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介绍了物元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将样本负荷密度指标、影响因素及其量值组成物元,建立了负荷密度指标求取的物元模型,进而求取待预测结果.实例分析表明,物元分析理论用于负荷密度指标求取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物元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将样本负荷密度指标、影响因素及其量值组成物元,建立了负荷密度指标求取的物元模型,进而求取待预测结果.实例分析表明,物元分析理论用于负荷密度指标求取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基于AHP和TOPSIS法的空间负荷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配电网空间负荷预测的核心问题是负荷密度指标的选取,目前选取负荷密度指标的方法一般难以满足实际工程中对精度的要求.引入AHP和TOPSIS法求取负荷密度指标,运用AHP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TOP-SIS法进行评价指标的规范化和排序计算,量化影响负荷密度指标的因素,选择负荷密度指标,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相似度方法进行负荷密度的修正.将该种算法和模型应用于大量实际的工程项目,证明了该模型和算法能够快速计算出负荷密度指标,并且能够保持一定的精度,适用于工程实践中的空间负荷预测.  相似文献   

4.
安全、稳定、充裕的电力网络是现代城镇发展的基础.做好电网规划,首先要进行电力负荷预测.以往负荷密度指标的选取通常采用简单类比和经验判断得到,难以满足精度要求.通过引入模糊贴近度理论,使负荷密度指标的选取更科学精准,并以安徽省某现代城镇电力负荷预测为例,得到负荷密度指标值.实例表明,该方法结构合理,思路清晰,实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5.
针对负荷密度指标法计算量大、过程复杂、预测精度依赖于大量样本数据的问题,提出基于城市发展水平综合评分的预测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城市发展水平综合评分指标,利用该指标和趋势外推技术预测城市的负荷密度值.通过对8个城市的负荷密度值及城市发展水平综合评分值做比较分析,预测其中某一城市的负荷密度值,结果表明预测计算过程简单方便,具有很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对电力系统电长期、中期、短期(超短期)负荷预测基本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条件范围进行分析后,结合一中型城市城市电网2009—2010年的电力负荷实际需求特征数据,结合负荷密度法对该城市电网2011—2012年2年内的近期电力负荷需求数据进行了预测,并与该地区国民经济基本增长发展速率所需电力容量相比,证明了负荷密度法在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方面的准确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城市中长期发展过程中的电网规划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饱和负荷密度的城市远景空间负荷预测方法.基于粗糙集和元胞自动机理论模拟城市不同类型的用地动态变化过程,根据不同用地类型的土地转换规则预测规划区域内未来的土地使用类型及面积变化;基于logistic饱和负荷预测模型预测出不同用地类型的饱和负荷密度曲线;最终根据不同用地类型的饱和负荷密度曲线及面积预测出城市远景空间负荷分布,并通过案例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为城市空间负荷预测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达到“双碳”目标,新开发地区的配电网需要进行目标网架结构规划,目标网架的搭建又离不开准确的负荷预测。常规配电网规划通常以自然增长法和点负荷法求取过渡年负荷增长速度,误差往往较大。本文考虑新开发地区负荷增长规律,先使用空间负荷预测进行饱和负荷预测,然后以空间负荷预测的值作为饱和值,利用logistic法进行近期负荷预测,并运用粒子群算法对logistic的参数进行寻优。最后通过以华东某地区2001年至2020年历史负荷数据与该地区发展规划为分析案例,印证了该预测模型相比于传统模型以及未改进模型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城市负荷密度特性的研究, 结合新规划理念与方法, 设计了一套城区电网规划辅助系统.系统以负荷密度特性为主线, 形成预测、布局、组网和分析4个部分, 通过人机结合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城市配电网规划尤其是城市新区配电网规划的效率及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变量分析的城市电网空间负荷预测方法。该方法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来实现,首先建立计及经济、人口、气温等因素影响的多变量预测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预测出城市电网的负荷总量;然后根据城市用地信息,采用负荷密度指标法把负荷总量分配到各个供电小区,从而实现空间负荷预测。最后以吉林市城市电网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等微增率潮流是不考虑不等式约束的最优潮流。用等微增率潮流为最优潮流赋初值,能使最优潮流快速平稳地收敛到最优点,缩短最优潮流的运行时间,算例表明该方法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2.
人员冷负荷是空调系统冷负荷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探究空调区人员对空调系统冷负荷的影响程度,对几种建筑类型的人员冷负荷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人员是决定空调系统冷负荷大小的主要因素。适当降低室内舒适度标准,合理确定计算人员密度,对科学确定空调系统冷负荷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编谱软件总体设计思路和各模块功能的实现方法。采用雨流法完成载荷循环计数过程,并使该过程实现可视化。上微机实现自动编谱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电子负载的概念和特点,论述了新型多功能电子负载在电子设备测试中的各种用途及在电池充电器测试和电池充放电测试中的应用,并给出了几种电子负载的实例  相似文献   

15.
开发了基于Windows平台的电力负荷特性参数的软件包,介绍了软件的功能及使用的技术.实例表明,该系统可实现电力负荷特性参数的预测和日常化分析,并能很好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相似文献   

16.
车辆动载荷的频域模拟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立了简化的1/4车辆模型,并对车辆的动载荷特性进行分析;描述了反映路面不平度的波数功率谱密度[Sm(k)]与时间角频率谱密度[Su(ω)的关系,运用频域模拟分析方法计算了车辆动载荷的功率谱密度、均方根偏差与动载系数,并且分析了车速与路面不平度对车辆动载荷变化的影响.可为进一步的路面动力响应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以2座五星级酒店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测数据分析了运行负荷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冷冻水温度对运行负荷的影响作用,将其引入到空调系统运行负荷的预测研究中.应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理论,建立了一种动态多点输出负荷模型,提出了5种输入方案,使用2座酒店的实际数据集分别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冷冻水温度对实际运行负荷的预测精度有重要影响,可显著提高GRNN负荷模型的预测准确性,以前1日24 h历史负荷、预测日天气预报以及冷冻水设定温度为输入、以预测日24 h逐时负荷为输出的GRNN负荷模型,建模简单,预测性能较好,适用于实际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一种在确定结构极限载荷时增量弹塑性有限元法中载荷增量步长的优化分析方法。当结构外载荷超过极限载荷时,增量法迭代求解过程中应力点不能回退到屈服面上,引起迭代发散。通过以每增量步中迭代收敛为目标函数,优化载荷增量步长,当步长被优化到无穷小时,迭代才收敛,则此时的外载荷为这种加载方式对应的极限载荷。实例表明可得到较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