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铈盐对铝合金硼酸?硫酸阳极氧化膜的封闭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铝合金硼酸-硫酸阳极氧化膜浸入铈盐转化液中进行封闭。采用交流阻抗谱技术研究各封闭参数对氧化膜耐蚀性的影响,比较了不同方法封闭的氧化膜的耐蚀性差异。结果表明:将硼酸-硫酸阳极氧化试样浸入30℃的铈盐转化液(5 g/L Ce(NO3)3+0.5%H2O2)中处理30 min后,多孔层电阻Rp大幅增加,且腐蚀电流密度降低1个数量级,耐蚀性明显优于沸水封闭氧化膜的,也稍优于稀铬酸封闭氧化膜的耐蚀性。结合EDS分析表明:铈盐转化封闭后硼酸-硫酸阳极氧化膜的外表面形成了一层完整致密的铈盐转化膜,多孔层内也充满了铈的封闭产物,二者的协同作用几乎完全封住了硼酸-硫酸阳极氧化膜的孔隙,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氧化膜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系在硫酸溶液、硫酸亚锡溶液中进行稀土6063铝合金阳极氧化着色,比较系统地研究了不同稀土含量对氧化着色膜的物理性能、机械性能、光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添加稀土,明显改善了6063铝合金型材氧化着色膜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铝合金两种阳极氧化工艺的氧化膜性能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铝合金阳极氧化配方对氧化膜层性能的影响,研究比较了硫酸-硼酸和硫酸两种阳极氧化工艺所得氧化膜层的性能。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显微硬度仪观察分析了膜层表面的均匀性、封闭工艺后氧化膜的表面形貌和膜层的维氏硬度;同时,采用点滴法和动电位法研究了氧化膜在NaC l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经硫酸-硼酸阳极氧化所得的膜层较硫酸阳极氧化膜的平整、致密、均匀,其耐蚀性也优于硫酸阳极氧化膜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2A12铝合金不同阳极氧化膜在氯离子作用下的腐蚀电化学演变行为。方法 以2A12铝合金为基材,分别制备重铬酸盐封闭硫酸阳极氧化(DS-SAA)膜、热水封闭硫酸阳极氧化(HWS-SAA)膜和稀铬酸封闭铬酸阳极氧化(DCS-CAA)膜,采用动电位极化、电化学交流阻抗表征及拟合,并结合体视显微镜等方法,分析不同氧化膜试件的电化学参数在质量分数为3.5%的NaCl溶液中随浸泡时间的变化,对膜层演变规律及机理进行讨论。结果 硫酸阳极氧化和铬酸阳极氧化膜的厚度分别约为8 μm和3 μm,后者表面缺陷更少。在NaCl溶液中浸泡1 h后,DS-SAA、HWS-SAA 和DCS-CAA试件的自腐蚀电流密度分别为9.1、0.86、12.9 nA/cm2,经168 h浸泡后,分别增大为15.5、35.3、2628 nA/cm2,DS-SAA试件的自腐蚀电位升高了205 mV,DCS-CAA试件的自腐蚀电位从-604 mV降低到-930 mV。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DS-SAA试件的Rb和Rp值始终分别高于107 Ω?cm2和105 Ω?cm2。浸泡24 h后,HWS-SAA和DCS-CAA试件的阻抗谱中开始出现韦伯阻抗,Rb和Rp值迅速下降。结论 三种氧化膜在浸泡初期的耐蚀性能相当,随着时间的延长,重铬酸盐封闭硫酸阳极氧化膜具有较高的耐蚀性和耐久性,其余两种氧化膜的耐蚀性能则快速下降,168 h后多孔层几乎完全失效。氧化膜耐蚀性能的差异与膜厚和封闭机理有关。  相似文献   

5.
在酒石酸-硫酸溶液中阳极氧化AA2099-T8铝锂合金获得阳极氧化膜,并采用新型绿色封闭工艺对阳极氧化膜进行封孔处理。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阳极氧化膜封孔前后的显微形貌,通过开路电位、动电位极化、电化学阻抗谱及中性盐雾实验研究氧化膜封孔前后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采用酒石酸-硫酸阳极氧化处理能在AA2099-T8铝锂合金表面生成一层均匀、致密的氧化膜,采用新型封闭工艺可在常温下有效封闭氧化膜孔隙;阳极氧化和封孔处理均能提高合金的抗腐蚀能力,但单纯的阳极氧化对合金耐腐蚀性能的提高有限,而阳极氧化+封孔处理能显著提高合金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6.
高耐蚀性铬酸阳极氧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厚度、附着力、耐蚀性测试等研究了航空用铝合金的铬酸阳极氧化工艺.结果表明,不同铝合金成分对铬酸阳极氧化膜厚度影响很大,但各种合金的氧化膜厚均大于2 μm;2024-T3铝合金生成的铬酸阳极氧化膜层经重铬酸钾封闭处理可通过750 h的盐雾试验,且未封闭的氧化膜层与涂层具有优异的附着力;铬酸阳极氧化槽液中Cr3+的浓度...  相似文献   

7.
在恒定电流密度下对铝合金进行阳极氧化处理,所得到的氧化膜比采用恒定电压阳极氧化工艺更加致密;而后在氧化膜上涂敷一层双酚A型环氧树脂,并于200℃~230℃条件下长时间加热固化封闭.所得到的膜层,电绝缘性能良好,耐腐蚀性能较其他传统封闭工艺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8.
文摘辑要     
《表面工程资讯》2012,(2):76-82
电镀与精饰2012年·第4期封闭工艺对铝合金阳极氧化膜耐蚀性的影响在得出铝合金硼酸-硫酸阳极氧化膜硝酸铈-高锰酸钾封闭工艺配方的基础上,微小变动封闭液中高锰酸钾的含量,通过封闭前后试样的质量变化、点滴试验、无硝酸预浸的磷-铬酸质量损失试验评定出高锰酸钾的最佳含量。分析了氧化膜封闭前后的表面形貌,探讨了氧化膜封闭后的耐腐蚀性能。结果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在铝合金瓷质阳极氧化膜层表面进行染色、封闭一步处理的新工艺.通过对这种方法得到的瓷质阳极氧化膜层进行耐磨、耐腐蚀、耐候等性能试验,发现经过瓷质氧化后表面,进行染色封闭一步处理的膜层具有色泽正、染色牢固、表面装饰效果好的特点;同时这种瓷质彩色膜层还具有良好的耐磨、耐腐蚀和耐候性能.  相似文献   

10.
不同硫酸浓度对2A12脉冲硬质阳极氧化工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自制脉冲恒流电源,对硬质铝合金2A12在高、低硫酸浓度下的阳极氧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A12合金在低硫酸浓度中进行硬质阳极氧化,氧化膜的硬度和膜层厚度较在高浓度硫酸溶液中的高;无论是硫酸溶液浓度高低.硫酸溶液浓度、槽液温度、氧化电流密度等均影响2A12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膜的硬度和膜层厚度。  相似文献   

11.
稀土对6063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厚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硫酸、硫酸亚锡溶液中对添加稀土的6063铝合金进行阳极氧化和电解着色,系统地研究了氧化电解液浓度、温度、时间、电流密度对膜层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可以明显地提高6063铝合金氧化膜厚度,稀土含量以0.20%为好.  相似文献   

12.
稀土元素在铝合金阳极氧化及其后处理工序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铝合金阳极化溶液中加入稀土添加剂,能够提高氧化膜的耐蚀性能;将稀土盐用于铝合金氧化膜的封闭处理,效果也比较理想,因而稀土元素在铝合金表面处理领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介绍了国内外善于稀土元素在铝合金阳极氧化及其后处理工序中的应用情况,并结合目前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今后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氧化时间对硬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改变氧化时间,在硬铝合金表面制备硬质阳极氧化膜,研究了氧化时间对硬质阳极氧化膜厚度、硬度和封孔处理后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并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氧化膜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所得硬质阳极氧化膜具有类似蜂窝状的结构,氧化时间以60min为宜,氧化60min所得的氧化膜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锌及锌合金铬酸阳极氧化的电解液组成及工艺过程。讨论了工艺中各种因素包括铬酸浓度、工作条件、杂质离子对氧化膜的影响,给出了膜层抗蚀性能的检测方法及标准。  相似文献   

15.
氧化热对铝合金硬质氧化膜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制的实验装置和硫酸电解液研究阳极氧化热对铝合金2024硬质氧化膜的影响。与氧化热由氧化膜传递到电解液中相比,氧化热由铝基体传递到冷却液中有利于氧化膜的生长,成膜速度、膜厚、致密度和硬度显著提高,并随着冷却液过冷度的增大而增大。氧化膜生长所需的冷却液过冷度与电解液过冷度、铝基体壁厚、氧化膜厚度、气泡覆盖特性参数以及电流密度有关。可通过控制冷却液温度来控制氧化膜的微观结构和性能。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提高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耐蚀性能,采用磷酸盐对其进行封孔处理.利用电化学阻抗谱 (EIS ) 分析该封孔处理对阳极氧化膜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并与常规沸水封孔和铈盐封孔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磷酸盐封孔处理后可在阳极氧化膜表面形成约为15 μm厚的致密磷酸盐涂层,与常规沸水和铈盐封孔处理相比,磷酸盐封孔处理的阳极氧化膜具有更好耐蚀性和时效性.该方法可为阳极氧化膜封孔处理提供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2A12低H2 S04浓度的硬质阳极氧化膜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进一步研究硬质阳极氧化膜的结构和性能,采用自制的试验装置分析了2A12铝合金在低H2SO4浓度中的硬质阳极氧化膜结构.结果表明:在低H2SO4浓度中所生成的氧化膜的膜层结构与高H2SO4浓度中所生成的氧化膜的膜层结构不同,在低H2SO4浓度中得到的氧化膜膜层比高H2SO4浓度中得到的氧化膜膜层致密,疏松程度随H2SO4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在低H2SO4浓度中得到的氧化膜的硬度与膜厚都要高于高H2SO4浓度中所得到的氧化膜的硬度与膜厚,但氧化膜表面粗糙度也较高H2SO4浓度中的大.  相似文献   

18.
对铝合金阳极氧化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首先,介绍了阳极氧化工艺的类型,并着重阐述了最常用的酸性阳极氧化以及碱性阳极氧化的特点。随后,概括了阳极氧化膜生长机理的研究进展,包括氧化膜的生长过程及提出的相关理论。此外,对碱性阳极氧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并简要介绍了其与酸性阳极氧化在氧化膜结构特点及生长机理方面的异同。最后,针对当前阳极氧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并指出了阳极氧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多孔NiTi合金直流-脉冲阳极氧化表面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低温直流-脉冲阳极氧化技术对多孔NiTi合金表面进行改性,分析直流-脉冲阳极氧化过程,利用XPS、SEM、动电位极化对阳极氧化膜的组成、形貌以及耐腐蚀性进行研究,观察阳极氧化前后多孔NiTi合金在模拟人工体液中Ni离子释放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直流3 A、脉冲6 A下阳极氧化的多孔NiTi合金表面形成了一层均匀的多孔氧化膜,其厚度在190 nm左右,主要成分为Ti的氧化物,阳极氧化后多孔NiTi合金的耐腐蚀性显著提高,其Ni离子释放速率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