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0 毫秒
1.
《华东电力》2013,(4):725-729
基于我国和欧洲供电可靠性管理体系的对比分析,对欧洲电力企业的供电可靠性指标进行了识别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找出了我国与欧洲电力企业在供电可靠性管理体系与评估体系方面存在的差距,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城市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对比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从供电可靠性水平及发展阶段、供电可靠性指标体系、供电可靠性管理机制3个方面对国内外城市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进行了对比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和发达国家采用的供电可靠性指标体系基本一致,但与发达国家的供电可靠性水平差距较大,有必要引入目标管理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供电可靠性水平。另外在可靠性统计数据的深层次挖掘、概率可靠性评估方法的推广、可靠性与经济性协调的奖惩机制等方面有待深入研究。分析结果对我国城市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规划和管理工作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影响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给出了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有力措施,并针对供电企业可靠性管理评估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做好可靠性管理工作的具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2004年全国电力可靠性统计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通过对2004年全国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输变电设施可靠性、城市用户供电可靠性和发电主辅设备可靠性指标的统计,对影响各类输变电设施可靠性、用户供电可靠性、各类发电机组和5种火电机组辅助设备可靠性的计划停运、非计划停运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与评估。特别是通过对近几年的指标分析比较,提出影响可靠性的主要因素的变化趋势,为提高发电、输变电设施及用户供电可靠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费璇 《电工技术》2017,(4):157-160
针对越来越多光伏发电接入配电网使传统配电网可靠性评估解析算法难以适用的问题,计及光伏发电出力间歇性、随机性的等特点,根据光伏发电功率特性曲线获得其输出功率,推导配电网负荷获得光伏供电的概率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采用改进供电概率算法对含光伏发电配电网进行可靠性评估。以IEEE典型配电网系统为例,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证明了该方法能全面、定量地评估含光伏发电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对北京地区的城网规模及特点作了扼要介绍 ,然后分别从加强网络改造的步伐 ,加强技术监督与措施的实现 ,提高供电可靠性管理的水平及开展低压网供电可靠性统计的研究等多方面进行了阐述与探讨 ,最后提出了城网供电可靠性评估的做法。  相似文献   

7.
曹伟 《大众用电》2007,(12):25-26
0引言10kV配电线路供电可靠性对电力用户安全可靠用电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而在配电网10kV线路实际改造和建设过程中,对可靠性的考虑多停留在定性评估上,即依赖人的经验,没有对可靠性做定量评估。这样,实际工程中供电可靠性的水平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方便的可靠性分析计算工具来对配电网10kV线路供电可靠性做定量评估。  相似文献   

8.
随着煤改电进程的进行,煤改电台区的供电可靠性评估已成为一门重要课题。考虑煤改电台区在功率紧张时期接入边缘电源建立其供电可靠性评估模型。首先采用采用平均供电可用率指标建立煤改电台区计及边缘电源的供电可靠性评估指标模型,其次构建煤改电台区供电可靠性评估流程,建立边缘电源并网时间概率分布模型,在建立基于蒙特卡洛模拟法的煤改电台区运行状态概率评估方法的基础上给出供电可靠性评估步骤。最后针对一个含边缘电源接入的煤改电配电台区进行供电可靠性评估,通过两种评估场景进行供电可靠性指标评估和对比,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考虑风电能量随机性的配电网可靠性快速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了一种考虑风电能量随机性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新网络模型和快速算法。新网络模型中配电网简化成开关-区域块网络,并分成主网络和支网络2个部分。通过对风电功率的概率特性和支网络故障特性的分析,构造了风电的供电能力范围,并确定了风电对供电能力范围内各区域块的供电次序和供电概率,实现了风电随机出力与其供电能力范围内供电可靠性指标的映射。新的可靠性评估算法区别对待主网络和支网络,利用故障模式影响分析(failure-mode-effect-analysis,FMEA)法计算主网络的可靠性指标,利用元件对可靠性指标的逆流和顺流传递特性计算支网络的可靠性指标,并在可靠性指标的顺流传递中考虑了风电对其供电能力范围的可靠性的定量影响。算例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以毕节城区2012年的实际可靠性统计数据为基础,对供电可靠性评估涉及的指标情况和停电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基于评估结果,发现电网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生成切实可行的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对策,并择其实施难易程度较小,潜在效果较高的措施给予实施,从而形成供电可靠性评估及其决策支持体系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1.
新电改方案中重点要求加强政府监管,提升电力安全高效运行和可靠性供应水平,为提升电网企业的供电可靠性,需要全面分析影响供电可靠性,主要是造成居民和工业等用户停电的原因。目前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研究,多侧重于配电网评估算法方面的研究,首先对电网企业供电可靠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利用故障树分析建立停电原因故障树逻辑图,并根据集对分析法得出底事件的最大影响因素;然后,基于这些最大影响因素选取6个影响供电可靠性的评价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得到了评价指标与供电可靠性之间的灰色关联度。最后,以算例分析找出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因素排序,据此为电网企业提供改善供电质量、提升服务质量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评估方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张小瑜  吴俊勇 《电网技术》2007,31(11):27-32
提出了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可靠性评估的5个层次,针对层次1进行可靠性评估,在考虑越区供电的前提下定义了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可靠性指标,推导了用元件可靠性参数表示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的解析表达式和灵敏度表达式。以RBTS系统对某高速铁路供电为例,通过可靠性计算和灵敏度分析确定了影响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和铁路通过能力的薄弱环节。仿真结果表明该评估方法极大地提高了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可靠性评估的计算速度,避免了“维数灾”,得到的供电可靠性指标可直接作为牵引供电系统组合可靠性评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提高供电可靠性的管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车诒颖  齐冲  车诒慧 《供用电》2011,28(5):82-84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高科技企业日益增多,社会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供电可靠性工作将面临更大挑战。深圳供电局提出的九个措施为在新形势下供电企业保证对客户的可靠供电提出了一套系统、行之有效的做法,这些措施在深圳电网实施后,提高了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王鹏  陈旦  周霞 《中国电力》2018,51(8):1-7,138
深度分析挖掘供电可靠性数据,从大规模可靠性数据中找出隐藏其中的共性问题和影响重大的信息,发现配网规划和运检薄弱环节,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措施,促进电力企业可靠性管理工作改进提升,对提高全国配电网总体供电可靠性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2017年度全国供电可靠性数据指标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从用户停电频率、停电时间、停电范围、停电原因等多视角多维度入手,给出了全国供电可靠性整体水平和变化趋势,归纳总结了供电可靠性管理存在的问题和面对的挑战,并对未来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面向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的输电网等值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主动式配电网的发展和分布式能源的大量接入,输电网与配电网间的联系日益复杂紧密,在对配电网进行可靠性评估时应充分考虑输电网可靠程度。提出了一种量化输电网可靠程度的输电网等值方法,用以提高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的实用性。首先,提出了节点最大负载能力的概念,用以表征输电网向下游配电网的最大供电能力,进而将输电网等值成配电网的电源节点。其次,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法和最优化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输电网节点最大负载能力计算评估模型。最后,采用RBTS输电系统进行测试,验证了所提出的输电网可靠性量化等值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现有供电能力评估方法采用N-1安全准则作为刚性约束而产生过量裕度的问题,提出了考虑供电可靠性的中压配电系统供电能力评估方法。首先,构建以最大供电能力为目标、供电可靠性为主要约束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其次,结合馈线分区理念并考虑负荷的时序特性,发展了含主变的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序贯蒙特卡洛模拟法;在此基础上,基于典型用户类型及其负荷之间的解析关系,通过增供负荷及其用户数量将供电能力与可靠性进行关联;最后,基于遗传算法提出了满足某一确定供电可靠性指标要求的配电系统供电能力优化求解方法。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释放配电系统供电能力,挖掘供电潜力。  相似文献   

17.
含微网的配电网接线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微网技术的发展,更多电力用户倾向于使用微网这一新型供电模式以提升供电可靠性。传统配电网接线模式是否能适应微网用户的实际需要已成为电网规划中的棘手问题。为此,完成了基于接线模式的配电网规划,并通过建立隶属度函数从最大短路电流、最大支路电压降落、系统平均供电可靠率指标、单位负荷年费4个方面对含微网以及不含微网的各种配电网接线模式进行综合评价,由此给出含微网的配电网接线模式推荐意见。评价结果表明,从"单位微网容量(成本)对可靠性提升幅度"这个角度来看,单电源辐射状接线模式更适合使用微网的供电区域,如果从"综合评估最优"这个角度来看,不同母线出线连接开关站这一接线模式能最大限度地满足重要用户对于供电质量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