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利用Design Expert 8.0软件测定柠檬酸,VC和Ca Cl2三种护绿剂对刺老芽灭酶过程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及三种护绿剂的交互作用。试验选取的三种护绿剂均为食品级试剂、无重金属,实现了对刺老芽安全、高效护绿的目的。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的试验结果得出在微波灭酶功率为560 W,灭酶时间为1 min的条件下,利用Design Expert8.0软件对其进行优化,得到三种护绿剂的最佳复配比为:柠檬酸质量浓度1.37 g/L,VC质量浓度2.07 g/L,Ca Cl2质量浓度1.08 g/L,此条件下刺老芽叶绿素含量的预测值为3.314 5 mg/g。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鲜切绿芦笋在漂烫过程中易失绿变黄的问题,以绿芦笋为原料,选用茶多酚浓度、D-异抗坏血酸钠浓度和漂烫时间为影响因素,叶绿素含量和a*值为响应值,通过Box-Behnken试验建立响应值和因素之间的二次回归方程模型,对鲜切绿芦笋漂烫过程中护绿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优护绿工艺为茶多酚浓度1.00 g/L、D-异抗坏血酸钠浓度0.80 g/L、漂烫时间0.90 min,在此条件下测定绿芦笋叶绿素含量为0.0169 mg/g,a*值为–16.95。研究结果为绿鲜切芦笋护绿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为绿芦笋加工过程中颜色保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利用Design Expert 8.0软件测定Na2SO3,Zn Cl2和VC三种护绿剂对刺五加叶绿素a和b含量的影响及三种护绿剂的交互作用。试验为了实现对刺五加安全高效的护绿作用,在烫漂温度为80℃,时间为5 min,p H 7.0的条件下,优化复合护绿剂组合,得到最佳护绿复配剂为:Na2SO3 0.75 g/L、Zn Cl2 1.99 g/L和VC 1.00 g/L。  相似文献   

4.
为了保持薇菜的品质,延长其货架期,本实验以薇菜为研究对象,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三种天然保鲜剂茶多酚、川陈皮素、壳聚糖复配对薇菜感官品质、叶绿素含量、V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筛选出的复合保鲜剂配方为茶多酚0.8 g/L、川陈皮素2.5 g/L、壳聚糖2 g/L。与不添加保鲜剂的薇菜相比,该配方对于能够提升薇菜的感官品质,维持薇菜的叶绿素、VC、可溶性糖含量,对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在4 ℃条件下较未用保鲜剂处理的薇菜能延长5~7 d贮藏时间。  相似文献   

5.
以红薯薯肉为主要原料,研制一款新型红薯饮料。采用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试验对红薯饮料的护色工艺进行优化,并优化其稳定剂配方及风味添加剂配方,最后采用模糊数学法评价饮料的风味。结果表明:红薯饮料的最佳护色工艺为:25 ℃,在1.85 g/L抗坏血酸、6.67 g/L柠檬酸、1.98 g/L氯化钠组成的复合护色剂中浸泡32.25 min。稳定剂最优配比如下:1.24 g/L羧甲基纤维素钠、0.61 g/L黄原胶、0.87 g/L海藻酸钠、0.76 g/L分子蒸馏单甘脂。风味剂的最优添加比例为:40 g/L蔗糖,20 g/L蜂蜜,6 g/L苹果汁。该饮料风味独特,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浸泡保脆工艺对老山芹解冻后品质的影响,本试验以老山芹为原料,以溶出钙量及脆度和咀嚼性为指标,从六种保脆剂中筛选保脆剂,对样品进行低温热浸泡保脆处理,并以保脆剂复配比例、保脆剂浓度、浸泡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浸泡保脆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适合老山芹的保脆剂为海藻酸钠-氯化钙复配型保脆剂,最佳工艺条件为:保脆剂复配比1:1.8,保脆剂浓度(以浸泡液计)4 g/L,浸泡时间29 min,此时老山芹中溶出钙含量为98.93 mg/100 g,较未处理样品显著增加(P<0.05),脆度和咀嚼性也较其他条件显著提高(P<0.05),且溶出钙含量与脆度和咀嚼性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0.792)。以氯化钙-海藻酸钠低温热浸泡老山芹,可有效保持其解冻后外观品质和口感。  相似文献   

7.
以老山芹为原料,确定老山芹总黄酮微波辅助提取最佳工艺条件,并对其抗氧化活性及组成成分进行测定。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老山芹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优化提取工艺,得到老山芹黄酮最佳的提取工艺为:微波功率290 W、料液比1:30 (g/mL)、微波时间740 s、乙醇浓度80%。在此条件下,老山芹总黄酮提取率达2.49%。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析老山芹黄酮成分结果表明:老山芹黄酮中芦丁含量较高,质量分数为0.1521%;其次为芹菜素,质量分数为0.1072%;山奈酚和槲皮素质量分数分别为0.0598%、0.0301%。此外,以Vc为对照对老山芹黄酮进行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老山芹黄酮对O2-?、ABTS+?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强,其IC50值分别为1.066、0.219、0.339mg/mL,且有较强的还原力,表明老山芹黄酮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来源。  相似文献   

8.
以确定V_C、柠檬酸、NaCl_3种护绿剂对柳蒿芽灭酶护绿过程中最佳浓度的单因素试验的结果为基础,利用Design Expert 8.0软件设计交互试验,建立回归模型,测定3种护绿剂是否存在交互作用及最佳的复配浓度。试验选取的V_C、柠檬酸、Na Cl均为无重金属的食品级试剂,实现了对柳蒿芽安全高效护绿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微波灭酶功率为630 W,灭酶时间为1 min的条件下,3种护绿剂的最佳复配比为:V_C浓度为2.13 g/L、柠檬酸浓度为0.96 g/L、Na Cl浓度为1.99 g/L,此条件下柳蒿芽叶绿素含量为0.702 7 mg/g。  相似文献   

9.
以哈斯牛油果为原料,研究了不同护色剂对牛油果果肉护色效果的影响。单一护色剂处理情况下,10 g/L半胱氨酸、20 g/L氯化钠、12 g/L抗坏血酸对牛油果果肉护色效果最佳。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佳复合护色剂配方。半胱氨酸质量浓度为9.2 g/L、氯化钠质量浓度为25 g/L、抗坏血酸质量浓度为12.1 g/L的复合护色剂的共同处理下,油梨果肉护色效果最佳,色差值可至(2.942±0.133),总吸光值可达(24.585±0.427)。  相似文献   

10.
赵玉红  李佳启  马捷  王路 《食品工业科技》2018,39(16):177-182,207
为增加老山芹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以老山芹为原料,采用不同溶剂(不同浓度乙醇溶液、甲醇、乙酸乙酯)超声波辅助提取老山芹活性成分,以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和α-淀粉酶抑制率为指标,确定适宜的提取溶剂,并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可保留老山芹降血糖功能成分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适宜的提取溶剂为80%乙醇溶液,优化后的提取条件为超声温度49 ℃,超声时间114.5 min,料液比1:15.3 (g/mL),在此条件下得到老山芹提取液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69.52%±1.13%,α-淀粉酶抑制率为56.38%±0.96%,二者的IC50分别为0.169、0.339 mg/mL。老山芹可以作为具有降血糖功能的抑制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11.
为开发植物多酚保健功能纺织品,通过单因素分析法,探讨pH值、温度、处理时间对茶多酚在棉织物上吸尽率的影响;对棉织物进行阳离子改性,分析改性剂浓度、碱剂用量、改性温度和改性时间对吸尽率的影响;测试茶多酚整理后棉织物的抗菌消臭性能。结果表明:茶多酚对棉织物的浸渍优化工艺为茶多酚6%(o. w.f),温度40℃,时间60min,浴比1:30,应用此工艺,茶多酚对棉织物的吸尽率为14.6%;棉织物的阳离子改性优化工艺为:改性剂质量浓度25 g/L,碱剂质量浓度6 g/L,温度70°C,时间90 min,浴比1:30,茶多酚应用此改性工艺处理的棉织物的吸尽率为48.8%。经阳离子改性和茶多酚二步法处理后,棉织物的抑菌率(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消(氨)臭率分别为92.2% 和90%,再经铜后媒处理,棉织物的抑菌率(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消(氨)臭率分别达100% 和99.9%。  相似文献   

12.
以武夷岩茶废弃下脚料茶梗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茶多酚工艺。以茶汤中茶多酚含量及感官评分为指标,对超声功率、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和水茶比等工艺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提取工艺参数为:超声功率450 W、浸提温度73.7 ℃、浸提时间37.5 min和水茶比22:1 mL/g。预测的茶多酚含量为15.52%,经过实验验证茶多酚含量为15.46%±0.03%。结果表明该工艺切实可行,在使茶汤具有最佳感官品质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茶多酚含量。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通过色差和感官评分为目标参数,探讨复配型护色剂氯化钠、D-异抗坏血酸钠、叶绿素铜钠添加量对菠菜生鲜面色泽和品质的影响,以及3种添加剂调控菠菜生鲜面色泽和品质的协同效应。研究表明在25℃和4℃下,正交实验优化配方为D-异抗坏血酸钠添加量0.06%、叶绿素铜钠添加量0.015%、氯化钠添加量1.50%。由验证性实验可知,在25℃和4℃的储藏温度下菠菜生鲜面中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酶的酶活力与对照组相比受到明显的抑制作用;在25℃条件下储藏2 d菌落总数达到5.41±0.04 lg(CFU/g),而4℃条件下贮藏28 d内则在5.48 lg(CFU/g)以下,在同样贮藏时间下,比对照组菌落总数少,且4℃储藏环境更适合生鲜面的贮藏。同时,在25℃条件下储藏3 d内最优组酸度为1.47 mL/10 g,在4℃条件下储藏21 d内其酸度为1.23 mL/10 g,均低于对照组。此外,叶绿素含量和p H则都高于对照组,说明提出的复配型护色剂对菠菜生鲜面贮藏过程中色泽和品质变化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本研究通过复配型护色剂对菠菜生鲜面贮藏过程中色泽和品质变化的探讨,为产品的护色、延长货架期等商业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旨在优化鸡桑叶多酚的提取工艺,并考察鸡桑叶多酚的抗氧化性能。以鸡桑叶为原料,多酚提取量为响应值,考察了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液料比和提取温度对鸡桑叶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并进行响应面实验设计与优化。采用自由基的清除法评价鸡桑叶多酚的抗氧化性能。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2%、提取时间116 min、液料比37:1 mL/g、提取温度76℃,鸡桑叶多酚提取量为87.63 mg/g,与模型预测值(87.97 mg/g)相比,其相对误差为0.39%。鸡桑叶多酚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均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其IC50分别为54.68、207.16、416.05 mg/L,其效果均小于VC。所建立的鸡桑叶多酚提取四元二次回归模型有效且准确性较高,得到的鸡桑叶多酚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5.
用茶叶多酚氧化酶生物传感器测定茶多酚(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盔  刘仲华 《食品科学》2006,27(7):95-98
从鲜茶叶中提取多酚氧化酶,与氧电极偶合制成酶传感器,以焦性没食字酸子酸为底物,研究了激活剂浓度、缓冲介质、体系pH、操作温度等对响应性能的影响,测得对茶多酚响应的酶动力学方程为R(mV/S)=17.35C/(3.058+C)(C:g/L),米氏常数为3.06g/L,响应的线性范围为1.5~9.4g/L,用于茶叶样品与茶多酚制品中茶多酚含量的测定,结果与国家标准方法的相符。从而为茶多酚含量的测定建立了一种生物传感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冯瑛  李洁  王旭捷  董昕阳  杨晓萍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18):160-164,176
采用内部沸腾法提取茶多酚,研究解吸剂(乙醇)浓度、解吸时间、解吸剂料液比、提取剂(热水)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六个因素对茶多酚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设计正交实验,优化茶多酚提取条件。与水提法进行比较,考察两种工艺对儿茶素组分以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内部沸腾法提取茶多酚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以50%的乙醇为解吸剂、室温解吸10 min、解吸剂料液比1:6 g/mL;再以水为提取剂、提取剂料液比1:110 g/mL、100℃提取10 min,在此最优工艺条件下茶多酚得率为22.45%±0.11%。与水提法相比,内部沸腾法将茶多酚得率提高了11.53%,高温提取时间缩短近80%,减少了高温对茶多酚活性的破坏,保留了更多的表儿茶素,茶多酚抗氧化活性显著(P<0.05)增强,是一种经济、快速、有效的提取方法,具有较好的工业化生产前景。  相似文献   

17.
以茶多酚的含量为指标,利用响应面试验优化毛茶中茶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用茶多酚含量为0、2、4、8 mg/mL的毛茶提取液浸泡鲜切苹果,从ΔE、失重率、硬度、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及感官评定等方面评价其对鲜切苹果的保鲜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毛茶中提取茶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65 min,提取温度55℃,超声频率为65 kHz,该条件下实验所得提取物茶多酚的含量为19.312 mg/g。毛茶茶多酚提取物处理鲜切苹果结果表明,毛茶茶多酚提取物能延缓鲜切苹果失重率及硬度的下降,还能延缓鲜切苹果中可滴定酸及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下降,并且能较好地维持鲜切苹果的感官品质,4 mg/mL的毛茶茶多酚提取物能很好地对鲜切苹果进行保鲜。  相似文献   

18.
乳源抗菌肽复合生物保鲜剂对冷却牛肉货架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延长冷却牛肉货架期并建立货架期预测模型,选取乳源抗菌肽、壳聚糖、乳酸链球菌素(Nisin)、茶多酚和丁香精油5 种天然保鲜剂,通过U16(84)均匀试验,以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pH值和菌落总数为指标进行分析,确定保鲜剂的适宜添加量为壳聚糖22.5 g/L、Nisin 0.15 g/L、乳源抗菌肽9.7 g/L、茶多酚1.5 g/L、丁香精油13.0 g/L,(4±1)℃条件下冷却牛肉货架期比空白组延长了25 d以上。对于冷却牛肉TVB-N含量,乳源抗菌肽与Nisin、茶多酚、丁香精油之间及Nisin与茶多酚之间具有极显著的交互影响(P<0.01),丁香精油与Nisin之间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用复合天然保鲜剂处理后的冷却牛肉在-1、2、6 ℃条件下贮藏,运用Arrhenius方程拟合温度对冷却牛肉菌落总数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温度下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1,货架期预测模型为SL=2.75×10-9×exp(6 567.2/T)。贮藏温度分别为2、4 ℃和6 ℃时,冷却牛肉的实际货架期分别为61、53 d和47 d,与货架期预测值相比,相对误差均在6%以内,表明建立的模型可以有效预测冷却牛肉在-1~6 ℃贮藏条件下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