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动化信息》2014,(3):10-10
从谷歌到电信行业,互联网行业正在向千兆光纤宽带迈进。而在2月13日,IBM宣布了一个重大成果,凭借其新研发的模拟数字信号转换芯片,互联网的速度,可以低功耗的前提下,提升到200到400Gbps的水平(即200到400倍千兆宽带)。IBM的信号转换芯片将主要用于互联网数据中心之间的数据传输,而不是从电信公司到用户家庭的线路中。未来,数据中心之间的速度可以提高四倍。  相似文献   

2.
最近一段时间,在互联网的瑟瑟寒风中掀起了—股席卷全国的宽带热。这股宽带热就像是严冬中的一枝报春花一样,预示了互联网的美好未来。 提起宽带,人们谈论得最多的往往是Cable Modem和ADSL这两种接入方式。然而,宽带并不仅仅局限于这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的中国互联网第三届大会把本届大会的主题确定为“构建繁荣、诚信的互联网”。中国互联网行业在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和严峻的市场洗礼之后,逐渐走出低谷,目前我国的互联网行业正在一步步迈向新的时期。而在这新时期的互联网正呼唤健康向上的主题。随着带宽需求的迅速增长、ADSL用户的迅速增加,接入带宽总容量已达到T比特级,骨干网带宽则达到了100G以上,另外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内容日益丰富。面对需求日益旺盛的宽带接入市场,电信运营商将充分利用已有的庞大网络设施,积极发展宽带接入业务。不过,据有关统计,目前中国拥有宽带用户也就在2000万户左右,不仅不能和固话、手机几个亿的用户数量同日而语,也不能与8700万的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相比。可以说,宽带在中国仍然是一个刚起步的事业,这也说明,宽带在中国有着难以估量的发展空间。从用户数量来看,目前中国宽带行业正在到达市场规模的临界点,即将进入一个急速发展时期,一个令人振奋的宽带互联网时代正要到来。随着宽带技术的日渐成熟、宽带用户的爆炸式增长,借助整合文字、图片、音视频、互动、检索等媒介手段,宽带将以前所未有的广度、深度影响人们的生活。从宽带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来看,宽...  相似文献   

4.
民生是当前突出热点,而价格又是民生的头号问题。然而,人们有所不知,最突出的价格问题,不在房地产,不在食品,而在宽带。据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一项研究,如果考虑到收入差距的话,我国的宽带资费水平相当于韩国的124倍。中国宽带用户占上网用户98.1%,老百姓的生活已离不开互联网,降低宽带资费已成为最重要的民生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5.
《中国信息化》2012,(11):13-13
欧盟委员会数字议程专员内莉·克勒斯在罗马工商业主联盟会论坛上发言称,相比法国和德国,意大利较低的宽带普及率正在耗费这个国家大约1%-1.5%的国内生产总值。41%的意大利成年人从未浏览过互联网,这个数据是法国、德国或英国的两至三倍。克勒斯呼吁意大利加大在信息通信技术方面的投入,以便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  相似文献   

6.
宽带作为新一代互联网科技的代表,正在对人类信息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宽带互联网影响到了整个社会的政治、商业、教育、文化,及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促进了互联网、电信、移动、传媒等行业的相互融合,宽带互联网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一片美好前景。据最新的统计数字,目前中国互联网上网人数已达9880万,宽带上网用户所占的比例也是越来越大,宽带生活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海泰数码作为天津本地的一家科技公司,近年致力于宽带网络的建设、运营及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并在软件开发、计算机网络系统、监控系统、音视频系统、互联网增值服务…  相似文献   

7.
陆鹏 《数码世界》2005,4(6A):9-9
宽带作为新一代互联网科技的代表,正在对人类信息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宽带互联网影响到了整个社会的政治、商业、教育、文化,及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促进了互联网、电信、移动、传媒等行业的相互融合,竟带互联网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一片美好前景。据最新的统计数字,目前中国互联网上网人数已达9880万,宽带上网用户所占的比例也是越来越大,宽带生活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  相似文献   

8.
北电网络公司总裁John Roth提出了“新摩尔定律”——光纤定律:每9个月主要ISP的互联网骨干链路的带宽就要增长一倍,这就是说,宽带的发展速度要比CPU的发展速度高两倍。如果说两年前“宽带”还只是存在于新技术的教科书上的话,如今的宽带已经实实在在地走到了我们的视线之内。  相似文献   

9.
一、什么是宽带正如很多耳熟能详的术语难以确定一个公认的准确定义一样,宽带在不同场合也会有不同含义。一般认为,宽带是能同时传送大量交互式数字媒体信息、高速访问互联网并具备永远在线功能的一种手段。宽带首先意味着高速。速度多高才能称宽带?这其实是个与时俱进的相对概念。当互联网用户靠拨号上网,接入速度只有14.4kbps、28kbps、54kbps时,比它快100倍的1Mbps、3Mbps、5Mbps就称为宽带。  相似文献   

10.
宽带正在引领新一轮互联网革命,趋势科技再一次把安全送上来  相似文献   

11.
门户新因子     
董晓常 《互联网周刊》2005,(29):18-18,20
Web2.0、宽带娱乐这些充满活力的因子,正在悄然改变互联网的产业精神和竞争格局  相似文献   

12.
应用动态     
据悉,为了适应宽带上网的需求,实现互联网达到光的速度、海的容量,福建电信将投资200亿元全力打造宽带互联网,以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福建电信今年的主要建设重点是:实现今年在全省发展7.2-10万宽带用户的计划,让更多的用户充分享受高速上网的快感。今年底为福州、厦门和泉州三地80%以上的合办公楼、商务大厦以及中高档住宅小区的用户提供宽带接  相似文献   

13.
与宽带一起奔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宽带似乎正在让所有的人为之疯狂。运营商大举进攻、企业跃跃欲试、投资商狂热追捧加上网民的期待与媒体的关注,使得宽带变成了一场正在酣畅淋漓地进行着的世纪大战。对用户来说,感受网上冲浪的快感只是宽带所带来的改变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它使更多的互联网应用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4.
移动互联网是电信、互联网、媒体、娱乐等产业融合的汇聚点,各种宽带无线通信、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都在移动互联网业务上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从长远来看,移动互联网的实现技术多样化是一个重要趋势,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目前愈发复杂化,并在持续变化着.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信息产业运作模式正在被打破,新的运作模式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15.
移动通信与互联网正在逐渐走向融合.多种无线接入技术不断成熟及普及,促使宽带业务向无线化发展,无处不在的互联网将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获悉,谷歌已经在美国多个城市推出千兆带宽的超级光纤宽带服务,不过,谷歌对于未来互联网接入的企图心,远不止光纤宽带这么简单。谷歌首席财务官皮切特(Patrick-Pichette)日前透露,谷歌正在研发万兆宽带技术(10Gbps,千兆宽带的十倍)。这位高管在"高盛科技和互联网大会"上,披露了这个信息。皮切特表示,按照谷歌原定计划,万兆宽带,计划在2020年之前推出,但是谷歌  相似文献   

17.
在互联网应用高速发展的今天,运营商的传统语音服务等已经无法支持其业务的进一步增长,数据业务将主宰今后运营商的业务市场已经成为通信行业的共识。在宽带业务方面,通过宽带运营商们的大力投入和市场培育,使得2004年以来宽带用户增长势头强劲。然而,众多的宽带运营商在面对广阔市场机会的同时,也面临着几个突出的问题:用户大量增加的同时,竞争愈加激烈,接入费用一再降低,使得运营商想要依靠接入业务实现大量利润的可能微乎其微,用户的大量增加给网络容量和服务质量带来压力,宽带设备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时有发生;大幅推进市场的同时,很多运营商的理念还停留在宽带接入、高速上网和永久在线的概念上,对于宽带应用以及给用户所能提供的增值服务上还显得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18.
anny 《电脑》2004,(12):44-44
据报告分析结果显示,从2003年第一季度开始统计,目前针对互联网病毒数量与同期相比平均增加了2.5倍左右。反病毒专家分析,正是因为宽带网络建设的飞速发展,基于宽带娱乐、在线购物、互动聊天等应用快速普及,各种网络病毒、黑客攻击、木马程序等已经成为进行互联网病毒传播破坏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9.
2005年恶意代码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CNNIC的统计:截止2005年6月30日,我国互联网用户数量超过1亿户,其中宽带上网用户达到5300万人,上网计算机数量达到4560万台,网民数和宽带上网人数均位居全球第二。互联网正在不断的高速发展,与此同时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安全漏洞带来的安全风险也无时不在。  相似文献   

20.
市场先锋     
在宽带市场的竞争中,光纤接入方式凭借其巨大的带宽容量及抗干扰性好等特点,已成为未来宽带接入市场发展的主流。网通近期推出的互联网专线接入服务(Dedicated InternetAccess,简称DIA),就是通过网通全光纤骨干网及各地城域网,利用多种专线接入方式,为企业客户提供2M—1000M规格的Internet高速接入端口。据悉,DIA产品在网通数据类产品销售收入中已取得第一的成绩,显示了强劲的市场需求。 与国内其它宽带服务商相比,网通推出的互联网专线服务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首先,网通高速宽带互联网CNC net是国内率先采用IP ov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