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永久型抗静电母粒与聚碳酸酯(PC)、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ASA)通过双螺杆熔融共混挤出,制备了永久型抗静电PC/ASA材料,进一步考察了永久抗静电剂的用量对永久抗静电型PC/ASA合金的力学性能和抗静电性能的影响,以及永久抗静电剂对PC/ASA合金耐久性和耐水洗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永久抗静电剂用量的增加,PC/ASA合金的表面电阻率明显下降,添加11%~19%的抗静电剂可使PC/ASA材料的表面电阻率达到108~1010Ω,而且24个月之后仍保持在同一数量级,具有永久抗静电性能;随着永久抗静电剂用量的增加,PC/ASA合金材料的力学性能稍有下降;添加了永久抗静电剂的PC/ASA合金在水洗100次后,其表面电阻率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2.
<正>据"www.ptonline.com"报道,在美国埃文斯维尔瑞典的Polykemi公司提供美国和墨西哥汽车内饰件用的具有永久抗静电性的聚碳酸酯/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PC/ASA)共混物和ASA/PC共混物。负责北美市场销售经理Johan Hugoson说:"这2种共混物是Polykemi公司在瑞典本土生产的,计划将在美国生产"。Polykemi公司独特的永久抗静电PC/ASA共混物或ASA/  相似文献   

3.
PC/ASA材料属于聚碳酸酯合金类,兼具PC和ASA的特性,表现为抗冲击、耐热、光泽度优良,且还具有优异的耐候性和耐化学品性,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商用机器设备、消费电子产品等方面。随着PC/ASA合金应用范围的扩大,对PC/ASA合金提出了功能化、高性能化的要求。永久抗静电性能就是汽车行业对其提出的一个要求。但是,由于聚碳酸酯(PC)和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接枝共聚物(ASA)含有大量的酯基高极性基团,且抗静电剂是一种亲水性聚合物,故在温度较高和相对湿度较大时,水与聚合物分子链的极性基团发生反应从而引起材料降解。发生水解的PC/ASA合金则会失去抗静电性能,甚至导致颜色变化、机械性能严重下降等。  相似文献   

4.
用熔融挤出的方法制备了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有机修饰磷酸锆(PSAM/ZrP)复合材料,考察了PSAM/ZrP用量对PC/ABS合金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PSAM/ZrP能改善PC/ABS复合材料的流动性能,且并未引起PC/ABS摩尔质量的降低,随着PSAM/ZrP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模量有所提高,但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5.
高抗冲抗静电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导电炭黑、聚碳酸酯(PC)和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SEBS)作为基体材料,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高抗冲抗静电复合材料.研究了炭黑类型、炭黑用量、基体树脂组成对电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高结构性的导电炭黑CB3000为导电填料,PC/SEBS在80/20质量比时,能够获得电性能和力学性能俱佳的复合材料.PC/SEBS/CB3000(90/10/3.5)体系在保持导电性能的同时实现了脆韧转变,缺口冲击强度达到50 kJ/m<'2.经扫描电镜(SEM)分析表明,双连续结构的形成是PC/SEBS/CB复合材料实现脆韧转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采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为基体树脂,通过添加永久性抗静电剂聚醚-聚酰胺共聚物(MH2030)和阻燃剂十溴二苯乙烷,经过熔融共混技术制备永久型抗静电阻燃ABS材料。通过氧指数、水平垂直燃烧、锥形量热仪、自动化冲击仪、热失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仪、表面电阻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研究了该抗静电阻燃ABS材料的阻燃性、热性能、抗静电性能和力学性能等,并考察了放置时间和湿度对该材料抗静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H2030质量分数为10.0%时,阻燃剂含量为12.0%时,体系的极限氧指数达到28%,UL94阻燃等级达到V-0级,表面电阻率达到108Ω,同时该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抗静电性能持久稳定。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近年来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碳纳米管(CNTs)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该材料的不同制备方法和所得复合材料的力学、导电、雷达波吸收、热解及阻燃性能。研究发现,添加少量的CNTs可以大幅提高ABS的弹性模量、拉伸强度及模量等力学性能;降低材料的电阻率,达到永久抗静电型ABS要求;并可使材料具有雷达波吸收性能;同时还能显著改善ABS的阻燃性能。还分析了不同CNTs种类、添加量及预处理方法对ABS/ CNTs纳米复合材料上述性能的影响,并对相关机理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8.
通过熔融共混方法制备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ASA)/天然石墨(NGR)/炭黑(CB),采用电磁屏蔽测量仪、四探针电阻率测量仪和动态热机械分析仪对复合材料的电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ASA/NGR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随着炭黑含量增加而增加;同时在30 MHz~1500 MHz范围内,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从28 dB提高到38 dB,符合商业要求。炭黑的加入大大改善了材料力学性能,弯曲强度从31 MPa增加到41 MPa;动态储能模量从4.6 GPa增加到14.5 GPa。  相似文献   

9.
在氯化聚氯乙烯(CPVC)与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复合体系中添加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制备了MBS/CPVC/ABS复合材料。通过SEM观察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MBS用量对复合体系力学性能及加工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MBS可以提高体系的韧性,改善体系的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10.
以14英寸笔记本电脑外壳(A壳)为例,通过数值模拟、模具设计、注塑成型、表面处理等方法相结合研究开发了聚碳酸酯/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PC/ASA)基短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注塑成型工艺。通过对短碳纤维分别为10%和20%的PC/ASA材料笔记本电脑外壳与普通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C/ABS)基材的笔记本电脑外壳进行产品厚度尺寸及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等力学性能的比较发现,在同等强度条件下,前者比后者的产品厚度可减少35%以上,质量可减轻30%以上,满足笔记本电脑外壳等3C数码产品"更轻、更薄、更便捷"的实际需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因其具有高绝缘性,在使用过程中表面容易积累大量的静电荷,引发安全事故,所以有必要对其进行抗静电改性。高分子永久型抗静电剂因其可以在基体树脂内部呈三维网络状分布,形成导电网络来消散静电荷,而被广泛用于基体树脂的抗静电改性。本文通过将高分子永久型抗静电剂ABS-2MP和JL-AS-55与ABS接枝共聚物、苯乙烯-丙烯腈(SAN)树脂共混制备了抗静电ABS树脂。研究了不同配比的抗静电剂ABS-2MP和JL-AS-55对抗静电ABS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抗静电剂ABS-2MP和JL-AS-55的ABS树脂的表面电阻率可从1014~1016Ω降低到109~1010Ω,并且具有良好的耐水洗性能和亲水性能。同时,加入抗静电剂ABS-2MP和JL-AS-55后,ABS树脂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能够增大到18.0 g/10min,缺口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也能达到21.4 kJ/m2和27.6 MPa。当ABS-2MP∶JL-AS-55=1∶3(质量比)时,A...  相似文献   

12.
PVC/ACS彩色共挤异型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制备了聚氯乙烯(PVC)/丙烯腈-氯化聚乙烯-苯乙烯塑料(ACS)彩色共挤异型材,研究了耐候层配方中的ACS含量对PVC/ACS彩色共挤异型材制品的力学性能及耐候性能的影响,考察了加工温度对所得共挤异型材耐候性能的影响,并与PVC/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塑料(ASA)彩色共挤异型材进行对比.结果表明,ACS的耐老化性...  相似文献   

13.
《塑料科技》2017,(1):51-55
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C/ABS)共混合金,并以磷酸三苯酯/热塑性酚醛树脂(TPP/TPPFR)复配体系作为膨胀型阻燃剂(IFR)对其进行阻燃改性。通过拉伸、弯曲、冲击强度测试考察了PC/ABS阻燃合金的力学性能;通过热变形温度(HDT)和熔体流动速率(MFR)测试考察了合金的耐热性能和加工性能;通过极限氧指数(LOI)和垂直燃烧测试考察了合金的阻燃性能。结果表明:当PC与ABS的质量比为4:1,复配阻燃剂TPP/TPPFR的质量比为1:1、添加量为11份时,可得到综合性能优异的PC/ABS阻燃合金。  相似文献   

14.
通过7种不同种类的增韧剂对PC/ASA(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三元共聚物/聚碳酸酯树脂)合金材料性能的研究,考察不同种类及不同用量的增韧剂对PC/ASA合金材料力学性能和紫外加速老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有机蒙脱土改性PC/ABS合金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有机蒙脱土、相容剂为改性材料,采用熔融插层法制备了有机蒙脱土/聚碳酸酯(PC)/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ABS)复合材料,研究了增容剂用量、有机蒙脱土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容剂和有机蒙脱土的加入不仅使PC/ABS合金材料的韧性显著增加,而且其刚性也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乳液接枝聚合中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制得了改性ABS,然后与聚碳酸酯(PC)共混挤出,制得了PC/改性ABS复合材料。研究了MMA用量对PC/改性ABS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MFR)、维卡软化温度、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MMA用量的增加,PC/改性ABS复合材料的MFR、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均先升高后降低。当MMA质量分数为20%时,PC/改性ABS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均达到最大,分别为48.9 MPa和63.2 MPa;当MMA质量分数为30%时,PC/改性ABS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为41.0 kJ/m2;当MMA质量分数不高于30%时,与PC/ABS复合材料相比,PC/改性ABS复合材料的维卡软化温度更高。  相似文献   

17.
以聚碳酸酯(PC)为耐热树脂,磷酸酯为阻燃剂制备无卤阻燃丙烯腈-氯化聚乙烯-苯乙烯塑料(ACS)/PC合金,研究了ACS与PC的质量比、磷酸酯用量、增容剂用量等因素对阻燃ACS/PC合金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CS与PC的质量比为75∶25时综合性能最优;增容剂马来酸酐接枝(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S-g-MAH)可以有效提高缺口冲击强度;磷酸酯与ACS存在协同增效作用,相对于阻燃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PC合金,阻燃ACS/PC合金的磷酸酯用量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18.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一系列交联程度不同的核壳结构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ASA),将其与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树脂)熔融共混,制得ASA/SAN共混物。利用冲击试验仪、动态力学热分析仪(DM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手段,考察橡胶相的交联程度对ASA/SAN共混物的性能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橡胶相交联程度的提高,ASA/SAN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ASA的橡胶相交联剂含量为1.0%时,ASA/SAN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最好。此外,共混物试样的断面形态得出的结果与其力学性能相一致。  相似文献   

19.
阻燃ABS的增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以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BS)、乙烯-1-辛烯共聚物(POE)、三元乙丙橡胶(EPDM)为增韧剂,研究了它们对阻燃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SBS为增韧剂所得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优于以POE或EPDM为增韧剂所得复合材料;随SBS用量的增大,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提高,当SBS用量为15%时,其冲击强度达到15.91kJ/m2,较未经增韧改性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提高了9.99kJ/m2;并且SBS的加入不会对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以聚碳酸酯(PC)及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为原料,研究了不同矿物填料、用量以及偶联剂用量对PC/ABS合金力学和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复合矿粉,PC/ABS合金的弯曲模量和热性能明显提高的同时,还能够保持较高的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高分子偶联增强剂用量在2%时,矿物增强PC/ABS合金综合力学和热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