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刘柬葳  彭勃 《油田化学》2022,39(1):179-185
油藏非均质性是制约采收率提高的关键因素,交联聚合物微球调驱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技术手段.低渗透油藏复杂的孔隙结构,深海、深井油藏中高盐、高温等恶劣油藏环境,对微球注入、封堵、深入、耐温、耐盐等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述了交联聚合物微球的调驱机理、制备方法及矿场试验应用的研究进展与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交联聚合物微球...  相似文献   

2.
针对聚合物调驱在高温、高矿化度的油藏或存在高渗透层油藏应用效果较差的情况,研制出耐温抗盐的低聚合物含量、低交联度聚合物驱油体系。通过在马寨油田的调驱先导试验,完善了低度交联AMPS共聚物调驱技术。  相似文献   

3.
交联聚合物调驱技术在高尚堡油田高浅北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军 《海洋石油》2009,29(3):43-46
为实现高尚堡油田高浅北区的持续稳产和提高采收率,把交联聚合物调驱技术应用到高浅北区。2008年根据高浅北区油藏条件及剩余油情况分析了高浅北区交联聚合物整体调驱可行性,并根据多方面因素确定了交联聚合物整体调驱的目标区,共设计了26口调驱井;设计了交联聚合物调驱体系配方和科学合理的注入方案。交联聚合物调驱技术在高浅北区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效果,注入压力上升,日采油量上升,提高了原油采收率,表明该技术适用于边水油藏。  相似文献   

4.
针对濮城油田文51块高温,高盐的特点,确定了低度交联聚合物调驱体系的组成,在室内了凝胶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实验表明低度交联聚合物调驱体系可以满足区块调驱的要求,通过文51块的现场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满足了高温,高盐油藏调驱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交联聚合物调驱技术研究及矿场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联聚合物调驱技术是在聚合物驱技术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集调剖和驱替于一体的化学驱技术.交联聚合物是采用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与交联剂按一定浓度比形成的凝胶,在油藏中适应性强.与聚合物对比的实验研究表明,交联聚合物调驱技术在黏度、耐温性、耐盐性、热稳定性、剪切恢复性、残余阻力系数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矿场试验结果表明,交联聚合物调...  相似文献   

6.
交联聚合物技术在胜利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交联聚合物技术是一项调驱结合、能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工艺技术,与聚合物驱相比不仅大幅度提高了溶液粘度、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同时也能改善油藏的非均质状况。该技术既可用于交联聚合物驱油,也可用于注聚区低压井添加交联剂改善聚合物驱效果,另外,增大溶液浓度和强度可用于交联聚合物深部堵水调剖。孤岛油田渤19断块交联聚合物驱试验和胜利油区注聚低压井添加交联剂矿场试验结果表明:与聚合物驱相比,交联聚合物在油藏中更容易吸附和滞留,可抑制聚合物窜流,改善油藏的非均质性,提高原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7.
交联聚合物微球深部调驱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交联聚合物微球的颗粒粒径和溶胀性能是影响调驱效果的主要因素.为提高交联聚合物微球在高含水、强非均质性油藏深部调驱中的应用效果,通过粒径实验、岩心驱替实验等对交联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的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交联聚合物微球在60℃条件下、用孤岛回注污水溶胀10d后,粒径中值增大了34倍;交联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的单管封堵率大于92%,双管岩心驱油实验提高采收率大于11%,交联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完全能够满足孤岛油田高渗透油藏深部调驱的要求.在GD2-24斜516井组实施了交联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深部调驱现场试验,注水井油压上升了2.9MPa,对应一线油井见效高峰期含水率下降了5.6%,单井平均增产原油5t/d.表明交联聚合物微球深部调驱是改善注水剖面和降低油井含水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1999年在南二区东部原注水井排附近开展了清水低浓度交联聚合物深度调剖试验。从目前的试验效果看 ,原注水井排附近的清水体系调剖取得了比单纯聚合物驱好的效果。在相同注入PV数条件下 ,清水体系调剖的含水下降幅度远大于单纯聚合物驱 ,采聚浓度低于单纯聚合物驱 ,累计采油量远高于单纯聚合物驱。在注入化学剂成本比单纯聚合物驱低 15%的条件下 ,目前单井产油量比单纯聚合物驱多 172 2t。因此 ,该项技术不仅可以动用以前认为不能动用的原注水井排附近的地质储量 ,而且推广应用后 ,还可以为油田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清水低浓度交联聚合物深…  相似文献   

9.
高温交联聚合物驱是聚合物驱技术的完善和发展,解决了普通聚合物驱适应温度小于85℃、矿化度小于10000mg/L的技术局限。室内试验证明了交联聚合物成胶性能好、在地层中建立流动阻力大、适合于高温高矿化度油藏,现场单井试注总结了交联聚合物驱技术特征并进行了配方改进和优化。研究表明,在双河油田江河区Ⅶ上层系高温、高矿化度、低粘油藏条件下,可以通过开展高温交联聚合物驱来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10.
对应用于马寨油田的多种调驱技术(CDG调驱技术,PCS调驱技术,预交联颗粒调驱技术,低度交联聚合物调驱技术,缔合聚合物调驱技术)的调驱原理、调驱体系的特点、选井条件等进行了介绍。在马寨油田卫95块现场应用这些技术后,改善了注水效果,增加了采油量。  相似文献   

11.
黄凯  李闽  李道轩  李春芹  梁彬 《海洋石油》2006,26(4):62-65,73
纯107块新区油田是低渗透油藏。这类油藏注水开发困难、井况较差、油井产量低。“注气开发”是国内外针对低渗透油藏最为有效的开采方法。针对纯107块新区的地质特征及开发现状,研究了注气开采方案,运用数值模拟器论证了不同井数、不同注入气体、不同注气速度、不同注气时机对油藏开发指标和开发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油藏通过注气开采,能大幅度提高该区块的原油采收率;不同注气速度、注入介质对增油和提高采收率效果明显;新增生产井和注气井,也可大幅度增加原油产量。  相似文献   

12.
The Dongxin oil region has complex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multiple types of fault block reservoirs. To enhance oil recovery, the development technology of sidetracking wells have been used effectively in the Dongxin oil region. The screening conditions and optimal design method of sidetracking wells in the fault block reservoirs were analyzed and concluded in this study. Additionally, the oil production rate and water cut variation rules of sidetracking wells were studied, and the supporting technology wa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effect of sidetracking wells. The research results have an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effect of sidetracking wells in fault block reservoirs.  相似文献   

13.
本布图油田投入开发的焉2区块,含油层位为侏罗系三工河组,属低孔低渗储层。这类油藏普遍存在注不进,采不出的矛盾。针对该区块注水井的欠注问题,在开展了储层特征及其对注水井吸水能力影响的研究基础上,通过该区吸水能力研究,确定了合理注水压力;通过研究井网、井距对注水开发的适应性,不断完善注采井网,西北部注水井已基本达到配注要求,满足注采平衡;通过开展室内实验研究,优化出适应储层的酸化配方、施工参数设计,矿场应用起到了显著的降压增注效果;制定了适合该区注入水水质标准并配套实施了水质处理技术,针对注水系统未建洗井回水管汇,引进应用了ZXJC30-Ⅳ型注水井活动洗井车洗井技术,有效地解决了注水井洗井问题和其它相关工艺配套技术应用问题。通过对研究成果的现场应用,使本布图油田焉2区块实现了良性注水开发,同时对于开发类似区块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利用水平井技术提高欢西油田稠油储量动用程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卢时林 《特种油气藏》2011,18(3):116-118,141
欢西油田薄层稠油估算地质储量为800×104t,占稠油总储量的6.6%,主要分布在锦91、锦90边部、锦16块于楼南部、锦25块西北部、千12块兴隆台油层南部、锦17、锦612等区块。由于油质稠、油层薄或受边底水的影响,无法利用直井技术实现经济有效开发。2007年以来,通过加大水平井技术研究和推广力度,有效解决了利用直井开发薄层稠油时出现的各种难题,成为开发薄层稠油的一项主要技术。通过现场实施取得了显著效果,对同类油藏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油藏特征的完井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优化完井,无需动用管柱.可提高措施效率、开采多个油气藏及多层非均质砂岩油藏,从而控制开发成本并提高采收率.印尼苏门答腊Jabung区块开发井钻遇三类典型油气藏:气顶油环油气藏、多油气藏及多砂岩非均质油藏.根据各类油气藏的特点.采用针对性的完井方法.优化的完井方法利用常规完井技术和井下工具实现单井一次完井.无需复杂的再完井措施,可同时或接替生产多个油气藏.此外,针对非均质多砂岩特点.应用可控的分层注水技术,可提高油藏采收率.上述完井方法已成功应用于不同类型油藏中,为油气水分布复杂的小断块油田开发过程中控制操作成本、提高开发井的整体效益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针对吞吐进入中后期,各储层之间矛盾日渐突出,储层之间的吸汽量不均,严重影响油藏的动用程度,主要表现在产油量下降、含水升高等方面,提出稠油分层注汽技术。稠油分层注汽技术是通过封隔器对互层状油层有效封隔,在纵向上划分出相对独立的注汽单元,以注汽装置对各生产单元单独作用,从而在注入阶段可以减少高低渗透层、新老层、油水层之间的干扰,充分发挥油层潜力,提高油层动用程度。该技术包括分层定量注汽技术、分层配汽技术、自动配汽技术,另外该技术针对一些特殊油井还研制了出砂井分层注汽技术和侧钻井分层注汽技术。  相似文献   

17.
胜利油田特殊结构井开发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技术探索、研究试验、推广应用和新技术攻关,胜利油田发展形成了底水油藏、屋脊断块油藏、稠油油藏、地层不整合油藏及整装油藏特殊结构井地质油藏工程设计技术、钻井完井采油配套技术,形成了水平井、大位移水平井、分支水平井、鱼骨状分支水平井、老井侧钻水平井、老井侧钻定向井等井型.已在各类油藏181个开发单元完钻各类水平井586口,284个开发单元完钻老井侧钻定向井742口,年产油量分别达到119×104t和79×104t,累计产油已分别达到825×104t和409×104t.特殊结构井开发技术已成为胜利油田新、老区增产稳产的主导技术之一,近年来在薄层油藏、特高含水期厚层正韵律油藏、潜山特稠油油藏、特超稠油油藏、复杂断块油藏特殊结构井油藏描述、油藏工程优化设计、钻井工艺、完井工艺、采油工艺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现场应用取得良好效果.图10参35  相似文献   

18.
南堡35-2油田明化镇组储层为中高孔、中高渗疏松砂岩稠油油藏,需要压裂防砂来实现增产和防砂。根据端部脱砂压裂的原理,并结合南堡35-2油田A16井明化镇组储层特点,优选出适合该井压裂防砂的清洁压裂液、支撑剂和工具,针对井斜大的特点优化了压裂防砂工艺,采用一趟管柱对明化镇1油组和0油组成功进行了压裂防砂施工。压后油井产液量提高明显,且不出砂,证明压裂防砂达到了增产和防砂的双重作用,是开发疏松砂岩稠油油藏的一项进攻性措施。  相似文献   

19.
橡胶颗粒复合调剖体系在复杂断块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传统的调剖体系对文明寨、卫城中高渗复杂断块油藏进行多轮次调剖后,调剖效果变差,需要研究新的经济适用的调剖体系。橡胶颗粒调剖体系由橡胶颗粒、交联聚合物和聚丙烯酰胺等组成,应用砾石充填方法对橡胶颗粒体系与地层孔喉匹配性、橡胶颗粒调剖体系在不同渗透率填砂管中的调剖作用进行了研究;通过用不同粒径和浓度的橡胶颗粒与不同浓度的交联聚合物和聚丙烯酰胺配比研究,确定了最佳注入浓度配比。2008年以来,在文明寨、卫城油田进行了9口井的应用,对应油井有较明显的增油降水效果,累计增油773t,投入产出比1∶1.75。该橡胶颗粒复合调剖体系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利用侧钻水平井、分支井开采静17块低渗高凝油油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静17块油藏地质特征的再认识,在完成油藏精细描述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的基础上,经过井位和层位精细筛选,结合区块纵向上主要发育2套油层的地质特点,在静17块整体部署了侧钻水平井、分支井,分层系开采不同目的层。在钻井过程中应用了现场地质跟踪导向技术,完钻4口井5个分支,油层钻遇率达到90%以上。目前投产的侧钻水平井单井累计产油量为邻近直井产油量的3倍以上。侧钻水平井、分支井的应用提高了静17块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