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邱强 《重庆建筑》2007,(2):23-26
重庆小城镇传统景观风貌特色突出。本文从分析重庆小城镇传统景观风貌特色出发,针对小城镇]进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风貌失落现象,尝试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以促进小城镇传统景观风貌的保护与更新。  相似文献   

2.
风貌建设是提升小城镇形象的重要手段,是培育小城镇特色经济的重要支撑,对于丰富城镇内涵、改善人居环境、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山地型小城镇风貌的现状分析和已有研究成果的总结,结合重庆市万州区龙沙镇小城镇风貌设计科研项目的研究,探索了适合川东地区小城镇发展、从规划到建筑单体的风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吴雪飞 《华中建筑》2003,21(4):70-71
规划布局形态决定着小城镇特色风貌的总体框架。以江汉平原的几个代表性小城镇为蓝本,从其形态演变和布局现状分析入手,探讨出建构江汉平原小城镇特色风貌的一系列对策和行动框架。  相似文献   

4.
徐钰清  耿虹 《华中建筑》2012,(5):98-100
中央对新疆地区新一轮"援疆计划"的实施,使得兵团小城镇风貌环境的改善面临着良好的机遇。但在兵团小城镇风貌特色营造的过程中,出现了风貌特色趋同、多镇一面的局面,如何营造各个城镇独特的风貌特色成为目前面临的主要困惑。该文从自然环境特质和历史文化特质两方面对农三师河东新镇(四十八团)城镇风貌特色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其在城镇风貌建设上存在的问题,并分别从整体风貌定位、空间形态定位、特色元素选择与营造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议。认为只有充分关注各个城镇的自然环境与历史文脉,才能真正营造出独特的城镇风貌,创造"绿色、生态、和谐"的生态宜居型小城镇。  相似文献   

5.
小城镇景观环境特色的创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好而有特色的景观环境是小城镇必备的品质 ,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 ,应高度重视景观环境特色的创造问题。本文首先对小城镇景观环境特色的定位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 ,从整体风貌特色、重要地段特色和建、构筑物、小品特色三个层面具体探讨了创造小城镇景观环境特色的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当前国内城镇景观风貌规划模式不完善,影响规划实施的可操作性。通过对浙江省海山乡景观风貌现状和问题及规划理念、方法和内容的分析,探索凸显城镇风貌特色的景观风貌规划模式,寻求一条小城镇经济、社会与文化协调发展的路径,实现小城镇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景观风貌的完整保存。  相似文献   

7.
小城镇风貌整治是落实小城镇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针对江浙山水型小城镇风貌建设中存在的千镇一面现象,基于"双修"的理念,总结出"生态固本:从局部的生态要素修复转向整体生态系统的修复。特色表达:由千镇一面的修补整治转向可识别的特色打造"两大整治对策,对山水型小城镇风貌整治进行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8.
文化景观作为自然环境载体与文化动力机制相互作用的产物,体现地域人文地理特征和精神文化。基于文化景观视角对陕南小城镇进行分析,从自然环境、人工建构、人文内涵等层面解析其文化景观构成要素,揭示其与小城镇特色的内在关联,从而构建包含自然山水格局、镇区空间风貌和历史文化风俗等基本要素的小城镇特色分析框架。结合勉县典型案例进行特色分析与评估,识别小城镇特色基本类型。进一步提出小城镇特色规划理念和原则,探讨不同类型小城镇特色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9.
秦硕  覃琳  谢力 《重庆建筑》2014,(3):17-20
小城镇建设中的风貌问题日益成为彰显文化和地区形象的关注重点,欧洲小城镇的风貌特色,其内在成因有根本的历史与文化差异性。该文尝试通过对欧洲几个小城镇的观察,结合城市的历史背景,公共配套设施,空间形态等因素,解析其风貌背后的发展动因与机制,以此对国内小城镇的发展提供借鉴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张航  邓蜀阳 《福建建筑》2011,(11):39-42
长期以来,中国小城镇风貌建设处处雷同,丧失了应"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般的城镇个性,本文通过对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沱牌镇风貌设计的介绍,并以其中花园大道片区的特色风貌设计为例,试图寻求一种对中国小城镇风貌建设有所裨益的设计思路及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