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麻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具有轻质、环保、耐冲击等特点,是极具附加值与潜力的材料。但传统麻纤维复合材料存在纤维分散不均、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大量释放等问题,制约了麻纤维复合材料的规模化应用。介绍了麻纤维固相共混热致复合的材料制备方法、麻纤维表面处理技术、麻纤维复合材料一步法制备技术、麻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一体化成型等制备工艺,并对天然麻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规模化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制备了国产CCF800H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通过调控环氧树脂中的热塑性增韧树脂含量,探索热塑性树脂增韧颗粒含量对复合材料Ⅱ型层间断裂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碳纤维对增韧剂颗粒的过滤效应下,热塑性树脂增韧颗粒会在复合材料层间富集,并且随着热塑性树脂增韧剂含量增加,复合材料层间厚度增大.随热塑性树脂增韧剂含量增加,在层间树脂基体韧性及层间高韧树脂厚度增大的共同作用下,复合材料Ⅱ型层间断裂韧性逐步提升.  相似文献   

3.
麻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尚不令人满意。将麻纤维与其他纤维混杂,可以进一步改善复合材料性能。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麻纤维/异种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异种纤维主要指与麻纤维不同种类的植物纤维、玻璃纤维、碳纤维以及粘胶、芳纶等其他有机纤维。介绍了混杂纤维种类及混杂方式、聚合物种类以及添加增容剂、纳米填料等其他组分对麻纤维/异种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展望了麻纤维/异种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与高性能热塑性树脂不匹配、耐热性偏低的传统上浆剂越发难以满足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快速发展与应用的需求,开发面向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碳纤维上浆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上浆剂的主要作用效果、上浆剂与增强材料和基体树脂间的相互作用、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用碳纤维上浆剂的主要特点进行了概述;对聚酰胺、聚氨酯、聚芳醚、聚酰亚胺及其他类型上浆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重点论述,结合各体系的性能特点和主要问题,梳理了不同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用碳纤维上浆剂的改性途径及近年来在各大生产企业中的研发应用情况,分析和阐明了各自的作用机制与发展现状,对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用碳纤维上浆剂的未来趋势进行了展望,并给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耐化学药品性、生产周期短、可二次加工等特点,克服了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韧性差,断裂延伸率低,易发生早期应力开裂等缺点,可在使用环境苛刻,承载能力要求高的场合得到应用.本文从复合材料界面设计思想入手,评述了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界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结合剪滞法对微复合材料的界面测试方法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6.
引言炭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CFRTP)具有韧性高、易加工、抗腐蚀等独特性能,近年来受到各国研究者的关注,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目前,在复合材料体系中,应用最广的是炭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复合材料。如,碳/环氧树脂、碳/不饱和聚酯等。但这类复合材料存在不少缺点,如断裂韧性低、损伤容限小、成型加工周期长、预浸料不能长期保存等,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发展。人们普遍认为,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具有很大发展潜力,这是因为它具有如下优  相似文献   

7.
本讲扼要地讨论了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的特性,并概述了最近的发展及其前景;介绍了一些典型的及高性能的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8.
本讲扼要地讨论了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的特性,并概述了最近的发展及其前景;介绍了一些典型的及高性能的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9.
芳香族聚合物一类新型热塑性工程塑料的出现,有可能代替某些热固性树脂基体制作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国外对热塑性工程塑料树脂基复合材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已经成功地应用于航空航天事业。保证这种材料取代某些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前提是预浸带制造方法和成型工艺技术的实施。本文将对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预浸带制备及成型方法作一简单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10.
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CF/EP)由于其优异的力学性能,被大量应用于工业中,但薄弱的层间性能限制了其优势性能的发挥.层间增韧是有效解决该问题的技术之一.随着材料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热塑性树脂、纳米碳材料先后被应用于层间增韧复合材料的研究中.综述了热塑性树脂、纳米碳材料及二者协同层间增韧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热塑...  相似文献   

11.
选用热塑性的水性橡胶、水性聚酯、水性聚氨酯作为基体树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作为增强纤维,采用热压工艺制备单向正交结构的防弹先进复合材料层压板.基于弹道侵彻试验和力学试验研究热塑性树脂基体对防弹先进复合材料弹道响应及力学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相比单一的热塑性树脂体系,以热塑性树脂混合体系作为基体制备...  相似文献   

12.
一、材料的特点迄今为止,耐热性复合材料主要是以热固性树脂作为基体。最近,热塑性树脂体系也正得到开发。其主要原因在于:高耐热性热塑性树脂(即高性能工程塑料)已被研制出来,热塑性树脂具有优异机械性能,而且它的成型加工性能也很好。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特点可归纳为几个方面: (1)优异的机械性能:耐冲击性,耐疲  相似文献   

13.
采用注塑法以热塑性淀粉(TP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为基体,麻纤维为填料制备复合材料。研究了麻纤维含量、处理方式及种类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值随着麻纤维量(0.5%~2%)增加而增加,断裂伸长率先增加后减小,吸水量逐渐降低;经丙烯酸处理的纤维强化后材料力学性能和吸水性能要优于碱、亚氯酸钠和苯甲酰氯;大麻强化的材料力学性能要强于苎麻和黄麻纤维,而苎麻纤维强化的材料吸水性能要弱于大麻和黄麻纤维。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发展十分迅速。本文重点介绍了CRM、RRIM、GMT、ERM等几种新型的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成型方法,比较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同时也对它们的应用前景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麻纤维化学成分对其增强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选取麻纤维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木质素、水溶物、脂蜡质成分含量及回潮率作为影响因素,以麻纤维/不饱和聚酯树脂(UP)复合材料界面性能作为影响结果,构建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的训练样本。首先,利用灰关联分析法对影响麻纤维/UP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因素进行关联度计算;其次,按照影响程度的大小进行排序,建立3层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迭代训练;最后,预测麻纤维化学成分含量对麻纤维/UP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预测结果表明:学习结束后模型的输出比较接近实测值,说明BP神经网络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同时也证明了将BP神经网络用于麻纤维/UP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力预测的可行性;灰关联与BP神经网络联用后预测精度得到大大提高,预测误差最大可减小83.28%。  相似文献   

16.
碳纤维织物/PEEK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光学反射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元珍  袁立  纪双英 《材料工程》2006,(6):17-19,66
研究了碳织物增强热塑性PEEK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部分空间性能及光学反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碳织物/PEEK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空间性能、耐辐照性能和光学反射性能;在1×10-3Pa真空中可凝挥发物(CVCM)为0、水气回收量(WVR)为0.08%,并制成φ128mm反射镜,测试了反射镜的反射率为96.89%.碳织物增强热塑性PEEK树脂基复合材料是一种适合空间环境的高性能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作光学反射镜.  相似文献   

17.
近扯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发展十分迅速,本文重点介绍了CRM、RRIM、GMT、ERM等几种新型的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成型方法,比较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同时也对它们的应用前景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8.
富士重工业公司、三井东压化学公司及日本航空宇宙工业会共同研究把使用热塑性树脂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用于飞机接合部等处。三井东压化学公司提供其开发的由热塑性聚酰亚胺树脂及碳纤维制成的预成型品,由富士重工业公司精制成飞机零件,计划通过未来两年的开发实现在飞机上实际应用的目标。飞机用复合材料过去是使用热固性树脂,这次试用热塑性树脂尚属首次。三井东压化学公司开发的热塑性聚酰亚胺  相似文献   

19.
基于"离位"增韧技术,以PAEK膜为增韧膜,制备了T800H/5228ES预浸料及其复合材料,通过Ⅰ型层间断裂韧性、Ⅱ型层间断裂韧性和低速冲击等试验,对比考核"离位"增韧T800H/5228ES复合材料相对于传统树脂增韧X850复合材料的增韧特性,分析了T800H/5228ES复合材料的增韧机理。结果表明,相比于X850复合材料,T800H/5228ES复合材料有较高的GⅠC值、GⅡC值和CAI值,"离位"增韧在T800H/5228ES复合材料层间形成了热固性树脂/热塑性树脂双连续相结构,这种结构大大提高了复合材料层压板的层间断裂韧性、冲击损伤阻抗和损伤容限等性能。  相似文献   

20.
废纸在材料领域中的再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述了废纸制备废纸/热塑性聚合物复合材料、废纸/水泥基复合材料、废纸/生物降解树脂复合材料、吸附材料、耐火材料、保温材料、缓冲材料、纸浆模塑材料的制备、成型方法、各种力学性能的分析比较,以及为了增强材料性能而进行的纤维改性,并展望了废纸在材料领域中再利用的未来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