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与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志宏  李小珉  郭志   《电子器件》2007,30(4):1503-1509
Zigbee低功耗无线网络,作为现存的最适合于搭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新兴技术,目前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详细介绍了Zigbee无线协议的框架结构,消息传输及寻址方式,并给出了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组网及路由过程.最后通过使用Michrochip公司提供的TSZ-008 Zigbee开发套件,进行了基于Zigbee协议的消息发送、接收及RFD设备功能实验.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PROFIBUS现场总线中通信电缆带来的不便,将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引入到PROFIBUS总线中,实现数据的无线传输。本文分析了ZigBee技术与PROFIBUS总线技术的几种集成方式,提出了采用无线中继法实现PROFIBUS总线数据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在整个系统网络中的无线传输,围绕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方面详细论述了无线传输模块的电路结构和软件配置。经测试表明,数据无线传输准确无误,最大传输速率为187.5kbit/s。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无线通讯技术逐渐应用于社会的很多领域,Zigbee技术便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无线通讯技术,主要应用于短距离传输。本文以Zigbee技术协议与Zigbee网络体系的简介为研究基点,分析Zigbee无线网络组网以及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网络,最后提出基于Zigbee技术无线传感网络设计仍存在的不足,以期该技术能够发展得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4.
新型无线通信技术Zigbe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已经成为通信技术中的一大热点。各种网络终端的出现、工业控制的自动化和家庭的智能化等都迫切需要一种具备低成本、近距离、低功耗、组网能力强等优点的无线互联标准,Zigbee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Zigbee联盟成立于2001年8月。2002年下半年,英国Invensys公司、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无线通信技术和视频压缩技术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应用,无线视频传输成为了研究热点。目前的无线通信技术多种多样,包含蓝牙、无线局域网、Zigbee技术等,这些技术应用都能实现无线视频传输,对视频信息实施压缩编码。文中基于云台的视频无线传输系统设计及应用,为视频无线传输提供了一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张中伟 《无线电工程》2009,39(9):4-6,15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仿真技术已成为对无线通信网络进行研究和论证的有效手段。针对某基于短波传输的通信网络的性能研究,分析了短波信道和通信网络的仿真模型及其实现思路,提出了一种短波传输通信网络的信道级和网络级相结合的仿真实现方法。为短波传输的网络性能研究提供了一种符合无线传输特性的实现方式,可以推广作为进行无线通信的网络性能分析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无线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该系统是先进的短程无线通信(Zigbee)技术和光耦-固态开关控制技术的有机结合,其性价比高,特别适合应用于没有通信网络的路口、道路和桥梁的交通信号控制.该系统所采用的无线控制技术还可应用于其它方面,如车辆违章图像信息的抓拍和传输.  相似文献   

8.
新型无线通信技术Zigbe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已经成为通信技术中的一大热点。各种网络终端的出现、工业控制的自动化和家庭的智能化等都迫切需要一种具备低成本、近距离、低功耗、组网能力强等优点的无线互联标准,Zigbee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Zigbee联盟成立于2001年8月。2002年下半年,英国Invensys公司、日本三菱电气公司、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和荷兰飞利浦半导体公司共同宣布.将加盟“Zigbee联盟”来研发下一代无线通信标准“Zigbee”。这一标准主要用于近距离无线连接,适合承载数据流量较小的工业控制、医用设备控制、汽车自动化、农业自动化和消费性电子设备等。  相似文献   

9.
无线自组织网络对抗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谢红 《无线电工程》2010,40(2):10-12,38
无线自组织(Ad Hoc)网络凭借着组网灵活、无中心、自组织和自由移动的特点,在各种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从分析研究无线自组织通信网络的组网特点和网络特性入手,研究对无线自组织网络通信信号的截获、信号特征分析、协议特征提取及解析的方法,分析了几种无线自组织网络攻击技术的途径,给出利用无线信道对抗无线自组织通信网络的实现方案设想。  相似文献   

10.
无线通信网络是指通信双方通过无线传输进行信息交流的通信网络。无线通信经历了由模拟通信向数字化通信的发展过程,目前比较成熟的数字移动通信制式主要有泛欧的GSM网络;无线通信网络中有基站子系统BSS,网络子系统NSS,操作支持系统OSS,以及移动台MS,本文要讲述的无线通信中的基站在整个网络系统中的设计。  相似文献   

11.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自组织网络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感器网络综合了传感器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自组织网络是一种移动、多跳、自律式系统,两者均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对传感器网络和自组织网络的概念、特征和发展动态等问题进行了介绍,重点分析了目前这两种网络的关键技术和研究现状.文章认为:传感器网络在特殊领域有着传统技术不可比拟的优势,而无线自组织网络通过临时组网的方式在恶劣环境中支持移动节点之间的无线传输,应用范围广阔.对这些网络的研究是中国未来高技术民用和军事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盛建国 《电信快报》2011,(9):8-10,25
介绍上海消防部队无线调度网的发展过程和当前的应用情况。总结抢险救援部队对无线电通信业务的实际需求和具体应用,分析当前专业无线通信组网技术流派及优缺点,阐述当前部队在救援通信中面临的问题,对救援任务中无线通信调度的基本功能、急需业务、增强功能及可能采用的组网技术进行探讨,以统一认识,更好地规划在无线业务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无线数据通信设备是通信过程中常见的传输设备,更是在无线服务技术中得以应用。笔者在文中主要是针对GPRS应用中无线通信设备进行了研究分析。将基站作为传递消息对象,经过研究之后增加对其了解,以后能够指导实践,将其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研究各类无线通信组建网络的软、硬件技术,并在工程领域中灵活组建无线网络,根据不同工程项目的应用配合相应的无线通信网络,对无线组网技术在工程领域中的实际应用进行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15.
在这个“网络就是计算机”的时代,伴随着有线网络的广泛应用。以快捷高效。组网灵活为优势的无线网络技术也在飞速发展。无线局域网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从专业角度讲,无线局域网利用了无线多址信道的一种有效方法来支持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并为通信的移动化、个性化和多媒体应用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以及无线传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塔式起重机监控系统也逐渐向无线通信技术转变。由于有线技术不能满足数据远距离传输。在结合当代技术基础上,不断完善无线传感技术,大幅度提升数据覆盖范围。同时,无线传感技术由于具有自组织网络及动态拓扑等优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环境障碍和地理障碍。当安装无线连接后,减少了组网时间等一系列传统功能障碍。因此,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塔式起重机监控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能完善和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故障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有线网络的广泛应用,以快捷高效,组网灵活为优势的无线网络技术也在飞速发展。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简称WLAN)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从专业角度讲,无线局域网利用了无线多址信道的一种有效方法来支持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并为通信的移动化、个性化和多媒体应用提供了可能。无线局域网利用电磁波在空气中发送和接收数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现大面积农场管理,文中提供了一种使用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组网的系统,包括第一网关、第二网关、至少一个Zigbee无线传感器网以及RS485有线网络。实际应用表明,本系统利用大面积农场管理系统已有的RS485有线网络.大大降低了组网的成本、提高了管理对象和拓扑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9.
无线局域网是指采用无线传输介质的计算机局部网络,它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与无线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近些年来无线局域网以其快速容易安装、高度的用户灵活性以及拆迁回收投资快等优点,成为通信领域研究应用的热点之一。本文介绍无线局域网概念、主要技术及应用。  相似文献   

20.
在科技发展的推动下,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所以,本文在对Zigbee技术和无线网络技术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的理论设计与技术实现进行阐述。由于采用Zigbee技术所设计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容量大、投入成本低、稳定性高以及功耗低的特点,所以在应用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使用,特别是在各种新技术的发展,将更好地为无线传感器网络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