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篇
建筑科学   1篇
水利工程   39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蓄能运行即通过不同蓄能设施利用电网低谷剩余电能储存转换,变成和再生能源一样,可周而复始更新使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循环机制。蓄能设施涵盖抽水蓄能和其他蓄电、蓄能装置。当今水电发展受限于水能资源,在原电力开发基础上再考虑蓄能运行后可使之步入新的境界,有利于风电等新能源和整个电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解放后海滦河流域和全国其他流域一样,兴建了大批水利工程,其径流利用程度已达55.8%,在全国流域中是最高的。但由于海滦河流域水资源十分贫乏,干旱缺水,其年径流量仅及全国人均亩均数的1/10(不到300立方米/人)。此指标比之我国干旱的西北黄土高原及  相似文献   
3.
抽水蓄能电站适应性强,其型式和规模可视所在站址条件择优选择。抽水蓄能是新兴能源,作为水电的补充能弥补水电的不足,有利于水电和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文中对抽水蓄能电站的特点、优越性、开发模式以及我国应加速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并对我国已建、在建抽水蓄能电站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对我国今后抽水蓄能的发展前景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中国水利1957年第6期曾刊载黄文熙同志著二文:(一)横向地震时连拱壩结构作用的分析;及(二)对佛子嶺水库和梅山水库连拱壩设计(关于横向地震部分)的讨论。前文提供了横向地震时连拱壩切割成连拱框架来分析的方法,后文指出佛子嶺连拱壩横向地震应力分析方法(即垜按整体分析)是基本错误的。按连拱壩的地震应力分析方法曾引起各方人士的注意,并曾进行了多次争论。主要分  相似文献   
5.
再论新概念碾压混凝土坝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我国近年来在碾压混凝土坝和常态混凝土坝的进展,再论新概念碾压混凝土坝。这种混凝土介于碾压混凝土和常态混凝土之间,由稠度(VC值)不同的零坍落度混凝土构成。主要利用振动碾压实,在边缘、孔洞、接近基岩和有钢筋部位可使用VC值较低的零坍落度混凝土以高频振捣器密实。这样全坝或全断面都采用零坍落度混凝土,可免除日常在碾压混凝土坝中另设置常态混凝土或改性混凝土的分区。对这种新概念碾压混凝土坝的特点和设计中应注意的事项作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潘家口水利枢纽的设计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总结了在潘家口枢纽设计中对枢纽布置、电站水头变幅巨大、下池库内往反水流、水资源开发方式等重大技术问题、处理措施以及所采用的新技术,如宽尾墩式溢流坝、裸露式碾压混凝土坝、变速运行等设计经验。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各项建设进展神速,估计在不长的时间内,较好的水资源站点将开发殆尽,会影响水资源的持续开发。本文提出:(1)水利水电要与其他资源一道和谐相处、共谋发展,抽水蓄能作为水利水电的补充,在电网中形成了新的循环链,即利用电网中非峰荷剩余电能抽水,可供峰荷时再次发电或供水灌溉,故水资源、能源和其他资源是可以相互转换,相互支持,以丰补欠,循环再生利用,在促进和发展循环经济中作用很大;(2)我国水利水电的开发特点和前景;(3)在开发各河流上中下游的同时还应重视入海口附近水域和上游河源段的开发利用。从以上新理念出发,我国水利水电将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从坝的可靠度分析和设计看坝的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当水工建筑物地基不能满足工程要求时,必须进行处理,而地基处理的手段或措施又会影响建筑物的型式及其布置,特别是软弱地基的处理对建筑物影响更大。对水工建筑物地基的加固处理,主要是为了提高地基建筑物的渗  相似文献   
10.
软基处理与水工建筑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随着软基工程的实践,各种新的测试技术和施工工艺的兴起,软基处理在近半个世纪以来进展较快。伴随软基处理的方法日新月异,往往也会给传统的建筑物的布置和型式带来革新和改进。譬如在30年前我国从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