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本文根据碾压混凝土拱坝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碾压混凝土配合比、碾压混凝土温度控制、碾压混凝土施工过程控制等三个面,总结了碾压混凝土拱坝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利于提高碾压混凝土拱坝的设计和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2.
在碾压混凝土坝的浇筑施工中,碾压混凝土入仓关系到大坝碾压混凝土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天花板电站成功运用满管溜管混凝土入仓,达到了随着坝体升高碾压混凝土快速施工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莫仁模 《红水河》2012,(4):21-23,31
万家口子双曲薄壁碾压混凝土拱坝施工夏冬和昼夜温差大,对碾压混凝土施工非常不利。经过采取碾压混凝土施工优化措施,在碾压混凝土中掺用PCA聚羧酸系减水剂,实现碾压混凝土较好的施工可碾性,并采用斜层摊铺法、仓面喷雾保湿保温和变态混凝土接缝等优化施工措施,提高了施工效率,保证了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为类似施工环境条件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连续、高强度、快速施工既是碾压混凝土的施工特点,也是层间结合质量的根本保证.本文从碾压混凝土入仓手段、机械设备、管理体系、施工工艺及施工优化等方面阐述碾压混凝土快速施工的主要特点.通过配套的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和健全的管理体系,有效地提高了碾压混凝土施工强度,创造了主体工程单日单仓碾压混凝土浇筑强度15816 m^3的世界纪录.  相似文献   

5.
结合三里坪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坝设计和施工的特点,介绍了大坝碾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质量监理的重点控制项目。以工艺流程为主线,对施工过程中的碾压混凝土试验、原材料检测、混凝土配料与拌和、碾压混凝土入仓方式以及应注意的问题、碾压混凝土摊铺与碾压、变态混凝土施工工艺控制、质量检验等各环节作了详细介绍,并论述了其中的质量控制要点。检验结果表明,施工质量得到了有效保证。为类似工程碾压混凝土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具有连续、高速的施工特点,是层间结合质量的根本保证。随着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的应用和普及,碾压混凝土大坝建造施工技术已成为水利工程大坝首选坝型技术之一,它具有施工速度快和工程造价低的特点,受到业主和设计单位的青睐。文章介绍了碾压混凝土坝施工技术的优点,指出了当前碾压混凝土坝工程建造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对碾压混凝土坝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7.
棉花滩大坝碾压混凝土在吸取国内先进碾压混凝土施工经验的基础上,对碾压混凝土筑坝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进行大胆创新,形成棉花滩大坝碾压混凝土施工自己的特色,得到国内碾压混凝土方面专家的肯定。一些科学实用的机具和装置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碾压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笔对棉花滩大坝碾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步初步总结分析,以期进一步提高碾压混凝土筑坝的施工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8.
雅砻江官地水电站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68 m,为国内第三高碾压混凝土坝。它在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方面做出了一些重要尝试,并且最终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文章主要结合官地水电站大坝碾压混凝土施工特点,对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连续、高强度、快速施工既是碾压混凝土施工的特点,也是层间结合质量的根本保证。本文从入仓手段、机械设备配置、管理体系、施工工艺、施工优化及碾压混凝土连续施工等方面,阐述亭子口特大仓面碾压混凝土快速施工的主要特点。通过配套的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和健全的管理体系,有效地提高了碾压混凝土施工强度,创造了行业大坝主体工程单日单仓混凝土施工强度的新记录。  相似文献   

10.
结合以往大量水工程压混凝土施工实践经验。以碾压混凝土施工现场试验为例。详细介绍了碾压混凝土施工现场试验过程。阐述了试验的步骤及重要环节。通过现场试验确定碾压混凝土配合比、施工工艺和参数等系列过程,揭示碾压混凝土生产原理及施工方法,突出质量控制的重点环节,为广大从事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人员了解和掌握施工工艺.研究提高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碾压混凝土拱坝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近年来碾压混凝土拱坝在水利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相应的规模也越来越大.首先简述了国内外碾压混凝土拱坝的发展概况;并以实际工程为背景,根据碾压混凝土材料、坝体分缝、坝体抗裂防渗以及施工技术等几个方面的工程实践经验,对碾压混凝土拱坝筑坝技术的最新进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后从碾压混凝土材料、施工技术、拱坝的发展方向和仿真计算分析等方面探讨了碾压混凝土拱坝今后的发展趋势.通过对碾压混凝土拱坝设计、施工技术成熟经验的总结,将对碾压混凝土拱坝的建设具有指导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那比水电站大坝为碾压}昆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68.5m,大坝混凝土总量为28.9万m^3,其中碾压砼22.7万m^3。大坝从2010年4月底开始第一仓碾压砼施工,高温季节碾压砼施工采用自然温度入仓,温控主要采用预埋水管通河水冷却措施,2011年3月大坝碾压混凝土已经浇筑到设计高程,目前大坝已经过两个冬季的温度变化考验,碾压砼大坝未发现温度裂缝,满足设计温控要求。介绍了那比水电站碾压砼重力坝高温季节施工温控技术。  相似文献   

13.
结合沙沱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工程实际情况,利用ANSYS软件及其二次开发技术,对该坝的典型坝段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合实测资料,对该坝段进行全过程温度应力仿真计算。分析了施工期温度及温度应力随时间变化情况以及某时刻在坝体的分布情况,总结了其变化规律。结合沙沱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埋设温度计的实测温度,将计算结果与实测温度进行了比较,表明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保证了仿真分析的准确性。计算表明,沙沱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期温度应力状况总体情况良好,但应特别注意高温季节碾压混凝土的温控工作。沙沱碾压混凝土坝的温度应力仿真分析工作为确立施工期的温控措施,避免产生温度裂缝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结构设计与施工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滩水电站坝高216.5m,坝型定为碾压混凝土(RCC)重力坝,方量达340万m^3。在我国南方高气温地区建造世界上最高的RCC重力坝,需攻克许多科技难题。本专题针对龙滩水电站枢纽布置、坝体结构进行优化研究,以有利于RCC快速施工;对RCC筑坝材料特性、渗流和防渗排水结构、坝体的应力与稳定、RCC大仓面连续施工、高RCC重力坝温控及防裂措施等进行分析研究,取得了科技攻关成果,经鉴定验收,专题成果达  相似文献   

15.
中国碾压混凝土坝技术的进展与运行经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沈崇刚 《水力发电》1999,(10):41-44
中国碾压混凝土坝建设始于80年代中期,1986年从第1座坑口碾压土坝完成后,10多年来已竣工28座,在建的有15座,合计43座,居世界之首,还有21座正在设计中,在设计、科研、施工实践中,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有所发展,有所进步。通过运行证实,这些成熟的经验将对下一世纪继续发展碾压混凝土坝有指导和推动作用。即将开工兴建的友滩水电站一期工程大坝高192m,将是世界上最高的碾压混凝土重力坝。  相似文献   

16.
三峡工程具有工程量大、工期长的特点,为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节约水泥用量,拟在大坝的部分部位采用碾压混凝土。根据研究,考虑到坝体结构布置、构造要求、RCC施工方法等因素,各坝段采用RCC的部位将有所不同,总的采用原则是在坝体多钢筋的大孔口以下和结构布置简单而较规则的部位应用RCC,但在基岩面上仍铺设1.0-1.5米厚的常态混凝土垫层,按上述原则,各坝段应用RCC混凝土的总量约占大坝总混凝土量的1  相似文献   

17.
再论新概念碾压混凝土坝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我国近年来在碾压混凝土坝和常态混凝土坝的进展,再论新概念碾压混凝土坝。这种混凝土介于碾压混凝土和常态混凝土之间,由稠度(VC值)不同的零坍落度混凝土构成。主要利用振动碾压实,在边缘、孔洞、接近基岩和有钢筋部位可使用VC值较低的零坍落度混凝土以高频振捣器密实。这样全坝或全断面都采用零坍落度混凝土,可免除日常在碾压混凝土坝中另设置常态混凝土或改性混凝土的分区。对这种新概念碾压混凝土坝的特点和设计中应注意的事项作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碾压混凝土作为一项筑坝新技术,正以其独特的优点在工程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本文根据花滩电站碾压混凝土筑坝施工过程中,从碾压混凝土原材料试验、配比设计、中间试验以及现场施工的各种方法和参数的选用等多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评价指标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鹏 《中国水利》2007,(21):32-34
碾压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压实容重、抗压强度、耐久性、受力变形特性、层面的结合性能等均对碾压混凝土的质量有较大影响。本文从多个角度对影响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各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根据试验研究的成果,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合向家坝水电站纵向碾压混凝土围堰的施工,提出了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评价体系,使碾压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得到了全面系统控制,对碾压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提供了重要的参照依据。  相似文献   

20.
针对碾压混凝土坝的结构和施工特点,采用弹塑性有限元和不等比例降材料强度参数的方法,对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渐进破坏过程、破坏机理和极限承载能力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大坝的破坏失稳表现为沿RCC层面(包括建基面)的剪切滑移,或表现为从坝体下部下游侧RCC本体开始的大面积压剪屈服为主的与沿RCC层面剪切滑移的组合,它取决于大坝的断面形态和RCC层面与块体材料强度的组合情况。因此,在研究评价大坝的稳定安全程度时,除核算沿关键层面(或建基面)的抗滑稳定性外,还应考虑坝践区块体的抗压剪能力。用不等比例降材料强度参数的方法提示了碾压混凝土坝的破坏规律,且结果合理,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