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洪耀明 《科普研究》2011,6(5):97-97
在上海世博会举办期间,瑞典国家创新局在瑞典国家馆"创意之光"中举办了"创新精神论坛——使创新成为可能"。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在主题演讲中指出:瑞典经常被人们列为世界上最具创新精神的国家,拥有很多成功的大型跨国公司。其中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瑞典成功建立了面向所有孩子的教育体  相似文献   

2.
二十一世纪是全面创新的时代,创新教育必将成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旋律。中职专业课教学创新必将聚焦"创新教育"这一热点,以时代为背景,实践为基础。结合创新理论探析"创新教育"更是一个创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变频器世界》2011,(12):1-1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在临终前的这一问引起了大家对人才培养的关注,所谓杰出人才,就是创新型人才。关于"创新",钱学森有句名言,"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世上再无乔布斯,这是全世界"果粉"对于这位伟大者的最高评价。乔布斯留给世人的最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社会对高校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出具有创业创新意识、精神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高校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简要阐述了高校创业创新教育的科学内涵以及开展创业创新教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创新教育新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就电气测控类专业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内容、形式和组织方式进行详细论述.针对我系电气测控类专业学生创新教育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小组的教育形式和组织方式,并制定了具体实施内容和方案.根据电气测控类专业的特点和现状,提出了在实施创新教育过程中的"四步"学习法.实践证明整个方案实施以来,取得了初步成效,学生的创新成果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6.
电工电子创新教育平台以“创新引领、资源共享”为顶层设计,以学生中心,全面落实立德树人,通过自制电子设计竞赛系统性实验平台、丰富线上线下培训资源、完善校级管理机制、有机融入课程思政教育元素等举措,搭建校级创新教育平台,实现资源共享,辐射省内外高校,培养了大批卓越创新实践能力、严谨科学探索精神和以德为本、以业为基的综合素质拓展的高端电子信息类人才。  相似文献   

7.
如何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具有独立思考、勇于质疑、敢于实践、善于创造的现代素质,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8.
进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中国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驱动中国新一轮技术与产业革命的必然选择。高校作为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孵化器与人才输送机构,承担的责任重大。文章以教育部关于以创新创业教育引擎"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学精神作为改革目标,重点提出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策略等。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探索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营造鼓励创新的氛围,进行创新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构建和完善与教育教学并行的“124N”创新教育知识体系,使新世纪大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持续改进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水平,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创新创业教育是优化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举措。然而,创新创业教育如何从运动式的热潮转变为可持续的教育范式还需要更多深入的研究与实践。将教育激励方法合理地运用到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可以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促进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凝聚共识,从而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形成学校与社会内外结合、科研与创新表里统一的可持续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控制类课程存在教学体系陈旧问题,将学生参加控制类课程相关的课外科研项目、卓越工程师计划、大学生创新项目以及参加各种学术讲座和科技竞赛等纳入工程化教学培养方案。通过各种工程化教学模式的的探索与实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12.
提出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新工科信号处理系列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新思路。重点探索了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基于课内外实践教学有机融合,通过实验教学、问题辩论、课题探究和考察体验的改革与创新,实现实践创新能力提高。以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线,采用科研项目驱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线上与线下、虚拟仿真、软硬件结合等多种方式,根本上提升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潜力。  相似文献   

13.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计算机网络教学探索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高校教育创新的重要内容,教学创新是教育创新的核心内容和关键。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通过教学观念更新、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实验环节、改革评价体系,提高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增加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从而适应社会时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高级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协同创新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 各主体要素为实现科技创新进行整合的一种创新组织模式。校企协同创新要求高职院校要不断提升自身科技研发能力, 高职院校要通过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加强与企业合作,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校企协同创新要求学校和企业联合构建以动力、激励评价、风险分担和利益分配为核心要素的校企协同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运行机制, 提升创新主体的核心竞争力, 这也是协同创新目标最终达成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以科研促教学,带动本科生科技创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教师的科研优势,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从工程实践应用的角度开展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本文以电磁场课程为例,将经典电磁感应理论的教学内容与磁悬浮感应加热科研项目相结合,指导学生将抽象、繁难的课本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对创新教育是有效并且具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高校体制变革的背景下,结合控制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从协同体资源互补优势、学科交叉融合的智力资源配置和国际化学术高地等方面,给出了利用协同创新中心的共享资源提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改革思路,为推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我校开设“嵌入式系统设计”创新实验课的基本情况。课程采用项目驱动方式,引导学生参加项目设计与调试的全部过程,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并重的教学目标。同时进行了考试方法改革,根据学生作品的测试指标评定成绩,达到了考核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Th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 industries' development and the China's trend to innovative economy are outl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and innovation policy are analyzed. Moreover, the innovation policy in China is discussed and a recommendation to the further ICT innovative policy making is made.  相似文献   

19.
研究创新人才培养规律,探索和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针对我校自动化专业立足国防、面向社会的人才培养特色,提出了以“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技能”为核心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理念,通过构建创新能力培养“全链”模式、优化创新能力培养的“微生态”环境,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