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汤志成 《兵工科技》2009,(11):18-24
2009北京航展上,在军事模型展区展出了一套DF-21弹道导弹发射车的缩比模型,而在发射车的旁边,还难得地展出了平时总位于发射筒内的模型弹,其工艺精细,细节非常逼真,清楚地表明了DF-21弹体的结构及外形特点。此前公开看到的DF-21,都是以发射车系统出现的,迄今还从未见过其内的导弹,这次北京航展上的这枚模型弹,可以说是首次展露了DF-21导弹的“真面目”。  相似文献   

2.
张锦 《兵工科技》2006,(11):58-58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运载火箭采用的都是垂直发射方式。随着指挥员的一声“发射”口令,运载火箭拔地而起、直冲云霄的气势十分壮观。那么,运载火箭为什么要采用垂直发射方式呢?  相似文献   

3.
在舰载防空导弹发射方案设计中,首先应确定发射方式,在此基础上开展其他总体设计工作。对于给定的武器系统战术技术要求和导弹总体方案,其发射方式的选择不是唯一的。不同的发射方式有不同的特点,从不同角度来看各有利弊。采用哪种发射方式,应在综合分析武器系统要求并权衡利弊后进行确定。  相似文献   

4.
一.概况早在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英美苏海军就已着手研究海上战术导弹的垂直发射问题。美国海军及其有关承包公司初期曾对使用各种不同的推出技术进行过一系列探索性研究,并做了一些发射,在制定垂直发射方案时,采用并试验了两种垂直发射方式:冷发射方式和热发射方式。  相似文献   

5.
过载控制导弹发射段弹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反舰导弹在机载发射方式和舰载发射方式下的发射段弹道。由于其控制系统采用过载控制技术进行设计,导引规律采用虚拟目标比例导引法,使导弹的发射方式更加灵活多样,而且发射后可以实现大空域机动飞行,因此,其适应性,突防能力,作战能力都会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6.
自导鱼雷射击禁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发挥鱼雷武器的威力,保证编队内我方兵力的安全,研究了自导鱼雷的射击禁区,介绍了鱼雷射击禁区的定义及影响射击禁区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射击禁区的划分原理。以MK46鱼雷为例,对鱼雷管装发射、直升机空投发射和火箭助飞发射等3种不同发射方式的射击禁区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计算,给出了不同发射方式的射击禁区图,为进一步计算我方兵力是否落入鱼雷射击禁区内及寻找退出鱼雷射击禁区的方法提供借鉴,为自导鱼雷作战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叙述了MX导弹的发射方式,详细地介绍了MX导弹的冷发射系统,并给出了冷发射系统的一些数据。简要地介绍了发射筒的模拟试验、飞行试验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刘越  赵子杰  戴琪  王安华  张辉 《兵工学报》2023,(4):1126-1138
水下高膛压高速发射航行体后形成的多相流场复杂多变,产生的载荷影响尚未明确。针对某小口径水下航行体高膛压、高初速冷发射过程,开展发射载荷特性研究,分析航行体发射过程中内弹道阶段、溢出燃气与水相互作用阶段、水锤效应阶段的流场特性与力学特点。基于多相流模型和动网格方法,建立航行体水下高速冷发射过程数值模型,进行气-汽-液多组分数值仿真,对不同时期发射筒的载荷特性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下航行体高速发射载荷主要来源于内弹道过程与水锤效应,航行体出膛后筒内燃气溢出造成的低压区产生载荷较小;与低膛压、低初速发射工况不同,高膛压发射工况下筒内气体高速大量溢出,水锤效应压力峰值的幅度衰减明显。  相似文献   

9.
导弹热发射方式增推效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邓科  周成康  于殿军  姜毅 《兵工学报》2016,37(6):1038-1043
为研究导弹热发射增推效能,设计了3种不同方式的排导空间。建立导弹热发射过程的控制方程和导弹全区域结构化网格模型,使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进行仿真,分别采用2阶迎风格式和全隐式方法进行空间离散和时间离散;计算了3种不同排导空间条件下导弹的出筒过程、出筒速度,分析导弹发射时筒内气动特征和导弹在发射筒内运动时增推力随导弹位移的变化过程。数值计算结果与原理验证试验结果符合较好。对不同条件下导弹出筒速度的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采用筒式热发射,可以通过改变排导空间的方法实现燃气能量的再利用,将筒内燃气的气动力转换为推动导弹运动的推力,形成额外的增推力,提升导弹筒内运动速度,降低导弹出筒消耗的能量。  相似文献   

10.
对导弹共架发射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共架发射方式的特点。对共架发射方式在各种发射平台上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对共架发射方式对不同导弹和不同发射平台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共架发射方式的适用范围以及实现共架发射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张玲翔 《飞航导弹》1999,(12):20-27
以飞航导弹箱式发射,舰面垂直发射,水下发射,地面机动发射和空中发射方式为背景,系统地说明了飞航导弹发射系统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2.
基于飞行力学,现代控制理论等基本原理,本文研究了小型导弹垂直发射弹道转弯技术,针对不同控制方式,建立相应数学模型。并以某型导弹为例,研究了推力矢量和气动舵控制方式,得出的结论可对总体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2007年4月23日,法国防御采办局(DGA)完成了模块化空地武器AASM的试射。发射任务包括从阵风战机上对多目标的防区外发射,其中1枚采用90°离轴角发射,其它3枚采用齐射方式发射。导弹按预定精度命中所有目标,阵风战机前端的光导装置使驾驶员可以实时观测打击目标情况并传输发射视频数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导弹发射车主动控制悬架多ェ况减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徐伟国  毕世华  陈阵 《兵工学报》2007,28(8):909-914
某车载导弹武器系统拟采用任意点无支撑发射方式,采用主动控制悬架可以使运输发射车重要部位同时满足导弹发射和机动状态的减振要求。对于发射和机动两种工况,分别应用最优控制和自适应控制理论设计控制器,并给出了作动器的切换策略。仿真计算显示该方法有较好的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15.
箱式发射导弹适配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箱式发射技术中导弹适配器的作用、适配器的材料和结构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重点介绍了国内外箱式发射导弹适配器的结构,并对适配器的两种不同安装方式即安装在发射箱内表面和安装在导弹外表面进行了比较.最后指出了性能优良的适配器设计是由适配器的材料和结构以及导弹发射平台等多种因素所共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16.
刘放  张永久  张强  张恒 《飞航导弹》2019,(10):61-65
针对战略导弹陆基发射方式问题,研究了美俄主要陆基战略导弹的发展阶段和发展历程,对比分析了地下发射井、公路机动、铁路机动等多样式发射方式及发射技术特点。结合信息化战争条件下陆基战略导弹面临的生存环境,研究了战略导弹陆基发射方式的选择背景、典型发射系统以及发射技术特点,并对战略导弹陆基多样式发射方式及发射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判。针对陆基战略导弹武器系统在信息化战争中的综合能力、综合作战效能和生存能力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17.
热防护是热发射技术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提出在发射燃气动力学全三维仿真和相似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喷流缩比试验工作,通过喷流缩比试验对理论仿真结果和热防护方案进行验证,近似获得结构烧蚀范围和烧蚀程度,以指导热防护设计的工作思路,从而确定了"疏、堵、避、防,快速更换"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载人运载火箭测试发射控制网络是为适应载人运载火箭远距离测试和发射控制而研制。测试发射控制网络采用热备份路由及重传验证信息传输方法,实现了高效、高可靠的地面信息交换平台。本文对载人运载火箭测试发射控制网络研究背景、系统设计、系统功能、可靠性设计、关键技术实施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无人机的滑跑起飞、火箭助推发射、弹射起飞、空中投放和垂直起飞等发射方式,特别对电磁弹射、燃气弹射和垂直起飞等新型发射方式的特点及关键技术进行了着重阐述,并对不同发射方式的发射过程、优缺点和应用领域进行了比较分析,为无人机设计时发射方案的选择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电磁发射效率与激励电流关系的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分析了恒定电流和脉冲电流对发射效率的影响,结论是恒定电流驱动时,发射效率低于50%;而采用脉冲电流驱动可减少电感的储能,提高系统的发射效率。接着分析了几种脉冲电流驱动模式对发射效率的影响,给出了影响效率的几个主要因素(磁能损耗、轨道电阻热损耗与电流大小、轨道长度、轨道电阻梯度、电感梯度等)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对一个实例进行仿真分析,比较了在几种不同的电流接人模式下的系统发射效率,结果表明采用单脉冲电流作用下的效率最高,其他几种分布式电流驱动效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