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传统核可能性C均值(KPCM)算法仅考虑类内的紧密性而忽略了类间的距离关系,在对边界模糊的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时,会引起因聚类中心距离小或重合引起的边界点误分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在核可能性C均值基础上引入高维特征空间中的类间极大惩罚项和调控因子[λ],构造了全新的目标函数,称为极大中心间隔的核可能性C均值(MKPCM)聚类算法。该算法通过类间极大惩罚项使类间距离极大化,并利用调控因子[λ]合理控制类间距,较好地避免了类中心间距离小或重合的现象。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算法对于边界模糊的数据聚类效果优于传统的聚类算法;在图像分割的实际应用中,算法也明显优于传统的聚类算法。  相似文献   

2.
结合模糊聚类的类内紧致性和类间分离性信息,提出一种新的模糊聚类有效性指标。该指标能够确定由模糊C-均值算法(FCM)所得模糊划分的最优划分和最佳聚类数。在1个人造数据集和4个真实数据集上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指标性能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模糊C均值聚类(FCM)和可能性模糊C均值聚类(PFCM)没有考虑样本特征项及每个样本对聚类的贡献程度,存在对噪声较敏感的问题。特征减少的模糊聚类算法FRFCM可剔除数据集中无效特征量,且考虑了剩余特征量的权重,具有更好的聚类性能。对此,在可能性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PFCM)的基础上将其与FRFCM算法相结合,提出新的特征逐减的可能性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RPFCM)。该算法解决了PFCM算法参数依赖的问题,且在迭代过程中可自动淘汰无效特征项并更新各特征项对聚类的贡献程度。对人工数据集以及UCI数据集进行测试的结果表明,提出的FRPFCM算法可得到更高的聚类准确率,所需迭代次数更少,算法收敛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4.
基于密度函数加权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聚类算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但传统模糊C均值算法(FCM)具有对样本集进行等划分趋势的缺陷,没有考虑不同样本的实际分布对聚类效果的影响,当数据集中各样本密集程度相差较大时,聚类结果不是很理想。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密度函数加权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DFCM算法),该算法利用数据对象的密度函数作为每个数据点权值。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模糊C均值算法相比,DFCM算法具有较好的聚类效果。  相似文献   

5.
一种基于核的快速可能性聚类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传统的快速聚类算法大多基于模糊C均值算法(Fuzzy C-means,FCM),而FCM对初始聚类中心敏感,对噪音数据敏感并且容易收敛到局部极小值,因而聚类准确率不高。可能性C-均值聚类较好地解决了FCM对噪声敏感的问题,但容易产生一致性聚类。将FCM和可能性C-均值聚类结合的聚类算法较好地解决了一致性聚类问题。为进一步提高算法收敛速度和鲁棒性,提出一种基于核的快速可能性聚类算法。该方法引入核聚类的思想,同时使用样本方差对目标函数中参数η进行优化。标准数据集和人造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基于核的快速可能性聚类算法提高了算法的聚类准确率,加快了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6.
特征空间属性加权混合C均值模糊核聚类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可能性聚类算法(PCM)通过引入可能隶属关系来提高聚类中心免于噪声干扰的能力,但是其往往趋向找到相同的集群。为了克服PCM算法的缺陷,PFCM算法同时利用隶属度与可能性把数据点划分到不同的集群中。提高了算法的抗噪能力。但PFCM算法对发现大小不相等的集群并不十分理想。因此提出了一种特征空间属性加权混合C均值模糊核聚类算法WKFM,该方法充分考虑了属性间的不平衡性,通过利用优化选取核参数的核函数把在原始空间中非线性可分的集群转化为高维空间中同质集群。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更好地发现含有噪音数据集的聚类中心,获得数据集质量更好的划分。  相似文献   

7.
模糊C均值(fuzzy C-means,FCM)聚类算法是一种常用的基于目标函数最小化的聚类算法。目前已经提出了相当数量的聚类算法是对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改进,例如AFCM算法、GK算法等。对最近发表的基于Bregman距离的模糊聚类算法进行了改进,通过在FCM模糊聚类框架中引入Total-Bregman距离提升了聚类算法的聚类性能。同时对基于Total-Bregman距离的模糊聚类算法的收敛性质进行了理论分析。实验部分对来自UCI数据库的几个数据集进行了聚类,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和收敛性。  相似文献   

8.
一个新的模糊聚类有效性指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孔攀  邓辉文  黄艳艳  江欢 《计算机工程》2009,35(12):143-144
提出一个新的模糊聚类有效性指标。该指标能确定由模糊C-均值算法(FCM)所得模糊划分的最优划分和最优聚类数,结合了模糊聚类的紧致性和分离性信息,用类内加权平方误差和计算紧致性,用类间相似度计算分离性。在3个人造数据集和3个真实数据集上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证明该指标的性能优于其他有效性指标。  相似文献   

9.
基于距离的模糊聚类算法是把数据对象视为互相独立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数据对象间的位置关系,但不能反映多重关系,使计算量急剧增加,时间复杂度高,收敛速度慢.对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进行了改进,在原有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基础上,引入了物理学中的万有引力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引力改进的模糊聚类算法.实验分析表明,该算法能够较好地克服基于距离的模糊聚类算法仅考虑单一位置关系的缺点,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时间复杂度,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聚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密度敏感模糊核最大熵聚类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核函数将原始非线性非高斯的数据集转化为核空间数据集,然后利用核函数的相似性抵消不属于该聚类的样本数据在聚类过程中对聚类中心求解的干扰,消除正则化系数对聚类结果的影响,进而抑制传统最大熵聚类算法的趋同性.最后通过引入相对密度项,解决因样本数据在特征空间的分布差异而导致的聚类中心求解偏差问题,从而提高聚类结果的准确性.实验部分,本文讨论了算法参数间的关系以及对聚类结果的影响.通过与传统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核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最大熵聚类算法、最大熵规范化权重核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以及其他两种改进最大熵聚类算法的聚类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密度敏感模糊核最大熵聚类算法的聚类性能明显优于其他算法.  相似文献   

11.
一种协同的可能性模糊聚类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C-均值聚类(FCM)对噪声数据敏感和可能性C-均值聚类(PCM)对初始中心非常敏感易导致一致性聚类。协同聚类算法利用不同特征子集之间的协同关系并与其他算法相结合,可提高原有的聚类性能。对此,在可能性C-均值聚类算法(PCM)基础上将其与协同聚类算法相结合,提出一种协同的可能性C-均值模糊聚类算法(C-FCM)。该算法在改进的PCM的基础上,提高了对数据集的聚类效果。在对数据集Wine和Iris进行测试的结果表明,该方法优于PCM算法,说明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多传感器观测数据存在不确定性的问题,基于直觉模糊聚类,提出一种新的数据关联算法。将改进的直觉模糊C-均值聚类(IFCM)算法应用于数据关联,首先将观测数据和预测数据进行直觉模糊化,然后计算直觉模糊集之间的加权距离以获得观测与航迹的隶属度,最后依次搜索最大隶属度实现观测与航迹的关联。仿真实验表明,存在模糊观测数据情况下,算法能有效地进行数据关联。  相似文献   

13.
A generalized form of Possibilistic Fuzzy C-Means (PFCM) algorithm (GPFCM) is presented for clustering noisy data. A function of distance is used instead of the distance itself to damp noise contributions. It is shown that when the data are highly noisy, GPFCM finds accurate cluster centers but FCM (Fuzzy C-Means), PCM (Possibilistic C-Means), and PFCM algorithms fail. FCM, PCM, and PFCM yield inaccurate cluster centers when clusters are not of the same size or covariance norm is used, whereas GPFCM performs well for both of the cases even when the data are noisy. It is shown that generalized forms of FCM and PCM (GFCM and GPCM) are also more accurate than FCM and PCM. A measure is defined to evaluate performance of the clustering algorithms. It shows that average error of GPFCM and its simplified forms are about 80% smaller than those of FCM, PCM, and PFCM. However, GPFCM demands higher computational costs due to nonlinear updating equations. Three cluster validity indices are introduced to determine number of clusters in clean and noisy datasets. One of them considers compactness of the clusters; the other considers separation of the clusters, and the third one considers both separation and compactness. Performance of these indices is confirmed to be satisfactory using various examples of noisy datasets.  相似文献   

14.
张瑞丽  张继福 《计算机应用》2012,32(7):1978-1982
针对模糊C-均值(FCM)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值以及对聚类中心和噪声数据敏感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w-距离均值的模糊聚类算法。首先根据数据自身的分布规律,依据样本间距离均值思想确定初始聚类中心,并引入了调衡因子w来调节距离均值阈值;其次为每个样本赋予权值,并利用样本权值修改了聚类中心公式和目标函数公式,提高了算法的抗噪性;最后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可以有效地解决聚类效果往往受初始聚类中心的影响的问题,避免了局部收敛,增强了抗噪性,准确率和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针对模糊文本聚类算法(FCM)对输入顺序以及初始点敏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使用蚁群优化的模糊聚类算法(FACA)。该算法采用蚁群聚类算法(ACA)找到聚类的初始中心点,以解决模糊聚类的输入顺序以及初始点敏感等问题。模糊文本聚类算法的线性复杂度使其更便于在计算机实现。与经典的基本模糊聚类以及蚁群聚类在真实数据集上仿真相比较,结果表明经蚁群优化过的模糊聚类算法(FACA)效果更有效,更适合应用于大型的数据集。  相似文献   

16.
基于马氏距离的FCM图像分割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图像分割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之一,但大多数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都是基于欧式距离,且存在运算时间过长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ahalanobis距离的模糊C均值聚类图像分割算法。实验分析表明,提出的算法在保证分割质量的前提下,能较快提高分割速度。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模糊局部信息C-均值(FLICM)聚类算法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图像分割算法,然而仅适用于处理低噪声图像。FLICM算法与像素引导隶属度滤波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噪声抑制能力,但仍无法满足强噪声图像的分割需求。联合引导滤波与基于核度量的加权模糊局部信息C-均值(KWFLICM)聚类算法,提出一种隶属度与像素值交替引导的核模糊聚类算法。将像素引导隶属度滤波模块和隶属度引导像素滤波模块引入KWFLICM算法,构造一种引导滤波约束的多目标核模糊聚类优化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对该模型进行迭代求解。在迭代过程中,通过像素引导隶属度滤波和隶属度引导像素滤波,分别修正输入图像的隶属度和像素值,进一步提高核模糊聚类算法对含噪图像的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与同类核模糊聚类算法相比,该算法在莱斯噪声干扰下的误分率、精确度、峰值信噪比、Jaccard相似系数等评价指标上表现突出,具有更好的分割性能和更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8.
经典的模糊C均值算法基于欧氏距离,存在等划分趋势的缺陷,分错率较高,只适用于球形结构的聚类。针对这一问题,利用数据的点密度信息,在数据点与聚类中心的距离度量中引入了调节因子,提出了一种基于密度的距离修正矩阵,并用其代替经典模糊C均值算法中的距离度量矩阵。通过人造数据集和UCI数据集的两组聚类实验,证实了改进算法对非球形结构的数据同样适用,且相比经典的模糊C均值算法具有更高的聚类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The well-known Fuzzy C-Means (FCM) algorithm for data clustering has been extended to Evidential C-Means (ECM) algorithm in order to work in the belief functions framework with credal partitions of the data. Depending on data clustering problems, some barycenters of clusters given by ECM can become very close to each other in some cases, and this can cause serious troubles in the performance of ECM for the data clustering. To circumvent this problem, we introduce the notion of imprecise cluster in this paper. The principle of our approach is to consider that objects lying in the middle of specific classes (clusters) barycenters must be committed with equal belief to each specific cluster instead of belonging to an imprecise meta-cluster as done classically in ECM algorithm. Outliers object far away of the centers of two (or more) specific clusters that are hard to be distinguished, will be committed to the imprecise cluster (a disjunctive meta-cluster) composed by these specific clusters. The new Belief C-Means (BCM) algorithm proposed in this paper follows this very simple principle. In BCM, the mass of belief of specific cluster for each object is computed according to distance between object and the center of the cluster it may belong to. The distances between object and centers of the specific clusters and the distances among these centers will be both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mass of belief of the meta-cluster. We do not use the barycenter of the meta-cluster in BCM algorithm contrariwise to what is done with ECM. In this paper we also present several examples to illustrate the interest of BCM, and to show its main differences with respect to clustering techniques based on FCM and E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