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0 毫秒
1.
陶树新  朱文娜 《上海水务》2006,22(2):26-28,29
新型混凝剂聚合硅硫酸铝是以聚合硅酸为基础,用铝盐配制而成的无机高分子混凝剂。硅酸钠在一定的pH值条件下,活化聚合到适宜的聚合度,然后根据不同原水特点,选用合适的硅、铝比进行复配。制备的混凝剂受水温变化影响小,结成的矾花大而密实,沉淀效果好,适用于低温低浊水的处理。与常用的硫酸铝相比,配制成本与硫酸铝相仿,可节约矾剂40%,降低沉淀水浊度,减轻滤池负荷,提高出厂水水质。  相似文献   

2.
以无锡太湖水为试验原水,研究混凝作为微滤膜的预处理,去除有机物和降低膜污染的效果与机理。混凝剂分别采用铁盐(三氯化铁)和铝盐(聚氯化铝),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剂氯化铁去除有机物和降低膜压差的效果优于聚氯化铝。大分子的亲水性有机物是造成膜污染的主要组分,混凝处理可有效去除大分子有机物,降低膜污染。高投加量的混凝剂对亲水性的小分子有机物去除效果有限,但可有效去除中等分子的疏水性有机物。中等分子的疏水性有机物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膜污染。  相似文献   

3.
铁盐水处理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铁盐(如硫酸铁和三氯化铁等)和铝盐(如硫酸铝等)是很早就用于水处理的典型无机混凝剂。关于铝盐混凝剂,前些年研制出新型无机高分子混凝剂——聚合铝(PAC),与过去的铝盐(正盐)相比较,它确实具有更好的混  相似文献   

4.
以水玻璃、废盐酸为原料,制备聚硅酸,研究表明:在硅酸钠浓度为4%~8%,pH小于4的条件下,室温熟化5h左右,可制得稳定的聚硅酸。将聚硅酸与聚合硫酸氯化铁在一定条件下复合,制备聚硅酸聚合硫酸氯化铁复合型絮凝剂,研究表明:在氯根与硫酸根物质的量比为1∶1,且铁与硅物质的量比为2∶1时,制得的复合型絮凝剂对造纸废水具有最佳处理效果。本研究以废弃物为原料,合成新型絮凝剂,来处理造纸废水,旨在倡导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5.
用正硅酸乙酯(TEOS)与AlCl3溶液合成硅铝分布均匀的新型聚硅氯化铝[PASC(A)]混凝剂,并对其进行除浊性能试验。研究了产品B值、Si/Al摩尔比和絮凝体系pH对除浊性能及其在水中残留铝的影响,还与传统方法合成的PASC(B)做了比较。结果表明,PASC(A)具有优良的除浊效果和较低的残留铝含量,且受pH影响较小;具有较低的荷正电性和较宽的最佳投药范围;PASC(A)B 值和Si/Al摩尔比的增大,有助于提高除浊效果和降低残留铝含量。  相似文献   

6.
本论文对聚硅酸铝混凝剂的混凝性能和应用效果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由于特性聚硅酸是制备聚硅酸铝混凝剂的主体,因此本文从研究特性聚硅酸的制备条件及其有效聚合度的控制方法出发,对聚硅酸铝混凝剂的荷电特性、混凝作用特性、混凝作用的影响因素、混凝作用机理及生产应用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可概括为以下3部分:1系统地研究了酸性条件下制备特性聚硅酸的方法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并对特性聚硅酸的有效聚合度及其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2通过电泳法研究了聚硅酸铝混凝剂水解形态的荷电特性,通过混凝搅…  相似文献   

7.
给水厂污泥减量化及性能改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苏宇  邓慧萍 《给水排水》2006,32(12):8-12
随着给水厂排泥水直排河道的方法不再可行,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量和污泥性能将直接影响整个水厂的造价及运行费用。试验在水处理工艺流程相同的条件下,分别投加硫酸铝、氯化铁、聚铝(PAC)、聚铁(PFS)、聚铝铁(PAFC)、高效聚双酸铝铁(PAFCS)等不同混凝剂,以达到减少絮凝沉淀后排泥水的污泥量及改善排泥水的沉降和脱水性能的效果,并探讨了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比聚氯化铝、硫酸铝、聚硫酸铁和氯化铁的混凝—气浮处理效果,选择最合适的混凝剂进行后续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对于藻密度1.6×10~(10)个/L左右的铜绿微囊藻原水,经处理后取得相近的出水效果时,聚合混凝剂比无机盐混凝剂投药量少很多,聚氯化铝比硫酸铝的用量减少70%以上,聚硫酸铁比氯化铁用量减少30%以上;对于铜绿微囊藻原水,铁系混凝剂对浊度、TOC的去除效果优于铝系混凝剂;铝系混凝剂对色度、藻密度的去除优于铁系混凝剂。  相似文献   

9.
在活化硅酸中加入铁、铝和锌离子,制成聚硅酸铁铝锌(PFAZS)复合絮凝剂,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出最佳的反应条件,实际水样试验得到对浊度和COD的去除效率.结果表明:聚硅酸铁铝锌(PFAZS)的处理效果及稳定性要优于常用絮凝剂聚硅酸铝(PASS),最适反应条件为 PFAZS用量1.25 mL/L、原水pH值6~9、原水浊度10~30 NTU、温度0~30 ℃.对于饮用水源水, PFAZS对浊度去除率可达90.6%;对于生活污水,浊度的去除率达到91.3%,COD的去除率达到72.7%.  相似文献   

10.
为控制残余铝浓度,以南水北调水为原水,研究混凝剂种类及投加量、助凝剂投加比例、pH值调节方式及pH值、沉淀时间等因素对滤后水中残余铝的影响。从除浊效果、UV254去除效果及滤后水残余铝浓度3个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剂为聚合氯化铝(PAC)、最佳投加量为25 mg/L、助凝剂为活化硅酸、混凝剂与助凝剂投加比例为5∶1、原水pH值为7.5、沉淀时间为30min时,浊度和UV254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同时可控制残余铝浓度远低于国标规定的浓度限值(0.2 mg/L)。  相似文献   

11.
针对低温低浊地表水化学絮凝沉淀除磷工艺中絮体颗粒碰撞机会少、极限沉降速度慢等问题,经试验表明:适当的生化污泥载体和混凝剂优化,可以实现絮凝沉淀池的稳定运行。混凝剂选用聚铝铁,相比原聚氯化铝(PAC),可明显提高絮凝效果,絮体沉速提高约30%~40%,出水总磷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水标准,同时改善了排泥脱泥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引入聚硅酸及镁盐,研究了改性PAC的制备方法。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制备改性PAC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将其应用于模拟染料废水处理中。试验结果表明,当絮凝剂的投加量为10mg/L,模拟染料废水的最佳pH为9时,脱色率可达98%以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铝盐絮凝剂。  相似文献   

13.
信息市场     
使用铝盐混凝剂和铝炊具的安全性受到挑战铝和铝盐一直被人们认为安全无毒,因此自来水净化长期使用铝盐,日常生活中不断发展铝质炊具和生活用品。1985年克拉左首次发现铝中毒的兔脑内出现老年性痴呆病变,但未引起人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14.
在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深度脱水污泥水水质特性分析的基础上,考察了聚氯化铝(PAC)、聚氯化铁(PFC)、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PAM)和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aPAM)单独及复合投加对深度脱水污泥水预处理效果的影响。混凝剂主要去除深度脱水污泥水COD和总磷中的颗粒性部分,且各混凝剂的去除率无明显差异。与无机混凝剂PAC和PFC相比,有机混凝剂PAM更适合于深度脱水污泥水的混凝沉淀预处理。  相似文献   

15.
不同混凝剂改善超滤膜通量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凝胶色谱考察黄浦江原水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以及比较3种混凝剂作为预处理去除有机物改善通量的效果.研究表明,黄浦江原水按照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可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由相对分子质量在25 000的亲水性有机物构成;第二部分由相对分子质量在3 000~6 000的有机物所构成,这部分的有机物主要为腐殖酸和富里酸所组成;第三部分由相对分子质量在500左右的亲水性有机物构成.尽管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亲水性有机物所占比例较小,但对超滤膜通量的下降有较大的影响.采用混凝作为超滤膜的预处理,可以减缓通量的下降.不同的混凝剂,对通量改善的效果不同.试验结果表明,聚氯化铝较三氯化铁和聚硅硫酸铝,能更有效改善通量,这是由于聚氯化铝可有效去除大分子的亲水性有机物的缘故.  相似文献   

16.
饮用水中铝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对输配水系统也有一定影响,水中残余铝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试验研究了混凝剂种类及投加量,助凝剂投加量、投加时间以及其与混凝剂的投加比例对水中残余铝的影响,探讨了控制残余铝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粉煤灰制备聚硫酸铝铁混凝剂及处理乳品废水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铝铁的溶出率为评价指标,衡量直接酸溶、添加助溶剂酸溶和碱熔焙烧后再酸溶等三种方法提取粉煤灰中金属元素的能力。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碱熔焙烧后再酸溶效果最好,溶出液中Al、Fe浓度分别为5 734 mg/L、2 336 mg/L,相应溶出率为15.5%、26.4%。利用溶出液通过慢速加碱法可制取聚硫酸铝铁混凝剂,对乳品废水的COD_(Cr)去除率为57.5%,SS去除率为93.1%。  相似文献   

18.
我厂在石灰软化澄清池中,几年来先后使用过十八水硫酸铝,水硫酸亚铁,以及配比为1∶1和1∶2的铝盐铁盐混合液作为混凝剂。使用硫酸铝时,由于氢氧化铝胶体在石灰处理的高pH条件下溶解,投矾量需在40ppm以上,出水残余铝均在1ppm以上。控制稍差,残余铝即达4~5ppm。这种软化水作为补充水进入凉水塔,在循环冷却水的pH条件下,铝盐即呈白色胶态沉淀析出,即使采用简单的旁流处理也难以去除。铝盐的存在,不仅增加循环水的浊度,还消耗大量无机聚磷酸盐缓蚀剂。铝盐含量越多,循环水的浊度越高,缓蚀剂有效剂量急剧减  相似文献   

19.
对自来水厂水质净化过程中来自原水和混凝剂的铝元素,就其可溶性和不溶性的含铝成分转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导致自来水厂出厂水中可溶性铝元素超标的主要原因来自于混凝剂,因原水pH偏高使混凝过程中形成的Al(OH)_3再溶。根据pH值与溶解态铝浓度的相关性分析,提出了以控制沉淀池出水pH≈7.5的控铝关键性技术方案。最终形成了通过适当提高酸化混凝剂投加量的手段来控制沉淀池出水pH,进而控制出厂水中溶解铝的浓度降低到0.15 mg/L的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20.
考察了前调pH和后调pH、两段加药及复合混凝剂对混凝—超滤工艺处理长江原水的出水残余铝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CO2调节长江原水pH至6.5时采用30%/70%的两段加药方式是安全且最有效的降低出水残余铝含量的方式.快搅后的pH降低至6.3~6.4之间时可以将二次投加的PAC中更多的溶解铝转化为颗粒铝并被超滤去除.此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