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Proteus在微机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Proteus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基于8086CPU串行通信接口电路为例分析了Proteus在仿真8086微机系统时的步骤和注意问题。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中引入Proteus,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理解,为实际的微机系统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32位环境下微机原理与接口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机原理与接口”类课程是目前在内容和方法上突出困扰高等学校电子信息与电气学科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课程之一。本文分析了目前32位环境下微机原理与接口实践教学面临的困难和任务,结合32位微机原理与接口理论教学的推广,提出了由16位微机到32位微机原理与接口实验的分层次过渡解决方案和基本实验内容,论述了正在探索研究中的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采用面向学科体系的课程一体化教学法来改革“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实践证明,该教学法能突出微机的基本原理和原理的普遍性,发挥其面向学科体系承上启下的作用,启发学生微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思路,并更好的适应新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是全国高校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创新、示范效应推广等方面论述了我校校级精品课程“微机原理及应用”建设的新情况。并参照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采用综合评判法则,应用模糊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课程的建设做出了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5.
<正>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计算机及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主要侧重于讲解微机系统的体系结构、各计算机组成模块的工作原理,包含处理器的架构、总线以及通信外设接口等概念及原理。理论教学环节能够提高学生对微机和接口的原理性把握,做到“知其所以然”,但是做好教学的前提是要进行验证,或者说在“知其所以然”之前要能够“知其然”,那么实验教学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1]。  相似文献   

6.
为了深入贯彻“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精神,开展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以“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建设为例,结合课程内容、特点,对其中的课程思政教育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并针对教学大纲中的思政育人目标,总结并分享了该课程的建设方案及所采用的思政育人元素。  相似文献   

7.
微处理器工作原理部分是“微机原理”课程重要的内容之一.大部分教材对这部分内容仅注重理论教学,缺少相应的实验环节,导致学生学习理解不透彻,给后续章节的学习造成障碍.针对此问题,本文设计了“一位CPU设计”和“微处理器总线时序分析”两个课程实验,配合微机原理课程的理论教学,深入讲解微处理器工作原理.教学效果表明,该实验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透彻地理解微处理器工作原理,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创造能力,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1 引言 随着微型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普及,我系加强了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确定了以“微机系统应用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及应用”和“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为主干课程的四个层次计算机教学模式,并相应调整了各门课程的实验和实践性环节的按排。但是,上述各课程之间虽有联系,却各有侧重,自成体系。学生难以将各课程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用于解决某个具体问题。同时,随着近年来高等院校对外横向联系的加强,我系毕业设计的内容在科研、开发方面的比重逐年增加,绝大多数是微机应用方面课题,而学生实践能力较差、不能很快进入角色开展工作。指导教师不得不挤出时间来进行培训。同时社会对科技人员使用计算机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有些学生做非微机应用型课题,内在的矛盾在校内暂未暴露,但是一旦走上社会,因未经历微机应用环节的锻炼,将会更加被动。 为此,在电气技术专业开设了为期三周的微机课程设计,以弥补现有教学环节的不  相似文献   

9.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是高等院校电气信息类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开发一个虚拟实验平台对于“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教学和实验具有积极的意义。它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实验室教学模式的诸多问题,提供更加灵活、高效、便捷的学习方式,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此次研究立足课程实验教学的需求,设计了一个由运算内核、内核驱动程序、虚拟实验台内核和虚拟实验台界面组成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虚拟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10.
根据教育部对工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应掌握的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要求,对目前“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课程内容的高要求与学时少的矛盾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电气控制与PLC"为机电类专业一门专业课程.为了改变本课程传统教学存在的不足,提高教学效果,我院课程组在课程内容体系、教材开发、教学模式、教学情境设计、教学方法、课程考核模式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取得了一些积极的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12.
"随机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包括随机信号分析和信号检测与估计两部分内容,理论分析和应用并重。根据研究型教学要求和课程特点,近几年课程组确立了课程教学理念,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教学体系和网络教学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和实践,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电磁场"是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平台课程。针对该课程难教、难学的特点,我们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引入课程教学。本文详细讨论了该课程的教材内容和课程体系、现代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及合理的多媒体技术与新型的实验手段等。教学实践表明,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之一。“电波与天线”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这门课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中,主要针对思政元素的挖掘、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课后思政效果的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充实原有教材、优化教学大纲、创新教学方法、改进评价体系、健全反馈机制等手段,进行教学实践。实践表明,采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班级在教学效果上优于传统的班级。  相似文献   

15.
电子技术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电子技术课程由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路与数字逻辑两门课程组成,是电子信息类专业重要技术基础课。为了解决教学中存在的矛盾,我们在电子技术课程建设中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手段、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改革。本文介绍了浙江工业大学电子技术课程建设的具体做法、取得的成果和主要特色。实践证明,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电机与拖动”课程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电机与拖动”课程教学改革。教学课程改革包括科学制定教学大纲、加强教材建设和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包括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及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网络课程建设;实验教学改革包括改革实验课教学和实习课教学;考试方法改革包括建立试卷库并采用多种考核方法。  相似文献   

17.
Matlab在"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针对"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本文结合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从激发学习兴趣、难点内容理解、数据采集工具箱辅助交互式教学、可视化教学等几个具体方面讨论了利用Matlab提供的工具箱及各类函数将Matlab软件引入该课程教学的思路和探索,并给出了具体的应用例子.力求通过Matlab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效率, 为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探索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信号与系统课程是高等院校电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本文以西安明德理工学院智能制造与控制技术学院的信号与系统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为例,介绍了我院在信号与系统课程资源建设和教学改革中的探索和实践。实践证明,本文提出的五维一体化线上线下课程资源建设和混合式教学改革能够有效推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变革,有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同类兄弟院校的同类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数字信号控制器原理与实践”课程学习难,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需要进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本文从教学模式概念、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实现条件和教学评估等方面,构建动态反馈机制的翻转课程的项目式教学法。通过翻转课程,以项目驱动形式,构建课程网络信息平台,形成动态反馈机制,发现问题,即时调整项目设计和预习方法,达到教学效果最佳。为嵌入式系统相关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一种新方案。  相似文献   

20.
以“电气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研究切入点,阐述信息化背景下“两线”教学模式在课程中的应用,重构课程内容和引入课程思政,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进行改革,尝试贯穿“理论-实践-回归理论”“三阶”递进的教学方法,解决“两线”教学在课程实施中学生自学能力差、教学内容分散和监管等突出问题,进一步优化该课程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