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为了实现节能减排、降低照明能耗,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灯光控制系统。该系统主要由Niagara平台控制器JACE、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光敏电阻等硬件设备构成,以Niagara平台进行程序设计。根据人体感应检测和光照强度检测,来调节LED照明开关和亮度。Niagara平台可实现逻辑上的编程,还可远程控制系统,实现工业控制物联网的功能。系统界面能直观体现运行状态和历史数据,经实验测试,系统实现了节能减排、智能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基于Niagara开发平台,针对生产线分拣实验系统进行二次开发,从完成生产计划、提高产能和降低废品率三个维度,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中的专家系统方法对控制策略进行优化。通过硬件搭建、控制策略设计、软件开发与界面设计、与原PLC通讯等环节,实现分拣生产线的智能调速功能。通过实验测试,本系统可以在满足生产计划、废品率限制的前提下提高产能。同时体现出Niagara开发平台可视化图形编程的优越性、工业控制网络的融合性和强大的设备兼容性,将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控制理念引入到实验教学中。  相似文献   

3.
针对于当前复杂灯光控制系统安装布线以及后期管理维护的不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ZigBee无线通信技术的大型灯光智能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该设计主要由ZigBee无线驱动设备、网关设备和上位机界面组成,驱动设备与网关设备使用ZigBee通信,实现设备组网。其中上位机界面是基于Niagara平台实现的,提供了Web接口,通过浏览器可以访问系统控制界面,实现了物联网与互联网的联通。  相似文献   

4.
基于NET-SNMP的太阳能设备能源管理模块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远程管理太阳能设备的需求,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的太阳能设备能源管理模块.设计基于uClinux嵌入式系统,采用NET-SNMP开源软件包,通过编写前端数据采集的设备驱动程序以及管理信息库(MIB)的agent扩展,使得对太阳能设备信息的监控通过SNMP协议远程实现.测试结果表明,该设计可以有效地实现远程管理的功能,对有安全要求的监控领域有应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太阳能资源丰富,为了能高效地收集太阳能,文章设计了小型太阳能自动追踪系统,可以从4个方位检测阳光,并对其光心进行实时追踪,大大提高了能源利用率。该系统采用自动化控制,通过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转动来调整电池板角度实现对太阳能的全方位监控,从而有效提高太阳板的光电转化效率,实现太阳能利用最大化,解决了太阳能利用不充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基于DDE与Winsock的WinCC数据通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霞  屠袁飞 《通信技术》2010,43(7):207-209
根据生产系统的控制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动态数据交换(DDE)和Winsock的并适用于生产运行环境下的实时监控系统。系统采用PLC为核心控制设备,并以交换机为主要通信设备,构建了控制网络。利用WinCC完成上位机HMI程序设计及数据采集功能,利用VB6.0完成数据通信程序设计。该设计应用DDE技术实现对WinCC的数据采集功能,并利用Winsock控件完成了发送数据到生产调度网的功能,从而搭建了工业现场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7.
麦强 《电子世界》2012,(8):31-33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STC单片机的控制器,解决了太阳能LED照明系统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蓄电池寿命较短、能源利用率低等。该控制器实现了对照明系统的工作状态控制和蓄电池电量管理;满足了系统根据太阳光照和蓄电池电量自动切换工作模式,并对蓄电池电量实行精确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NetX片上系统是实现分布式实时以太网通信的一种有效途径。文章介绍了NetX片上系统平台的配置访问技术;通过固件化协议栈加载,快速实现PROFINET控制总线集成控制和通信程序的设计;利用WebSever访问技术设计并实现了工业实时以太网设备间通信及状态监控。研究结果表明,在构建高性能工业实时以太网方面该系统具有很强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温度监控系统的移动性差、灵活性差、费时费力以及无法查询历史温度等局限性,提出了基于Android手机平台的远程温度查询系统。该系统由单片机系统、温度传感器、液晶显示器、控制设备以及相应的支撑软件组成,实现了远程对温度监测点温度的查询和设备控制等功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稳定可靠,携带方便,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对常用家电设备的统一管理和远程操控,设计了一套基于ZigBee技术的远程家电控制系统。系统以ARM11作为主控平台,采用Android移动终端作为用户的操控平台,利用ZigBee技术将常用家电设备控制模块组建成一个家庭内部无线网络。ARM主控平台运行网关服务器程序,接收来自Android移动终端的访问请求,通过ZigBee技术将该请求信息发送到家庭内部网络来实现对相应家电设备的控制。经测试,通过Android移动终端实现了对室内空调等家电设备的远程控制。  相似文献   

11.
Wonderware自动化系统平台是一个基于对象的工厂建模与业务逻辑开发平台,可满足工业自动化与信息人员对于数据采集、人机界面、逻辑控制等软件解决方案的要求,但是如果第三方应用比如MES程序或者PDA等移动终端想要获取系统平台中的实时数据则比较困难,本文中利用Wonderware提供的MXAccess工具包开发的MXGateWay组件可以轻松的解决这个问题,为其他应用程序访问自动化系统的实时数据搭起了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12.
孙德田 《现代电子技术》2010,33(11):200-2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工业控制的对象数量也与日俱增,对I/O模块的开发需进一步加强。为了满足工业控制方面的I/O数量多,操作方便,使用灵活,可靠性高等方面的较高要求,实现了一种基于STD总线,以工业控制计算机为主控制器,应用Xilinx公司的CPLD开发平台,面向工业控制的多路数字I/O设计。工业控制计算机通过多路数字I/O板,实现了多达128位I/O被控对象的读、写控制,并且速度快、性能稳,能够充分满足工业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太阳能电池刻蚀机的自动生产流程是逻辑控制系统,提出采用树形结构对逻辑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各子系统用树形结构进行设计,终端子系统采用时序图方法进行设计,综合了组合逻辑和时序逻辑控制。此方法应用于自动太阳能电池刻蚀机,提高了系统的处理速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太阳能热水工程的研究发展及特点,提出了太阳能热水远程监控与能耗计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并且依据技术经济指标计算公式得到系统的节能减排数据。配备了具有GPRS/以太网模块的数据采集装置,开发了基于.Net平台的数据中心软件以及web发布平台,具有数据接收、处理、分析、查询等功能。应用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操作简单,数据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15.
空压机站变频调速微机监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铸 《变频器世界》2006,(11):72-75
在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微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电力、通讯、制冷、化工、机械制造、水处理、交通等多种工程领域。在这些应用场合,可用工业控制组态软件世纪星来构造有效的监控和数据采集系统(SCADA),来代替原来的手动设备,实现控制系统的现代化。本系统应用工控组态软件、及相应的电量转换电路实现了空压站微机监控。利用工控组态软件在微机上开发了一个操作平台,它的可视化的IE风格界面,为用户提供一个简捷的操作平台。用户不需要深入生产现场,只需在此平台上电击鼠标,就可以直接通过上面的虚拟仪表和一些图形控件来监视和控制空压机的自动运行。微机监控系统的安全性强,并且优化厂控制现场作业,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供气质量。  相似文献   

16.
DDE作为动态数据交换,是Windows平台上的标准通信协议。利用DDE技术对工业自动控制组态系统进行设计,开发了基于DDE技术的工业自动控制组态系统,不仅可以利用DDE技术实现对数据采集的传递,同时也可以完成VB与系统操作界面之间的数据交互,有效扩展工业自动控制组态软件的功能。以下探讨基于DDE技术的工业自动控制组态系统的设计分析,并给出具体的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17.
Design methods for sequence controllers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advancing industrial automation. The increasing complexity and varying needs of modern discrete manufacturing systems have challenged the traditional design methods such as the use of ladder logic diagrams (LLDs) for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s. The methodologies based on research results in computer science have recently received growing attention by academic researchers and industrial engineers in order to design flexible, reusable, and maintainable control software. Particularly, Petri nets are emerging as a very important tool to provide an integrated solution for modeling, analysis, simulation, and control of industrial automated systems. This paper identifies certain criteria to compare LLDs and Petri nets in designing sequence controllers and responding to the changing control requirements. The comparison is performed through a practical system after introducing “real-time Petri nets” for discrete-event control purposes. The results reported in this paper will help: (a) further establish Petri net based techniques for discrete-event control of industrial automated systems; and (b) effectively convince industrial practitioners and researchers that it is worthy and timely to consider and promote the applications of Petri nets to their particular discrete-event control probl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