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建立破伤风抗毒素细菌内毒素的检测方法。方法确定内毒素限值和供试品溶液的最大有效稀释倍数,制备供试品溶液;用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作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试验,用供试品溶液在最大有效稀释倍数下作干扰试验,在前者试验有效,且后者试验无干扰作用时,在该浓度下对供试品进行凝胶限量试验,并与热原检查法比较。结果检测的10批破伤风抗毒素细菌内毒素的限量与热原检查法热原的限度完全相符。结论凝胶限量法可以替代热原检查法,对破伤风抗毒素进行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检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检测人免疫球蛋白细菌内毒素的方法。方法采用鲎试剂凝胶法对人免疫球蛋白生产过程中的阶段产品进行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检测和监控,并经家兔法复核。结果连续监控9批人免疫球蛋白制品,鲎试剂凝胶法与家兔法热原质试验符合率100%。结论应用鲎试剂凝胶法对人免疫球蛋白生产过程中的阶段产品进行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检测和控制是快速、准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作者应用鲎试剂检测人血白蛋白制剂中的细菌内毒素。通过试验确定0.0167EU/mg 为内毒素实际限值,即>0.0167EU/mg 为鲎试验不合格,<0.0167EU/mg 为鲎试验合格。经检测72份人血白蛋白样品。家兔法合格63份,鲎试验法合格59份,说明鲎试验法较家兔法敏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adsorbed diphtheria-tetanus-acellular pertussis combined vaccine,DTa P)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确定供试品最大有效稀释倍数(maximum valid dilution,MVD),并将两个厂家的鲎试剂(λ=0.25 EU/ml)进行灵敏度复核试验后,按照《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附录ⅫE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要求,采用稀释法进行供试品干扰试验,确定无干扰稀释倍数;采用凝胶限量试验对13批DTa P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测,并采用动态显色法定量检测其中6批DTa P细菌内毒素含量。结果供试品MVD为800倍;两个厂家鲎试剂灵敏度均在0.125~0.5(0.5~2λ)范围内,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规定的标准。将DTa P稀释400倍可排除干扰。13批DTa P凝胶限量试验结果均12 EU/剂,其中6批DTa P动态显色法结果均2.5 EU/剂,相同6批疫苗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趋势一致。结论凝胶限量试验与动态显色法均可用于DTa P细菌内毒素检查,但凝胶限量试验更经济,操作更简便,适用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盐酸诺拉曲塞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1143,采用两个不同厂家的鲎试剂对3批样品进行干扰预试验和干扰试验。结果:盐酸诺拉曲塞细菌内毒素限值确定为2.0 EU·mg-1,最小有效稀释浓度为0.125 mg·m L-1,用灵敏度为0.25 EU·m L-1的鲎试剂进行干扰试验,Es在0.5~2λ范围内,且Et在0.5~2 Es范围内,供试品无干扰作用。结论:本法适用于盐酸诺拉曲塞的细菌内毒素检查。  相似文献   

6.
鲎试剂在国内试制成功并在医药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以内毒素标准化问题就需要尽快解决。由不同菌属制备的内毒素,对兔子的致热性及对鲎试剂的促凝活性不同。目前,国际上多选用由E.Coli大肠菌属制备的内毒素作为参考标准品。  相似文献   

7.
酸碱处理去除血液制品中热原工艺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寻找酸碱处理去除血液制品中热原的最佳工艺。方法将高热原的制品通过调整其 pH。 离子强度、蛋白浓度等参数后,在不同的温度孵放不同的时间,监测其热原的变化。结果在pH10或pH4孵放一 定时间后,内毒素含量明显降低,经 pH10、37℃孵放的人血白蛋白(HAS)制品用鲎试法(TAL)和家兔法检测热原均 合格,且其他相关指标也均达到现行《中国生物制品规程》要求。结论酸碱处理是去除血液制品中热原的一个经 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热原不合格的抗人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ALG)半成品再制的条件。方法 将热原不合格的ALG半成品通过碱、酸以及DEAE Sephadex A-50处理,并检测其热原和质量的变化。结果 经处理后,细菌内毒素的含量明显降低,用家兔法和鲎试剂法检测热原均合格,制品的免疫效价仍不低于1:4000,并且其他各项主要指标也均达到2000年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的要求。结论 这种处理方法能有效地除去ALG制品中的热原。  相似文献   

9.
郭倩  董新明  李颖  陈丽 《河北化工》2013,(8):100-103
建立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保证检测结果符合质量标准要求。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ⅪE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要求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将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稀释至0.5 mg/mL,用灵敏度为0.25 EU/mL的鲎试剂做干扰试验,无干扰影响;确定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细菌内毒素限值为5.0 EU/mg,应用鲎试剂可以进行细菌内毒素法的检查。  相似文献   

10.
许同桃 《天津化工》2003,17(4):55-58
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的有效性必须能充分证明该方法对反应无增强和抑制作用,对整个检测过程无其他干扰。通过一系列实验,验证不同浓度的膦甲酸钠溶液对鲎试剂(LAL)的抑制效果,证明该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对最终产品中细菌内毒素的检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头孢孟多酯钠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按2005年版中国药典第2部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规定,用2个不同厂家的鲎试剂对其分别进行了检查。结果表明,采用0.5 EU/mL的鲎试剂并将样品质量浓度稀释至3.33 mg/mL时,对该实验无干扰作用,细菌内毒素限值为0.15 EU/mg。头孢孟多酯钠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热原检查法进行检验,方法灵敏、可靠、方便、经济。  相似文献   

12.
郎青 《河北化工》2014,(6):41-44
细菌内毒素是热原的一种,当噻肟钠注射剂中含有过量的内毒素时会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所以在噻肟钠原料药中要严格控制内毒素的量。从内毒素的危害着手,验证了用0.06 EU/mL的鲎试剂凝胶法检验头孢噻肟钠中内毒素残留时,不干扰检测的浓度范围为1.25~5.0 mg/mL,确定了日常检测头孢噻肟钠溶液浓度为1.5 mg/mL。并根据内毒素的特性,结合生产实际,研究在生产过程中应从工艺用水,原辅料和日常的容器,工具清洗,工艺操作等方面控制细菌内毒素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建立一种操作简单、结果可靠、测定成本较低的检测健儿清解液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通过系统适应性,可知供试品和芦丁对照品在紫外-可见光500 nm处有较强的吸收;通过绘制标准曲线,验证芦丁在0.2053~1.2318 mg/m 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通过精密度试验表明本法精密度良好;通过重复性试验表明本法重复性良好;通过溶液稳定性试验表明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在60分钟内稳定性良好;通过加样回收试验表明本法回收率良好。本品总黄酮的含量限度为:本品每1 m L含总黄酮以芦丁(C_(27)H_(30)O_(16))计,不得少于0.25 mg。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凝胶半定量试验判断模式的合理性,为其修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分析407批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凝胶半定量试验结果,评价《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凝胶半定量试验判断模式。结果 407批样品的内毒素检验结果中,符合规定404批(99.26%),不符合规定1批(0.25%),共有2批次出现无法判断情况,占0.49%。结论建议将《中国药典》三部(2015版)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凝胶半定量试验判断模式修订为:系列溶液A中每一系列平行管的终点稀释倍数乘以λ,为每个系列的反应终点浓度;若每一系列内毒素浓度均小于规定的限值,判定供试品符合规定,否则判定供试品不符合规定。修订后的判断模式不存在无法判断的情况,更科学严谨。  相似文献   

15.
建立布比卡因碱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5版四部1143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实验,用不同厂家的鲎试剂对布比卡因碱进行干扰实验。结果:当布比卡因碱稀释浓度为2 mg/mL时可消除对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凝集反应的干扰。结论:布比卡因碱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安全质量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检测白喉毒素突变体CRM197细菌内毒素(bacterial endotoxin)含量的动态显色法(kinetic chromogenic assay,KCA)。方法按照《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要求,用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bacterial endotoxin,BET)稀释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制备细菌内毒素标准曲线系列溶液,各浓度均设3个平行孔,分别与动态显色鲎试剂(kinetic chromogenic analysis tachypleus amebocyte lysate,KCA TAL)反应,绘制标准曲线,验证标准曲线的可靠性,确定最佳线性范围、测定范围及最低检测限(limit of quantitation,LOQ),验证方法的精密性和准确性,并进行初步应用。结果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0.263 x+2.741,R2=0.997,相关系数的绝对值∣r∣≥0.980,阴性对照的反应时间大于标准曲线最低点的反应时间,各复孔的变异系数(CV)<10%;内毒素浓度在0.022.50 EU/ml时,线性关系良好,LOQ为0.02 EU/ml;3个浓度(2.50、0.50、0.02 EU/ml)标准内毒素检测结果的CV均<5%,加入高、中、低3个浓度(2.50、0.50、0.02 EU/ml)标准内毒素的3批供试品检测结果的CV均<10%,回收率在95%2.50 EU/ml时,线性关系良好,LOQ为0.02 EU/ml;3个浓度(2.50、0.50、0.02 EU/ml)标准内毒素检测结果的CV均<5%,加入高、中、低3个浓度(2.50、0.50、0.02 EU/ml)标准内毒素的3批供试品检测结果的CV均<10%,回收率在95%143%之间;采用建立的方法检测10批次CRM197样品的细菌内毒素含量,回收率在77%143%之间;采用建立的方法检测10批次CRM197样品的细菌内毒素含量,回收率在77%118%之间,其中8批样品的内毒素含量合格。结论动态显色法检测CRM197中内毒素的含量精密性和准确性良好,能快速、定量检测样品中的内毒素含量,抗干扰能力强,可用于CRM197研制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人新鲜全血体外热原检测方法对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和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的适用性。方法分别选取不同厂家的10批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和9批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以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及IL-6为检测指标,采用加样回收干扰试验考察供试品对人新鲜全血体外热原检测法是否存在干扰,同时采用细菌内毒素动态显色测定法检测供试品,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两种疫苗在最大有效稀释倍数内,干扰试验的回收率均在50%~200%,且热原物质含量均低于标准限值,均为合格样品,与细菌内毒素动态显色测定法结果一致。结论以IL-1β及IL-6为检测指标的人新鲜全血体外热原检测方法适用于两种疫苗。  相似文献   

18.
侯小康  李彦红 《河北化工》2014,(2):70-71,76
建立药用中间体7-ACA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XIE进行试验并判定结果。结果表明,供试品溶液浓度为1.25 mg/mL时,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因此可用此方法进行药用中间体7-ACA的检测。  相似文献   

19.
依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第4部)》1143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用不同厂家的鲎试剂对3批三氟甘露糖进行干扰试验,建立了三氟甘露糖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以无水乙腈溶解三氟甘露糖,当用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稀释至浓度不超过1 mg/m L时,细菌内毒素检查显示无干扰作用。建立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适用于三氟甘露糖,其细菌内毒素限值为1 EU/mg。  相似文献   

20.
马蕴韬  冀增 《河北化工》2015,(3):148-149,153
建立了门冬氨酸鸟氨酸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门冬氨酸鸟氨酸原是口服制剂的非无菌原料药,无需进行热原或细菌内毒素项的检查;随着药物的最新研发,转剂型提升为注射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新药申报注册规定:除六类新药外,其他类注射剂新药必须建立细菌内毒素项的检查。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是三类新药,应建立细菌内毒素检查;根据该药临床用量计算出的细菌内毒素限值进行了干扰实验,找出了灵敏度相融的鲎试剂及不干扰浓度,建立了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