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体系能力设计法与基于性态/位移抗震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论述了基于性态 /位移抗震设计方法的发展及其需解决的问题 ,综合了结构抗震耗能原理、破坏机制控制概念、抗震体系和能力设计法等结构抗震原理 ,提出了体系能力设计法思想。体系能力设计法要求结构具有多重抗侧力抗震体系 ,并对不同子抗侧力结构采用不同的抗震能力 ,通过对抗侧力体系间能力差的控制 ,以实现主体抗侧力结构对整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模式和破坏机制控制 ,进而使得整体结构的弹塑性地震响应和耗能分布的规律便于把握和确定 ,从而解决了基于性态 /位移抗震设计方法中的一些难以确定和计算的关键问题。最后通过一实例介绍了体系能力设计法的应用 ,并讨论了实现体系能力设计法基本概念和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概述延性系数法、能力谱法及直接基于位移法3种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直接基于位移法的市政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过程及工程应用,并通过弹塑性时程分析验证了这种抗震设计方法的可行性与适用性,为市政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反应位移法在复杂地下结构抗震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我国尚缺少完善的地下结构抗震分析方法和专门的有关复杂地下结构抗震设计规范的现状,在总结目前国内外地下结构抗震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反应位移法对某复杂地下大空间结构进行抗震设计与分析。同时,分析中还建立了该复杂地下结构的三维精细化有限元模型,采用动力时程分析给出结构的基准地震响应,从而评价反应位移法用于复杂地下结构抗震设计的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计算工况反应位移法的计算结果与动力时程分析均基本一致,说明反应位移法可用于复杂地下结构的抗震设计。研究结论可为今后类似地下工程的抗震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郑超 《建筑知识》2014,(5):137-137
桥梁抗震设计属于桥梁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桥梁安全性的基本保障。通过抗震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桥梁结构在遭受地震破坏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能最大限度延长桥梁使用寿命。本文对桥梁设计中的抗震技术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5.
以我国现行的桥梁抗震设计规范为依据,合理地选取4类场地320条强震记录,统计出适用于我国梁式桥抗震设计的弹塑性位移谱和残余位移谱,并改进正规化累积耗能参数,得到基于损伤性能指标的等效位移延性系数,并以此对桥梁的地震损伤模型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考虑残余位移影响的梁式桥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并给出具体算例,其非线性时程分析的结果表明:该方法综合考虑了结构的变形和耗能能力,可有效地控制桥墩的首超破坏、塑性累积损伤以及震后残余位移,适用于我国短周期、低延性的一般规则梁式桥的中、低矮桥墩的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6.
在市政桥梁工程的设计施工过程中,如何做好抗震设计,减少随机可能出现的地震对于桥梁的结构破坏,是保证实证桥梁工程结构稳定安全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将对市政桥梁的抗震设计进行探讨,分析了市政桥梁抗震技术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连续梁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强震作用下,结构的位移比力更能直接反映结构的破坏状态。因此近年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发展。该设计方法要求把多自由度结构转换为等效的单自由度模型(包括等效的刚度、等效阻尼及等效延性等)才能进行抗震设计。本文以连续梁桥为例,基于所建议的位移形状函数,推导了位移形状函数与桥梁跨度及刚度(墩高)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自由度连续梁桥的等效单自由度模型,并以对称和不对称的连续梁桥为例,分别给出了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步骤。由于设计步骤中考虑了塑性铰的屈服机制,可以看出对此两种结构其设计步骤本质上是相同的,且不需要迭代。  相似文献   

8.
付仰强  张同亿 《建筑结构》2021,51(18):92-97
隔震技术通过设置隔震支座,可延长结构自振周期,降低结构所受的地震作用.针对某医疗钢结构建筑,分别采用基于减震系数的分部设计法、直接分析设计法进行隔震设计,通过同时考虑上部结构非线性与隔震支座非线性的动力时程分析,对不同地震水准下隔震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评价,同时与抗震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对比.结果 表明:采用直接分析设计法设计的隔震结构抗震性能水平高于采用分部设计法设计的隔震结构的抗震性能水平;相比于抗震结构,隔震结构的剪力、上部结构层间位移及楼层加速度均较低,尤其是楼层加速度明显降低,能够保护内部设备不发生倾覆破坏.  相似文献   

9.
规范反应谱长周期部分修正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将反应谱方法应用于长周期大跨度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本文探讨了对现有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中地震反应谱的长周期段进行修正的方法.数字化强震记录反应谱的计算结果表明,地震动水平分量的位移反应谱可以有一个明显的峰点.同时当周期无限长时,地震动相对位移反应谱应等于地面运动位移最大值.以此为基础,增加了表达长周期地震动反应谱特性的参数.经过修正和补充的规范化反应谱可用于长周期大跨度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10.
邢扬  张国江 《山西建筑》2015,(1):159-160
对桥梁的震害机理和破坏形式进行了系统分析,阐述了桥梁抗震设计的研究现状及抗震设计新方法的研究进展,并通过一实例对新旧抗震设计方法进行了对比,指出抗震设计新方法的运用可有效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1.
瞿岳前  杨将  汤卫华 《山西建筑》2009,35(35):37-38
简要介绍了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理论的基本框架,以及4种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即按延性系数设计法、能力谱方法、直接基于位移的方法和能量分析法,并讨论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以完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12.
以乌鲁木齐市乌鲁木齐北一路桥为研究对象。根据该桥的结构特点,采用两阶段分析法的思路,建立了桥梁空间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该桥的动力性能;采用反应谱分析法、时程分析法计算了桥梁结构在设计反应谱、3条典型地震波作用下的地震响应,较为全面地分析了该桥的抗震性能。计算结果表明:该桥整体刚度较大,桥梁振动以顺桥向振动形式为主;2号主墩墩底截面受力最为不利,为全桥抗震设计的控制截面;塔柱在地震作用下塔底面外内力响应、塔顶面外位移响应较大,在设计时要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3.
基于位移的设计方法是岩土工程抗震领域的前沿课题。以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为手段,研究重力式挡土墙的位移计算模型,能够为挡土墙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提供支撑。首先系统介绍了实验方案,包括实验装置、模型设计、测试方案、地震波输入及加载制度。然后,研究了不同地震烈度下重力式挡墙墙体位移及位移模式的变化规律,阐述了土压力分布及其与位移的变化关系,并以 Newmark 滑块及 Zeng 和 Steedman 转动块理论为基础,构建了计算地震下重力式挡墙滑移位移及转动位移模型。经比较振动台模型试验与既有滑移位移经验公式结果,提出 Whitman 和 Liao 的均值拟合法适合用于计算重力式挡土墙的滑移位移量。最后,对重力式挡墙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流程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14.
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桉庆 《山西建筑》2009,35(30):69-71
简要阐述了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理论及方法,介绍了用该方法对框架结构进行设计的设计过程,并提出了该方法在今后的研究和应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促进该抗震设计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浅谈桥梁抗震概念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洪伟 《山西建筑》2007,33(30):107-108
分析了几个典型的桥梁震害,对比桥梁结构抗震设计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参照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一般原则,提出了一些关于桥梁抗震概念设计的想法,可供桥梁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日本桥规中的抗震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桥梁抗震设计首先需要设定抗震设防标准。抗震性能就是抗震设计中由设防标准决定的在地震时和地震后需要达到的结构性能和目标。文章系统介绍日本桥规中有关桥梁抗震性能的定义、抗震性能标准以及在不同抗震性能标准时对桥梁桥墩、桩基、上部结构等构件的极限状态设定。介绍检验抗震性能指标的工程评估指标和抗震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许丽娜  阎贵平  尤元霞 《山西建筑》2007,33(17):311-312
介绍了桥梁结构的震害特点,根据抗震设防目标阐述了抗震设计理论,并介绍了静力分析法、反应谱法、时程分析法三种抗震设计方法,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张瑞甫  苗吉 《山西建筑》2007,33(15):69-70
阐述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产生的背景、概念、发展状况、特点及研究内容,介绍了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表明,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能够对结构在未来可能地震作用下的性能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9.
 针对断面大、水头高,结构复杂的水下盾构隧道,通过分析其在横向和纵向结构特点,提出了合理的抗震设计方法。在地层条件较均匀的横断面,通过成层重复反射理论,计算出工程场地地层的实际地震响应,采用反应位移法对隧道典型断面进行地震反应分析,再将其结果与静力计算结果叠加后作为抗震设计的依据。纵向则考虑线状结构特点、沿隧道纵向地层的不均匀性、地震行波效应和边界效应等方面的因素,应用三维时程响应法加以计算分析。对2种方法的特点、适用条件和分析流程进行了系统阐述,并将其应用于越长江盾构隧道工程,揭示了该典型水下盾构隧道的动力响应特征及抗震的薄弱部位。  相似文献   

20.
宋晓凯 《山西建筑》2007,33(6):282-284
分析了桥梁震害及产生原因,着重介绍了拱桥的震害形式,并从设计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桥梁抗震设计中遵循的基本原则,最后分析比较了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公路工程抗震规范》,从而为桥梁的抗震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