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利用野外观测、钻录井、薄片、常规测井等资料,综合分析川西南地区二叠系火山岩储层的特征及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区内火山岩储层主要发育在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之中。火山熔岩的储集空间以气孔等原生孔和构造缝为主,孔隙度和渗透率较低,孔渗相关性差,为孔隙–裂缝型储层;火山碎屑岩的储集空间以气孔等原生孔和粒间扩大孔、微孔等次生孔隙为主,可见冷凝收缩缝,火山角砾岩和凝灰岩物性均优于火山熔岩,但孔渗相关性一般;熔结凝灰岩有较好的孔隙度和孔渗相关性,为孔隙型储层,储集性能优良。有利的岩性岩相是储层发育的基础,爆发相是储层发育最有利的相带;地表的风化(淋滤、溶蚀)作用对储层进行改造,次生溶蚀孔隙是最主要的储集空间;构造作用是储层形成的重要条件,构造作用形成的裂缝作为储集空间的同时也连通了火山岩中部分原生的孤立孔隙。  相似文献   

2.
松南长岭断陷查干花地区火山岩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岭断陷火山岩十分发育,是重要的天然气储集体。长岭断陷查干花地区火山岩主要分布于下白垩统营城组,以中酸性火山喷发岩为主,其主要储气岩为流纹岩和凝灰岩。流纹岩的储集空间以气孔、溶孔和构造裂缝为主;凝灰岩储集空间以溶蚀孔隙和构造裂缝为主。深大断裂控制了火山岩的空间分布,火山机构和相带控制火山岩储层的分布,而构造作用、风化淋滤作用和溶蚀作用控制有效储层的形成。储层的发育程度与火山岩相和火山口(源)的位置密切相关,一般在火山口、近火山口的爆发相热碎屑流亚相和溢流相顶部—上部亚相的火山岩储集性能最好;构造活动及火山喷发可产生大量次生裂缝,提高了火山岩的储集性能;风化淋滤和溶蚀作用产生大量的次生孔隙,使储集性能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3.
辽河坳陷洼609井区火山岩储集层的储集空间特征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辽河坳陷洼609 井区火山岩位于中生界和下第三系两套地层中, 中生界以中酸性熔岩为主,新生界以基性熔岩为主。主要岩类有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辉绿岩、自碎火山角砾岩、火山碎屑岩等。储集空间包括原生的孔隙和裂缝以及次生的溶孔和裂缝。储集空间的形成和演化可以分为六个阶段:火山岩形成时原生孔隙形成阶段;火山岩体遭受风化剥蚀形成次生溶蚀孔、洞、缝阶段;火山岩体遭受埋藏和构造断裂形成构造缝阶段;大气淡水以及地下水对火山岩体的溶蚀和充填作用;生油岩有机质成熟形成的有机酸对火山岩体的溶蚀作用;油气对孔隙的充填阶段;热液作用始终对储集空间起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4.
克拉玛依油田中拐-五八区佳木河组火山岩储集层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克拉玛依油田中拐-五八区佳木河组火山岩储集层岩类复杂,有火山碎屑岩、熔岩等;火山碎屑岩主要为凝灰岩、沉凝灰岩和火山角砾岩;熔岩类主要为安山岩和玄武岩.火山碎屑岩以晶屑、岩屑内溶蚀孔和火山灰脱玻化孔为主,主要发育在凝灰岩和火山角砾岩中;熔岩以半充填或未充填气孔和冷凝收缩缝为主,主要发育在安山岩和流纹岩中.火山岩储集性质总体差-很差,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中由于绿泥石、沸石和方解石等矿物的充填,破坏了在冷却成岩阶段中形成的原生储集空间,后期虽然受地表水的淋滤和地下酸性流体溶蚀,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储集层质量,但是整体溶蚀作用不强且不普遍,主要发生在与不整合面有关的佳木河组上亚组中酸性火山岩中.后期裂缝对火山岩的储集性能的改造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5.
火山岩储层储集空间的构成——以松辽盆地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火山岩气藏勘探的核心问题是储层预测,而储层预测的关键是看储集空间是否发育。为此,采集了松辽盆地下白垩统营城组野外露头区及钻井区167块代表性样品,通过对岩石薄片和铸体薄片的观察,利用面孔率统计方法和物性数据分析,研究了火山岩储集空间的构成问题,对比了不同岩性岩相的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和裂缝发育情况,并探讨了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的成因。结论认为:①气孔火山熔岩原生孔隙最发育;致密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熔岩的原生孔隙、次生孔隙、裂缝发育比例相近,前者裂缝较发育,后者原生孔隙较发育;火山碎屑岩和沉火山碎屑岩次生孔隙和裂缝发育比例较大。②火山通道相以砾间孔和裂缝为主;爆发相和喷溢相从底部→顶部各亚相,原生孔隙发育比例上升,次生孔隙和构造缝发育比例下降;侵出相以原生收缩缝为主,火山沉积相以次生孔缝为主。③发育气孔构造、石泡构造、气孔杏仁构造、流纹构造、珍珠构造、柱状节理、间粒结构和熔蚀结构的火山岩易形成原生孔缝;构造作用、风化淋滤作用、溶蚀作用和脱玻化作用等后期成岩作用促进了次生孔隙和裂缝的形成。以上认识对火山岩储层内部构成的细化及火山岩气藏的开发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三塘湖盆地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三塘湖盆地石炭系火山岩岩石学、储集空间类型及其成岩演化等研究结果表明,火山岩岩石类型主要为火山熔岩,以玄武岩为主.火山岩油藏储集空间以杏仁孔和基质溶孔为主.储层研究表明,岩石组构影响了储层孔隙度发育的潜力,少斑、多玻璃质以及多气孔的火山岩,在后期的改造溶蚀过程中火山岩储集性能的改善较为明显;溢流相顶部的渣状熔岩层在后期的成岩过程中形成的储集空间是主要的油气层;火山岩储层中沸石受风化淋滤以及有机酸溶蚀作用形成的沸石溶蚀孔区带是有利的储层发育区,纵向上沸石和绿泥石呈规律分布.  相似文献   

7.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哈尔加乌组致密油藏储集层岩性为中基性火山熔岩及火山碎屑岩,储集空间包括气孔、溶蚀孔、微裂缝等,储层孔隙度低,渗透率差,油藏不受构造控制,分布面积广。哈尔加乌组下段为主要的烃源岩,发育多个生烃中心,油气以近源短距离侧向运聚成藏为主,油藏受烃源岩与火山岩体控制,油层主要发育在火山喷发间歇期形成的淋滤溶蚀带附近,裂缝有效地沟通了储集空间,控制着油气的富集程度,平面上邻近湖沼相的泥坪亚相是油气聚集的有利部位。马中构造带西斜坡紧邻生烃中心且位于有利岩相带,保存条件优越,是下一步有利的勘探区带。  相似文献   

8.
辽河盆地欧利坨子地区火山岩储集空间特征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辽河盆地欧利蛇子地区火山岩储集空间主要发育于角砾化粗面岩、角砾化熔岩、粗面岩及凝灰质熔岩中,玄武岩中不太发育.储集空间主要分为原生和次生两类,原生储集空间包括原生孔隙如气孔、砾间孔、晶间孔及原生裂缝如收缩缝;次生储集空间主要包括溶蚀孔和构造缝、溶蚀缝等.原生气孔和次生溶蚀孔十分发育,是主要的储集空间,约占65%~70%,收缩缝、构造缝和溶蚀缝不仅是流体运移的通道,使气孔、晶间孔等沟通,同时也提供了一部分储集空间,在Ⅳ类储集空间中,Ⅰ,Ⅱ类由于有大量的气孔,且气孔中易溶组分多,加之又有大量原生孔隙和收缩缝,因而是较好的,Ⅲ,Ⅳ类则较差.本区火山岩储集空间可划分为 4个演化阶段.第一阶段为原生储集空间的形成阶段,第二阶段为风化淋滤阶段.这二个阶段以建设性作用为主.第3阶段为浅埋藏及构造裂隙发育阶段,建设作用和破坏作用共存,但以建设作用为主.第4阶段为深埋藏阶段,则以破坏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9.
用地震方法研究滴西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储集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岩心、薄片、常规测井以及 FMI 成像资料多种手段,从火山岩岩性、电性、岩相特征、孔隙类型、储集层物性等方面开展了准噶尔盆地滴西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储集层研究,并进行了火山岩地震相勘探方法及火山岩相平面分布特征研究。分析了火山岩储集层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以及其影响因素。区内火山岩储集层主要为酸性岩类及火山碎屑岩,孔隙类型为次生孔缝,储集空间为气孔、微裂缝。储集层物性影响因素主要有火山岩的岩性岩相、喷发环境及后期风化淋滤和断裂改造。  相似文献   

10.
目前九区石炭系油藏存在开发效果差,部分井无接替层的现状,针对这些问题,利用岩芯、薄片、扫描电镜等手段,从火山岩岩性、岩相特征、孔隙特征、储层物性等方面研究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九区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特征,分析了火山岩储层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以及储层物性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区内火山岩储层主要为火山熔岩、碎屑岩和变质岩类;孔隙类型主要为次生孔隙;储集空间为气孔、残余孔、溶蚀孔、裂缝等;储层物性影响因素主要有火山岩的岩性、岩相、后期风化淋滤和断裂改造等。  相似文献   

11.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油气成藏组合特征及勘探前景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随着五彩湾气田、石西油田、克拉美丽气田等石炭系火山岩油气田逐渐被发现,准噶尔盆地的石炭系业已成为油气勘探的重点层系。石炭纪是准噶尔-吐哈地块由地块裂离、拼合到克拉通内坳陷盆地演化的过渡时期,在早、晚石炭世分别经历了由伸展到聚敛的发展旋回,早石炭世以海相沉积为主,晚石炭世发育海陆交互相与火山岩建造。上石炭统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以陆上中心式和裂隙式喷发为主,主要发育的中基性和中酸性火山岩经受长期风化淋滤以及有机酸、深部热液溶蚀,形成风化壳与内幕储层。风化壳储层厚度与规模受间断时间、岩性、岩相及断裂控制,储集空间以次生孔隙、裂缝为主,优质储层主要分布在不整合面之下350m距离以内,局部古地貌高部位更为有利;火山岩内幕储层主要受火山机构、岩相及短期沉积间断控制,火山爆发相、溢流相易形成有利储层。下石炭统主要发育砂砾岩储层。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目前已发现9种油气藏类型和3种基本油气成藏模式。以储集体为基础,石炭系发育上石炭统火山岩风化壳、上石炭统火山岩内幕、下石炭统砂砾岩与上石炭统砂砾岩4类油气成藏组合,其中第1类为已建立的成藏组合,后3类为概念型成藏组合。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烃源岩的厚度大,火山岩储集体发育,油气成藏条件有利,勘探潜力巨大,加强油气成藏组合分析是提高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勘探效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松辽盆地中生界火山岩储层特征及对气藏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44,自引:3,他引:41  
火山岩储层是松辽盆地深层天然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分布上主要受深大断裂控制,沿断裂成带分布,不仅分布在山岭地区也广泛分布在断陷盆地的沉积地层中;储集空间为原生气孔、杏仁体内孔、次生的斑晶溶蚀孔、基质内溶孔和构造溶蚀裂缝;孔隙结构组合为单一裂缝及斑晶溶蚀孔与裂缝组合而成的孔隙结构;在成因上分为喷发溢流时形成原生气孔,喷发间歇期受风化淋滤形成次生孔隙及在埋藏过程中成岩、构造作用的影响 3个阶段;裂缝是改善火山岩储层性能的关键因素,成岩作用既加剧了次生孔隙的充填也加剧了溶蚀孔隙的形成,压实作用对储层物性没有影响。火山岩在烃源岩中相对独立的分布使其具有得天独厚的成藏条件,构造运动和后期风化剥蚀是控制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断裂的发育程度控制了气藏的分布。  相似文献   

13.
准噶尔盆地陆东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特征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2  
利用岩心、薄片、扫描电镜等多种分析手段,从火山岩岩性、岩相特征、孔隙类型、储层物性等方面研究了准噶尔盆地陆东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特征,分析了火山岩储层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以及储层物性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区内火山岩储层主要为基性、中酸性岩类;孔隙类型主要为次生孔缝;储集空间为气孔、残余孔、溶蚀孔、裂缝等;储层物性影响因素主要有火山岩的岩性、岩相、喷发环境及后期风化淋滤和断裂改造。油气成藏主要受石炭系滴水泉组和二叠系平地泉组两套烃源岩控制,在石炭系火山岩储层中形成了自生自储型和上生下储型油气藏。  相似文献   

14.
烃碱流体对兴城地区营-段火山岩储集层的改造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深气田兴城开发区营城组火山岩气藏储集层以酸性火山岩为主,储集空间可分为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和裂隙3种类型.烃碱流体对火山岩的改造作用主要反映在次生孔隙带的形成、发育程度上,这取决于烃碱流体在储集层中引起物质带入与带出的比例.由于火山岩体处于开放体系下,原有矿物发生交代蚀变、溶蚀,使岩石内部结构受到破坏而造成机械强度减低,孔隙度增加,具有多孔隙高孔洞,这非常利于构造破碎、吸引热液和矿质富集.但烃碱流体不仅可导致原有矿物发生蚀变、溶蚀使孔渗增加,也可以充填、阻塞孔隙而使孔渗降低.本区特殊的岩性岩相及构造因素使得烃碱流体带出量大干带入量,次生孔隙发育、连通成次生孔隙带,构成了很好的运移通道和储集空间.  相似文献   

15.
黄骅坳陷王官屯构造带白垩系火山岩发现了多口高产井,油气较为富集。为了探讨该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分析王官屯构造带火山岩油气地质特征,结合包裹体及埋藏史,明确了油气成藏的期次和成藏模式。结果表明:王官屯构造带油气来源于孔店组孔二段暗色泥岩和页岩;火山岩储层岩性为熔岩、火山碎屑岩和火山碎屑沉积岩,可划分为4类岩相、7种亚相;原生储集空间主要包括气孔、晶间孔、粒间孔及收缩缝,次生储集空间主要为高孔构造裂缝及溶蚀孔隙,发育两大类有利储层;火山岩具有2套储盖组合,即地垒构造圈闭及断鼻构造圈闭;油气充注期开始于晚渐新世,持续至今,为典型的“新生古储”侧向供烃油气成藏模式。该区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为:供烃窗口控制源岩侧向供烃,构造缝与溶蚀作用改善储集性能,构造样式及演化控制油气保存与聚集。  相似文献   

16.
吐哈盆地哈密坳陷石炭-二叠系油气成藏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三塘湖盆地火山岩油气勘探的经验,综合现有的地质、物探及钻井资料,从火成岩油气成藏的3个主控因素入手,分析评价哈密坳陷石炭-二叠系的油气成藏潜力后认为,哈密坳陷存在至少3套有价值的烃源岩,具有成藏的烃源岩基础;尽管石炭-二叠系储集层普遍较差,但部分探井揭示出火山岩原生储集层有被次生裂缝改善的迹象,目的层的后期浅埋以及古构造背景下后期的抬升遭一定程度的风化剥蚀等有利于火山岩的淋滤改造和储集层的发育,这种构造背景下控制的尤其是具有油气规模聚集的区域是下一步勘探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7.
马朗凹陷哈尔加乌组火山岩储集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岩心、薄片、扫描电镜及物性资料,通过对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石炭系哈尔加乌组火山岩储集层特征的研究,得到以下认识:以玄武岩、安山岩及其过渡岩性为主;以溢流相为主,爆发相和火山沉积相次之;为中低孔、低渗透-特低渗透火山岩储集层;主要为水下喷发,原生孔隙不发育,通过岩浆期后成岩作用的改造,形成叠加在原生储集空间之上的交织在一起的孔、洞、缝构成本区的有效储集空间;由钠长石化、钠铁闪石化和菱铁矿化等现象证明了火山岩中碱性流体的存在以及碱交代作用的广泛发育;脱玻化作用、风化作用、构造作用、交代作用和溶解作用等对火山岩储集层的改造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是形成次生孔隙带的主要成岩作用,更是哈尔加乌组形成有效储集层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四川盆地西部二叠系火山岩气藏成藏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四川盆地川西地区二叠系火山碎屑岩气藏的天然气成藏条件,对该区火山碎屑岩气藏储层、气源、成藏组合及圈闭等成藏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川西简阳地区火山碎屑岩气藏的成藏有利条件包括:①永探1井以喷溢相火山碎屑熔岩为主,叠合后期蚀变和溶蚀作用,发育以脱玻化溶蚀微孔为主要储集空间的孔隙型储层;②天然气地球化学指标分析对比结果表明,永探1井火山岩气藏天然气来源以下寒武统筇竹寺组为主,简阳地区德阳—安岳裂陷内发育巨厚的寒武系优质烃源岩,为气藏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气源;③火山碎屑岩储层与寒武系烃源岩组成"下生上储"的近源高效源储组合,烃源断层有效沟通源岩和储层,上覆发育有上二叠统龙潭组泥岩直接盖层和三叠系膏岩区域盖层,生、储、盖组合良好;④成都—简阳地区发育构造—岩性(地层)复合圈闭,初步证实有利含气区面积达1 300 km2,展现出极大的天然气勘探潜力。结论认为,川西地区火山碎屑岩气藏与川西南地区周公山玄武岩气藏在成藏条件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预测中江—三台地区火山碎屑岩分布面积超过4 000 km~2,其与简阳地区具有相似的火山岩气藏形成条件,是下一步集中突破的有利勘探区带。  相似文献   

19.
陆东地区火成岩形成时代与构造背景及火山岩储层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岩心观察基础上,通过常规与铸体薄片显微镜下鉴定与定量统计,孔隙度与渗透率、包裹体均一温度与成分、全岩主微量元素、LA-ICPMS锆石微区U-Pb定年等分析测试,对准噶尔盆地陆东地区火成岩岩性、火成岩形成时代、储层成因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火成岩的岩相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火山喷发活动发生于早石炭世(321~369 Ma)与板块俯冲作用相关的活动大陆边缘岛弧挤压构造环境。早二叠世(约283 Ma±)是辉绿岩的主要侵位时期,表明准噶尔地块东部已进入陆内伸展拉张的大陆裂谷构造体制演化阶段。火成岩在侏罗纪(190~149 Ma)曾遭受过热地质事件的改造。火山岩储层的形成与储集性能的改善主要与石炭系顶部风化剥蚀面的风化淋滤溶蚀作用有关,主要属于风化型火山岩气藏。可分为火山爆发相、火山溢流相、火山通道相、火山沉积相与浅成侵入相5个岩相及9种亚相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