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搅拌装置是稳定土振动搅拌机的关键部件,其振动特性对整机的搅拌质量和效率至关重要.以某公司生产的型号600t/h稳定土振动搅拌机为研究对象,通过三维建模软件Creo建立了搅拌装置的实体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对其进行了模态分析,获取了搅拌装置的前五阶固有频率和振型.然后对搅拌装置进行了瞬态分析,得到了不同激振频率和振幅对搅拌装置上位移幅值的影响.最后对稳定土振动搅拌机搅拌装置进行了振动试验与分析,并与仿真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为搅拌装置的优化设计和搅拌机振动参数的选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双卧轴搅拌机存在的固有缺陷,提出了一种振动搅拌机方案,并设计了相应的试验样机.通过试验,研究了搅拌速度、振幅和振动频率等参数的匹配关系,检测了样机的工作性能.结果表明,这种振动搅拌原理和实施方案是可行的,振动活化与强制搅拌相结合,有效地消除了搅拌低效区,提高了混凝土搅拌质量.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双卧轴振动搅拌机搅拌筒内流场振动搅拌过程中固液混合流体瞬态流动情况,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提供的计算方法,结合动网格技术、欧拉多相流模型、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及离散相模型,采用C语言编写用户自定义程序(UDF),并将其动态链接到CFD中,在非稳态条件下数值模拟双卧轴振动搅拌机搅拌质量受振动轴转速、固相颗粒体积分数的影响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振动搅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搅拌轴转速为35 r/min、混合料颗粒体积分数为20%、颗粒直径分别为10 mm、20 mm和30 mm时,振动轴转速分别为960 r/min、1 460 r/min和1 800 r/min时其搅拌质量最佳;数值分析结果与试验结论基本一致,说明了数值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计算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根据双卧轴搅拌机的结构特点,分析了搅拌装置存在的低效区缺陷,提出了双排叶片的搅拌装置改进方案,并在自行设计的样机上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搅拌装置,能够显著改善低效区的搅拌性能,提高混凝土的搅拌质量.研究成果也可应用于其他类型的圆筒式强制搅拌机.  相似文献   

5.
立轴式振动搅拌机叶片安装角对搅拌机搅拌质量及拌和效率有着重要影响,为了确定双立轴振动搅拌机搅拌叶片的较佳安装角度,在Proe中建立叶片搅拌装置虚拟模型,并利用EDEM离散分析法对混合物料搅拌过程进行模拟仿真,对比分析不同物料颗粒的离散系数,最后使用SL100L双立轴振动搅拌机,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进行不同叶片安装角度以及转速的试验。结果表明搅拌叶片安装角为45°时,物料搅拌离散系数比其他度数时较低且搅拌质量较好,与仿真分析结论一致,因此双立轴振动搅拌机叶片安装角度与一般为45°。  相似文献   

6.
在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处理成套设备中,污泥混合搅拌机械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对脱水污泥搅拌的动力需求相关研究几乎没有.研制了1台卧式污泥强制搅拌机,对叶片搅拌过程进行受力分析,计算出理论搅拌扭矩计算方程,通过MATLAB仿真计算出了理论所需扭矩,同时基于该搅拌机实际测算了搅拌扭矩,发现实测扭矩与仿真结果吻合得很好,继而推广到大型的涉及脱水污泥搅拌的机械,通过仿真估算出所需搅拌动力,为驱动电机的选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三维运动混合搅拌机,包括机架、混合桶、搅拌轴、搅拌电机、旋转电机、旋转轴、集电环和电刷等。该混合搅拌机将混合桶的旋转与混合桶内搅拌轴的旋转结合在一起,大幅度提高了混料的精度和效率,对于任何性状的物料都可以达到很好的混合效果,具有混合精度高、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双卧轴振动搅拌机的机构特点及其工作原理,建立了合理的振动搅拌叶片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和计算,得到了叶片固有频率、弹性常数和计算质量的计算公式,可以较准确地求出振动搅拌叶片的各参数.  相似文献   

9.
金萍  孔繁华 《一重技术》1999,(3):1-2,13
电磁搅拌技术可以改善铸坯的表面质量和内部质量,本文介绍了电磁搅拌机的工作原理,分类及适用范围,并简要叙述了电磁搅拌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混凝土搅拌机的工作效率,针对传统立轴搅拌机进行结构改进,参考经验公式,类比较为成熟的双卧轴搅拌机,设计了一种新的盘式搅拌机。利用EDEM颗粒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比了盘式搅拌机和传统立式搅拌机的搅拌强度。结果表明,按照新方法设计的搅拌机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更小的能耗,更强的工作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张琴  曾云  张慢来  冯进 《机械》2012,39(7):13-15,50
在机械混合机理的研究基础上,分析了叶轮转速和装料率对肥料颗粒混合度的影响,并对螺带式混合器和锚式混合器的混合特点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不同混合叶片的相互作用,提出了螺带-螺杆组合叶轮、锚-螺杆组合叶轮和内-外直叶片组合叶轮的多叶轮设计方案.实践表明,在低转速情况下,多叶轮的混合特性与单一叶片相比有明显的提高,同时,内-外直叶片组合叶轮容易加工,具有较广的的混合适应性,满足了简易混合装置的设计要求,可以在复混肥料的生产中得到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12.
王宗勇  陈超 《中国机械工程》2013,24(2):268-273,279
采用多相流混合模型对层流状态下两种物性接近的流体在多流道螺旋静态混合器内的混合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流道数增多提高了流体混合速度,缩短了达到相同混合效果所需要的混合元件长度,但同时也增大了系统能量消耗。在混合元件长度要求较长的情况下,从能量消耗角度应优先选用两通道螺旋静态混合
器,而受到设备空间限制等原因混合元件长度需要较短时,应优先选用四通道螺旋静态混合器。  相似文献   

13.
搅拌总成作为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核心部分,直接决定了整车性能。通过对8.5LP型搅拌车搅拌总成的研究,指出了搅拌叶片在前锥、中圆和后锥部分分别采用的螺旋线形式,并对搅拌罐总成进行了建模和仿真,为指导生产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从改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搅拌筒加工条件入手,提出了揽拌筒筒体与封头连接结构型式的改进设计.进而运用Pro/E Wildfire工程软件对改进设计后的搅拌筒进行了结构有限元分析,为搅拌筒的定型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实际工程结果表明,改进设计后的搅拌筒的结构显著地改善了加工条件.明显地提高了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5.
根据搅拌机内沥青混合料的运动特点,分析了拌臂不同布置形式与混合料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拌臂的合理布置形式.结果表明:合理的拌臂布置要在不破坏物料大循环的前提下,尽可能加快物料轴向循环的频次.推荐采用拌臂对置排列.  相似文献   

16.
双卧轴搅拌机搅拌臂布置形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理论上和试验结果上对国内外主要的双卧轴搅拌机的搅拌臂布置形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结论:比较完善的搅拌过程,物料的位移必须由良好配合的轴向大循环运动和轴间小循环运动来共同完成;推荐搅拌臂布置形式采用正正交错排列和正正平行非连续排列.  相似文献   

17.
金鑫 《中国机械》2013,(11):176-176
全混日粮搅拌车要用于奶牛、肉牛全混合日粮(TMR)加工制作的专用设备,能够将各种精、粗饲料按照一定的配方比例混合搅拌均匀,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和营养的均衡性。绞龙是其重要工作部件。为此,应用CAD和UG NX对绞龙进行辅助设计,对绞龙强度进行有限元分析,以提高TMR饲料搅拌车绞龙性能,减少物料残留。  相似文献   

18.
微混合器作为一种可以实现快速、高效的混合设备在生物分析、化学反应和检测等领域中应用,特斯拉阀因其简单的结构和特殊的流动机理常应用于微混合器的结构设计中。为提高混合效率,在特斯拉型混合器中添加菱形障碍物,并基于流场分析对其布局进行了优化和实验验证。以混合率和压降比值最大为优化目标对菱形障碍物在特斯拉型微混合器布局进行优化,经过优化得最优菱形障碍物尺寸为46.35 μm,最优横向偏移量为18.78 μm,最优竖向偏移量为20 μm。基于优化结果,设计并制作了添加菱形障碍物的特斯拉型微混合器并对微混合器的混合效果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设计优化的菱形障碍物特斯拉型微混合器与未添加障碍物时的特斯拉型微混合器相比在相同条件下具有更高的混合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