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分析了采用多信道方式的非坚持CSMA协议信道吞吐率和延迟特性,在分布中引入了无线电台的两个物理参数:电台收发转换时间和载波检测时间,结果表明这两个参数是降低非坚持CSMA协议性能的主要原因,而多信道方式有效地降低了其影响,改善了协议性能。计算机蒙特卡洛法模拟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  相似文献   

2.
将高效网格编码调制(TCM)应用于室内慢衰信道下的直接序列扩频多址(DS/SSMA)系统中,提出了一种分析TCM DS/SSMA系统性能的方法,理论分析和模拟表明,在系统用户数,用户信源比特速率和伪码周期相同的前提下,通过消除并行路径和增大最短错误分支长度等适当编码方法,采用低码率TCM的DS/SSMA系统较与Ungerboeck型TCM相结合的DS/SSMA系统具有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指出了一般MRACS和使用迭代学习方式的MRACS的区别,给出了使用迭代学习方式的分层递阶MRACS的结构框图,并对在频域使用迭代学习控制方式的一种分层递阶MRACS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网格编码调制在扩频多址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假定多用户干扰等效于高斯分布的条件下,讨论了网格编码调制(TCM)在AWGN信道下的性能.通过和非编码扩频多址(SSMA)下的性能比较,得出了TCM-SSMA系统在一定信噪比条件下,性能比SSMA系统要好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从TMS320C25的读操作时序入手,详细地分析了TMS320C25访问低速外设时所需插入的状态数,并用GAL16V8设计了等待状态产生电路。  相似文献   

6.
从TMS320C25的读操作时序入手,详细地分析了TMS320C25访问低速外设时所需插入的状态数,并用GAL16V8设计了等待状态产生电路。  相似文献   

7.
用户在用C语言进行大型应用软件开发时,希望突破DOS操作系统只能访问64OKBRAM的限制和程序设计时同时只能访问64K字节数据结构的限制,进而提高内存的使用效率。本文讨论了在TurboC环境下冲破640KBRAM限制,即使用扩充存储器的编程技术及超过64K字节数据结构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多跳移动分组无线网络的吞吐率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提出了一种应用IEEE802.11RTS/CTS协议的多跳,移动分组网络,分析了它的系统容量并与时隙ALOHA,CSMA多址接入协议下的网络性能作了比较,最小ID号的分群算法可以通过较少的控制信息快速得到顽健的分解网络结构,选用合适的MAC协议能有效地利用多信道。  相似文献   

9.
一种阵列计算机输入/输出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BC95阵列是采用FPGA设计的多功能互连结构的计算机,多功能互连网络是指支持处理器到存储器的矩阵无冲突访问模式和增强型的处理机到处理机通讯的MESH网络。ABC95阵列机是一种协处理机方式的SIMD计算机,I/O系统的设计非常重要,必须保证通用性好,易于扩展,有足够的数据传送带宽。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世界上卫星电视广播和地面电视广播采用的NTSC、PALSECAMD三大制式,分析了信号处理方式和各自的特点,着重阐述了最新的卫星电视制式-MAC,分析了它三大制式本质上的区别及分复用方式,提出了适合我国卫星电视广播新制式的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11.
毫米波通信是下一代蜂窝通信之类的大数据通信的可行方案。然而,因为毫米波频率具有极大的路径损耗,所以为了减轻毫米波路径损耗,混合模拟/数字波束成形可以作为一种技术来降低路径损耗。对于获得高波束源增益至关重要的是在发射机处获得准确的毫米波信道信息。该文着重讨论具有大规模MIMO阵列的毫米波通信系统中的信道状态信息获取问题。由于信道信息获取是一种开销很大的方法,因此该文考虑了一种开销低的精确信道估计方案。通过在子-6GHz处提取的支持信息来辅助毫米波信道信息的获取,将毫米波信道信息获取公式化为压缩感测问题,并使用广义近似消息传递(GAMP)算法获得信道信息。使用子-6GHz信道的支持分布信息扩展了GAMP算法。此外,基于K最近邻的思想,根据子-6GHz的支持分布信息重新设计GAMP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的信道估计算法相比,该算法不仅可以提高估计精度还能降低导频开销。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一种语音/数据同帧传输新方法。该方法对语音进行压缩处理,连续存放,收集无声期用于传输数据,与传统的语音/数据同帧传输方法相比,能明显提高信道资源利用率。网络实验表明,语音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13.
传媒中的"逆反",即种种"逆反心理"能否消解,直接影响受众的心理平衡和信息接受.如何能消解"逆反",实现最积极有效的信息传播,是当前媒介研究关注的热点.文中从引导者形象到引导内容、情境以及对象等特征的诸多方面对传媒"逆反"进行了解析、探求,并结合电视媒体"以人为本"的传播特色,提出了开拓电视新闻主持人的个性化传播;挖掘新闻意义,实现意见汇聚;凸显电视媒体的现代气质;以及人性化的意见沟通与互动式的交流魅力等一系列关于电视新闻传播的启示,为当前电视新闻的消解"逆反"、有效传播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预算单位不按照预算绩效使用财政资金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K最近邻分类算法(KNN)的财政预算监督方法。首先利用报文得到初始结果集,然后改进传统K最近邻分类(T-KNN)算法,弱化训练集的噪声数据并对其特征值加权,最后将训练集分层得到报文分类结果。改进的K最近邻分类算法(I-KNN)使报文分类检测的真正类率(TPR)与真负类率(TNR)分别达到了89.67%和88.42%,且分类时间较短。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为报文分类应用于预算绩效考核中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high speed parallel feature of the GPU and the parallel section in the regular LDPC codes decoding process, a method is proposed by which the GPU is used to accelerate decoding of regular LDPC codes. In this method, edges of nodes are used in parallel decoding instead of nodes themselves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of threads. At the same time, the use of the high-speed on-chip GPU memory-shared memory and registers to store data makes data reduce dependence on global memory and shorten access tim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by using parallel computing on edges and the on-chip memory, the decoding speed can be 5.32 ~ 10.41 times relative to the LDPC codes decoding program that does not use the optimization method of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GPU.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个求解强非线性问题的新方法.此法不要求微分方程中含有微量项,只是将预估的零级近似解加以修正,使之逐渐逼近于真实解,可把一个非线性问题转化成为一个线性问题。算例表明,对求解强非线性问题比已有的正则或奇异摄动解法更有效.  相似文献   

17.
从生物脑神经网络的信息处理入手,讨论了ARTMAP人工神经网络的聚类模型,给出了其有师学习过程,并依据物以类聚的哲学原理,从类的角度,论述了事物细节的类可描述性,为一维信息的描述提供了新的途径. 同常规的数学关系描述法相比,对于那些无法用确定的数学模型来描述的事件信息,类描述法有其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冷弯薄壁槽钢柱进行了系列试验研究。在测试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光栅技术,将目前还不太普遍使用的小面积光栅测试推进到沿柱长的大面积测试中,获得了加载过程中柱子波形的全程变化图,进而得到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结论。试验结果与现行薄壁型钢规范以及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并提出了现行规范的修改建议式。  相似文献   

19.
行人交通微观仿真中碰撞检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行人交通的特征和计算机仿真的实际需要,构建出一个新的适用于行人交通微观仿真的碰撞检测模型,该模型以经典的包围盒法为基本思路,分解出"交叉"和"同道"2类行人碰撞类型,并构建出了相应的阈值算法。该模型在实际应用中能较好地解决行人微观仿真中行人交叠的问题,使仿真效果更加贴近实际。  相似文献   

20.
结合行人交通的特征和计算机仿真的实际需要,构建出一个新的适用于行人交通微观仿真的碰撞检测模型,该模型以经典的包围盒法为基本思路,分解出“交叉”和“同道”2类行人碰撞类型,并构建出了相应的阈值算法。该模型在实际应用中能较好地解决行人微观仿真中行人交叠的问题,使仿真效果更加贴近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