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矿业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1.
低渗透油藏不同流动单元并联水驱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描述低渗透油藏多层合注合采时,各层水驱效果差异、流体流动特征及分布规律,开展了不同流动单元并联水驱油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以新疆宝浪油田宝北区块低渗透储层为例,按流动层段指标由大到小将储层划分为五类流动单元,选取其中三类流动单元的9块天然岩心与1块人造岩心,组成4组并联模型,进行了水驱油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流动单元岩心并联组合后,物性好的流动单元驱油效率比单独驱替时要高、物性差的流动单元驱油效率比单独驱替时要低;不同流动单元之间渗透率级差越大,流动单元之间相互影响越强烈,驱油效率相互差值越大。  相似文献   
2.
针对油田存在的问题,通过注水结构调整,降低无效注水,提高注水效益,使油田开发形势逐渐趋于好转并实现了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3.
本布图油田投入开发的焉2区块,含油层位为侏罗系三工河组,属低孔低渗储层。这类油藏普遍存在注不进,采不出的矛盾。针对该区块注水井的欠注问题,在开展了储层特征及其对注水井吸水能力影响的研究基础上,通过该区吸水能力研究,确定了合理注水压力;通过研究井网、井距对注水开发的适应性,不断完善注采井网,西北部注水井已基本达到配注要求,满足注采平衡;通过开展室内实验研究,优化出适应储层的酸化配方、施工参数设计,矿场应用起到了显著的降压增注效果;制定了适合该区注入水水质标准并配套实施了水质处理技术,针对注水系统未建洗井回水管汇,引进应用了ZXJC30-Ⅳ型注水井活动洗井车洗井技术,有效地解决了注水井洗井问题和其它相关工艺配套技术应用问题。通过对研究成果的现场应用,使本布图油田焉2区块实现了良性注水开发,同时对于开发类似区块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宝浪油田宝中区块油藏类型为含气顶的环状凝析油气藏,地温梯度高,油藏埋藏深、压力高(压力梯度为1.07MPa/100m左右),地层向微裂缝发育。在此情况下,通过深入进行串漏机理分析,有针对性地优选封串工艺技术,优选油井封串水泥,优选隔离液,优化工艺设计与运行,在B208井封串一次成功,为井下工艺技术状况复杂井修进作业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5.
井温测井应用领域的新拓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不适宜进行同位素示踪吸水剖面测试的古城油田,推广应用了井温法吸水剖面测试技术,取得了较为准确的吸水剖面,而且在注汽开发油藏动态监测工作中,首创了注蒸汽吞吐采油井普通井温法吞吐剖面测试技术和间歇汽驱注汽井普通井温法吸汽剖面测试技术,拓展了普通井温测井装备的应用领域,大大降低了热采油藏动态监测成本,为油藏动态研究和开发方案调整提供了大量准确可靠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针对河南稠油油田热采区块采出程度高、后备储量不足、稠油产量递减快、低效井越来越多的状况 ,为了减缓产量递减 ,确保稠油持续稳定的发展 ,从 1998年起 ,开展了稠油油藏零散油层动用研究工作。根据厚度 3~ 5m零散油层的特点 ,以及现场生产资料 ,制定了“井楼油田零散油层筛选标准”(主要指标 :厚度≥ 3m ,纯总厚度比≥ 0 .5 )。确定出井楼油田三区Ⅲ 6、Ⅲ 9、Ⅲ 10小层及零区Ⅲ 6小层为可动用油层。对三区零散层Ⅲ 6、Ⅲ 9进行了注蒸汽吞吐开采 ,取得了较好的吞吐效果和经济效益。到 2 0 0 1年 6月底 ,共利用低效老井上返零散层 18口 ,吞吐成功 18口 ,吞吐成功率 10 0 %。增产原油 660 0t,创效益 471.772万元 ,投入产出比 1∶10 .7。三区Ⅲ 6、Ⅲ 9层吞吐试验的成功增加了可利用储量 3 3× 10 5t。达到了增储增产之目的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拓宽了提高资源利用程度的思路 ,为稠油稳产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7.
河南油田井楼六区属于特薄层 2~ 5m浅层小断块低品位稠油油藏 ,含油面积 0 .3km2 ,地质储量 2 4× 10 5t ,通过重新分析评价 ,利用老区注汽干线 ,采取简易方式吞吐热采开发 ,吞吐油汽比达到 0 .42 ,目前单井产油 170 9t,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