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石粉掺合料对预拌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坍落度和扩展度试验、抗压试验,对比分析不同石粉掺量预拌混凝土的性能。结果表明,掺入适量的石粉可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与力学性能。随着石粉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扩展度值呈先升高后逐渐下降的趋势。当石粉掺量为6.0%时,混凝土工作性能最佳,且在拌合1 h和2 h后坍落度损失不大,保持较好的工作性能;当石粉掺量从0增加至6.0%时,混凝土各龄期的抗压强度显著提升并达到最大值,且7 d抗压强度提升最高可达61.7%,早期强度的提升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刘丽 《江西建材》2023,(9):21-22
文中结合正交试验给出不同石粉掺量、岩性及细度与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的相关性。结论表明,石粉掺量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最为明显,其次为石粉岩性,而石粉细度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最小。随着石粉掺量的增加,混凝土强度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石粉掺量为10%时,混凝土力学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3.
在硅灰掺量一定的情况下,研究粉煤灰硅灰复掺对混凝土抗冻耐久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保持硅灰掺量为10%,随着粉煤灰掺量从0%增加到20%,混凝土经冻融循环试验后强度损失率先减小,后增加。当硅灰掺量为10%,粉煤灰掺量为10%时,混凝土强度损失率最小,为2.6%,此时,混凝土28d抗压强度为44.9MPa,120d抗压强度为55.0MPa,综合考虑抗压强度与抗冻性能,建议粉煤灰硅灰二者掺量皆为10%。  相似文献   

4.
《混凝土》2017,(8)
研究了废弃砂浆粉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测试了不同水灰比及废弃砂浆粉掺量下冻融循环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质量损失。结果表明,随着冻融次数增加,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及抗压强度损失率增大,当水灰比低于0.44时,经25次冻融后,混凝土抗压强度略有升高;随着废弃砂浆掺量增加,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总体呈下降趋势,试验范围内,当水灰比低于0.44时,废弃砂浆粉掺量低于10%,可以提高混凝土抗冻性能。随着水灰比增加,相同条件下,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及抗压强度损失率均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5.
该文研究了石灰石粉掺量和细度对中等强度普通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中掺入一定量的石灰石粉后,其坍落度随着石灰石粉掺量和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速率明显放缓。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在石灰石粉掺量为15%时出现最大值,而且石灰石粉细度越大,混凝土的早期强度越高,但其后期强度出现相反规律。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石灰石粉的细度(18、38、75μm)和掺量(10%、20%、30%)对清水混凝土性能和外观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石灰石粉掺量的增加,清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基本呈降低趋势,提高石灰石粉的细度可以减轻石灰石粉对抗压强度的不利影响;与细度为18μm、75μm的石灰石粉相比,细度为38μm的石灰石粉可以改善新拌清水混凝土的初始气泡结构,推动新拌清水混凝土中的微细气泡向大气泡转变;石灰石粉不利于硬化清水混凝土表面气孔结构的优化,但适量(10%)石灰石粉能够有效降低硬化清水混凝土表面的气孔含量;石灰石粉可以改善清水混凝土的表面色差,改善程度与石灰石粉的细度和掺量呈正相关;石灰石粉有助于降低清水混凝土的表面粗糙度,但当石灰石粉的细度超过38μm或者掺量大于20%时,表面粗糙度几乎不再降低;工程应用结果表明,选用细度为38μm或18μm的石灰石粉并控制其掺量为10%,可以制备出性能和外观质量满足要求的清水混凝土构件。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石粉对混凝土力学性能与耐久性能的影响,基于正交试验研究不同岩性、细度、掺量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结果表明:石粉种类、细度、掺量对混凝土7 d,28 d抗压强度影响规律基本一致;石粉掺量的影响最为显著,掺量30%,20%的28 d抗压强度较10%降低了23.1%,12.8%;石粉种类和石粉细度对混凝土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8.
以石粉部分取代混凝土中的胶凝材料,研究石粉取代量为0, 10%, 15%, 20%, 25%, 30%时的机制砂混凝土性能,测试混凝土抗压强度、抗硫酸盐侵蚀、碳化深度、抗氯离子扩散系数等性能指标。结果显示,当水胶比、石粉细度固定时,混凝土性能随石粉取代量增加而降低;当石粉取代胶材量为15%、石粉细度为30%、水胶比为0.5时,28d抗压强度大于34.5MPa。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花岗岩石粉的粒度特征和活性,研究了石粉作为胶凝材料外掺和作为细骨料取代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粉的平均粒径为55.82μm,介于粉体和细骨料之间。石粉没有胶凝活性,活性指数低于粉煤灰。石粉作为胶凝材料外掺时,混凝土的各龄期强度略有提高,最佳掺量为10%,此时混凝土的坍落度为180mm,28d强度比对照组高2.2MPa。石粉取代砂时,混凝土的各龄期强度略有下降,最佳掺量为5%,此时混凝土的坍落度为200mm,28d强度比对照组低2.6MPa。总体而言,石粉取代量超过10%后,混凝土的坍落度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李立 《江西建材》2023,(8):15-17
研究了石灰石粉掺量对混凝土坍落度、力学性能、干燥收缩和表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石灰石粉会使混凝土坍落度和7 d抗压强度下降。石灰石粉掺量为5%时,混凝土的28 d抗压强度最高。石灰石粉掺量小于15%时,能改善混凝土的干燥收缩,石灰石粉掺量大于15%时,随着石灰石粉掺量的增加,收缩值增加速度逐渐加快。掺入石灰石粉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表面质量,随着掺量的增加,混凝土表面的白度以及颜色均一性均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1.
天然砂石资源的匮乏,致使机制砂应用于实际工程成为了必然趋势。石粉作为机制砂生产中的副产品,对混凝土的性能有着重大影响。以甘肃通渭地区墨香书画小镇工程为依托,主要进行了和易性、力学性能、抗冻融循环性能相关试验,研究了机制砂中石粉含量的变化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验证了机制砂混凝土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和易性-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变化曲线中,当石粉含量为10%时曲线出现了最大值,坍落度甚至高达230mm,扩展度高达640mm;与构件同条件养护下的28d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在机制砂中石粉含量为13%时达到最大值;300次冻融循环后,机制砂中石粉含量为10%时,试件质量损失率仍低于5%。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掺合料对RAC抗冻性的影响,对4组共48个100 mm×100 mm×100 mm的立方体试件,标准养护28 d后,分别进行抗压试验和劈裂拉伸试验,同时采用"快冻法",对掺合料RAC冻融循环下质量损失率和相对动弹性模量损失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当粉煤灰掺量10%基础上,再掺入10%的硅粉,其RAC抗压强度远是普通RAC抗压强度的1.5倍,同时劈裂抗拉强是普通RAC的1.83倍,相比于普通RAC其力学性能均有所改善。并且,随着粉煤灰替代率的增加抗压强度与劈裂抗拉强度减小,但在粉煤灰掺量为20%时,其抗压强度与劈裂抗拉强度均高于普通RAC;经200次冻融循环后,10%粉煤灰+10%硅粉RAC的质量损失率分别是普通RAC、单掺20%粉煤灰RAC、复掺15%粉煤灰+5%硅粉RAC的27.3%、47.5%、87.3%,其质量损失率从小到大的排序依次是:复掺10%粉煤灰+10%硅粉RAC、复掺15%粉煤灰+5%硅粉RAC、单掺20%粉煤灰RAC、普通RAC;相对动弹性模量损失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呈现递减趋势,其中在整个冻融循环过程中普通RAC相对动弹性模量下降速度最快,当冻融循环次数大于150次时,复掺10%粉煤灰+10%硅粉RAC相对动弹性模量均高于复掺15%粉煤灰+5%硅粉RAC、单掺20%RAC、普通RAC的相对动弹性模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坍落度、扩展度、力学性能及碳化深度测定手段,研究了石粉细度、掺量及不同石粉基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流动性、强度与抗碳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加一定比例的石粉能够提升混凝土的流动性与其后期强度,当石粉细度为29.5%时,提升效果最佳,掺加细度为26.6%石粉明显改善了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且其抗碳化性能随着石粉细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4.
基于偏高岭土的微集料效应和活性效应,系统研究了偏高岭土不同掺量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加速碳化试验和冻融循环试验研究了偏高岭土混凝土的耐久性。采用压汞法探究了偏高岭土对混凝土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加15%偏高岭土能增加水泥水化放热总量;当掺加15%偏高岭土时,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达到最大,继续增加偏高岭土掺量,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降低;当掺加35%偏高岭土时,混凝土在冻融循环300次时的质量损失率达到1. 89%;掺加不高于15%掺量的偏高岭土时,随着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孔隙率和最可几孔径均减小。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对中低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坍落度、抗压强度、电通量、收缩性能的影响,并结合石粉的微观试验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掺量为0%~12%时,石粉的掺入对中低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并未有明显不利影响,但坍落度却随石粉掺量的增加明显下降(尤其是掺量超过6%后),影响了混凝土的工作性能。由于石粉中含有有害的粘土杂质,这使石粉的掺加对混凝土电通量、收缩性能的影响具有一定不稳定性,增大了施工质量可控性的难度。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并不能盲目地放宽石粉含量的限制,应结合实际就地取材进行试验,合理控制机制砂中石粉含量。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不同掺量的石灰石粉超量取代水泥和细骨料后的混凝土性能,结果表明:石灰石粉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要优于普通混凝土,且混凝土的坍落度随石灰石粉掺量增加而增大。掺加石灰石粉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尤其是早期强度会产生不利影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着石灰石粉掺量的增加而减小。当掺量小于20%时,石灰石粉混凝土28d的抗压强度与普通混凝土的差别不大,且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谢悦凯 《江西建材》2023,(11):44-46
为改善水工混凝土耐久性能,文中研究了铜尾矿粉对水工混凝土力学性能、抗渗性能、抗冻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量小于10%的铜尾矿粉可以提高混凝土早期抗压强度,但28 d抗压强度随着铜尾矿粉掺量的增加逐渐下降。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均随铜尾矿粉掺量增加先减小后增大,铜尾矿粉掺量为10%时,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最好。随着铜尾矿粉掺量增加,混凝土不同次数冻融循环后的质量损失率均出现先减后增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混凝土》2017,(1)
在高性能混凝土制备研究中,采用掺石灰石粉法,对高强混凝土坍落度、扩展度、抗压情况,渗水高度,干缩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石灰石粉具有一定的减水效果,混凝土的坍落度随着石灰石粉掺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的幅度较小,扩展度则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石灰石粉的掺入会引起抗压强度有所下降,当石灰石粉掺量质量分数为18%时,混凝土5、30、65 d的抗压强度出现最大值;在石灰石粉掺量为15%时,混凝土的渗水高度最小,在石灰石粉掺量为9%时,混凝土的渗水高度最大,其中最大值是最小值的1.63倍。石灰石粉的掺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混凝土的抗渗性能。随着石灰石粉掺量的增加,相同龄期的混凝土砂浆干缩值逐渐减小,掺入石灰石粉可以减小水泥砂浆的干缩。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煤矸石集料混凝土的工作与力学性能,通过开展不同煤矸石掺量和水胶比条件下煤矸石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试验、收缩试验、抗冻性试验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试验,分析其抗压强度、收缩应变、质量损失率和电通量等基本力学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煤矸石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立方体轴心抗压强度逐渐增大,立方体抗压强度和收缩应变逐渐减小,抗氯离子渗透性先增大后减小。当煤矸石掺量为45%时,电通量减小至最小值,抗氯离子渗透性最强。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均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逐渐增加,煤矸石掺量越大,质量损失率越大,且抗冻能力衰减速率加快。  相似文献   

20.
采用肯尼亚火成岩机制砂从胶凝材料优化、粉煤灰掺量、砂率和石粉含量等几个角度开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扩展度增大,混凝土抗压强度降低,特别是混凝土早期强度降低幅度较为明显;混凝土电通量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降低,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电通量降低幅度有所减缓;砂率对混凝土坍落度和电通量的影响较小,随着砂率的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有所降低;随着机制砂石粉掺量的增加,混凝土坍落度和扩展度均在增大,混凝土抗压强度有所提高,混凝土电通量有所降低,在石粉含量7%以上时,其对混凝土电通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