扰分析、预案研究等空间规划途径.  相似文献   

3.
受全球变化与城镇化复合叠加影响,城市生态安全面临极大挑战,已成为全球关注热点问题。而城市空间作为人居环境和人类活动的载体,其结构影响生态安全和城市发展。文章基于趋适性原理,从多维度厘清城市空间结构变迁与生态安全的依存、作用与影响,研究揭示城市空间结构与生态安全关系,为我国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生态安全格局适应转型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韧性理念下的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生态设计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峤  臧鑫宇 《风景园林》2017,24(4):50-56
基于当前城市建设中的生态安全和环境保护问题,探讨了韧性理念与城市空间环境要素的有机结合。从城市韧性的生态方向与适灾方向出发,以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要素及其子要素与韧性的关联框架,并总结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的基本特征和设计原则。从土地优化利用、景观生态保护、绿色交通、生态防灾等方面提出了基于韧性理念的山地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策略,从而构建完善的山地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有效促进山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和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城市水系空间的生态安全与文化传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基于城市水文生态安全与景观特征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以安徽省宁国市中心城区水系空间为例,以城市水文生态风险评价(ERA)与城市水系景观特征分析(LCA)评价为主要技术手段,探索通过水系空间淹没区分析、水系潜在污染源分析、城市水系空间景观文化特征识别与分析、景观视觉敏感度分析与景观文化价值分析,将城市水文生态安全控制与城市水系景观文化传承和创新有机结合的水系空间组织方法。  相似文献   

6.
牛萌  刘华  穆晓红 《园林》2024,(1):48-57
识别城市受损生态空间是构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实施城市生态修复的关键环节。现有研究集中在宏观尺度的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及微观层面的生态修复技术,而对城区尺度受损生态空间的辨析及精准识别研究较少。以海淀北部新区和亦庄新城为研究案例,通过建设期十余年的数据系统研究组团式和集中式城市生态空间动态变化情况,建立城市受损生态空间识别评价体系并识别评价受损生态空间。结果表明不同空间结构的城市生态空间受损情况有所差异,生态廊道中河流沿岸的生态空间受损最严重;而城市受损生态斑块多集中在高级别道路交叉口区域。因此,城市生态空间优化提升的重点应与城市空间结构特点结合,保障组团间或城市外围环城绿带,同时增加内部生态斑块的生物多样性和连接度。  相似文献   

7.
在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城市内涝问题日益突出,合理搭建区域雨洪生态安全格局是保障生活和居住安全的重要手段。本研究综合运用SCS-CN水文模型和GIS空间耦合方法,确定淹没区空间定位,划定保障城市安全的红线区域、预防缓解城市危险的缓冲区、城市弹性空间和生态涵养区。评价河流水域的安全空间,构建"点状水源+淹没斑块+河流廊道"的雨洪生态安全格局网络。选取厦门市为研究对象,提炼出雨洪安全格局数值模拟及评价指标,提出高、中、低层级雨洪安全格局的防控方案。同时,在城市规划层面,提出控制红线边界与保护利用、提升空间格局上的集约性规划布局、优化生态水生环境建设,以及加强雨洪管理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刘颂  刘蕾 《中国园林》2020,36(2):11-16
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实现区域生态安全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区域生态空间规划是实现生态安全格局的有效途径。当前区域生态空间规划侧重于在静态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基础上提出蓝图式规划愿景,忽视了城市扩张对生态安全格局的动态干扰和应对风险的适应性弹性策略研究。以动态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为目标,分析城市扩张对生态安全格局干扰影响机制,在建立城镇空间发展预测模型和生态空间格局安全性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提出"动态多情景模拟预测-生态空间安全性评价-方案协调弹性响应"的区域生态空间弹性规划途径,为实现城乡空间协调发展、提升生态空间安全性,以及优化区域生态空间规划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作为皖江城市带上的一颗明珠,江南集中区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优美的自然景观。通过梳理集中区现状生态要素构成,优化生态空间格局,提出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理论的集中区生态安全格局网络。在快速城市化和城市生态安全面临巨大挑战的时代背景下,将城市生态安全作为应对城市空间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整体性对策。基于一种逆向思维方式,根据生态安全格局规划,勾勒出江南集中区的"图底"关系,为城市空间发展提供区域生态安全保障,实现生态保护与城市建设的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0.
祝浩翔  秦华  王海洋 《中国园林》2022,38(6):109-114
城市生态空间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为城市提供生态服务。在当前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下,城市生态修复相关研究逐渐增多,其中能为城市生态空间植被恢复提供潜在种子来源,且低成本、可持续、生态效益高的土壤种子库技术也日益受到关注。以城市绿地、城市湿地、城市废弃地等主要城市生态空间为对象,论述了城市生态空间土壤种子库研究进展,重点综述了城市生态空间土壤种子库特征、影响因素和实践探索,梳理了城市生态空间土壤种子库技术体系,包括修复模式、技术路线及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利用土壤种子库技术进行城市生态空间植被恢复应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合适的工艺与方法开发、生态修复和景观化融合等方面,以期为城市生态空间土壤种子库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规划师》2016,(6)
文章通过规划区域内的总体规划规定的建设用地规模来确定城市增长阈值,综合水、地质、游憩与生物多样性4个关键性单一因子安全格局,构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城市增长模型,以此确定城市增长的空间形态,综合考虑空间形态与规模划定城市开发边界,为研究未来的城市扩展与开发建设提供了有力依据,使划定的边界既考虑了规划区发展的要求,又兼顾了生态属性。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规划区域内的总体规划规定的建设用地规模来确定城市增长阈值,综合水、地质、游憩与生物多样性4个关键性单一因子安全格局,构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城市增长模型,以此确定城市增长的空间形态,综合考虑空间形态与规模划定城市开发边界,为研究未来的城市扩展与开发建设提供了有力依据,使划定的边界既考虑了规划区发展的要求,又兼顾了生态属性。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城市水系空间建设过程中,由于忽视经济、社会、文化和空间活力等多重效益的联动互馈作用,出现了生态空间功能单一、活力不足、规划实施困难等问题。强调提升系统主体自适应、自协调、自组织能力的系统韧性理念,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契机。基于系统韧性理论,研究提出多元化的城市水系空间“生态+”发展策略:基于“生态+安全”,系统化建构城市水系生态安全格局,完善基础支撑;基于“生态+多功能”,形成复合功能区划、多元产业兼容、绿道系统布局与涉水工程设施景观化等复合策略,提升水系空间活力与品质;基于“生态+多主体”,引入多方共建机制,提供规划实施保障。以周口市为例,在城市水系空间生态安全布局、多元功能与景观设计、空间活力提升、多方共建等方面落实“生态+”发展策略,为城市水系空间的韧性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规划师》2017,(Z1)
生态安全是新世纪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它和经济安全、政治安全一样,是构成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之一。文章以中卫市辖区—沙坡头区为例,以城乡用地的开发利用和空间管制为研究对象,分析城乡用地空间布局与城市生态安全的关系,探讨城乡用地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实现在不断动态优化城乡用地的过程中,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得以持续提高、生态风险得以规避、城市生态安全保障得以加强。  相似文献   

15.
杨鹏飞 《华中建筑》2008,26(11):100-103
该文以武汉市蔡甸新农地区总体规划为例,探讨了一种基于生态安全格局下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新思路。蔡甸新农地区位于武汉市六大生态绿楔之一的后官湖生态绿楔的南部,规划针对这一属性特征,从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入手,对基地生态要素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与方法对该地区的生态安全格局模式进行构建,并由此最终确立了蔡甸新农地区合理的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以武汉市蔡甸新农地区总体规划为例,探讨了一种基于生态安全格局下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新思路。蔡甸新农地区位于武汉市六大生态绿楔之一的后官湖生态绿楔的南部,规划针对这一属性特征,从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入手,对基地生态要素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与方法对该地区的生态安全格局模式进行构建,并由此最终确立了蔡甸新农地区合理的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国内外城市规划界对城市禁建区的不同阐述和相关理论,归纳出从生态绿廊、城市增长边界、景观生态安全、生态基础设施等方面对空间管制进行的探索和研究现况,对禁建区的功能、意义和规划方法进行了研究,总结出相关经验和方法在昆明划定禁建区的实践中加以应用,从用地适宜性、生态敏感性、城市安全、城市景观四类要素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并结合分类管制引导,对城市禁建区的划定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8.
随着超大城市建设规模和速度的不断增长,城市建设的生态环境影响日益突出,为保障生态地质环境安全,促进国土空间资源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本次研究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自然资源部主责主业,探索生态文明时代超大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方法和实践。本文从协调地下空间开发与地下生态地质环境之间的关系出发,系统梳理和分析地下空间发展的主要生态地质影响因素,探索地下空间的综合管控分区和三维生态红线的划定,促进国土空间从二维向三维立体规划管控的拓展,以期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地下空间的科学规划与管理提供依据,促进城市国土空间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9.
传统经济导向的城市建设方式切断了水流循环过程,造成城市生态用地的破碎化和生态服务功能的弱化。文章以盘锦辽东湾新区河畔水域空间为实证研究区域,通过水流循环过程模拟,分析了辽东湾新区典型流域空间的基本状况,探讨了水流路径、汇水流量、水流出口与城市空间要素等因素对区域生态用地环境的影响,并基于模拟结果构建了包括生态水文廊道、生态湿地网络、生态绿地网络的点、线、面一体的水循环生态格局系统,以期实现整体控制与城市建设用地的空间耦合,为科学修复和布局城市水生态安全格局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当前城市的转型发展和创新发展为进一步梳理空间规划体系、创新空间管理模式提供了机遇,而城市增长边界是协调多部门空间管理的重要突破口。广义的城市增长边界包括城市增长边界和生态底线边界,以此明确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本文以昆明市为例,通过法定生态保护区梳理和生态安全格局分析确定生态底线边界,通过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分析、发展规模趋势分析、空间支撑条件分析确定城市增长边界,探寻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管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