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用粒径1.18~5.00mm,600μm~1.18mm,300~600μm和<300μm这4种废玻璃分别取代(质量分数)30%,60%,100%天然砂配制砂浆,测试砂浆在20,300,400,600,800,900℃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结果表明:在常温下,用粒径≥300μm废玻璃取代天然砂后,砂浆强度低于基准砂浆,且随废玻璃取代率增大而降低;用粒径<300μm的废玻璃取代部分天然砂后,砂浆劈裂抗拉强度略大于基准砂浆,抗压强度则大大高于基准砂浆;所有配合比砂浆强度均随着加热温度的提高不断降低,强度与加热温度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多>0.980;用粒径<300μm废玻璃取代60%以上天然砂,高温益化系数>1.25,可显著提高砂浆的高温性能.  相似文献   

2.
采用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X-CT)技术,对20~600℃下C60高性能混凝土(HPC)和掺0.2%聚丙烯纤维C60高性能混凝土(PPHPC)的细观结构进行试验研究,旨在分析高温及聚丙烯纤维对高性能混凝土内部细观结构损伤及劣化衍化的影响,揭示高性能混凝土高温爆裂及聚丙烯纤维改善其高温性能的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混凝土的孔隙率、平均孔径不断增加,裂缝长度、宽度、面积及周长均有所发展,内部细观结构不断劣化,抗压强度随之降低;400℃高温作用后,PPHPC内部孔隙数量较HPC有所增加;X-CT图像直观表明PPHPC劣化滞后于HPC,PPHPC孔隙增长率及抗压强度损失率均较HPC低;受火温度与缺陷率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掺聚丙烯纤维可以改善HPC的高温性能.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机制砂取代率对混凝土表观密度和高温后混凝土试件颜色变化、质量损失以及抗压强度的影响,建立了机制砂取代率与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不同机制砂取代率下的温度与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不同机制砂取代率下的温度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损失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机制砂取代率的提高,混凝土的表观密度逐渐增大;当温度为200~1 000℃时,混凝土试件颜色由灰色变至红色再到白色,且温度越高试件开裂及脱落现象越严重,质量损失也越大,全机制砂混凝土的质量损失低于全河砂混凝土;当温度为200℃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损失率逐渐降低;当温度超过200℃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损失率先升高后降低,20%机制砂取代率下,其抗压强度损失率最高,全河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损失率最低;基于试验数据建立的拟合函数的拟合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以受火温度、石粉含量为变化参数,设计并制作了210个100 mm×100 mm×100 mm的机制砂混凝土立方体试件,对其进行高温后的物理力学性能试验,获取了试件的质量损失率以及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建立了机制砂混凝土高温后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的劣化模型,同时结合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技术,揭示了高温后机制砂混凝土力学性能劣化的微观机理。基于最高受火温度和质量损失率,分别提出了高温后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评估计算式。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机制砂混凝土试件的表面颜色从灰色变成红褐色,最后呈白色,高温作用使试件表面出现了温度裂缝及剥落现象; 试件的质量损失率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显著减小; 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加,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石粉含量(质量分数)为10%时,混凝土强度达到最大值; 基于试验结果建立的高温后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的劣化模型拟合度较好; 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石粉能促进体系中钙钒石和氢氧化钙等水化产物数量,当经受700 ℃高温后,水泥水化物脱水分解使混凝土内部裂缝和孔隙增多。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再生混凝土高温性能,基于试验对再生混凝土高温后表观变化、质量损失、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再生混凝土表观颜色由青灰色变为棕黄色,再变为灰白色,最终变为白色泛黄。400~800℃时,随着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增加,高温后混凝土质量损失率逐渐增加。再生骨料取代率对混凝土高温后相对抗压强度影响并不显著,但其对相对抗拉强度影响较为明显,随着再生骨料取代率增加,再生混凝土高温后相对抗拉强度逐渐降低。基于试验结果,总结出200~600℃高温后再生混凝土相对抗拉强度折减系数。  相似文献   

6.
对钢纤维体积率为0%~2%、强度等级为RPC100~RPC140的活性粉末混凝土(RPC)进行了抗硫酸盐溶液侵蚀试验,得出质量损失率、动弹性模量以及抗压强度耐蚀系数的变化趋势。试验结果表明:在硫酸盐侵蚀环境中,侵蚀的力度与溶液浓度呈正向关系,当基体强度不断提高和钢纤维体积率不断增加,RPC的质量损失率逐渐降低、相对动弹性模量下降幅度变缓、抗压强度耐蚀系数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活性粉末混凝土(RPC)从常温升温到800℃后的外观变化、质量损失、抗压强度损失等劣化过程.采用超声检测评估了RPC高温后的损伤,建立了超声参数与目标温度、抗压强度损失率的关系,并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不同温度后RPC的微观结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试件的颜色由深变浅,质量损失率增大,抗压强度损失率增大;采用相对波速和损伤度来评估RPC高温后的性能劣化是可行的,回归公式拟合度较高,而相对主频和相对幅值表征试件的性能变化不显著;基体的微观形貌在300℃后随温度升高而不断恶化,宏观体现为抗压强度损失,800℃后抗压强度损失率超过80%,RPC微观结构的劣化是其宏观力学性能劣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以废玻璃0%,10%,20%,30%,50%取代砂作为再生细骨料,粉煤灰30%等质量取代水泥制作废玻璃再生细骨料混凝土试块,对废玻璃再生细骨料混凝土进行坍落度和强度测试研究,探讨废玻璃取代率对再生细骨料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废玻璃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良好;废玻璃取代率为30%时废玻璃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强度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9.
通过高温中和高温后纤维矿渣混凝土抗压试验,探讨了温度对高温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矿渣混凝土抗压强度随温度的升高不断劣化,400℃可作为抗压强度劣化的分界点;高温中和高温后抗压强度劣化规律相似,但在不同温度段,劣化程度有较大差别。最后,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温度影响的纤维矿渣混凝土高温中和高温后强度计算公...  相似文献   

10.
高温后再生混凝土的残余抗折强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完成了150块不同再生粗骨科取代率(0%、30%、50%、70%、100%)下再生混凝土棱柱体试块在20℃~800℃下的高温试验.通过对高温中和高温后试验现象与数据的对比,研究了高温后再生混凝土的残余抗折强度,分析了高温后再生混凝土的残余抗折强度与经历温度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变化特点,同时与已有高温后再生混凝土的残余抗压强度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提出了基于试验统计的再生混凝土残余抗折强度与经历温度之间的建议公式.结果表明:随经历温度的升高,高温后再生混凝土的残余抗折强度整体上逐渐下降;与残余抗压强度相比,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高温后再生混凝土的残余抗折强度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