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总序(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康 《华中建筑》2002,20(6):6-9
该文对中华民族深厚广博的文化作了扼要的提示;对中国古代建筑木结构体系的形成,技艺,形制及其重要人伦的思想以及地域建筑文化的差异作了详尽的阐述。文章又对近代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建筑形态所具有的五大特征进行了分析以及中国现代建筑发展的道路上存在的十大问题作了综述。文章认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建筑文化的研究文库”的编纂出版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它对于全社会 建筑意识的提高。培养大众的建筑鉴赏兴趣,提高大众的建筑素养,以及对于古代建筑历史和传统建筑文化 整体研究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晓洪 《华中建筑》2002,20(5):42-44
一直以来,建筑都被看作为艺术。然而,建筑和艺术的本质和特征是什么呢?该文通过对艺术与建筑的本质及特征的分析探讨,并比较其不同差异,论述了建筑有艺术的特征但不是艺术,把建筑视为艺术是不够严谨的。同时文章也对建筑的审美特征作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3.
生态建筑,绿色建筑在持续发展建筑中的定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黄涛 《新建筑》1998,(2):11-12
持续发展建筑是近年来建筑界讨论的热点。生态建筑和绿色建筑分别代表着持续发展建筑的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的意义,是持续发展建筑不可分割的两部分。通过分析绿色建筑与生态建筑之间的差异及联系,阐述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4.
王敏 《山西建筑》2006,32(19):28-29
从设计的历史背景、设计的语言、设计的意识形态三个方面对现代主义建筑和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倡导建筑风格在保持多元化的同时,实现建筑、人、自然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志辉 《建筑创作》2005,(8):136-143
针对银川城市规划建设中如何突出宁夏回族的建筑风格,剖析了我国伊斯兰建筑的地域性及民族差异,回族建筑风格的表现形式,建筑风格,并用大量图片真实再现了我国伊斯兰建筑文化中内地伊斯兰和新疆伊斯兰两大系统的区别以及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6.
白蚁对建筑物的危害极大,造成的损失很重。本文根据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在建筑中的不同特点,分析家白蚁对其危害的差异和成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冲击与融合——中日建筑文化发展历程之对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中日建筑文化发展历程之对照,分析中日建筑的差异,阐明建立一种观念背景以及与之对应的参照系的必要性。建筑创作和环境营造在这一参照系中得以展示,从而形成具有特色的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8.
院落式建筑是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建筑类型,故在中国与西方院落式建筑都是建筑师乐于运用的形式,但由于不同的地域因素使院落式建筑呈现出迥异的风格。本文试图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探讨不同地域的院落式建筑的不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刘显成 《辽宁建材》2007,(11):57-58
世界上的建筑物形形色色,奇形怪状,多不胜数,古代世界的建筑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建筑艺术也有着明显的差异。本文从建筑装饰、建筑文化两个方面来论述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通用住区与通用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的本原是提供适合人们居住与活动的房舍,建筑自产生之初便是以满足人类居住的本质特征为目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与人类活动的日趋多样化带来了建筑类型的差异与多样性。每栋建筑也会随着不同的建筑类型、不同的环境、甚至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建筑师或不同的业主需求,而会有极大的差异。但这些差异并不影响建筑的本质。建筑的核心宗旨是关怀  相似文献   

11.
白蚁对建筑物的危害极大,造成的损失很重。本文根据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在建筑中的不同特点,分析家白蚁对其危害的差异和成因。  相似文献   

12.
比较之下的中国传统建筑窗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淑英 《山西建筑》2009,35(14):48-50
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窗户功能性、装饰性和变化形式及其装饰纹样等方面的分析,并和西方传统建筑窗式比较,发现和西方建筑窗户的细节有诸多差异,其中体现了渊源不同的深远文化内涵,以使人们更清晰的认识民族、地域的差异对传统建筑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建筑评论在互联网泛在影响下正成为市民社会的重要文化现象,促进了城镇建筑风貌营造的社会普及,但偏离于专业认知的大众审美有可能导致专家共同体知识话语的相对式微。以华为欧洲小镇为实证,运用网络文本分析法对多源网络文本进行研究,揭示专家和公众在互联网语境下对建筑风貌的认知与评论差异。研究发现,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应用提高了建筑风貌认知与评论的公众参与程度,并使得公众多元化的价值判断得以凸显;专家更加关注建筑设计阶段的方法模式与文化内涵,且与公众存在显著性的褒贬差异。文章提出,建筑风貌管理应重视不同群体的作用,厘清互联网环境下公众参与的运行界域,提高城镇建筑风貌的专业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17至18世纪,在欧洲及俄罗斯掀起了一股崇尚中国情调和仿效中国艺术的热潮,谓之“中国风”。文中考察了俄罗斯建筑艺术和造型艺术中出现中国形象的文化历史背景;用历史资料和图片展示了圣彼得堡及其郊区部分建筑艺术的中国风格;比较了俄罗斯建筑中的中式风格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差异,并分析研究了产生其差异的原因。研究成果丰富了中俄建筑艺术、文化、美学史的内容,有利于巩固和扩大俄中俄两国文化合作方面的友好联系。  相似文献   

15.
常明 《山西建筑》2006,32(6):39-40
建筑文化植根于人居自然环境之中,她的发展受中外古今建筑历史文化背景、社会时空环境差异的影响,有其特有的多元化。作为新世纪的建筑师,有责任和义务把她继承过来并发扬广大。  相似文献   

16.
一、韩国建筑与中国地理环境是影响古代建筑文化发展的最大的因素。濒繁的文化交流对地球上任何半岛国家都是一样的。特别是韩国半岛建筑文化的交流,从其内容看,可以说是大陆建筑文化向一个方向的转移。在其他领域也有同样的实际情况,只是在程度上有所差异而已。大陆文化的冲击越深,越明显地看出中国建筑文化给韩国建筑留下的影响。由于经过数千年的韩国与中国的关系通过各个领域显示出多样性来,因而对建筑风格留下什么程度的影响还不太明显,但可以认定产生影响是事实。日本人侵略韩国前对韩国的建筑进行调查以后①,作了这样的叙述,…  相似文献   

17.
赵源  张瑛 《四川建筑》2004,24(4):53-54
持续发展建筑是近年来建筑界讨论的热点。生态建筑和绿色建筑分别代表着持续发展建筑的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的意义,是持续发展建筑不可分割的两部分。通过分析绿色建筑与生态建筑之间的差异及联系,阐述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东西方精神文化的比较,引申到建筑的创作差异,并就建筑的文化表现分析了东西方建筑居住文化的差异,对创作有中国特色的建筑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持续发展建筑中的生态建筑与绿色建筑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崔英姿  赵源 《山西建筑》2004,30(8):9-10
阐述了持续发展建筑的两个层面的意义,分析了绿色建筑与生态建筑之间的差异及联系,指出这两方面相辅相成,共同推进建筑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对青岛德占时期建筑外表皮风格进行了研究,总结了与原型建筑外表皮风格的差异,指出德式建筑对青岛近代建筑有着紧密的联系,对它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青岛近代建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