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范围内水域和陆地共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城市环境,是以人为中心、城市水体为主线,包括其周围与水体密切相关的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的总和,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对城市整体布局及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城市盲目发展带来的诸多环境问题的暴发,人们逐步认识到水系对改善和保护城市人居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优美的水域和滨水空间,是北京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重要前提和保障。通过梳理北京水系的变迁,提出了北京滨水空间规划设计的必要性、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并借鉴国际一流滨水区开发经验,指出北京滨水空间现状问题与不足。通过规划设计实例,提出针对北京不同风貌滨水空间规划设计的实施策略,探讨如何协调城与水的关系,让市民生活回归水岸;协调旧与新的关系,实现河道内部连通、河道外部融合,不断提高滨水空间品质,服务百姓生活。建设由水体、滨水绿化廊道、滨水空间共同组成的篮网系统。  相似文献   

2.
城市防洪工程是城市滨水环境的一部分。随着城市防洪事业的发展,人们在提高城市防洪安全标准的同时,对城市滨水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介绍了在安庆城市防洪建设中,考虑城市滨江景观美化优化防洪工程结构布置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3.
<正>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环境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内容,其景观规划便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城市滨水空间在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经济发展以及生活旅游等方面都有其现实意义。因此,必须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本文对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原则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方法,希望能改善城市滨水区的景观。  相似文献   

4.
城市滨水景观的打造与开发对城市的生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及城市安全有着重要作用,当前国内对山溪性河流与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关系及设计方法研究比较单一,没有形成全面系统的体系。此文以西昌市月亮湖公园规划设计项目为例,提出由山溪性河流打造的湿地及河道,在规划设计中应在防洪安全的基础上采取适当扩展水面、实施蓄水工程、科学生态护岸设计、合理规划现状土地、营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植物景观等方法措施,探索如何利用山溪性河流打造城市滨水景观的技术策略,使得城市水系成为具备景观、防洪、生态三种功能复合的弹性空间。  相似文献   

5.
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探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使城市中的自然环境不断减少,而人们由于各方面压力的加大,对休闲的自然环境更为向往,因此开发新的景观空间成为城市建设中的新课题。针对城市河道景观开发,详细地论述了城市河道景观建设的意义、规划设计的原则、必要性以及规划设计的方法。总结出河道景观规划建设的一般性方法,为现代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提供了模板。该研究可为城市建设发展起到借鉴与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罗泽宁 《长江建设》2012,(11):78-79
人类有着天生的亲水性。世界上约70%的人傍水而居,古今中外城市也大都依水而建,傍水而生,形成特有的滨水城市景观。江河流域、河口、湖岸和海岸等城市滨水空间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成为城市定址的首选区域和城市的门户。成功的滨水景观工程,  相似文献   

7.
岳雷 《水资源保护》2020,(2):I0006-I0006
水对城市环境质量的提升、地域风貌的丰富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无数的国家、种族以水为根本打造出了特有的文化,并一代一代传承下来。随着城市的发展,人类对水与环境质量的要求逐步提高。滨水环境作为城市设计中关键的一环,其空间的景观设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滨水区有着风景宜人的景观,也有着极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其生态环境却极为脆弱。那么滨水的景观以及其规划策略和保护措施的问题应怎样去完美解决呢?刘静霞主编的《滨水区景观及其规划设计研究》(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9年3月出版)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8.
1城市河湖滨水地区景观设计的意义 (1)经济开发价值.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城市对河流水系建设的投入.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之后加强了滨水地区的开发力度,如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的"港口区再建计划"、美国纽约曼哈顿下城哈得逊河畔的滨水步道的设计实施均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城市滨水空间规划是对城市滨水空间的功能、景观、环境、设施等各方面所进行的综合性设计,其目的在于创造生动、优美、富于特色的城市水空间形象。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影响生活和健康的居住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希望居住在一个"亲水、见水"的优良环境中,为适应这一需求,加强城市水利建设势在必行,在保障城市防洪、抗涝、供水的同时,改善城市水环境,营造人水相亲的滨水环境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11.
罗泽宁 《中华建设》2012,(11):78-79
正人类有着天生的亲水性。世界上约70%的人傍水而居,古今中外城市也大都依水而建,傍水而生,形成特有的滨水城市景观。江河流域、河口、湖岸和海岸等城市滨水空间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成为城市定址的首选区域和城市的门户。成功的滨水景观工程,可以改善沿岸的生态环境,重塑城市优美景观,提高市民生活品质,促进社会经济、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城市滨水区一般由水域、水际线、陆域三部分组成,是独特的城市建设用地。丘陵城市滨水区具有空间上表现突兀、视域上富于多变、感受上承载文化等景观特征,是  相似文献   

12.
长江大保护的提出为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岸线及其滨水空间的开发与保护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基于长江大保护的社会空间背景与生态服务功能视角,首先根据城市滨水空间实践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的综合分析,对新时代背景下的城市滨水空间保护与利用的核心要点进行深入探讨,而后以长江宜昌西坝段为实践案例,从生态融合的空间建构、服务宜居的交通串联、活力复合的空间营造、文化脉络的有机更新4个方面展开了深入研究,以期为长江沿线城市滨水空间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一定理论基础与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现状城市河湖滨水空间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应以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包容开放、凸显文化为原则,注重在滨水生态及生境、滨水景观及文化、滨水慢行系统、滨水体验、滨水服务等方面的开发措施。研究成果为城市河湖生态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城市中最具生命力与魅力的地方,是市区中的滨水空间;因为有了水,城市才越发显得富有生机和灵性。随着人们生态环境意识的逐渐加强,加之规划理念的科学合理化,便可在深入挖掘当地风土特色的基础上,留给城市一片接近自然原真状态的滨水空间,供给各类动植物以栖息生长的环境,并努力为都市人营造一处心灵休憩的驿站。  相似文献   

15.
张潘 《长江建设》2012,(9):144-145
随着人们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与城市开发的深入进行,城市滨水区的建设如火如荼,城市滨水地带的景观设计,成为近年来的热点。城市防洪堤景观带担负着城市的防洪排涝、蓄水和生态功能,在展示城市个性风貌、历史文化特色方面负有重要的使命,是塑造城市精神的重要载体。本文以崇阳县防洪堤景观设计为例,探索城市防洪堤景观设计的一些理念与方法,该项目地块狭长,面积较小,除了满足基本防洪要求,承载的文化与功能有限,  相似文献   

16.
城市大多傍水而建,由水而兴.千百年来,城市河道是城市文明与繁荣的重要载体,城市河道治理因此也成为千百年来治水工作的重点之一.随着时代的进步,城市河流的功能逐渐演化,城市河道治理也被赋予新的内涵.近年,具备多种功能的滨水空间已成为城市居民新的物质文化需求,也成为城市品质的标志之一.秦皇岛市大汤河下游综合治理工程,顺应了时代要求,走出了一条治理中带开发、开发中促治理的新路,与国内其他34个城市的工程项目一同荣获"2005年度'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相似文献   

17.
城市景观水系规划模式研究——以江苏省太仓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慧 《水资源保护》2007,23(5):25-27
论述了市域景观水系规划的范围、原则、步骤和内容,认为在规划中应着重体现水体的连续性以及位置差异和层次差异,即景观水系具有水域、过渡域和陆域三个不同的空间位置以及自然、休闲娱乐与文化历史三个层次。以此为基础,对江苏省太仓市的景观水系规划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太仓市"两带、三轴、三片、六点"的水景观空间格局,旨在构建合理的城市景观水系格局,为单个水景观元素的规划设计提供指导与依据,确保城市滨水空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8.
<正>水是文明之源,生存之本。古人言"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中华文明发端于黄河流域,水历来被认为是万物之源,古人讲究风水,认为有水才有财。在中国人的世界里,水之柔也,以柔克刚。在人类文明中,水是万物的起源。水虽然是无色无味的液体,但却是维持为人类生存的重要物质。现代文明同样也离不开"水",提到水,我们会想到,灌溉、水力发电等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从物质需求上升到精神需求,工作学习压力下,城市公共空间变成人们茶余饭后休闲的最佳场所。滨水景观开始成为塑造城市形象要素,更为重要的是滨水地区的景观规划为城市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基于这一背景,由李杰编著的《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19.
结合唐山市环城水系工程建设,在对其河道景观规划背景、总体布局及原则分析基础上,从水系景观、堤岸景观及绿色走廊景观营造三方面,对河道景观的规划设计策略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构建人水和谐的城市美景,创造"水清、岸绿、景美"的城市滨水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0.
滨水景观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着重从生态、景观美学、人文视角剖析了城市滨水景观的发展现状并对其进行了总结。介绍了目前以城市滨水空间为主的水景观发展历史,并总结归纳出生态、人文、景观美学三种视角下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要素的基本应用原理,就城市滨水景观现状提出了学科交叉不完善、设计过于模式化、文化元素体现同一化、优劣等级评价标准不明确等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