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2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3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正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 2015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13个部门出台《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开始推进在中国9省市进行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战略要求;2018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大举推进,组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加挂国家公园管理局牌子,负责监督管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各类自然保护地,各方翘首以盼的"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地"的局面初见端倪。  相似文献   
2.
对清华大学“景观规划设计”硕士研究生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特点进行了综合评述。针对以Studio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介绍了三个系列Studio的课程内容,对设计课的课程设置、师资力量、课程选题和组织方式等方面的特点进行了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3.
求学风景园林10余年,我逐渐更多的接触到风景区规划和遗产保护等领域的研究内容和实践项目,所看到的风景园林专业和学科大多集中在“风景园林遗产保护”这一分支。在这一领域中,既有从古至今积淀的智慧和文明,也有前辈学者在保护实践方面的努力开拓。  相似文献   
4.
国家公园设施建设是实现国家公园综合功能的重要基 础,是国家公园发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组成部分。目前,中 国国家公园设施建设研究处于初期阶段,明确原则和制度对建 立统一科学规范高效的国家公园体制具有重要意义。系统梳理 了2016年陆续推出的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文件,归纳了国 家公园设施建设存在的4点问题:建设总量不明确、分类标准不 清晰、建设规范不完善、环境影响评价不足。针对以上问题, 提出6点原则为国家公园设施建设提供参考:建设规模最小化、 生态影响最小化、设施风貌朴素化、分类标准统一化、规建运 维精细化、内外协调一体化。同时,提出了4项关键制度设计参 考:严格总量控制、制定正面清单、规范建设标准、完善环评 制度。  相似文献   
5.
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已成为中国落实生态文明战略的重要举措。综合运用SPSS、Cite Space、Sci2对国家公园建设研究英文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研究保持较高热度,目前已形成较好的研究体系,研究内容日趋多元、深度逐渐拓展;科学研究对管理决策有很好的支撑作用;研究在风景园林学、城乡规划学、社会学、旅游学等领域备受关注;以中国为样本的研究还较薄弱;国际研究的趋势为宏观多元发散、微观精细聚焦,但表现出合作研究不足、研究案例来源单调的欠缺。中国应发挥后发优势,在研究内容上充分借鉴国外经验,在研究方向上转向关注细节及技术的科学问题,在研究广度上注重多学科融贯的科研合作,在研究深度上针对中国典型问题集中的重要领域展开深入的案例研究。  相似文献   
6.
城市是多重矛盾的综合体,尤其在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城市内部的矛盾变得更加错综复杂。城市依附自然产生,对自然要素与人工要素的合理规划和精心设计才有可能维持城市功能与形态的完整性;城市的魅力产生于极富个性的艺术追求,同时也表现为整体的统一之美;城市是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没有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城市作为人类文明载体与结晶的作用将不复存在。自然与人工、个性与共性、传承与创新这三对矛盾在城市内部如何对立与统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当前的面貌和今后的发展。巴塞罗那被称为"伊比利亚的珍珠",是一座充满矛盾却又和谐自恰的城市。本文以巴塞罗那为例阐述了三对主要矛盾和谐统一的现象,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得出了城市调和内在众多复杂矛盾,塑造和谐统一的面貌,最终迈向诗意栖居的有效途径。——栏目主持人  相似文献   
7.
丹佛服务中心是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的内设机构,是负责美国国家公园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的中枢部门。从介绍丹佛服务中心的基本组织机构、工作内容和技术手段入手,分析了其业务领域中以保护为根本准则、以科研为重要内容、以详细规范控制质量、以广泛合作实现共赢的特点。在简要分析中国自然保护地相关规划现状的基础上,提出3项建议:1)应在制度设计上强调自然保护地规划与设计的严肃性、科学性和强制性;2)在内容和深度要求上强化基于调查数据、科学分析和多方案比较后的科学决策;3)在规范性上逐渐形成适用于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规划设计和建设的标准、规范体系等。  相似文献   
8.
东巴耶延山—考爱山森林保护区是泰国一处重要的世界遗产地,由5处几乎连续的国家公园或保护区组成。在该遗产地乃至泰国的其他遗产地,尽管在公众参与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总体来讲保护管理的公众参与一直受到重视。在确定公众参与的法律地位、建设示范点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从2个方面论述了如果缺少社区参与,遗产地保护所面对的挑战,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挑战,以及生活在世界遗产地中的社区所面临的挑战。未来的方向是明确以社区为基础的资源管理的可监测的协议,并更新森林和自然资源管理专业人员需要的技能。  相似文献   
9.
赵智聪  王沛 《风景园林》2022,29(7):12-17
自然保护地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对和减缓气候变化影响的关键区域,其功能的有效发挥有赖于连通性良好的自然保护地网络的形成。通过对生境破碎化和气候变化危机背景下自然保护地连通性的重要意义进行阐述,辨析自然保护地连通性相关概念,梳理相关研究和实践,提出中国自然保护地连通性的概念,并从概念层次、生态对象、空间范围和时间范围4个层面进行辨析,探讨自然保护地连通性与国土空间规划,自然保护地连通性与气候变化,自然保护地连通性评价体系、监测体系、提升路径和保障机制6项关键议题。  相似文献   
10.
自然保护地既是受气候变化影响较为显著的客体,也是气候变化适应性应对的重要载体。在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背景下,中国亟须探索自然保护地适应气候变化的路径。以新西兰自然保护地为研究对象,经梳理分析,初步总结得出对我国自然保护地适应性应对的5点启示:建立气候变化适应性管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构建动态规划体系和方法,提高响应能力;全面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增强抵御能力;重视游憩变化与设施安全,降低利用风险;加强科研监测力度与广度,夯实应对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