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通过门静脉系统置管直接测定肝动脉-门静脉分流(APS)栓塞前后门静脉压力的改变;定量分析门静脉压力与门静脉高压症之间的变化关系.方法对18例肝癌合并中央型APS患者APS栓塞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同时行经皮门静脉穿刺置管,测定APS分流道闭塞前后门静脉压力;术前及术后2周行肝脏彩超及胃镜检查.结果 18例患者术后门静脉主干压力显著降低,下降幅度为5.4%~33.3%,平均降幅为20.1%;栓塞后门静脉直径缩小,血流速度加快(P<0.01);13例门静脉主干呈离肝血流患者,术后有7例转为向肝方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肝动脉-门静脉瘘(APVS)栓塞对肝癌伴门静脉主干癌栓(MPVTT)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门静脉支架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26例肝癌伴MPVTT且有明显APVS行TACE联合门静脉支架治疗的患者,采用经皮穿肝门静脉支架植入,门静脉支架植入后使用合适栓塞剂对APVS所属的肝动脉分支进行栓塞。分别于门静脉支架植入前、植入后以及APVS栓塞后行门静脉造影并测量门静脉压力。结果 所有患者门静脉支架植入和APVS栓塞均获得成功。支架植入前肝动脉和门静脉造影显示16例患者门静脉为双相血流,10例为离肝血流。16例门静脉双相血流患者14例门静脉支架植入后门静脉向肝血流明显恢复,2例门静脉双相血流和10例离肝血流患者APVS栓塞后门静脉主干向肝血流恢复。支架植入前、后以及APVS栓塞后门静脉压力分别为(50.1±6.3)cmH2O、(43.5± 7.5)cmH2O和(36.9±8.2)cmH2O,门静脉支架植入后门静脉压力较支架植入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VS栓塞后门静脉压力较门静脉支架植入后进一步下降(P<0.05)。结论 对肝癌伴MPVTT和明显APVS患者,植入门静脉支架能有效复通门静脉血流,降低门静脉压力;APVS栓塞则进一步降低门静脉压力,从血液动力上使门静脉双相或离肝血流恢复为向肝血流。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肝癌并门静脉癌栓(PVTT)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106例肝癌并门静脉癌栓患者行TACE治疗.治疗前后观察肝癌病灶及门静脉癌栓的变化.结果 23例肿瘤缩小50%以上,50%以下的有25例,不变的有44例,增大12例.门静脉癌栓14例消失,39例缩小,51例不变.2例术后1周内死亡.结论 TACE治疗肝癌并门静脉内癌栓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肝脏兼容性血管造影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MSCT肝癌CT检查患者45例,于动脉期22s、门静脉期55s行肝脏双期增强扫描,采用MPVR、MIP、VR、SSD重建技术行肝动脉、门静脉兼容性血管成像.其中22例作了肝动脉DSA造影及介入治疗.结果动脉期肝动脉血管造影(SCTA)显示肿瘤血管31例,肿瘤染色17例,动-门脉分流(APS)9例.门脉期门静脉造影(SCTP)检出肿瘤对门静脉的侵犯25例,门静脉癌栓16例.MSCT显示的肿瘤血管、肿瘤染色、供血动脉的来源分布、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提高对肝癌TACE术并发脑碘油栓塞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2例肝癌TACE术后并发脑碘油栓塞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合国内外散在个案报道,探讨其可能的病理机制、危险因素、及影像学特征。结果 肝内、心内及肺内异常分流是脑碘油栓塞的形成机制。肿瘤动脉-肝静脉分流、肿瘤紧邻或侵犯膈肌、膈动脉参与肿瘤供血、肿瘤血供丰富、术中大量使用碘油是危险因素。脑碘油栓塞CT及MRI有特征性表现。结论 肝癌TACE术并发脑碘油栓塞少见,了解其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及影像学特征,可预防和及时发现处理脑碘油栓塞。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肝癌合并肝动脉 门静脉瘘(HAPVS)患者因门静脉压力升高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介入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肝癌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行肝动脉造影检查及肝动脉栓塞术,并对不同类型的HAPVS分别或联合使用弹簧钢圈、明胶海绵条或PVA颗粒行瘘口栓塞术。结果 本组27例中16例为中央型肝动脉 门静脉瘘、11例为周围型;20例为逆肝血流;23例伴有腹水。栓塞术后,本组病例瘘口全部一次封堵成功,术后1 ~ 2 d内消化道出血停止。1个月后再次行DSA检查,见肝动脉 门静脉瘘消失。16例腹水消失,7例腹水减少。上消化道出血症状未复发。结论 肝动脉 门静脉瘘是肝癌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肝动脉DSA检查可明确诊断,瘘口栓塞术是目前治疗肝癌肝动脉 门静脉瘘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明胶海绵微粒经肝动脉化疗栓塞(GSMs- TACE)同步治疗肝癌伴Ⅲ型门静脉癌栓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GSMs- TACE治疗6例Ⅲ型伴门静脉癌栓肝癌患者。患者Child- Pugh分级均为A级。术后结合影像学改变、AFP下降情况、肝功损伤情况、生存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综合评估安全性及临床疗效。结果 6例患者共行介入22(2~5)次GSM- TACE,中位介入次数为4次;中位随访时间16.5(9~33)个月,6个月后6例患者均生存,术后均无急性肝衰竭、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应用GSMs- TACE同步治疗Child- Pugh分级A级的肝癌伴Ⅲ型门静脉癌栓患者,具备良好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摘要】 于本文中,作者将由于肝动脉和门静脉血流的功能性重新分配而形成的肝内动脉-门静脉分流(intrahepatic arterial- portal venous shunts, IHAPVSs),皆定义为功能性肝内动脉-门静脉分流(functional IHAPVSs或F- IHAPVSs);以此从概念上区别于由于肝内动脉-门静脉瘘或直接交通而形成的器质性肝内动脉-门静脉分流(organic IHAPVSs或O- IHAPVSs),如伴发于进展期肝细胞癌和其他恶性肝脏肿瘤的O- IHAPVSs以及伴发于先天性肝脏血管畸形、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和肝脏外伤(包括医源性损伤)等的O- IHAPVSs。在F- IHAPVSs中,最常见的是由于各种原因使向肝性门静脉血流减少而致肝动脉血流代偿性(或继发性)增多所形成的F- IHAPVSs,其形成机制分为3类:经肝窦性,如伴发于肝硬化的F- IHAPVSs;窦后性,如伴发于布加综合征患者急性期的F- IHAPVSs;窦前性,如伴发于胃肠道出血性休克患者的F- IHAPVSs。另一种F- IHAPVSs常见于一些原发性肝动脉血流增多的肝脏疾患,如伴发于富血型肝海绵状血管瘤、血供丰富的小肝细胞癌和肝胆炎性病变等的IHAPVSs,皆归之于F- IHAPVSs范畴;然而,此类F- IHAPVSs的形成机制是随其基础疾病而不同。临床上,依据下列3个要点可作出F- IHAPVSs的影像诊断:①首先是伴有肝内动脉-门静脉瘘或直接交通的各种肝脏疾病 (已如上述)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皆已经被排除;②肝动脉DSA动脉期像上显示门静脉早显的特征性表现;或(和)③肝脏CT/MR动态增强成像动脉期像上显示一过性肝实质强化 (THPE),特别是如同时见到门静脉早显,则可确认为F- IHAPVSs无疑。但是,在鉴别诊断上,F- IHAPVSs必须仔细地与O- IHAPVSs、肝脏迷走静脉或体循环的异常向肝性引流静脉等所引起的局部肝实质灌注作鉴别;此外,伴发于肝硬化的小THPE如呈现为孤立小结节状时,则需谨慎地与小的肝细胞癌灶作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癌穿刺活检并发动静脉分流的发生率、相关因素以及对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经穿刺肝活检证实且行TACE的肝细胞性肝癌(HCC)患者65例和临床确诊为HCC行TACE的患者160例。比较穿刺活检患者和临床确诊患者肝动静脉分流的发生率以及TACE的疗效,并分析穿刺活检引起动静脉分流的相关因素。结果研究组24例(36.9%)发生动静脉分流,对照组20例(12.6%)发生动静脉分流,研究组和对照组动静脉分流发生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1)。研究组TACE的碘油积聚良好患者56例(86.2%),对照组碘油积聚良好患者140例(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5)。动静脉分流可能与肿瘤的大小、穿刺进针次数相关。结论肝癌患者穿刺活检明显增加了动静脉分流的发生率,但并不影响肝癌TACE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DSA对肝硬化非肿瘤性肝动脉门静脉分流(APS)的诊断价值.方法 170例非肿瘤肝硬化患者在接受经肝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前行DSA检查.对造影图像进行动态播放观察,记录APS出现时相、持续时间和相应区域肝实质染色特点,对非肿瘤性APS和肝癌造影特征作鉴别.对术中发现的小肝癌行节段性TACE治疗.结果 170例肝硬化患者DSA检查中31.7%显示了APS相关征象(54/170).术前CT检查未见APS的142例中21.8%在DSA中显示了APS(31/142).23例增强CT不均匀强化病例均有D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经肝动脉栓塞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导管超选择插入17例肝血管瘤的供血动脉,以碘油或超液态碘油、明胶海棉和(或)钢圈栓塞.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实施了栓塞治疗.17例中有11例分别于术后1~12个月行CT或B超随访.瘤体缩小>50%者8例,>30%者2例,1例缩小不明显.全部患者中临床症状消失者11例,明显减轻者5例,总有效率94%,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安全、有效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巨大肝癌介入治疗的策略与方法及肝动脉内留置导管分次碘油栓塞的价值。方法16例巨大肝癌患者,首次治疗采用肝动脉内留置导管分次碘油栓塞治疗,共行40次介入治疗,平均每例2.5次。观察患者介入术后肝功能损害及近期疗效。结果16例患者介入术后均未出现严重肝功能损害,经护肝治疗后均能平稳恢复。3个月后肿瘤缩小达PR9例,SD7例,无PD者。结论肝动脉内留置导管分次碘油栓塞治疗巨大肝癌不会造成严重肝损伤,并使肝癌尽快得到完全栓塞,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朱轲  曹建民 《工业加热》2010,(12):985-987
目的探讨肝血管瘤的选择性肝动脉造影表现及栓塞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9例肝血管瘤患者采用平阳霉素 超液化碘油乳剂行超选择性动脉插管行栓塞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6、12个月时患者临床症状、血管瘤大小的变化以及出现的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在术后6、12个月复查CT,见瘤体血供消失,其内碘油沉积良好,并出现瘤体缩小、碘油聚集征象。血管瘤直径由术前为(9.3+2.2)cm到术后6、12个月时分别为(4.2+1.5)cm和(2.0+1.3)cm。治疗前的临床症状治疗后均获缓解或消失。术后均未出现胆囊坏死、胆管狭窄和肝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超选择肝动脉插管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治疗巨大肝血管瘤是一种疗效肯定、相对安全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探讨TACE治疗肝癌过程出现医源性肝动脉夹层的发生率、好发部位、原因、处理策略及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行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1 311例次,统计术中医源性肝动脉夹层的发生率、发生部位、处理措施及转归,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发生肝动脉夹层的患者行DSA检查随访。结果 共有12例TACE术中出现肝动脉夹层,发生率为0.92%,均系操作不慎所致。12例中8例发生于肝固有动脉起始处、3例位于肝右动脉血管扭曲处、1例位于肝总动脉,所有夹层的发生部位均为血管转折或迂曲处。12例患者中10例使用3 F微导管导丝、1例使用0.035英寸导丝通过真腔到达肝动脉靶部位,成功完成TACE;1例患者经反复尝试,仍无法通过,最后行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术。患者随访时间3 ~ 1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8个月。嗣后血管内介入治疗的10例患者中,2例肝动脉造影时未再见夹层,其余8例均见夹层较之前不同程度缩小。结论 肝癌TACE中肝动脉夹层的发生与操作者经验、肝动脉走行等因素有关,通常可采用微导管导丝技术通过夹层段真腔而完成TACE术,其主要不良后果为影响TACE顺利完成,从而影响肝癌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应重视其预防及处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用碘化油行肝动脉栓塞对集束电极射频热毁损治疗(RFA)肝癌疗效的影响.方法将行碘化油肝动脉栓塞治疗者(A组)及未行碘化油肝动脉栓塞治疗者(B组)行集束电极治疗后分别统计.结果 A组的治疗时间为(9±2)min,坏死直径(5.3±1.4)cm;B组的治疗时间为(16±5)min,坏死直径(3.5±1.8)cm (P<0.01).结论碘化油行肝动脉栓塞对集束电极射频治疗肝癌具有安全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少血供性肝海绵状血管瘤经肝动脉栓塞后进行瘤体内注射博莱霉素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研究9例少血供性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经肝动脉栓塞结合经皮经肝瘤体内药物注射治疗情况。对于CT/MRI明确诊断的肝海绵状血管瘤(直径>5cm),且CT增强扫描时仅有点状或少许斑片状强化而大部分无强化且延迟扫描时仍然如此表现的9例患者,先行肝动脉插管栓塞术,栓塞剂为超液化碘油(10ml)与博莱霉素(8mg)混悬剂,实际用量为5~10ml。栓塞后4d开始行经皮经肝瘤体内穿刺多点注射博莱霉素8~16mg,间隔3~4d再次注射,连续2~3次,1个月后复查CT,以后3、6个月及1年不定期复查CT。结果9例患者DSA上所见血管瘤染色与CT增强扫描表现一致,碘油沉积呈散在点状分布,治疗后1个月瘤体均明显缩小,以后继续缩小,1年后复查基本稳定不再缩小。2例患者出现急性胆囊炎,对症处理后痊愈。1例出现栓塞后胆汁瘤,随访观察未进一步进展,未作特殊处理。结论经肝动脉栓塞联合瘤体内博莱霉素注射治疗少血供性肝血管瘤是简便、安全并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门静脉化疗栓塞术(PV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中晚期肝癌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6例,分别采用TACE联合PVCE和常规TACE方法治疗。结果术后复查CT和甲胎蛋白(AFP),治疗组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非栓塞肝组织体积显著增大。结论TACE和PVCE联合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优于单独TACE技术,且可有效增加手术切除率。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1例肝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伴肝内多发转移。患者为41岁女性,2010年体检B超发现肝内多发占位,考虑血管瘤,随后定期随访;2013年8月B超发现肝内病灶明显增大,及MRI检查考虑肝内多发血管瘤;CT及MRI图像特点为:富血管肿瘤,边缘清楚,增强后表现为“快进慢出”强化方式,MRI图像表现为多结节灶。穿刺活检病理及免疫组化诊断:倾向于转移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全身检查未见原发灶,我们考虑为肝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伴肝内转移。TACE治疗:奥沙利铂100 mg+明胶海绵颗粒(300~500 μm)1瓶+碘油10 ml,留置导管微泵灌注奥沙利铂100 mg(99 mg/h)。该病临床极为少见;我们复习文献,对该病的发病特点、鉴别诊断、治疗方法、预后判断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