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国家公园游憩管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态系统保护和游憩发展的矛盾始终存在于国家公园的规划与管理过程中。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游憩管理将游憩发展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实现资源有效保护与公众游憩需求之间的平衡。国外户外游憩管理理论日趋成熟,在国家公园的游憩发展中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教训。本文从游憩资源管理、游客管理、游憩服务管理三大方面对游憩管理内容展开研究,总结并吸取国外研究成果及经验,探讨中国国家公园游憩管理机制并提出管理策略,为中国国家公园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管理目标与国家自然保护地分类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保护地分类系统是保护地管理体制建设的重要依据,也是保护地有效管理的重要基础。保护地管理目标分为生态、价值、功能、区域4种类型,针对中国保护地人地关系现实状况,基于管理目标的保护分为3种类型:绝对保护、严格保护、整体保护,对应3类保护地:生态保存地、国家公园和持续利用地3类,每一类保护地根据资源属性和保护要求细分为若干类管理类别。具有重要科研价值需要绝对保护或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保护地归类为生态保存地,具有保护与游憩双重功能的保护地归类为国家公园,具有历史延续的生产生活功能的社区景观保护地归类为持续利用地。生态保存地与持续利用地延续现行的管理体制,归属不变,国家公园整合了多类以保护与游憩为双重功能的保护地,需要重新建立一个机构实施统一管理—国家公园管理局。  相似文献   

3.
国家公园是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形式,也是为人类提供自然游憩和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目前国外对国家公园的研究已较为成熟,而国内对于国家公园的概念界定以及设置标准尚不明确,从而严重阻碍了国家公园模式在国内的发展与应用。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国家公园的概念界定、设置标准、开发与保护进行系统梳理。通过分析发现,国内关于国家公园的概念界定尚未达成一致,设置标准的具体论述也较少而且较为宏观,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矛盾较为突出但缺乏真正具备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最后,结合中国国情展开讨论,认为中国国家公园应当是由国家主导的保护地,以保护具有重要价值的自然资源与文化遗产为宗旨,在一定范围内为公众提供科普教育与文化娱乐的场所;在标准设置方面应借助行政力量,注重各类标签地之间的协调关系;在开发与保护方面应积极开展国家公园试点工作,实施资源分级保护,加强国家财政支持。  相似文献   

4.
苏诣晶  李奕  丛丽  张玉钧 《风景园林》2023,30(10):12-19
【目的】游憩适应性管理是缓解国家公园资源保护和游憩利用矛盾的重要方法,可以提升管理成效,是国家公园管理研究和实践关注的重点。【方法】基于CiteSpace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和文献分析方法,梳理国外国家公园游憩适应性管理研究历程,总结其研究内容,分析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结果】国外国家公园游憩适应性管理研究经历了2005年以前的实践探索及理论萌芽期、2006—2015年的理论建构与提升期、2016—2022年的可持续发展期3个阶段,体现出研究技术创新和理论水平的提升。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游憩资源、游憩环境、游客、游憩服务4个方面,涵盖资源监测与评估、承载力水平判定、游客时空行为监测等内容。国家公园游憩适应性管理的国际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人类干扰、气候变化、游憩生态系统等方面,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游憩适应性管理可能成为未来的研究趋势。【结论】中国国家公园游憩适应性管理要在借鉴国外国家公园游憩适应性管理实践和理论基础上,结合中国国家公园的具体地域系统,选取适合的技术指标,构建相应的技术体系,实施游憩适应性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钱江源国家公园为例,基于保护规划的八大方面,提出了游在内、住在外的敞开式保护与发展模式;对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及品牌化建设进行了初步探索,构建了钱江源国家公园"全民主体、共享共建"的生态保护新模式。国家公园小镇以一条"中国16公里"开放式的带状小镇为形态,打造国家公园移动露天博物馆,以期探索国家公园科普保护与游憩开发平衡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6.
国家公园的设立源于保护生态环境的需求和公民游憩思想的发展,保护和服务是国家公园的2个重要功能。在国家公园公益性的理论溯源、特征总结基础上,将其内涵定义为:在资源保护和公民游憩权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国家公园产生的所有正向外部性均属于公益性范畴。而后对比美国国家公园与我国风景名胜区的体制差异性,包括管理机构、申报方式、立法保障、土地权属、经费预算5个方面,再基于中国风景名胜区的公益性发展状况,对其中较为突出的门票价格规制、公益教育服务两大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提升对策。旨在通过借鉴别国经验,为我国风景名胜区的公益性提升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把荒野保护地列入保护 级别最高的一类保护地,荒野体验是游憩体验最高级别的体验 形式。世界各国荒野保护地实际存在形式大致分独立型和合 并型2类。划定荒野保护区是荒野价值研究成果的重要应用实 践,这是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向深层次发展的重要方向。核 心保护区与荒野保护区对应IUCN保护地分类体系中的Ia、Ib 保护地,这样既可以同国际接轨,又解决了国内国家公园生态 保护管控与人类活动的矛盾问题。国家公园突出荒野保护理念 既建立了国家公园与社会的情感联系,强化了国家公园的社会 文化认同,又彰显了国家公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理 念。栖息地适宜性评价与行为分析法是划定荒野保护区的重要 方法,通过栖息地适宜性评价建立国家公园生态环境谱系,在 生态环境谱系基础上通过行为交互作用分析建立游憩机会谱系 与社区村落谱系。荒野保护区整合了三大谱系,建构了以荒野 保护区为主体的管理分区体系,把各个功能区有机组织起来, 形成结构有序、自然共生的人地耦合复杂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8.
廖凌云  杨锐 《风景园林》2017,24(7):50-56
美国国家遗产区域是由美国国会认定的,集合自然、文化、历史及游憩资源,反映出特定自然地理条件下所形成的人类行为特征的一个整体的,可以代表国家某种独特景观特征的区域。研究和评述基于整体保护理念和复杂土地权属而发展的美国东部的新型国家公园模式—国家遗产区域,对于我国土地权属复杂的东南区域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有借鉴意义。美国阿拉伯山国家遗产区域是自然遗产类单元,合作伙伴制的管理体系和"保护—联结—教育"的整体保护策略是其特点。本文基于案例分析,从管理体系和保护策略两方面对我国东南地区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改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祁连山国家公园试点改革已进入实质阶段。妥善解决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问题,促进国家公园与民族社区的繁荣共建成为祁连山国家公园成功实施的关键。以“生命共同体”为学理基础,从历史、现实及理论角度梳理了祁连山与周边社区相依共存、相互制约、协同演进的耦合逻辑;总结出社区面临的多维困境:利益分配失衡,治理模式“不接地气”,规划科学性不足及居民能力有限;根据祁连山的多元民族特质,以价值共生为前提,从多元共治、规划共振、利益共享、能力共建等角度探析祁连山国家公园与多族群社区的融合共生路径,并提出以科普游憩主线串联典型民族社区、兼顾整体联动和民族社区个体差异的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0.
在国家公园还未建立时,“解说”一词就被用于描述人类对自然资源及环境的感受。随着国家公园在全世界的陆续建立,环境解说逐渐被视为游人了解公共资源的重要途径。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将环境解说定义为:通过向公众提供难忘的教育和游憩体验,在保护资源的同时通过某些方式将这些资源不经受损的保留下来,为将来世代提供同样的享用机会。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的环境解说一般包括两大部分,解说规划和解说管理。综合解说规划是美国国家公园所有解说及教育服务的基础,规定解说的形式、内容等。解说管理则从能力技巧、服务要求、合作伙伴三个方面提出要求、制定实施细则和评估体系等。我国于2013年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并于2015年开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中国国家公园的核心内涵可总结为两点:保护自然文化资源原生性及生态系统完整性、为世代公众提供享受自然感知自然的平等权利。中国国家公园环境解说应(1)以保护资源环境、激发大众自然观形成为价值准绳;(2)以环境解说的原则统领各利益相关者;(3)制定环境解说专项规划及管理计划;(4)建立多领域合作的解说规划工作模式;(5)在国家公园管理机构中设置环境解说教育专项部门;(6)建立多主体合作的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是哲学命题,也是科学问题,从生物共生、社会共生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同文明时期和谐共生的内涵不同。国家公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三层含义:生命共生、文化共生、区域共生,即人与野生动植物和睦共处,民居建筑及各类游憩、管理、保护设施建筑从选址到形态风格均应尊重地方历史、传承风景文化、保护乡土生态。国家公园生态服务流与生态产品价值流必须惠及地方居民、驱动区域发展,区域城镇与社区需要积极支持国家公园生态系统保护,形成保护促发展、发展促保护的良性可持续机制。按照帕森斯AGIL模型理论,能力提升、社会协同、保护文化等是国家公园和谐共生的必要条件。由此提出国家公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4个机制:持续多元的资金投入机制、国家公园与区域发展一体化机制、国家公园社区的多重发展机制、动态即时的监测反馈机制;及4个途径:高效的管理体制、精明的保护政策、科学的管理规划、严格的保护监管处罚。  相似文献   

12.
"国家公园"与"国家公园体系" 从1832年Geoge Catlin首先提出"国家公园(National Park)"的概念、1872年世界成早的国家公园美国黄石国家公园设立至今,国家公园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有了很多的积累,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对区域生态系统与景观资源、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科学保护、并加以合理利用的重要手段.国家公园的概念在经历了最初朴素的精英思想的阶段、以自然保护区为基础的发展阶段之后,逐步发展成为了今天的包含了自然保护区、历史地段、风景路、休闲游憩地等综合内容的"国家公园体系"(尤以美国为代表).因为"目前我国没有国家或某一组织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管理的'国家公园',国家公园体系更是一个成长中的概念1".  相似文献   

13.
刘海龙 《风景园林》2019,26(11):64-70
美国州立公园与国家公园相比,更强调满足州内居民就近户外休闲游憩需求的功能,这使得其在美国整体公共户外休闲空间体系中占据特殊的位置。在中国第一次全面地研究了美国州立公园体系的发展、特征及与国家公园体系的关系,特别是以部分州为例研究了美国州立公园的分类、质量评估、可达性与空间分布评估等关键问题。研究认为,州立公园的意义在于既缓解了美国国家公园面临的巨大旅游游憩压力,也满足了大众户外休闲游憩的需求。这值得中国在目前构建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同时予以借鉴。最后基于中国的实际需求与挑战,探讨了在省域/区域层次加强构建地方公园、保护地和游憩地体系建设的必要性与途径。  相似文献   

14.
国家公园管护员制度既是生态环境实地保护的重要保障,也是满足社区发展、访客游憩服务管理等人类利用需求的重要手段,对于协调国家公园人与自然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中国国家公园管护员制度尚处起步阶段的现状,通过国际比较研究,对比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乌干达、英国国家公园管护员制度特征,提出我国国家公园管护员制度建设的6项建议:明确原则定位、坚持文化认同、优化管理体系、注重能力提升、建设执法队伍、强化科研服务。  相似文献   

15.
自然保护地既是受气候变化影响较为显著的客体,也是气候变化适应性应对的重要载体。在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背景下,中国亟须探索自然保护地适应气候变化的路径。以新西兰自然保护地为研究对象,经梳理分析,初步总结得出对我国自然保护地适应性应对的5点启示:建立气候变化适应性管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构建动态规划体系和方法,提高响应能力;全面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增强抵御能力;重视游憩变化与设施安全,降低利用风险;加强科研监测力度与广度,夯实应对基础。  相似文献   

16.
《园林》2017,(2)
<正>国家公园是指国家为了保护一个或多个典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为生态旅游、科学研究和环境教育提供场所,而划定的需要特殊保护、管理和利用的自然区域。它既不同于严格的自然保护区,也不同于一般的旅游景区。自从1872年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建立以来,国家公园在世界各国迅速发展。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建立了近一万个国家公园。经过一百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国家公园"已经成为一项具有世界性和全人类性的自然文化保护运动,并形成了一系列逐步推进的保护思想和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17.
正"国家公园"这一概念源自美国,名词译自英文的"National Park",最早由美国艺术家乔治·卡特林在1832年(Geoge Catlin)提出。乔治·卡特林意想中的国家公园是"它们可以被保护起来,只要政府通过一些保护政策设立一个大公园,一个国家公园,其中有人也有野兽,所有的一切都处于原生状态,体现着自然之美"。美国的黄石公园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最大的国家公园,创建于1872年3月1日,并且在美国国会通过了《黄石公园法案》,在这部法案中,美国最初将国家公园定义为:为人们受益和欣赏的大众公园或游憩地。  相似文献   

18.
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背景下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背景下,分析了中国自然保护地相关法定文件中对保护对象、资源品质和利用强度等方面的规定和问题。提出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构设想:增加国家公园类型,保持原有类型,同时重新评估和调整现有各类型自然保护地的保护对象、资源品质和利用强度。在保护对象与资源品质方面,提出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应共同代表我国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国家公园与风景名胜区共同代表我国"最美"的自然山水;国家公园是综合价值最高的自然保护地类型,其他类型的自然保护地以保护单一价值为主要目标。在利用强度上,提出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应具有最严格保护的、禁止人类活动的区域;对各类自然保护地在利用强度方面的分区控制提出了相对统一的标准。同时,提出了自然保护地体系得以重构的4个保障。  相似文献   

19.
吴承照 《中国园林》2003,19(12):41-46
《国家公园游憩设计》从人地关系设计的角度,系统总结了美国国家公园百年来发展的成就、特色和风格,从公园设施类型与体系、设计原则、乡土设施风格的创造、指示系统的创意、历史保护与重建、截流造湖的争议、营地发展与规划、特许设施等8个方面,探讨了国家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许龙  黄宣东  谭发  郭超  王超  洪淳 《矿产勘查》2023,14(12):2542-2554
地质遗迹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质遗迹进行科学分类和特征描述是合理利用、保护地质遗迹的前提与基础。拟建南岭国家公园因未开展系统的地质遗迹调查,存在资源本底不清晰、缺乏整体评价等问题。基于对南岭及周边地区地质遗迹调查的最新数据与以往地质调查成果的整合梳理,在对拟建南岭国家公园开展地质遗迹调查的基础上,按照《地质遗迹调查规范》(DZ/T 0303-2017)将地质遗迹分为基础地质和地貌景观2大类、7类和14亚类。从规模、形态、分布规律等方面总结了公园的地质遗迹特征,运用对比分析,对花岗岩地貌景观、砂岩地貌景观、峡谷地貌景观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可为南岭国家公园开展自然教育、生态游憩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