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赵瑾  苏淑华 《福建电脑》2005,(7):37-37,28
本文简单介绍算术编码和赫夫曼编码,并对两种编码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通过比较使得读者更加了解两种编码方法。  相似文献   

2.
物流信息系统编码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企业内部信息编码问题,提高基础信息化实施水平,本文系统的介绍了物流信息系统中编码的定义、编码结构模型及编码分类,在层群码分类编码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柔性层群码分类编码方法。以广西某粮油食品有限公司为例。应用柔性层群码编码方法对企业的产品进行了详细的编码,并给出了一种校验位的计算方法。最后对层群码分类编码方法及柔性层群码分类编码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3.
分形图像压缩编码技术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形图像编码是目前研究较为广泛的一种现代编码方法本文在比较经典编码方法和现代编码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了分形的概念、分形图像压缩技术方案及实现,并阐述了分形编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张晓梅 《福建电脑》2009,25(5):64-66
信源的编码方法提高了通信的有效性。信源的编码方法分为定长编码和变长编码,定长编码要实现无失真,需要的编码长度大,效率不高;变长编码的编码长度不需要很大就可以达到相当高的编码效率,而且可以实现无失真编码。香农编码、费诺编码和哈夫曼编码是常见的离散无记忆信源编码方法。  相似文献   

5.
MPEG-4视频部分(ISO/IEC 14496-3)是MPEG-4标准核心内容之一,它既提供了传统的基于帧的编码方法也提供了基于视频对象的编码方法,为高效压缩与基于内容的交互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文章对MPEG-4标准视频编码部分做了详细的描述,并对MPEG-4视频的应用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
精细可伸缩视频编码中的增强层编码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新的子带编码方法来对精细可伸缩视频编码中的增强层进行编码。在这种编码方法中,首先通过重排DCT残差系数形成子带,然后利用同一子带相邻系数的相关性来消除数据冗余。实验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增强层编码方法比原来的FGS增强层编码方法具有更高的编码效率。  相似文献   

7.
介绍在办公软件中对汉字拼音编码的背景,描述一种编码方法以及这种编码方法在排序、加注拼音方面的具体应用,阐述这种编码方法未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JPEG图像压缩编码技术的总体框架,提出了一种基于JPEG的分层渐进图像压缩编码方法,并通过实验对该方法和传统的JPEG图像压缩编码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首先介绍了视频对象的分割技术,然后着重对视频对象编码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包括典型的形状编码方法,对纹理编码、形状和纹理数据的运动估计以及任意形状视频对象的可扩展编码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介绍了视频对象编码中的比特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目前已有编码系统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多信息分段电子编码方法和系统.它使用自定义信息段编码方法,不同信息段表示不同的信息类别,段内定义分段编码规则,各段组合成为整体编码.系统包括三个部分:信息分段定义、编码过程和解码过程,详细介绍了各部分内容及运行机制.与现有系统相比,多信息分段电子编码信息相关度高,编码框架统一且结构可配置、服务可定制、长度可变,较易兼容其他编码体系,可使用统一的编码解码软件,方便根据应用需求进行扩展.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分布式信源编码的基本思想和经典的分布式信源编码的构造实现方法.讨论了联合信道-分布式信源编码方法,通过新兴的极化码,实现了联合极化码-分布式无损信源编码系统,并将其应用到图像传输当中,实验仿真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分布式信源编码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能量有效性较低的问题,利用分布式信源编码方法,去除冗余并压缩节点发送的数据。将分布式信源编码方法与对应网络结构相结合,提出基于簇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分布式信源编码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节省网络中25%-30%的能量消耗。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一种与游程相关的二值图象广义边界概念和及对编码方法,并给出实现算法的恢复方法,最后通过对几幅二值图象压缩结果与游程编码,二维自适应跳白块编码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表明本文提出了的广义边界编码压缩方法的压缩性能比另两种压缩方法优越,是一种易于实现的高效率的二值图象压缩方法。  相似文献   

14.
基于CSCW的静态图像编码压缩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明  杨玉强 《计算机仿真》2010,27(3):247-249,294
图像编码压缩会引起失真。在研究静态图像编码压缩问题中,针对传统的编码算法只能在压缩比和失真之间取舍,不能获得较大压缩比又获得较好失真效果,很难适用于类似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的环境。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行程长度编码的方式保证失真效果,同时又可以利用小波变换编码算法的特性来提高压缩比的编码算法,以行程长度编码和小波变换编码分别压缩图像的不同区域完成编码压缩。试验检验表明算法速度快、压缩比高、失真小(感兴趣区域可以无失真)结果获得较高压缩比同时失真较小,可用于特殊环境的编码压缩。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多源多宿组播网络编码问题,提出了计算可达信息率区域的算法和构造线性网络编码的方法。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把多源多宿组播网络编码问题转化为一个含有约束的单源组播网络编码问题,通过理论分析与推导,找出了各源点组播率之间的相互约束关系,进而构造了一个多目标优化模型来表征可达信息率区域的边界,提出了两种求解该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方法:枚举法和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目标优化算法。从求出的Pareto边界可以导出可达信息率区域。选定了各源点的组播率后,通过求解含有约束的单源组播网络编码问题便可以构造出线性网络编码方案。仿真测试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求出可达信息率区域的整数点边界,并能构造线性网络编码方案。  相似文献   

16.
17.
The transport of video images is likely to be a major application of high-speed networks of the future. These applications are capable of utilizing the high bandwidths that will become available with the advent of B-ISDN.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new methodology (called TES) for modeling the frame bitrate stream generated by compressed video source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this method is that it can model an arbitrary marginal distribution and approximate the autocorrelation structure of the random bitrate process generated by compressed frames. We present a modeling example utilizing this method, based on data from a video coding algorithm employing a layering technique. Using the source model, we develop a simulation model of a multiplexer of video sources. We show that this model can be used to address a number of design issues that arise in this class of problem. In particular, we show that for a layered video coding algorithm, it is possible to have a gain in the number of sources multiplexed at the cost of some loss of low priority packets.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讨论了基于标准单元ASIC设计的逻辑综合优化问题,总结提出了逻辑综合优化的四种方法:系统和算法级优化、代码级优化、电路级优化和部分全定制的方法,并给出了这些方法的应用场合和应用实效。  相似文献   

19.
一种基于JPEG2000的医学图像感兴趣区域编码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感兴趣区域编码是静态图像压缩标准JPEG2000支持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功能,该标准提供了两种感兴趣区域编码的方法,这两种方法用于医学图像的处理却存在不同的不足之处。该文结合这两种编码方法各自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分步位移的处理方法,该方法不仅支持多个感兴趣区域的编码,而且还能自由调整感兴趣区与背景区图像的压缩质量。实验结果表明,医学图像的压缩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曹宁  朱金秀  闫朝敏 《计算机工程》2003,29(19):149-150
在H.263的“混合编码”法,即帧间预测与帧内变换相结合的编码方式的基础上,引入了帧内预测的编码方法,并对H.263视频编码结构进行了改进。从理论上对帧内变换 预测编码方法与H.263中单一的帧内变换编码的比较。得出其优点,实现了引入帧内预测的H.263的软件编码器,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帧内变换 帧内预测 帧间预测的混合编码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