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袁野  田中旭 《计算机应用》2012,32(11):3182-3184
为了适应视频后处理芯片低成本的需求,提出一种仅需用两行缓存的新的保持边缘的图像放大算法。该方法寻找代表点代替插值点来确定相关方向。找到相关方向后,对应方向上寻找四个邻域点及其对应位置,进行插值。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实现图像的放大,并能消除图像边缘模糊和锯齿效应,可应用于低成本的数字视频后处理芯片中。  相似文献   

2.
灰度图像放大时,插值所具有的平滑作用会退化图像的高频部分,使放大图像轮廓变得模糊,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图像插值算法,先用一阶微分运算分离出图像的平坦区域和边缘区域,对图像的平坦区域采用双线性插值法,对图像的边缘部分采用本文的插值算法,实验证明该算法有效地保持了边缘信息,得到了视觉信息较好的插值图像。  相似文献   

3.
灰度图像放大时,插值所具有的平滑作用会退化图像的高频部分,使放大图像轮廓变得模糊,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图像插值算法.先用一阶微分运算分离出图像的平坦区域和边缘区域,对图像的平坦区域采用双线性插值法,对图像的边缘部分采用本文的插值算法,实验证明该算法有效地保持了边缘信息,得到了视觉信息较好的插值图像。  相似文献   

4.
基于边缘最大梯度的多方向优化插值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一种在传统插值图像基础上,对高分辨率图像进行边缘检测算法.该算法处理RGB彩色图像时,先进行色融合,再检测;然后根据边缘多方向梯度特征,对边缘邻接像素点作优化处理.在多倍插值放大时,采用小步长倍率递进方式.实验结果表明,算法模型简单易于实现,消除了传统图像插值算法边缘锯齿和模糊,保持了图像边缘细节和纹理特征,对彩色图像视觉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插值算法通常会使目标图像边缘模糊,而基于2×2或4×4邻域的局部自适应算法虽然能保持图像边缘特征,但算法一般过于复杂,不便于硬件实现。提出的改进算法不仅对LAZA算法流程进行优化,而且使用中值滤波代替分类加权平均算法,既提高算法效率,也能保持图像的边缘特征。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放大采用双三次内插获取的1/2图像有更好的效果,并利用边缘图像相关系数进一步验证该算法在保持图像的边缘特征方面优于传统插值算法。  相似文献   

6.
利用有理函数可有效逼近大挠度曲面的特点,该文提出一类新的数字图像缩放方法,即构造出性能优良的多元混合切触连分式重建图像插值核函数,使其较好保持图像的梯度特征,并对其边缘位置和方向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基于四元数代数理论,将彩色图像象素点的三个颜色分量当作一个纯四元数处理,构造出基于Clifford代数的四元数连分式插值格式,将R,G,B三色通道并行处理,使之较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较好的色彩保真性和更好的保边缘特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梯度的快速图像插值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鹤猛  黄战华 《计算机应用》2012,32(10):2821-2823
为解决传统插值算法效果不佳而新发展的边缘方向插值算法计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梯度检测边缘的快速图像插值算法。该算法通过在原图像每一个3×3邻域内计算二阶梯度,检测边缘是否存在:若存在边缘,则计算一阶梯度判断边缘强弱并自适应得到权值因子,然后进行带权的线性插值;若不存在边缘,则在此邻域内进行双线性插值。实验结果表明,此算法不仅使插值后图像具备整体清晰性和边缘平滑性,有效保持了图像的主观视觉质量,而且相比现有同等效果的插值算法,运算时间至少能降低20%,尤其适用于嵌入式设备图像放大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付鹏斌  铁惠杰  杨惠荣 《计算机应用研究》2021,38(4):1203-1207,1211
针对图像重建过程中产生的边缘结构被破坏和纹理细节丢失问题,提出一种纹理细节和边缘结构保持的图像插值算法。首先,采用自适应阈值的八方向边缘检测划分图像区域;其次,构造双变量有理函数模型,它可在有理模型和多项式模型之间转换;最后,提出基于边缘数据的局部不对称性和梯度特征调整待插值点空间距离的方法,调整边缘部分待插值点坐标并代入有理模型实现插值,而非边缘部分采用多项式模型插值。实验表明,该算法的峰值信噪比平均提升了0.48~2.17 dB,结构相似性平均提升了0.004~0.028,获得了较高的客观评价数据。该算法将原空间距离不变的插值修正为空间距离变化的插值,有效地保持了图像的边缘结构和纹理细节,使得重建结果具有较好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9.
保持轮廓清晰光滑的灰度图像放大算法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灰度图像放大时,插值所具有的平滑作用会退化图像的高频部分,使放大图像轮廓变得模糊,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拟合分界线的插值放大算法,该处包括分割和插值放大两个步骤;分割是搜索出灰度图像的突变象素点,并用三次均匀B样条把它们拟合为光滑分界线,以把整幅图像分割为若干子区域;插值放大是基于拟合分界线对图像插值,即插值操作限定于原图像的某一子区域内进行。采用文中算法得到的放大图像不仅可保持轮廓清晰,而且可持续轮廓光滑,最后给出三个放大实例,证明了 文中放大算法比常规算法产生的图像质量高。  相似文献   

10.
基于边缘信息的图像自适应插值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将图像分为非边缘部分和边缘部分,得出了一种基于图像边缘信息的图像插值算法.根据边缘部分映射点邻域图像的复杂程度,自适应地调节插值权值的图像插值方法.应用该算法插值后的边界清晰、自然, 忠实地反映了原始图像的面貌,与传统的插值算法相比,其边界处理效果好且易于实现,实验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棱边方向检测与运动补偿的视频去隔行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棱边方向检测与运动补偿相结合的去隔行算法。首先通过Canny算子提取出棱边,将图像区分为棱边和非棱边两部分。对于棱边丢失的部分,分别在空域内沿棱边方向和时域内沿棱边移动方向插值,然后利用中值滤波得到丢失的棱边信息;对于非棱边部分,采用多级相位相关运动估计法,对当前场与前后两场计算出相应的运动矢量,然后在时域和空域中利用中值滤波计算出丢失的信号。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优于一般的去隔行算法,如线性空域插值等。同时本文提出了两个去隔行评价标准,可以定量检验去隔行方法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基于预测梯度的图像插值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志芳  钟宝江 《自动化学报》2018,44(6):1072-1085
提出一种新的非线性图像插值算法,称为基于预测梯度的图像插值(Image interpolation with predicted gradients,PGI).首先沿用现有的边缘对比度引导的图像插值(Contrast-guided image interpolation,CGI)算法思想对低分辨率图像中的边缘进行扩散处理,然后预测高分辨率图像中未知像素的性质,最后对边缘像素采用一维有方向的插值,对非边缘像素采用二维无方向的插值.与通常的非线性图像插值算法相比,新算法对图像边缘信息的理解更为完善.与CGI算法相比,由于梯度预测策略的使用,PGI算法能够更有效地确定未知像素的相关性质(是否为边缘像素,以及是边缘像素时其边缘方向).实验结果表明,PGI算法无论在视觉效果还是客观性测评指标方面均优于现有的图像插值算法.此外,在对彩色图像进行插值时,本文将通常的RGB颜色空间转化为Lab颜色空间,不仅减少了伪彩色的生成,而且降低了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相似文献   

13.
基于Sobel算子的自适应图像缩放算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图像的缩放质量,提出一种自适应图像缩放算法。当原图像像素点处于边缘区域时,沿Sobel算子确定的边缘方向进行自适应插值,当原图像像素点处于非边缘区域时,采用双线性插值法进行插值。实验结果表明,Sobel算子可有效获得图像边缘特性,该算法能通过较低的运算复杂度获得较好的图像缩放质量。  相似文献   

14.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图象边缘检测新算法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边缘检测是图象特征提取与分析理解的基础,其检测质量直接决定后期理解的效果.寻找一种对噪声不敏感、定位精确、不漏检真边缘又不引入假边缘的检测方法,一直是人们的努力目标.本文尝试与探讨了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图象边缘检测新算法.该算法首先对图象基元的特点进行分析,以确定非边缘点参考序列和待比较序列,然后通过两个序列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区分边缘点和非边缘点.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不仅能够较为准确地检测出有用的边缘信息,具有一定的抗噪声能力,而且还可通过调整关联度阈值控制边缘信息量,因此其是一种有效的、具有可调功能的边缘检测新算法.  相似文献   

15.
为了在滤除椒盐噪声的同时尽可能地保留图像细节,提出了一种基于曲率的双线性插值滤波算法。该算法鉴于双线性插值的低通滤波固有特性,引入像素值的变化以构造类双线性插值模型;为了获得相邻像素的方向趋势,引入曲率信息;以曲率信息为参考,选择最接近原始图像变化规律的方向进行双线性插值滤波。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滤除噪声的同时有效地保留了图像的细节,且滤波效果优于传统的滤波算法。  相似文献   

16.
方向邻域全变分图像去噪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弥补传统全变分(TV)算法忽略了图像边缘方向的不足, 结合梯度幅度和方向提出了基于方向全变分的去噪算法。该算法运用图像梯度幅度将图像像素划分为边缘区域和非边缘区域, 运用梯度方向对不同区域的像素选取不同的四邻域像素, 针对不同邻域对传统TV算法进行离散分析, 完成了图像的保边去噪。实验结果表明, 结合边缘方向信息改进了传统TV算法的邻域选择方式, 不仅更好地保留了图像边缘信息和重要细节, 且提高了图像的PSNR和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17.
基于边缘的实时图像缩放算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传统的基于图像边缘的插值算法由于自身的复杂性而很少用于实时图像处理,而不基于边缘的插值算法由于低通滤波的效应通常会使插值后的图像出现边缘模糊,影响视觉效果。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的自适应图像插值算法。该算法以相邻像素的二阶差分为基础,自动选择与目标像素点相对应的源像素组进行插值运算。在Matlab环境中实现了各种图像插值算法,然后对插值结果进行了主客观评价,并对各种算法获得的图像进行了边缘检测及复杂度分析。同时,设计了本文算法的硬件实现结构,并用Verilog语言进行描述,综合出目标代码,最后通过FPGA验证。研究表明,运用该算法插值获得了边缘清晰的目标图像,且该算法复杂度低,便于硬件实现。因此,该算法能有效地实现图像插值,适应于实时条件下的图像缩放。  相似文献   

18.
由于医学硬件设备和辐射剂量的限制,为了获得高分辨力、高质量的CT图像以协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通常需要从软件方面将CT图像放大或局部CT图像放大,考虑到CT图像边缘在CT图像处理中的重要性,提出一种基于边缘保持的CT图像插值算法,该算法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对原图像进行边缘提取以及沿边缘方向进行边缘插值放大;第二步进行图像平滑区域的双线性插值放大。该算法能很好地保护图像的边缘细节,文中给出了放大实例,实验结果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为满足高端工业检测中对检测精度和检测时间的严格要求,针对现有图像插值方法在插值速度与精度方面的矛盾,本文提出了一种分区域多方向数据融合图像插值方法。在灰度平坦区域,采用双线性插值算法进行插值。在边缘纹理区域,则选取待插值点在源图像中对应点的4×4邻域内4个插值方向上距离最近的12个像素点,基于距离平方反比计算估计值;然后结合方向灰度梯度和插值距离两个权 重因子,进行数据融合,获得最终插值。实验表明,新提出的插值方法运行速度快,并且在图像任意级别变换时都具有较高的插值精度,能够很好地保持图像的边缘纹理细节。  相似文献   

20.
传统插值算法容易产生细节模糊和边缘锯齿效应,而边缘是图像的重要信息,直接影响插值图像的视觉效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误差修正的自适应边缘保持插值算法。首先将原图像向插值图像进行映射,再定义一个3×3的滑动窗口,用水平和垂直两个模板确定边缘类型,根据边缘类型进行插值,最后对仍未定义像素点用插值误差定理进行处理,总体上对所有像素都进行了分情况插值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有效地保持了图像的边缘信息,能够获得视觉质量较好的插值图像,且算法比较简单,容易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