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解决当前多灾种综合风险评估中存在的忽略灾害间相互作用、对城市用地规划指导不足的问题,提出针对城市用地规划的多灾种耦合风险评估方法.通过指标权重法对地震、地面沉降、滑坡、崩塌、暴雨、海水入侵以及海岸侵蚀7种灾害进行潜在危险性分级,确定各灾种的初始危险性指数,绘制初始图件;建立耦合模型对存在相互作用的灾种的初始危险指数进行修正,得到耦合后的危险性图件;通过风险矩阵法将耦合后的多灾种危险性与城市规划用地易损性相结合,得到综合风险图.应用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提高了多灾种耦合危险性评估的合理性,能够反映不同用地类型下多灾种风险的差异性和相似性,有助于决策者和规划者快速识别规划用地的综合风险.  相似文献   

2.
层次分析法和GIS技术在河南省雷电灾害风险区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理论,利用闪电定位资料、地理信息数据、社会经济数据以及雷电灾情等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从致灾因子的危险性、承灾体的暴露度和承灾体的脆弱性方面,研究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方法,建立起评价指标与风险评估的定量关系,形成了河南省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方法.同时,结合GIS技术,形成了致灾因子危险性分布图、承灾体的暴露度分布图和承灾体的脆弱性分布图,最终叠加形成河南省雷电灾害综合风险区划图.区划结果表明:高风险区主要位于豫东和豫西北大部分地区,低风险区主要位于豫北和豫西南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3.
利用高精度的DEM高程和水系数据,借助Mapinfo和Arc GIS工具形成了石嘴山市高精度、网格化的水系密度分布信息,然后结合提取的网格化的地形起伏度信息和植被覆盖率数据,赋予权重,初步建立了石嘴山市暴雨洪涝灾害孕灾环境的指标。采用自然分级法,把石嘴山市划分为暴雨洪涝孕灾环境的低敏感性地区、中敏感性地区、较高敏感性地区和高敏感性地区,实现了石嘴山市暴雨洪涝孕灾环境敏感性精细化的评估。结果表明,石嘴山市沿贺兰山地区为暴雨洪涝灾害孕灾环境的高敏感和较高敏感地区,黄河沿岸地区为中敏感地区和较高敏感地区,其他地区为低敏感地区和中敏感地区。同时结果表明,用Arc GIS强大的数据和图形处理能力来实现网格化的高精度孕灾环境敏感性评估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常州雷灾分布特征及风险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常州近50 a的雷暴数据、近5 a的闪电数据和近10 a的雷灾资料,分析了雷暴和雷灾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雷灾的发生不止与雷暴、闪电等自然因素有关,还可能与地区经济人口分布、区域雷电防护水平等人为因素有关;在雷击造成的损失中,电气和电子系统失效的损害占的比例最大,居民用户遭受雷灾的比重最大,这与各地区人们的防雷意识以及居民建筑防雷装置的完善程度有关.同时,结合实际情况,用7个指标(雷暴日数、雷击密度、雷电灾害频度、经济易损模数、生命易损模数、经济损伤模数和生命损伤模数)评价常州市雷电灾害的易损性.根据江苏省统计年鉴的常州各区县人口、面积和经济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得出常州市的雷灾易损性风险区划:高风险区(武进区)、较高风险区(天宁区、金坛市)、中风险区(钟楼区、戚墅堰区、溧阳市)和低风险区(新北区).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内图们江流域洪水灾害的危险性,基于GIS平台,以延边州境内图们江流域所在的7个县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通过选取与洪灾危险性相关较大的5个因子(地形、降雨、河流、土壤类型和水库分布),建立了洪水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 根据模型,将图们江流域洪水灾害危险性划分为5个等级,并得到了该研究区的危险等级分布图.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容易受洪水灾害的分布范围较广,其中汪清县东北部及和龙市南部地区灾害危险性最低; 安图县东部、龙井市北部和图们市危险性最高,其中安图县二道白河水系和图们市图们江水系两岸附近最为危险.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雷电灾害易损性分析及风险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7—2011年浙江省雷电灾害事故调查资料、浙江省地闪监测资料,选取地闪密度、灾害频数、经济(GDP)损失模数、生命易损模数、雷灾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等作为浙江省各市雷电灾害易损性评估指标,对浙江省各市进行雷电灾害易损性综合评估,并结合GIS方法对浙江省进行了雷电灾害易损性风险区划,为有针对性做好防御雷电灾害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山洪灾害为全球重大自然灾害之一,本世纪全球因山洪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已高达每年460多亿美元。我国山洪灾害防治区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40%,山洪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约占洪涝灾害死亡人数的70%。近年来,我国全面开展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目前已基本建成了专群结合的山洪灾害防治体系,山洪灾害监测预警技术水平明显提升。山区暴雨山洪灾害实例表明,重大人员伤亡与重大财产损失的山洪灾害事件往往源于洪水和泥沙的共同作用,然而,以往在进行山洪灾害防治时,大多仅关注“洪水”的作用,忽视了“洪水和泥沙”共同作用将显著增大山洪灾害的致灾风险乃至出现“小洪水大灾害”。为了进一步提高山洪灾害防控能力和完善山洪灾害防御体系,亟需深入研究暴雨山洪水沙灾害预报预警关键技术。“山区暴雨山洪水沙灾害预报预警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以洪水和泥沙共同作用为切入点,凝练了四个需攻克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1)山区暴雨作用下流域产流产沙异变机制、水沙过程与沟床剧变耦合致灾机制;2)山区暴雨山洪水沙灾害早期识别与致灾要素一体化智能监测技术;3)山区暴雨山洪水沙运动过程模拟与快速预报技术;4)基于山洪水沙灾害动力过程的灾害风险动态评估与预警防控技术。围绕关键科学技术问题的内涵,提出五个需开展的重点研究内容:1)山区暴雨产流产沙过程与水沙耦合致灾机制研究;2)山区暴雨山洪水沙灾害早期识别与智能监测技术;3)山区暴雨山洪水沙运动过程模拟与快速预报技术;4)山区暴雨山洪水沙灾害风险动态评估与预警技术;5)山区暴雨山洪水沙灾害预报预警防控平台构建与示范。研究成果将揭示山区暴雨产流产沙过程与水沙耦合致灾机制,提出山区暴雨山洪水沙灾害早期识别方法、山区暴雨山洪水沙灾害智能监测技术体系、山洪水沙运动过程模拟与快速预报技术、山洪水沙灾害风险动态评估与预警技术等,构建集早期识别、风险评估及综合防控一体化的暴雨山洪水沙灾害预报预警防控平台,提升我国暴雨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与防控的实时性、精准度和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西部山地城市居民区滑坡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从高分遥感角度探讨了滑坡灾害损失发生的承灾体物质基础,提出一种基于遥感阴影与承灾体财产密度的城市居民区房屋滑坡风险评估方法。与以往方法不同,该方法利用了高分影像上的建筑物的落影信息,通过遥感落影成像模型反演建筑物的高度、楼层数和建筑面积,结合实地勘测和危险性区划完成滑坡风险评估。以广西梧州市为研究区进行风险区划研究,获得区划结果。结果显示:建筑物样本的楼层数反演结果与实地量测建筑物样本楼层数基本相符;与样方估计法相比,核密度函数法便于进行建筑物的财产密度分析,该方法更适合我国西部山地城市房屋的滑坡易损性与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9.
利用潍坊市气象数据以及统计年鉴资料、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和历史灾情数据,基于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结合GIS技术,对潍坊市暴雨洪涝灾害进行风险评估,并绘制出潍坊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诸城市中北部、高密市的西南部及安丘的东南部属于高风险区,安丘的东北部、昌邑的南部属于较高风险区,昌乐的大部分、青州的东部、临朐的东北部、安丘的西部属于中风险区,青州西南部、临朐西南部、寿光东北部、昌邑东北部属于低风险区.评价结果与潍坊市的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0.
为减少自然灾害对河北省发展的不利影响,基于1990—2018年间河北省22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象数据,和Penman-Monteith模型,利用SPEI指数,并运用Mann-Kendal突变检验、线性倾向率等方法,分析在不同时间尺度下河北省1990—2018年旱涝时空分布与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1990—2018年,河北省气候在不同时间尺度下都逐渐向干旱化演变;(2)河北省旱涝空间分布不均,大部分地区呈干旱化状态,中部和北部干旱化明显,小部分偏涝地区分布在河北省东部和南部;(3)1999—2007年是河北省典型的干旱时段,从中度及以上旱涝灾害发生频率来看,旱涝事件春、冬两季的发生概率大于夏、秋两季的;(4)持续性干旱事件强度变大,持续干旱事件主要发生在冬季,持续性洪涝事件主要发生在春、秋两季。  相似文献   

11.
苏北地区横跨淮南淮北,南滨长江,北近黄河,东阻黄海,富鱼盐之利,西接皖豫而控扼中原,中有邗沟和泗水纵贯南北,得方舟之便,是大一统局面下通邮最早的地区之一,著名的"秦邮"即因此而得名。两汉时期,各地有传舍,供歇宿;有邮亭,供传递文书。魏晋南北朝时期,苏北地区大部分时间分属南北,军邮较为繁多。隋朝虽短暂统一,但开凿了贯通南...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暴雨洪涝风险分区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暴雨洪涝灾害损失严重,需要进行风险区划和风险评价.选取东南沿海的上海、浙江、福建、广东4省市为研究区域,统计1951—2000年共50 a的暴雨洪涝资料,利用Arcview的空间分析和叠加功能,将不同阶段各省市的受灾分布图进行叠加,得到了东南沿海地区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性评价图.由此评价图知,上海市和福建省的大部分为高风险区,浙江省大部分是较高风险区和中风险区,广东省主要为中风险区、较低风险区和低风险区.该评价结果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3.
应用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对福建省龙岩市烟叶种植面临的气象灾害风险进行了风险评价和管理.在对当地烟叶种植面临的气象灾害风险识别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危险性、暴露性、脆弱性3因子的分析,构建了当地烟叶种植面临气象灾害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利用该风险评估模型对龙岩地区各县(市)进行了风险评估,得出了各县(市)的霜冻和暴雨洪涝灾害的风险指数,并根据制定的风险等级划分标准,进行了风险等级的区划,为龙岩市烟叶种植结构的调整和灾害预防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洪灾综合风险结构与综合评价方法(Ⅰ)宏观方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洪灾形成的成灾模式入手,探讨了洪灾综合风险的宏观结构特征.从洪水灾害风险形成机制的角度出发,应用灾害学的研究理论探讨洪水灾害的风险性,建立由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孕灾环境的脆弱绝对性、承灾体易损相对性及用于洪灾风险宏观评价的灾情损失评估所组成的洪灾综合风险分析的宏观结构,并给出了相应量化的分析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15.
1925年的6和9月,中共徐州支部和中共徐州特别支部,先后成立,这是江苏省和苏鲁豫皖接壤地区最早建立的党组织。  相似文献   

16.
受水沙耦合致灾作用,暴雨山洪灾害一般表现为山洪洪水灾害、山洪水沙灾害及山洪泥石流灾害3种模式,不同灾害模式的成灾特点、灾害规模、致灾指标及阈值常存在显著差异.传统暴雨山洪灾害防治预警技术的研究思路主要以"雨量–径流–成灾水位"雨水情分析为主,缺乏"雨–水–沙"变化系统研究,未充分考虑洪水泥沙耦合作用下山洪灾害易发区的成...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以淮河生态经济带苏皖段14个城市(淮北市、亳州市、宿州市、蚌埠市、阜阳市、淮南市、滁州市、六安市、徐州市、淮安市、盐城市、扬州市、泰州市和宿迁市)为例,基于经济支撑力和经济压力两个子系统构建了城市经济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计算各城市的经济支撑力指数、经济压力指数以及经济承载力指数研究了其经济承载力水平及其空间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经济支撑力具有淮河下游(江苏段)支撑力强、中游(安徽段)支撑力弱的空间分布特征; 江苏段城市的经济压力高于安徽段的城市; 11个城市处于高负荷承载,其中江苏段的城市经济承载力高于安徽段的城市经济承载力.本文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城市居民建筑洪涝灾害脆弱性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水灾害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洪灾经济损失及风险评估是防洪减灾领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而脆弱性的确定是评估模型的关键.研究了对洪水情景模拟中代表脆弱性的灾损率,介绍了灾损曲线的内涵、表现形式、建立方法和影响因素,探讨了构建灾损曲线的具体过程.通过问卷,对2008年遭受南方洪涝灾害的居住建筑进行实地调查,建立了灾损曲线.从长远看来,需要深入细致地开展灾损率调查,这对减少未来洪灾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