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氢自养反硝化菌处理硝酸盐污染地下水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讨论了氢自养反硝化菌的驯化培养方法及氢自养反硝化菌在厌氧条件下利用氢气作为电子供体还原硝酸盐的可行性,试验建立了氢自养反硝化茵生物量的定量方法,每单位OD600相当于水样中氢自养反硝化菌的生物量浓度为491.74 mg·L-1;讨论了硝酸盐底物浓度对氢自养反硝化菌反硝化性能的影响,硝酸盐浓度超过150mgNO3-N·L-1时,反硝化菌的活性会受到抑制;在氢自养混合茵初始生物量25 mg·L-1左右,硝酸盐浓度为100mgNO3-N·L-1以下时,反硝化时间21 h可以达到硝酸盐的彻底还原.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污水脱氮中碳源缺乏,投加碳源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业界将目光投向自养反硝化脱氮技术.综述了常见的自养反硝化技术,特别是铁自养反硝化技术的发展.分析了铁基自养反硝化原理以及pH值、温度、Fe/Fe2+浓度及存在形态、碳源等因素对反应过程的影响,阐述了铁自养反硝化技术及其耦合工艺的研究进展,并对铁基自养反硝化技术在应...  相似文献   

3.
基于序批式摇瓶实验研究了pH、NO_3~--N、底物浓度(BrO_3~-、ClO_4~-初始浓度)对氢自养反硝化菌同步降解水中BrO_3~-和ClO_4~-的影响。结果表明:氢自养还原反应的最佳pH为7.0~7.5,pH过高或过低均会对BrO_3~-和ClO_4~-的还原产生抑制作用。NO_3~--N为5 mg/L时,氢自养反硝化菌对BrO_3~-和ClO_4~-降解率最大。氢自养微生物降解BrO_3~-和ClO_4~-有一定的浓度限制,浓度过高或过低均会降低BrO_3~-和ClO_4~-的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不同电子供体的生物反硝化过程应用于工业含硝酸盐废水治理的可能性。异养反硝化是非常高效的生物脱氮技术,但用于对低C/N废水的处理时,需要外加碳源而增加运行成本,且外加碳源可能引起二次污染。自养反硝化工艺以硫、氢等作为电子供体,可有效降低运行成本,将是工业废水脱硝的主要处理方法。不管异养反硝化还是自养反硝化工艺,都需进一步开发新的反应器和优化运行条件来降低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硫自养反硝化的生化原理,叙述了近些年来应运用污废水处理领域的硫自养反硝化技术和工艺,从微生物角度介绍了硫自养反硝化技术的特性,探讨了今后相关研究的发展动态。认为以硫化物为基质的厌氧氨氧化-硫自养反硝化技术和异养-硫自养反硝化技术,将成为主流利用硫自养反硝化的脱氮技术,两者不但能同步脱氮除硫,而且能回收资源;他们若要得要更广泛的应用,需要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精准调控,开发出一种新的单质硫回收方法和高效、稳定的运行处理设备。  相似文献   

6.
系统介绍了硫自养反硝化的反应原理,包括微生物群落特性以及以nosZ、nirS、nirK为主的反硝化功能基因,详细阐述了强化硫自养反硝化技术的微生物常规填料的利用情况及新型填料的制备,并归纳了硫自养反硝化技术处理城镇污水的应用现状。未来研究可利用微生物生长特性进一步优化反应条件,强化硫自养反硝化脱氮效率,并开展新型生物填料的研发工作,为硫自养反硝化实际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张雪洁  张向阳  张百德 《应用化工》2023,(1):287-290+294
主要介绍了硫自养反硝化的原理以及影响硫自养反硝化的主要因素如电子供体类型、pH值、温度、水力停留时间等;并阐述了不同类型填料对硫自养反硝化反应器的脱氮效果;对异养反硝化、厌氧氨氧化、臭氧氧化与硫自养反硝化等不同组合工艺进行了分析,对硫自养反硝化工艺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以不同无机硫源为电子供体的自养反硝化工艺的特点,着重分析了不同电子供体的优缺点、反硝化原理、所用生物反应器及工艺条件,并提出了不同电子供体在硫自养反硝化研究中的选择标准,旨在为未来硫自养反硝化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由于含氮废水的排放和含氮肥料的大量使用,氮污染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生物处理的效率高、成本低、对环境友好,是废水脱氮的主要处理技术之一。硫自养反硝化由于不需要额外的碳源、产泥量少等特点而得到广泛关注。文章对单质硫、硫化物、硫代硫化物作为电子供体进行反硝化脱氮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探讨了硫自养反硝化的代谢途径和影响机制,对几种硫自养反硝化的影响因子进行了概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硫自养反硝化微生物以及nar、nir、nor、nos等几种反硝化功能基因,并对反硝化工艺的发展和联用技术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
《清洗世界》2021,37(9)
采用高效的生物反硝化技术去除污水中硝酸盐氮,并研究反硝化菌处理硝酸盐氮废水的影响因素及其处理效果曲线。研究表明,DO、微量元素、pH等因素影响微生物的活性,合理调控可以有效提高反硝化反应速率。其次,对反硝化过程中各指标如pH、ORP随硝酸盐氮浓度变化进行了分析。最后对自养反硝化菌进行污泥负荷、污泥沉降性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反硝化作为削减内源氮负荷和控制内源氮释放的重要途径,其中硫、铁自养反硝化微生物扮演重要角色,其对于有效解决城市河道黑臭现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硫、铁自养反硝化微生物理论分析,其次简述了影响硫、铁自养反硝化微生物代谢的环境因素,并总结了目前已被鉴定和分离出的硫、铁自养反硝化微生物,最后探讨了城市黑臭河道中硫、铁自养反硝化微生物研究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针对城镇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含量低,其本身所能提供的碳源不能满足生物反硝化的要求,传统深度脱氮工艺存在外加碳源量大、成本高、运行不稳定等实际问题,总结了单独异养反硝化脱氮、单独自养反硝化脱氮的反应机理,并分析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归纳国内外自养和异养反硝化相结合强化脱氮的应用现状,提出应进一步从3个方面进行研究:不同电子供体条件下自养-异养反硝化协同作用下的微生物群落变化和代谢机制;体系的电子传递机制;反硝化动力学,为自养-异养协同反硝化实际应用提供技术指导。以期为深度脱氮技术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从厌氧污泥中分离出一株氢自养反硝化细菌S1,通过模拟地下水环境,考察了硝酸盐浓度、碳源投加量、pH、温度、SO_4~(2-)浓度对该菌株脱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S1为陶厄氏菌属,反硝化过程中最适碳源投加量为0.5 g/L。当NO_3~--N质量浓度100 mg/L,pH=6或SO42-质量浓度90 mg/L时,菌株对NO_3~--N的去除均受到抑制。pH在7~10范围内,随着pH升高,菌株反硝化速率增大;温度在10~30℃范围内,温度越高,菌株反硝化速率越快。  相似文献   

14.
硫自养反硝化(SAD)技术因其产泥量少、能耗低、无需投加碳源的特点,被广泛用于污水处理中。介绍了硫自养反硝化的生化机理,对近几年来用于污水处理领域的SAD工艺,包括单独硫自养反硝化工艺和硫自养耦合工艺的应用研究展开综述。从节能降耗的角度出发,认为硫自养与异养反硝化耦合工艺、硫自养与厌氧氨氧化耦合工艺将成为未来反硝化技术的主流工艺,二类耦合工艺不但脱氮效率高、能耗低,而且可以同时去除铬酸盐等其他污染物,减少硫酸盐产量并节约成本,适用于处理高氨氮废水等难处理的工业废水。未来应在微生物作用机理,高性价比碳源及新型生物载体材料的开发,耦合工艺的推广与实际工程应用3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早日将该技术推广至大规模应用。  相似文献   

15.
低碳氮比废水脱氮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低碳氮比污水特点,评述了以内源提供有机碳源实现反硝化,以及利用自养菌脱氮的厌氧氨氧化和氢自养型反硝化等新型生物脱氮技术,介绍了它们在低碳氮比废水处理中的反应机理、应用进展、优势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该项研究为经济高效地处理低碳氮比污水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部分近年来关于硫自养反硝化的研究成果,对比了电子供体类型、反应器及填料形式、pH、HRT、DO、温度等因素对硫自养反硝化反应效果的影响,总结了主要工艺参数对硫自养反硝化反应的调控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针对杭州某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特点,以及浙江省地方标准趋严的要求,对污水厂滤布滤池出水开展自养反硝化-人工湿地深度处理中试研究.结果表明:自养反硝化脱氮技术对尾水TN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出水TN浓度可稳定控制在3 mg/L以下,联合工艺对NH3-N和TP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8.
含氨废水生物脱氮工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简要介绍传统生物脱氮理论与工艺的基础上,详述了同时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氧限制自养硝化反硝化等新型生物脱氮工艺的原理及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了各种技术在今后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电极-生物膜法在生物脱氮处理中的潜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以氢自养型反硝化为基础的电极-生物膜法及其在脱氮处理中的优势;着重从电极材料、工艺布置和影响处理效果的因素等方面对该技术进行了分析;对如何利用惰性阳极电解产氧来促进生物硝化,以开发出更加高效、环保的脱氮工艺提出了新思路:即电解产氧为主,曝气为辅,控制适当的水力停留时间,并主要通过电流调节控制氧水平,实现亚硝酸盐积累;同时利用电解产氢为电子供体进行反硝化,使限氧的硝酸盐型脱氮在BER中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20.
硫铁矿介导的自养反硝化是一种经济、高效和绿色的生物处理技术,具有节省外加有机碳源、同步脱氮除磷、减少污泥产量和CO2排放量等优势,是近年来污水处理领域研究的前沿和焦点。本文系统总结了自然生境中硫铁矿介导的自养反硝化现象以及基于硫铁矿构建的生物处理技术现状;分析了硫铁矿特性、添加量、pH以及温度等关键因素对其效能的影响;阐述了硫铁氧化耦合硝氮还原的功能微生物及其生物化学机制;探讨了硫铁矿生物利用性和铁沉积物抑制作用等关键难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潜在对策。综上所述,本文概述了硫铁矿介导的自养反硝化技术的现状、影响因素、生物机制以及关键难点四方面内容,以促进对硫铁矿介导的自养反硝化的深度理解,进而推动其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