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7 毫秒
1.
甲醛杀菌活性高,价格低廉。但甲醛容易挥发,有难闻的异味,对皮肤有强刺激性,易与化妆品?的香精发生反应,使蛋白质炎活,为蛋白质又使甲醛失去杀菌活性。因此甲醛尔少作为化妆品防腐剂使用。以甲醛为原料制得的余外类化妆品防腐剂在他妆品工业中应用非常广泛。由甲醛合成的防腐剂是甲醛的给予体。这头防腐剂通过缓样甲醛证抑杀菌作活,在抑杀菌活性上优于甲醛。这类杂环化合物是高级化妆品的高效厂谱防腐剂。主要品种有季按盐司5.澳硝二态烷二甲基态吐烷、7一乙基二原峻烷、DMDM乙内酸胺、味少烷基环、至氮烷基胞和极美一三。以甲醛…  相似文献   

2.
正5原料选择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机合成化学的迅速发展为化妆品生产提供了大量新型原料,包括各种合成的表面活性剂、滋润性物质以及保湿剂、防腐剂、香精、色素及活性成分等。这许多新型原料在配方中的应用,提升了护肤乳霜的品质。乳剂类化妆品的原料组成一般由油脂、水、保湿剂、乳化剂组成,但为了保证制品的外观、稳定性、安全性和有  相似文献   

3.
化妆品接触性皮炎的发病机理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讨论了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ACD)和刺激性接触性皮炎(irritant contact dermatitis,ICD)的发病机理.ACD是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抗原特异性皮肤过敏反应,以抗原刺激后局部皮肤出现一系列的皮肤炎症细胞浸润、炎症介质释放为特征,属于迟发Ⅳ型变态反应,而ICD是不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皮肤炎症;防腐剂、香料香精、乳化剂是引起化妆品接触性皮炎致敏物的三类主要致敏源,并讨论了人们对化妆品接触性皮炎认识的几个误区.  相似文献   

4.
中国牙膏工业访问团对我国台湾的化妆品,牙膏,洗涤剂和香料香精行业进行了考察。对台湾一些化妆品,药物化妆品,添加维生素化妆品,护发品,抑汗剂及防腐剂等的标准进行了了解。指出了台湾化妆品行业管理的最新动向。  相似文献   

5.
《广东化工》2021,48(7)
防腐剂是化妆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止化妆品在保存或使用过程中因发生微生物污染而导致产品变质的主要手段。传统的防腐剂主要来源于化学合成,尽管化学防腐剂的防腐效果较稳定,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部分化学防腐剂在达到一定剂量时可能引起诸如皮肤刺激、过敏或炎症等负面作用,为提高化妆品的温和性和安全性,近年来对于天然植物来源防腐剂的探索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研究成为了行业热点。本研究以长穗地榆、天山堇菜和木芙蓉叶为研究对象,对复配原料进行提取工艺条件优化,采用超声辅助醇提法制备其有效抑菌活性成分复合黄酮,并测定其抑菌功效。结果表明,植物复合黄酮提取物具有优良的抑菌活性,具有良好的化妆品防腐应用和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6.
胶原蛋白与化妆品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概述了胶原蛋白的性质及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和相关的配方 ,也谈到了含有胶原蛋白的产品配方在防腐剂和香精的选择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系统介绍了化妆品用防腐剂的种类及使用现状,对化妆品用防腐剂的定量检测及化妆品防腐体系的生物学检验进行了重点论述,就化妆品用防腐剂的发展趋势作了探讨,预测具有抗衰老、美白和祛痘等功效性的复合型天然防腐剂将成为今后化妆品的首选,并将引导发展潮流。  相似文献   

8.
个人护理用品(Personal care)是个源于国外的一个概念,含意宽泛。且包容的产品种类各国各界都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包括化妆品,有的与化妆品并列,但总体上大家形成普遍共识的是个人护理用品系指用于身体的所有清洁、装饰、呵护等产品,涵盖护肤、沐浴、手用、眼用、体用、发用及口腔卫生用品等,甚至包括化妆用具,美容用品与一些营养食品、保健药品。它使人们对日化产品的认识由产品实体、功能效用升级到人体保健、身心快乐舒适的精神、心理层面,消费者的消费理念与习惯也趋于理性与成熟,人们在追求美丽的同时,更加在意对身体的护理与保健。人们越来越关注产品是否适合于自己的肤质、性格、形象,是否有益于自身及家人的健康。无防腐剂、无色素、无香精等致敏物质的产品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皮肤微生物组成及作用、微生物定植的影响因素以及皮肤微生态与化妆品的相互关系。皮肤微生态平衡与皮肤健康密切相关。从皮肤微生态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研发化妆品防腐剂及功效成分的新思路,为化妆品研发提供了相关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阐述化妆品香精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并从法规、行业和企业三方面分析目前我国化妆品香精安全性评价现状,只有监管部门制定或不断更新适合中国国情的日用香精的法规和监管措施,行业诚实自律及企业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安全把控,才能把化妆品香精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1.
通过收集2017年3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上海备案的首次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中的限用物质及防腐剂信息,分析非特备案化妆品中限用物质、防腐剂的使用种类和频率,归纳不同类别化妆品中的限用物质及防腐剂使用情况,并对化妆品监管工作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问:怎样正确地在化妆品中加香?答:在化妆品中加香除了选择香型之外,还要注意使用的香精对加香产品质量及实用效果有无影响。例如:对白色膏霜、奶液之类必须注意香精色泽对加香产品的影响;唇膏、牙膏产品应考虑有无毒性;若直接在皮肤上涂敷的化妆品不能使用对皮肤有刺激的香精。  相似文献   

13.
<正>本书共分3篇(20章)。第一篇为化妆品的基础理论,较详细地论述了皮肤、毛发和牙齿科学、增溶和微乳状液、乳状液理论、化妆品流变学、防腐与抗氧、香料香精等。第二篇化妆品的配方,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护肤类、美容类、发用类、香水类化妆品,特殊用途化妆品以及口腔卫生用品的配方理论和参考配方等。第三篇化妆品的生产工艺、设备及质量控制,论  相似文献   

14.
季铵盐-15     
《日用化学品科学》2011,34(11):50-51
根据我国《化妆品卫生规范》规定,季铵盐-15是允许使用的限用防腐剂,使用限量为0.2%。所有含甲醛或限用防腐剂中所含可释放甲醛物质的化妆品,当成品中甲醛浓度超过0.05%(以游离  相似文献   

15.
季铵盐-15     
根据我国《化妆品卫生规范》规定,季铵盐-15是允许使用的限用防腐剂,使用限量为0.2%。所有含甲醛或限用防腐剂中所含可释放甲醛物质的化妆品,当成品中甲醛浓度超过0.05%(以游离  相似文献   

16.
精油比水轻、高度易燃、有挥发性,把精油独特的疗效和迷人的芳香应用于化妆品中,可以调节人体机能,从而达到身、心、灵的平衡。精油具有抑菌、保健、皮肤调理、芳香等功效,文章介绍了精油的提取方法、精油与香精的区别、精油在洗护产品中的应用研究以及未来应用展望。  相似文献   

17.
防腐剂是保证化妆品的质量和消费者安全的关键成分。针对目前化妆品防腐剂的选用趋势变化,介绍了化妆品中常见的微生物问题、防腐剂选择需遵循的原则、化妆品防腐剂的效果评价方法,分析了目前常用化妆品防腐剂的使用现状和变化以及化妆品防腐剂的安全、绿色环保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对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在食品、医药、保健、化妆品、天然香精、天然色素、化工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辣椒红色素在化妆品体系中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研究了其溶解度、光照、温度、pH、氧化剂、还原剂、金属离子、化妆品常用防腐剂、乳化剂、香精及UVA/UVA紫外光稳定剂以及化妆品制备工艺等条件的影响,得到了色素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变化程度和规律。结果表明,辣椒红色素在非极性较大的植物性油脂中溶解度和稳定性较好;色素对热稳定,耐酸碱(pH为4-11为宜),但对太阳光不稳定;防腐剂、香精和低浓度氧化剂对色素影响较小,还原剂有助于提高其稳定性;金属离子Na^+、K^+、Ca^2+和Zn^2+对辣椒红色素无影响,Al^3+、Cu^2+、Fe^3+、Ba^2+、Mg^2+和Pb^2+等金属离子影响色素稳定性;乳化剂和UVA/UVB紫外光稳定剂对色素具有保护作用;化妆品制备工艺对色素稳定性产生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O/W乳化体系。  相似文献   

20.
按照《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对1批化妆品中菌落总数和6批化妆品中防腐剂进行检测;用VITEK MS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和16s rRNA基因测序对化妆品中的污染菌进行鉴定;每月转接一次观察日沟维肠杆菌置常温条件下存活情况;用日沟维肠杆菌对5批次含羟苯甲酯的化妆品进行防腐剂挑战试验。结果显示,1批菌落总数超标的化妆品,其污染菌鉴定为日沟维肠杆菌,该批化妆品使用的防腐剂含量为0.15%羟苯甲酯。日沟维肠杆菌在常温营养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可存活10个月以上。羟苯甲酯含量为0.2%的3批化妆品和羟苯甲酯含量为0.1%+双咪唑烷基脲1批化妆品通过了日沟维肠杆菌防腐剂挑战试验。羟苯甲酯含量为0.1%的化妆品未通过日沟维肠杆菌防腐剂挑战试验。日沟维肠杆菌对化妆品中常用防腐剂羟苯甲酯具有耐药性,选择该类防腐剂时推荐使用日沟维肠杆菌进行防腐剂挑战试验判定其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