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黑豆、核桃为原料,调配复合植物蛋白饮料,并对原浆、复合植物蛋白饮料所用的甜味剂、稳定剂、乳化剂的添加量进行研究,确定了较优的生产工艺,试验结果如下:1.核桃仁去皮处理:氢氧化钠浓度0.8%、浸泡液温度70℃、浸泡时间为3 min;2.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的配方为:黑豆浆用量30%,蔗糖添加量6%,复合乳化剂0.15%,复合稳定剂0.10%。  相似文献   

2.
以新鲜椰奶和菠萝汁为主要原料,配制椰奶菠萝复合饮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响应面试验,对复合饮料的配方和乳化稳定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椰奶菠萝汁体积比值0.44、蔗糖添加量7.01%、柠檬酸添加量0.14%;乳化剂的最佳组成为蔗糖酯用量0.054%、单硬脂酸甘油酯用量0.129%、吐温-80用量0.055%;增稠剂CMC-Na的最佳用量为0.3%。在此条件下,制备出的椰奶菠萝果汁复合饮料口感适宜、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以珍珠油杏的杏仁为木糖醇植物蛋白饮料的主要原料,分析了影响木糖醇植物蛋白饮料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对其乳化稳定剂的配方和均质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木糖醇珍珠油杏植物蛋白饮料最佳工艺参数:复合乳化剂最佳配比:大豆磷脂添加量0.48%,蔗糖酯添加量0.10%,单甘脂0.09%;风味的配比:木糖醇的添加量:8%;最佳均质条件:均质压力38.87Mpa,均质温度48.89℃,均质次数3次。制得的蛋白饮料口感细腻且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4.
以浓缩枣汁、大豆为原料研制复合蛋白饮料,探讨了复配乳化增稠剂对红枣豆奶稳定性的影响。在单因素的实验基础上,应用正交实验确定复合增稠剂的最佳配比和添加量范围,通过Box-Benhnken响应面法考察了复合增稠剂、蔗糖脂肪酸酯、蒸馏单硬脂酸甘油酯及其交互作用对红枣豆奶稳定性的影响,利用软件Design Expert 8.0.6.1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采用复合增稠剂0.6%(黄原胶∶瓜尔豆胶∶羧甲基纤维素钠之比为4∶2∶3)、蔗糖脂肪酸酯0.10%、蒸馏单硬脂酸甘油酯0.04%组合成的稳定剂能有效提高红枣豆奶的稳定性,产品口感细腻,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5.
以红枣粉为主要原料,香橙粉、柠檬粉、糖粉等为辅料,通过正交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红枣粉固体饮料的配方及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枣粉固体饮料的较优配方为:香橙粉40%、柠檬粉5%、糖粉60%;最佳复配稳定剂添加量为单硬脂酸甘油酯0.03%、β-环糊精0.04%、海藻酸钠0.05%。该研究为红枣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丰富魔芋食品的种类,以魔芋粉和菠菜粉、红枣粉、香蕉粉为主要原料,添加木糖醇和奶粉,开发出一种新型的魔芋复合果蔬代餐粉。通过感官评价方法,结合结块率、溶解性等物性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确定魔芋粉及其他各辅料的添加量,并在该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配比。结果表明,魔芋复合果蔬粉的最佳配方为:魔芋粉6.0 g,菠菜粉1.6 g,香蕉粉4.0 g,红枣粉3.5 g,奶粉20%,木糖醇20%。  相似文献   

7.
以红枣为主料,枸杞、菠萝等为辅料,对红枣枸杞菠萝复合饮料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果胶酶浸提红枣汁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果胶酶用量0.08%、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3h、酶解pH4.0;红枣汁的最佳澄清条件是果胶酶添加量0.02%、55℃下澄清1.5h;红枣枸杞饮料的最佳配比为:红枣汁55%、枸杞汁8%、菠萝汁12%、50%蔗糖溶液25%.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通过单因素对比实验和正交试验筛选红枣枸杞复合饮料的最佳工艺。得到红枣枸杞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红枣汁与枸杞汁的体积比为4:3,柠檬酸的添加量为0.15%,白砂糖的添加量为9%,0.1%的CMC+0.4%黄原胶的复合稳定剂。  相似文献   

9.
以红豆和咖啡为原料,对红豆咖啡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进行了探讨,先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红豆汁、咖啡、蔗糖和柠檬酸添加量对复合饮料品质的影响,确定各因素的适宜水平。再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红豆咖啡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红豆汁35.73%、咖啡0.90%、蔗糖12.22%、柠檬酸0.08%。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乳化剂和增稠剂的种类和添加量,发现当添加0.2%由单脂肪酸甘油酯和蔗糖脂肪酸酯(HLB11)以1∶3组成的复合乳化剂及0.15%由黄原胶和海藻酸钠以1∶2组成的复合增稠剂时,可以获得稳定的芝麻饮料,而且当去除50%的油脂及磨浆水量为芝麻重量的15倍时,制备的芝麻饮料乳液稳定,口感醇厚。  相似文献   

11.
以黑豆、花生为主要原料,经烘烤、磨浆、调配等工序研制黑豆花生复合饮料。通过正交试验,以感官鉴定评分为考察指标,研究了黑豆花生复合饮料的配方及稳定剂添加比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50%黑豆浆、40%花生浆、加糖量5%的饮料配方时,感官品质最佳;添加0.1%蔗糖酯、0.05%羧甲基纤维素钠、0.05%海藻酸钠制成的饮料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肖士莉  李明 《饮料工业》2014,(2):15-18,30
以红豆、红枣、枸杞和牛乳为主要原料,采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进行发酵,研制红豆大枣枸杞复合酸乳。以酸乳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配方。结果表明,混合汁(红枣汁∶红豆浆∶枸杞汁=2∶5∶3)8%、接种量3%、蔗糖7%、复合稳定剂(CMC-Na∶黄原胶=5∶5),0.30%,即制得营养丰富,富有混合汁风味的酸奶。  相似文献   

13.
红谷牛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豆、红米粉、全脂奶粉、花生酱等为主要原料制作一种复合蛋白饮料红谷牛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感官配方为:3.0%全脂奶粉、3.0%红豆、1.0%红米粉、1.0%花生浆和7.5%白砂糖。通过对产品进行保温试验研究,得出最佳的乳化稳定剂的配方为:0.15%乳化剂(50%单甘酯和50%蔗糖脂肪酸酯)和0.05%结冷胶、0.12%黄原胶、0.03%的珏卡拉胶,此条件下能获得较好的感官品质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以银杏、黄豆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银杏豆奶复合饮料的配方、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最佳配方为:银杏豆浆混合液75%(银杏水解液与豆浆的比例9∶10)、白砂糖6%、食盐0.01%、CMC-Na 0.01%、海藻酸钠0.02%、蔗糖脂肪酸酯0.03%、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0.006%。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得的银杏豆奶饮料,具有感官品质佳、稳定性好和营养丰富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为开发一款营养健康的谷物复合饮料,以黑豆、黑芝麻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试验,以感官评价为指标以获得产品的最佳配方和工艺,并对产品进行理化和微生物检测.结果表明:黑豆豆浆预制工艺为黑豆浸泡时间为8h,黑豆煮制25min后,按黑豆:水=1:9打浆;黑芝麻浆预制工艺为黑芝麻:水=1:5打浆;该饮料的最佳配方为:黑豆...  相似文献   

16.
以青稞、黄豆为主要原料,配以青海枸杞、蜂蜜,研究开发了新型青稞黄豆复合谷物蛋白饮料。通过试验确定了最佳的工艺参数配比,理化检测结果表明,该饮料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感官测评者一致认为所开发的含糖及无糖青稞谷物蛋白饮料,具有特殊青稞香味,饮料色泽、口感俱佳。  相似文献   

17.
以绿豆、苹果为试验材料,对绿豆苹果复合饮料的加工工艺和技术要点进行了研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风味调配最佳方案为绿豆汁40%、苹果汁30%、柠檬酸0.15%以及白砂糖10%;最佳的稳定剂配比为:0.06%黄原胶、0.2%CMC-Na和0.06%海藻酸钠,研制出具有绿豆与苹果特有风味且稳定性强的复合饮料。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以米糠液为天然培养基的原料,接种灵芝菌发酵培养,得到灵芝米糠发酵液。以此发酵液为主要配料进行保健饮料研制。优化得到灵芝米糠饮料配方为:米糠发酵液20%、枣汁16%、脱脂乳粉2%、安赛蜜0.005%;在饮料中添加0.25% 海藻酸钠、0.06% CMC、0.15% 卡拉胶和0.06% 品质改良剂后,产品体态均一稳定。模糊综合评价表明,灵芝米糠饮料符合消费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