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将收集的盐城地域文化元素相关资料进行分类、汇总,基于文创产品的设计原则,利用图谱分析法将收集的资料按照规则构建分析图谱,对相应图谱进行合理的用户感知定性分析和层次分析法的定量分析,通过以上研究方法提取盐城地域文化中的形态、色彩和文化内涵因子,并结合湿地文化特色设计因子的提取与设计应用过程,最终以用户感知评价,验证设计因子运用的合理性。通过盐城地域元素与文创产品的融合,将有效提升设计对象的内涵,并促进地域特色文创产品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季茜  叶鑫  方舟 《包装工程》2020,41(14):295-303
目的积极开发校园文化资源,刻画出具有典型性特征的校园形象,打造校园IP,提升高校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方法通过文献阅读与实地调研对比了国内外各大高校文创产品设计开发特色,汲取文创产品设计开发经验,提出校园文创产品设计要素模型。基于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法,了解用户对现有文创产品的态度与建议,运用移情法将用户对文创产品的描述转化为明确的设计要求。广泛搜集具有高度认同感并且容易触发用户情感共鸣的文化元素,根据文化资源的特色提炼出有效的文创产品设计方法,整理出华中科技大学文创产品的设计方向。结论综合用户研究、文创产品设计要素模型与方法,设计出了能与用户产生深层次情感共鸣并且传递高校文化价值与影响力的文创产品。  相似文献   

3.
杨柳 《包装工程》2020,41(20):8-13
目的 为使博物院文创产品创新设计的决策过程充分考虑用户的需求偏好特征,对博物院文创产品设计的核心属性因素进行探究。方法 通过文化层次法提炼出博物院文创产品的设计要素,并运用粗糙集与语意差异法构建知识表达系统。然后通过属性约简和重要度计算,得出对感性意象语意影响较大的设计要素,进而定性与定量地获取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设计模式。以安徽博物院为例,提取出核心属性并筛选出最大程度影响用户感性意象简洁大方的设计要素为文化意象色彩,其次为文化情感属性,最后为文化象征意义与交互使用体验。结论 通过对博物院文创产品设计的用户需求关键因素进行分析与探究,提出了博物院文创产品的设计思路,进而为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应艳  陈炬 《包装工程》2018,39(6):127-132
目的研究天一阁的符号意象与文创产品设计的关系。方法从传统文化衍生面进行叙事性设计法研究以发现文化特征,运用本研究提出的由概念模型、研究策略和设计流程组成的三阶文创产品设计模式,对研究对象的文化特征符号进行探究,将其转译为植根在地域性上的文创产品的意象表达,继而将意象元素融入创意产品设计中。结论对天一阁的文化特征辨识分析表明,文化特征是嵌入产品中的价值元素,可以强调其价值或意义。研究通过提取天一阁最为显现的文化特征符号,演示如何从文化衍生的面向进行叙事性设计;将天一阁符号意象转变为消费市场的现代设计的例子,适用本土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模型,能为文创设计者以叙事性设计法设计创意产品及文创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钟蕾  马凯旋  张妍 《包装工程》2022,43(24):246-254, 301
目的 准确探究出用户对市井文化产品的创新设计偏好与需求,进行天津市井文化意象元素创意设计研究。方法 运用文化三层次理论对天津市井文化的意象元素进行拆分探究,结合Kano模型对文化属性进行品质要素分类,对应消费者偏好满意度分析,挖掘出用户对市井文化创意产品的需求要素,将需求要素对应的目标意象进行可视化表达,明确可用于设计的意象元素。结果 得出天津市井文化元素属性中的形态、色彩、情感共鸣、审美价值情趣是魅力型需求;实际生活使用需求、具有故事联想性、互动体验性是期望型需求,当创意产品满足这几项设计要素可以提高用户满意度。结论 通过文创产品的文化功能属性确定,优选天津市井文化意象元素,完成文化元素有效应用于生活,从而为市井文化创意产品的创新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侯宁 《包装工程》2020,41(2):300-304
目的致力于建立体验经济时代下的洛阳文创产品设计模型,提出具有创新性的洛阳文创产品设计方法,从而提升产品文化内涵,弘扬洛阳文化。方法基于皮尔斯符号三元关系衍生出洛阳文创产品设计模型,采用了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洛阳文化元素进行整理,提出洛阳文化的八大主题及其子集并进行符号解析。运用产品设计方法对文化元素符号进行编码,采用用户故事地图法对用户进行产品体验解码,指导洛阳文创设计。结论提出了洛阳文创产品设计模型中的三要素——元素、产品、用户,元素是洛阳文创设计模型的基础,产品是洛阳文创设计模型的重点,用户是洛阳文创设计模型的难点和最终目标。选取了石辟邪文化元素对洛阳文创设计模型进行实践验证,设计出了符合用户需求、独具特色的洛阳文创产品。  相似文献   

7.
汪天雄  周美玉 《包装工程》2020,41(20):14-18
目的 准确探究出用户对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偏好与感性需求因素。方法 以上海徽派建筑文化元素在产品中的应用为例,通过运用文化研究理论之三层次法探究文创产品开发设计模式,并结合模糊Kano模型对文化属性进行用户需求满意度分析,挖掘出用户对文创产品的诉求。结果 得出徽派建筑文化色彩、徽派文化建筑形态、文化体验形式及情感共鸣是兴奋型需求,当文创产品具备这四项设计特征属性时能提高用户对产品的满意度。结论 通过文创产品的设计特征属性进行用户需求判定,挖掘出兴奋型需求,从而为文化创意产品的创新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王朝侠  闫泽学 《包装工程》2019,40(16):249-253
目的 用户共情是目前体验经济下文创产品设计发展的新趋势。从用户共情的角度出发,归纳用户共情与文创产品的概念,论述文创产品中基于用户共情的价值与意义,通过对故宫文创产品案例研究,总结出基于用户共情下文创产品设计原则。方法 运用案例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等论证方法进行分析,最后结合一套餐具“福寿盘”的实际设计案例验证了所总结出的创新设计原则的有效性。结论 若想设计创新性文创产品,需秉承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并赋予产品故事、文化内涵,使用户在与产品的交互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打通情感认知,从而获得深层次的体验与文化共情,引导用户有意识地了解、尊重更多的历史文化及其背后包含的文化心理与人类的文化精神,使得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发扬。  相似文献   

9.
姚湘  颜祺芳  刘俊 《包装工程》2021,42(24):140-146
目的 研究服务蓝图在文创产品用户体验设计中的运用。方法 基于服务蓝图构建用户体验设计人机系统模型,运用服务蓝图厘清“用户—文创产品—文化环境”的流程关系,从中确定用户的文化体验层,并从文化体验层中找出用户的文化接触点,最后通过设计案例,验证方法的可行性。结论 以加强用户文化体验为目的,运用服务蓝图分析用户的文化体验流程,从中定义体验点进而完成设计;从用户初步接触文化的体验源头起,深度挖掘用户在接触实体产品前的文化体验流程,并以土家织锦文创产品为例(产品包括互联网产品和实体产品),梳理、优化用户体验的设计点,最终以土家织锦文化服务网站为载体,输出以优化文化体验为目的的文创产品用户体验设计。  相似文献   

10.
朱上上  吴俊骞 《包装工程》2018,39(6):109-113
目的对诗歌意象应用到文创产品设计可行性进行研究。方法将诗歌意象视为一个多层次的审美结构,分析其构成及表现方法,同时对比研究文创产品意象的结构层次组成,找寻诗歌意象结构层次与文创产品意象结构的联系。在此基础上,探究诗歌意象应用于文创产品设计的流程,最后通过设计实例对流程进行实证性研究。结论诗歌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将其应用于文创产品设计,将为文创产品赋予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基于湛江地域文化的创意产品设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探析湛江的地域文化资源,为设计开发具有显著湛江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提供有力的参考和支持。方法以湛江的地域文化为核心,对湛江文化资源进行分类;研究文创产品的具体属性,对湛江文创产品进行设计梳理;构建基于湛江地域文化的创意产品设计模型,并通过具体的设计案例进行展示。结论通过对湛江地域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整理、归纳,探析文化创意产品的属性,构建设计模型,为湛江地域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提供思路,有利于提升湛江地域文化和文创产品的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文化创意产业走向品牌化的趋势下,充分利用好南京红色资源和文教资源的优势,创建南京红色文创品牌并提出创新策略。厘清红色文化和红色文创的定义,根据南京的红色历史地位,分析南京红色文化资源特点和文创市场情况,锚定南京红色文创及品牌所面临的问题。从精准品牌定位、细化市场范围、构建视觉形象三个维度提出南京红色文创品牌的设计原则。以设计原则为准绳,迎合本地资源和传媒风向,提出打造文创品牌、丰富文创内涵、全面渠道传播、彰显地域特色、塑造品牌形象的品牌策略。以红色文创品牌为发力点,从而更好地发挥南京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政引领育人、文旅效益转化、城市形象强化等方面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3.
李静 《包装工程》2021,42(2):252-257
目的以中国春节文化为核心,提取、构建具有识别性的主题元素,进行文创产品的设计实践,实现对中国传统春节文化的视觉化转换,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方法分析国家战略以及国内消费市场的变化,论述文创产品设计与文化创意、文化情感三者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以消费者心理为基础得出国内文创产品的设计需要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对春节文化的思考,运用感知分析法对春节文化进行符号的提取,通过递进法将春节符号进行图形与颜色的可视化设计,形成一组反映春节文化的系列创意图形,依据春节文化意识形态与文创产品载体的功能落位从而进行文创产品的设计,得出设计实践。结论基于春节文化的文创产品设计是建立在中国人民对春节文化独有的情感认知基础上进行的设计,对春节文化的元素提取与设计为我国传统文化走向市场提供了可能性,在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推动了国内文创产业的发展,具有文化传承、产业发展的双重意义,为春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一种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李然  刘维尚 《包装工程》2023,44(18):364-375
目的 研究传统意境美学思想融入文创产品的设计方法,为文创产品意境化系统开发提供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法整理归纳宗白华的意境美学思想;运用归纳演绎法,分析宗白华意境理论与设计学思维的共通点,演绎意境理论指导下的设计思维方法;将意境美学设计思维融入云冈石窟文创设计中,构建文创产品意境设计方法,形成云冈石窟文创意境设计流程。结果 得出意境创构理论可以融入云冈文创构建全流程,最终生成富有意境的文创产品。结论 通过活用宗白华意境理论,创新云冈文创设计思维模式,促进了石窟类文创产品的意境化系统开发,深化了云冈石窟文创产品的文化内涵,使意境美学在设计领域实现了新的价值,也为石窟类文创产品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刘维尚  李然  王安琪 《包装工程》2022,43(10):335-342
目的 立足文旅融合视角,研究诗词意象应用于红色旅游文创的设计思路和方法。方法 通过查阅、整理文献,了解诗词意象的特点、红色旅游市场的现状及趋势,对红色旅游文创产品需求进行分析解读。将宗白华提出的“意境创构多样层次性”理论应用于诗词意象视觉表现,实现意象—形象—印象的视觉转译,完成诗词意象应用于红色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的方法探索。最后以毛泽东诗词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法选取最具代表性的诗词作品进行设计实践,对设计方法进行实证性验证。结论 将意境创构多样层次性理论应用于红色旅游文创研究,扩展红色旅游文创产品的表达方式和精神内涵,并通过产品将饱含革命精神、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红色文化和红色基因传递出去,以弘扬中华民族的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实现文化创意产品的多样化和差异性竞争,探索诗词文化启发下的文化创意设计方法,以促进产品与用户产生共鸣,实现文化创意的情感价值和诗词文化价值再生。方法 以诗词文化因子为文化创意设计的切入点,探讨了移情应用于诗词文化创意设计的方法。基于移情视角,从诗词文化的“三境”进行发散分析,构建了“诗词文化+移情方法”的文化创意设计方法,进行文化创意开发。结果 以《出郊》为元素进行茶具文创产品设计实践,由此推导出基于移情的诗词文化创意设计通用模型。结论 基于移情的诗词文化创意设计方法能够以产品为载体将用户和诗词文化关联起来,使文创产品更能满足用户需求,更具情感价值。能够拓宽文化创意设计的基本思路,丰富文创设计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刘奇勇  王一仁  余果  李冠达 《包装工程》2023,44(12):391-399
目的 针对目前我国消费者对文创产品需求量的加大和对其品质要求的提高,在设计者对情感体验的理解实验基础上,以最真实和客观的角度构建出文创产品设计模型,为文创产品设计提供新的设计思路和理论支撑,并结合武夷山当地的文化内涵,设计出新型的武夷山文创产品。方法 通过分析武夷山文创产品设计现状,对文创产品设计可用因素进行调查,并结合关于文创产品创新及福建文旅资源开发的相关研究,找出目前武夷山文创产品设计存在的问题,以文化和产品深度融合的视角出发并结合实地考察,构建新的文创产品设计框架和思路。结果 研究发现,武夷山文创产品的设计在发挥设计者创造力的同时也要对当地的生态资源及文化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做到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为满足大众对文创产品的需求,通过文化底蕴分析及设计方案构建,运用地域性文创产品情景构建理论与叙事设计理论设计出武夷山特色倒流香炉,运用文化构成到产品设计转化理论与叙事设计理论设计出创新型茶壶和创意茶叶罐。结论 文创产品区别于其他旅游产品的特征在于其创意价值与文化价值高,在设计文创产品时要先对当地文化进行调查研究,利用一切有利于产品设计的因素后,设计者再基于自身对文化的情感体验发挥创造力,才能最终形成具有吸引力并且能够传播当地优秀文化的文创产品。  相似文献   

18.
赵星晨  陈庆军 《包装工程》2021,42(20):375-380
目的 探讨盲盒设计及营销理念在文化资源商业性的转化中,文创产品的开发设计与营销的借鉴价值.方法 从心理学和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论 通过前期精准分析消费群体,过程中深度开发IP资源,以及后期合理的营销方式,从满足用户心理和情感需求的定位出发进行符合现代审美的盲盒情感化设计,建立了较高的客户黏度与品牌依赖度,以其众多的产品链、庞大的消费群体和高客单价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虽然当下的文创产品拥有深厚的文化资源内涵,但在其开发过程中对市场需求的了解不及时,与设计的结合不充分,产品也多是与文化的强行嫁接,文化的内涵表达不深入,导致该类文创产品市场覆盖率较低,多为一次性消费,客单价较低,难以助力区域品牌发展和文化的传播.盲盒虽然是纯粹的"玩美主义"产物,但其对文创产品的开发设计及营销都具有现实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洋  刘磊 《包装工程》2021,42(2):246-251
目的对传统节日文化创意开发设计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以提出适合文化特性的的传统节日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思路。方法通过对传统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设计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设计中存在创意同质化现象,缺乏有针对性的创意开发设计的问题。从产品创意开发设计的角度对传统节日文化特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传统节日文化创意设计中应注重节日的独特文化特性,关注文化创意产品的文化传播目的。结果针对传统节日文化特点提出文化创意开发设计的思路,提出基于用户体验的节日文创产品情感化设计方法并进行设计实践。结论传统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设计中应注重不同种类文化的特性,考虑文化创意设计中的文化传播与传承的目的,在综合考虑大众文化需求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进行文化创意开发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