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一、前言 淮河水资源在年际之间差别很大,多年平均年径流量325亿m~3,而最大年径流量达800亿m~3(1954年),最小仅28亿m~3(1978年),丰枯变幅达28倍,水资源大部分是洪水资源,故极易发生洪、旱灾害。1194年黄河于河南阳武决口,主流经徐州入泗水到淮阴夺淮河入海。1885年黄河北迁改道山东大清河入海,淮河虽与黄河分开,但被黄河泥沙淤塞的淮河下游入海水道已无法恢复了。淮北平原成为有雨涝灾,无雨  相似文献   

2.
自黄河夺淮以后,淮河下游的入海出路逐渐被淤塞,形成了洪泽湖,淮河被迫由入海改为入江。入海水道将是淮河在洪泽湖下游的一个直接入海的洪水通道。它是一项宏伟的工程。入海水道的修建将进一步提高洪泽湖与下游地区的防洪能力。有利于该地区的工农业发展。一、修建入海水道工程的必要性洪泽湖是淮河中、下游的巨型水库,库容130亿立米,上承淮河上、中游15.8万平方公里的来水。洪泽湖下游是苏北里下河、渠北和白马湖宝应湖地区。总计有3000万亩土地和  相似文献   

3.
也谈洪泽湖的治理与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乃聪 《江苏水利》1999,(12):11-12
1 前言 洪泽湖经过半个世纪的治理,已形成一座防洪、灌溉、航运、水产、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巨型平原湖泊水库。1991年淮河中、下游地区出现严重的洪涝灾害后,对淮河干流的治理问题,不少专家提出建议,扩大洪水出路,降低防洪水位,并重新提出研究淮河与洪泽湖分开的规划方案。其中淮河入海水道,已于1998年12月28日开工,计划到2005年建成。届  相似文献   

4.
孙洪滨  郭宁 《治淮》2001,(1):7-8
一、概述 二河闸位于江苏省洪泽县城东北约7km处的洪泽湖大堤上,是淮河下游洪水分泄入新沂河的关键性工程,同时也是淮水北凋的进水闸,并兼有分沂人淮的任务。入海水道建成后,又是淮河下游洪水从洪泽湖入海的口门,它与三河闸、高良涧进水闸及洪泽湖大堤等建筑物一起,使洪泽湖成为一个巨型平原水  相似文献   

5.
扩大入江、入海泄量对洪泽湖及其上游淮干水位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洪泽湖的出湖流量变化对洪泽湖的泄流能力以及淮河中下游水位的影响,建立淮河中下游一维、洪泽湖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通过实测水文资料对模型进行率定及验证。基于数学模型,分析了扩大入江水道以及入海水道泄量对洪泽湖及淮河干流水位的影响。结果表明: 提高淮河入江水道泄流能力使其达到设计泄量,能使洪泽湖湖区内各个位置水位有所降低,其中蒋坝水位降幅最大,1991 年洪水时下降 0. 7 m,2003 年洪水时下降 0. 62 m,同时使淮河干流沿程水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从上游至下游沿程水位降幅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实施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对 1991 年型洪水洪泽湖湖区水位降低效果明显,其中蒋坝水位降幅最大,为 0. 06 m。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的启用能够使洪泽湖内水位有明显的降低,其中蒋坝水位降低幅度最大,1991 年洪水蒋坝水位降低 0. 3 m,溧河洼地区以及淮北淮南处降幅比蒋坝小,对淮干入湖河段水位的降幅相对比较小,到吴家渡水位降幅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洪泽湖的出湖流量变化对洪泽湖的泄流能力以及淮河中下游水位的影响,建立淮河中下游一维、洪泽湖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通过实测水文资料对模型进行率定及验证。基于数学模型,分析了扩大入江水道以及入海水道泄量对洪泽湖及淮河干流水位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淮河入江水道泄流能力使其达到设计泄量,能使洪泽湖湖区内各个位置水位有所降低,其中蒋坝水位降幅最大,1991年洪水时下降0.7 m,2003年洪水时下降0.62 m,同时使淮河干流沿程水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从上游至下游沿程水位降幅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实施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对1991年型洪水洪泽湖湖区水位降低效果明显,其中蒋坝水位降幅最大,为0.06 m。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的启用能够使洪泽湖内水位有明显的降低,其中蒋坝水位降低幅度最大,1991年洪水蒋坝水位降低0.3 m,溧河洼地区以及淮北淮南处降幅比蒋坝小,对淮干入湖河段水位的降幅相对比较小,到吴家渡水位降幅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淮河本来是一条尾闾通畅的入海河道,自12世纪起,黄河南泛,侵泗夺淮约700年,使淮河和沂沐泗河的洪水失去了正常的出路。 对淮河下游治理的主要目标是扩大洪水出路,提高防洪标准。主要工程措施是加固洪泽湖大堤,整治入江水道,开辟苏北灌溉总渠,建设分淮入沂工程,还计划开辟入海水道工程等。 洪泽湖及洪泽湖大堤。洪泽湖,远古时是黄海的海湾。随着海岸东移,平原扩大,洼地成为湖泊。淮河右岸的破釜塘等湖泊,在自然力与人力的共同影响下逐渐形成了洪泽湖。现在,洪泽湖  相似文献   

8.
邵善忠 《治淮》1998,(10):9-10
淮河入海水道西起洪泽湖畔的二河闸,沿苏北灌溉总渠北侧向东至扁担河口附近入海,全长163.5公里。它作为进一步治理淮河的骨干工程,对增加洪泽湖的泄洪能力,提高洪泽湖及下游地区的防洪标准起着重要作用。入海水道近期设计防洪标准为百年一遇,远景提高到三百年一遇,并结合渠北地区排涝,将该地区的排涝标准由现状三年一遇提高到五年一遇。 入海水道采用河道行洪方式,以苏北灌溉总渠北堤作为入海水道南堤,利用开挖深槽土方新筑北堤,工程占地宽750米。为使渠北涝水能高低分排,清污分排,近期入海水道内开挖南北两泓,利用南泓排渠北高片涝水和淮阴地区污水,利用北泓排低片涝水。设计排涝流量  相似文献   

9.
治淮的任务 坚持“蓄泄兼筹”的治理方针,近期以泄为主,90年代淮河治理的主要工程建设任务是:加强山丘区水利建设,搞好水土保持;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修建板桥、石漫滩等重点水库;扩大和整治淮河上中游干流的泄洪通道;加强行蓄洪区建设;兴建怀洪新河;疏通和加固入江水道;续建分淮入沂工程;加固洪泽湖大堤;建设临淮岗工程;建设入海水道;续建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工程;治理包浍河、奎睢河、汾泉河、洪汝河、涡河、沙颖河;进行湖洼易涝地区配套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0.
2003年7月4日,洪泽湖水位不断上涨,防洪形势严峻.来势凶猛的淮河洪峰,冲过正阳关,经怀洪新河分泄后,分两路进入洪泽湖.洪泽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它对淮河的洪水具有重要的调蓄作用.历史上由于它只有入长江这一条出路,加上下游落差小,水流慢,每到汛期淮河水便会雍堵在湖中,导致中下游水位居高不下形成洪灾.而洪泽湖由于自身地势较高,已成为悬湖,也极易出现险情.阻挡滔滔洪水凭借的只有洪泽湖大堤,1950年修建了苏北灌溉总渠,可以导流部分洪水入海,1991年起对洪泽湖大堤进行了除险加固,2003年6月28日淮河入海水道建成通水,使淮河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入海通道.  相似文献   

11.
水闸防污调度对减轻淮河水污染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7月淮河干支流再次发生较大洪水,为减轻沙颍河、涡河污染水体随洪水集中下泄对淮河干流的污染威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和流域各级水利部门按照污染联防预案,在保证防汛安全和工程供水的前提下,科学调度水闸,发挥出水闸等水利工程的调蓄和控制作用,有效减轻了水污染影响,避免了淮河中下游重大水污染事故的发生.提前应对,在保证防汛安全的前提下科学调度水闸,通过延长污染水体下泄时间,减缓对淮河干流的污染冲击,对减轻污染危害,防止淮河水污染事故的发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根本的措施仍然是加强污染源治理,减少污染负荷,控制排污总量.  相似文献   

12.
基于所建立的淮河中游洪水演进模型,对正阳关-茨淮新河河口段内行洪区弃用、洪泛区分洪后淮干水位变化进行了计算分析,包括弃用上六坊堤、下六坊堤行洪区对淮河干流水位的影响。结果显示,淮河在遭遇50年一遇和100年一遇洪水情况下,弃用上、下六坊堤行洪区后洪峰水位仅上升2~4 cm,验证了《淮河流域防洪规划报告》中废弃上述两个行洪区的合理性。同时分析了淮河遭遇200年一遇洪水、黄苏段洪泛区弃守分洪对淮干水位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弃守分洪后的3~4 d内溃口对应的淮干水位降低10~14 cm,溃口上下游淮干水位也有不同程度下降,可见利用黄苏段分洪可以显著降低淮河干流水位,从而有效保护附近重要堤防的安全,为防洪调度争取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相似文献   

13.
淮河中游王家坝至临淮岗河段行洪不畅,无法满足设计泄洪能力要求,2020年淮河干流王临段治理工程全面开工建设。为评价现阶段淮河干流王临段治理工程对王家坝站行洪能力的影响,结合治理工程前后洪水实测资料,运用水文学方法,从河道过水断面、水位-流量关系以及洪量和洪峰比值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治理后濛河分洪道分洪过水能力增大,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淮河干流王家坝断面的洪量和洪峰流量,提高了淮干王家坝断面的行洪能力。  相似文献   

14.
2003年6月淮河流域相继出现3次较大洪峰,对淮河中下游造成极大威胁,淮河流域遭遇了1991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洪涝灾害.面对形势严峻的洪水压力,相关部门根据汛情的发展情况采取了科学的洪水调度方法,最终没有造成特别严重的渍堤.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遥感技术中心应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以加拿大Radarsat星载雷达影像为基础数据源,对淮河水情进行实时监测,在短时间内对淹没区与内涝区的灾情进行了快速评估,为决策部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5.
针对淮河和沂沭泗下游排洪工程系统由于历史原因使治水缺少长远规划,防洪形势严峻,出现"中洪水大灾害"的反常现象这一状况,提出浚深新沂河,使其成为淮沂沭泗下游合流排洪入海主河道的规划设想,以替代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和新沂河续建工程.初步估计该规划设想工程可节省投资40余亿元,并可望从根本上治理淮河下游的洪涝灾害.  相似文献   

16.
洪泽湖是淮河流域最大的湖泊型水库,就其供水及水资源保护、防洪功能保护和生态保护等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供水及水资源保护方面主要分析了供水功能与水资源保护目标,提出了供水水源和饮用水源的保护意见。防洪功能保护方面主要分析了防洪功能保护目标,提出了行水通道和行、滞洪区的保护意见。生态保护方面主要分析了生态保护目标,提出了相关的保护意见。  相似文献   

17.
基于熵权法的流域水资源脆弱性评价——以淮河流域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域水资源脆弱性评价可以量化表现出水资源的脆弱性程度,客观地反映研究区的水安全状况。根据水资源脆弱性的表现形式及成因,设置了水量、水质、洪涝灾害、旱灾4个一级指标,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承载因素3个二级指标,分级构建了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在线性加权法的基础上采用熵权法构建了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模型。以淮河流域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从时间、空间2个维度上对2003—2012年淮河流域整体及流域内的4个省份进行水资源脆弱性评价。结果表明时间上,10 a间淮河流域整体水资源脆弱度数值逐年减小,水资源脆弱性呈现好转趋势,流域内河南、安徽、江苏、山东4省的水资源脆弱性在10 a间均有所缓解;空间上,淮河流域水资源自西向东越来越脆弱。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淮河流域水资源脆弱性状况呈现好转趋势,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管理和调控。  相似文献   

18.
张峰 《中国水利》2014,(4):8-10
安徽省淮河通过国家14项治淮工程建设,泄洪能力、工程防洪标准明显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进一步提升,工程面貌得到了显著改观。安徽省淮河河道管理局结合工程管理工作实际,积极开展工程管理研究与实践,通过坚持发展理念、完善运行管理机制、依靠水利科技创新以及加强基层单位能力建设等,工程管理水平得以快速提升,工程效益得以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9.
2020年7月10—19日,淮河流域普降大到暴雨,淮河王家坝站7月20日出现历史第二高洪水位。本文依据实测资料,分析了该次暴雨洪水的成因和洪水特性,并与历史典型年洪水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了淮河治理后王家坝站水文特性发生变化过程和规律,为谋划“十四五”时期淮河治理方案、淮河防汛调度和水文监测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围绕淮河、巢湖及长江中下游水患治理中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回顾了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建院70年来的发展历程;从岩土力学与渗流计算理论、水工结构与力学性能、水文统计理论与水文实验学科、河湖演变与综合整治、节水减排控污与农田水利综合治理、河湖监测预警与水利工程联合调度等6个方面系统回顾了该院70年来攻克的关键治水难题,以及在土体性能测定、渗流计算理论、水文统计理论、河湖演变机理、农田排水指标、河湖监测预警等方面取得的丰硕学术成就;展望了新形势与新要求下江淮治水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建设平安美丽安徽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